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色電影中的女特務:一代人的性啟蒙者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24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反特」為題材的電影最受觀眾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中往往有女特務。

這種女特務雖然是「反面人物」,雖然導演和演員極力要表現出她們心靈的兇殘和骯髒,但廣大觀眾仍然深深地被她們所吸引。當年的觀眾中,至今還有一些人對這類女特務記憶猶新。

「紅色文藝」大行其道

的時代,正是「紅色價值」主宰整個社會生活的時代。在現實生活中,女性普遍男性化,在髮型、服飾上,將「女性味」減少到最小限度,在言行舉止上也最大限度地與男性認同。女性身上的任何一點「女性味」,都被視作是「小資產階級情調」,都被看成是「思想意識」有問題的表現;都意味著政治上的不可靠、不過硬;都會招致領導的批評、群眾的非議;一旦來了政治運動,還會成為批鬥的對象;在文藝作品里,「正面」的女性形象也沒有絲毫「女性味」。電影中出現的女特務就成了「女性味」最合法的載體。

既然「女性味」意味著腐朽、墮落甚至邪惡,那當然就要在女特務身上充分體現。同時,女特務要以色相引誘「我方」人員,就要有濃郁的「女性味」不可,彷彿人世間所有的「女性味」都集中到女特務身上。這樣一來,女特務就成了關於女性知識的啟蒙老師。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從女特務的頭上,懂得了什麼叫「燙髮」;從女特務的唇上,懂得了什麼叫「口紅」;從女特務的眉上,懂得了什麼叫「畫眉」;從女特務的臉上,懂得了什麼叫「塗脂抹粉」;從女特務的衣著上,懂得了什麼叫「旗袍」、什麼叫「胸針」、什麼叫「高跟鞋」……

這樣一來,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從女特務的一起一坐、一顧一盼、一顰一笑、一嗔一喜中,懂得了什麼叫「儀態萬方」、「閉月羞花」、「傾城傾國」、「國色天香」……這樣一來,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是從電影中的女特務身上,體會到女性的魅力,並體驗到什麼叫「神魂顛倒」、什麼叫「如痴如醉」、什麼叫「心旌搖蕩」……這樣一來,那個時代的小夥子,竟然是對著銀幕上的女特務情竇初開。

「紅色電影」還往往要讓女特務以色相引誘「我方」人員,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對「我方」人員動起真情,落入情網而難以自拔。無論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情流露,女特務在與「我方」人員的交往中,都會把兩性之間純粹私情的一面充分表現。這樣一來,那個時代的青年人,是從電影上的女特務那裡,懂得了「兒女情長」、「暗送秋波」、「卿卿我我」、「花前月下」、「海誓山盟」。這樣一來,那個時代電影中的女特務,竟鬼使神差地成了愛情和人性的啟蒙者。

在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扮演女特務柳尼娜的演員陸麗珠,「文革」中慘遭批鬥,原因就在於她把女特務這一角色演得太好。一個演員,因為戲演得太好而受迫害,當然是奇聞。然而,卻並非不可理喻。

「紅色電影」中之所以需要女特務出現,本意只是為宣傳和強化「紅色價值」,然而,女特務們卻在客觀上鼓勵、導引和啟發了「紅色價值」所極力要壓制、掩蓋和隱藏的東西。當「紅色價值」的捍衛者意識到這一點時,當然要把怨恨發泄到扮演女特務的演員身上。

「紅色電影」的編導們,本意是要讓女特務的各種表現引起觀眾的厭惡、仇恨,沒想到卻事與願違,女特務竟成了觀眾最喜愛的人物。不得不說,這是「紅色價值」的失敗,是人性的勝利。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24 1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