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鄭魯:民主必勝還是「中國模式」必勝

[複製鏈接]

520

主題

1335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8年,本是一個令中華民族、海內外華人十分期待的一年。這不僅僅是奧運之年,也是中國展現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巨大成就的一年。然而剛剛隱去的2008年 卻是難以想象的挑戰與超出夢想的成就交織在一起,跌宕起伏,此起彼落。從而意外的成為改革開放成果的全面檢驗,成為中國的成人禮、走向世界的加冕禮。這一 年也由此以非常不平凡的印跡深深刻在中化民族的歷史集體記憶中。在淬火之後更加成熟沉穩、理性平和和自信內斂的中國迎接2009年新年的時候,我們將怎樣展望中國的未來呢?

也許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期盼和預測。已經有人發出了這樣呼聲:民主必勝。也有人在總結三十年特別是2008年的經驗后,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模式必勝。

支持民主的群體一向認為,民主不分東西,是普世價值。西方民主的三要素:多黨制、普選、三權分立。他們認為,這種模式的民主必勝,代表了中國的前途和未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足夠的事實依據來支撐。而主張「中國模式」必勝的一方則有國內外充足的實證支持。

眾 所周知,改革開放三十年,使得中國躋身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第三大航天大國、第四大旅遊首選國。主要 工農業產品均居全球第一或第二。全球十大港口中國佔據六席(含第一名)。中國的科技研發投入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更重要的是有四億人在這三十年脫 貧。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範圍內最大的減貧貢獻。在這樣的一份亮麗成績面前,我們似乎找不到任何和西方民主有關的因素。如果和同為轉軌國家俄羅斯的失敗、東歐 國家大為遜色的表現相比,以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中的民主國家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令人失望的表現相比,足以證明中國成功的原因恰恰在於沒有實行西方的民主所致!如果再聚焦充滿矛盾和挑戰的2008年,我們恐怕就更要得出恰恰是中國現在一元化的舉國體制才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功的真正原因和中國的前途和未來所在。

2008年,先是有春運期間百年一遇的南方大雪。大半個中國被輕飄飄的雪花封住幾近癱瘓,上億人群被阻擋在返鄉的歸途,意外的形成一場大規模的具有潛在爆炸性的公共事件。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中央政府一聲令下,全國各界應聲而起。警察、軍隊、交通、電力、醫院各相關部門均立即進入高速運轉狀態,許多正在休假的部門立即終止休假,進入臨戰狀態。最終,憑著中國特有的舉國體制,危機成功化解。在這場持續三周的危機中,儘管一億多人受影響,卻僅造成了107人死亡,而且多是由大雪造成的交通事故引發,死亡人數和事故統計也並不高於歷年。5月, 面對突如其來、空前慘烈的汶川地震。中國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乘機奔赴災區,整個黃金搶救七十二小時中一直處於指揮第一線。中國以三十年改革開放積累起來的 雄厚基礎,在極短的時間動員了龐大的人力、物力、軍力全速救援。其組織、動員能力震撼西方。中國的舉國體制再次發揮決定性作用。8月8日, 中國迎來了兌現「你給我十六天,我給你五千年」承諾的時刻。一場美輪美奐、空前絕後的奧運會開幕式震撼了全球。中國把一個源於西方的大戲演繹的青出於藍而 勝於藍。中國也歷史性的藉助主場優勢一舉超越美國高居金牌第一,而獎牌總數則巧合的達到一百枚。中華民族的自豪感達到了新的歷史高點。金秋9月,中國載人航天的新突破則展現了中國的空前硬實力。首次三人上天,首次出航活動,全球第三大航天大國的地位不容挑戰。而這兩者再一次體現了中國舉國體制的優越性。中國一元化的舉國體制的優勢如果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災難中的表現相比,則更為突出。

2003年8月初,法國遭受罕見高溫的襲擊,全國缺水缺電。同中國相似,時逢法國的傳統帶薪假期。而整個社會的表現則是災難性的。從政府到社會反應遲緩,所謂的應急機制全部失效,衛生部門統計死亡人數的系統在酷暑期間完全癱瘓。高層官員面對嚴重災情,依然故我沉浸於度假之中。甚至法國總統希拉克直到三周假期結束后的8月20日才悠然返回巴黎----這就是民選政府為選民服務的真實場景。這與胡溫親臨抗災第一線視察、指揮簡直是天壤之別。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三年後的2006年,當高溫再現法國的時候,本來就應該吸取教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法國醫療界居然因待遇等問題發動罷工!法國情急之下,由衛生部長親自對國內退休醫生和醫學院學生髮出呼籲,希望他們加入應對熱浪的應急醫療服務隊伍。這 和中國一聲令下,眾志成城,各界全力以赴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這一切弊端,法國的體制均束手無策。結果在短短的半個月間,儘管法國一向自稱擁有世界上最完 備的醫療設施、最好的醫療體系和最完善的醫療保險體系,卻仍然導致數萬人死亡,甚至廢棄的倉庫、超市的冷庫都徵用來做為停屍房。成為和平時期罕見的慘劇。 而這場慘劇,是典型的人禍大於天災。

我們再來看看被視為一流國家、世界楷模的美國。2005年8月29日凌晨,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如果高溫在法國還算是幾十年、上百年一遇政府缺少經驗,而颶風在美國則是頻發的自然災害。美國政府有著充足的經驗來應對。而且在此四天之前,卡特里娜颶風就已經在美國登陸。而就是這樣一場並非罕見的災害,卻從一開始就暴露了美國超級大國的另一面目。8月27日,布希宣布兩個受災的州進入緊急狀態。然而,由於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疏忽,路易斯安那州未被列入緊急狀態之中!隨後美國過於注重程序的體制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州政府在低估災難的情況下拒絕聯邦政府介入。而且在信息溝通上,在向以新聞獨立、自由著稱,通訊又高度發達的美國,存在嚴重問題。緊急避難所中留有數萬名災民的情況,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竟然遲遲不知情,從而未能在第一時間派遣救援力量。結果整 個災區由於救援不力,陷入一片混亂和徹底的無政府狀態:飢餓的災民走上街頭,搶奪商店裡庫存的水和食物,到處發生了騷亂和暴動。該市市長不得不發布命令, 全城所有的武裝力量停止營救工作,轉而去阻止城內的搶劫事件。整個新奧爾良如同非洲內戰城市:燃燒的房屋,被淹沒的大街,遍地浮屍和頭頂上的軍用直升機。 一名現場的國民警衛隊人員說:「我寧願在伊拉克,而不是這兒。」此次災難造成直接死亡1300餘人。災難過後,55%的民眾認為布希對於這場災難的最初反應很慢,63%的民眾認為聯邦賑災機構的行動更糟,認為重災州和當地政府賑災行動不利的民眾比例也有59%。美國總統布希援助「卡特里娜」颶風災害不利的消息甚至讓外國政治人物都覺得震怒。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教育部長竟稱布希「應該被槍斃」(后在美國壓力下,此公被迫辭職)。美國國會隨後發表的調查報告也指這是「全國性的失敗,未能履行在公共福利方面的重要職責」。

在上述事實面前,堅信民主必勝的人,依然有其兩大說詞。一是部分民主國家的成功。二是中國存在的問題。如腐敗、貧富差距。

然 而,回顧歷史我們就會明白,西方發達民主國家的成功顯然與他們原始積累時期的殖民掠奪、戰爭擴張甚至於販賣黑奴和鴉片等有著直接的關係。當今世界可算成功 的民主國家,幾乎都在歐洲或者世界爭霸過,都在世界各地建立過或多或少的殖民地,掠奪過。就是二戰的失敗者德國和日本,在其崛起過程中都依靠掠奪建立起相 當的基礎。因此,儘管戰敗,但復興的根基仍在。其次,後起的民主國家卻是罕有成功的個案。現在看來亞洲的韓國可算一例。

至於中國存在的嚴重腐敗問題,我們不妨從總部設在德國、國際權威的「透明國際「公布的數據和對中國的點評來窺個究竟。根據透明國際2008年數據,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腐敗名列全球72位。西方眼裡的民主國家泰國80位、印度名列85位、印尼126位、菲律賓141位、俄羅斯147位。美國一手建立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分列176和178位,倒數第三和第五。透明國際專門評論中國說:「中國2008年的得分和1995年我們第一次發表清廉指數的時候相比,中國的得分進步了1.4分。這個進步在整個亞太地區還是非常實質性的巨大進步」。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第一,中國的腐敗程序在全球180多 個國家中居於中上的位置。如果僅僅是在發展中國國家排列的話,中國則是處於前沿的位置。第二,許多民主國家腐敗都比中國嚴重。第三,中國的反腐敗一直在取 得進步,而不是繼續惡化。最後值的一提的是,本來前一年還和中國並列的印度,由於大規模出現的政治賂選,導致排名急挫。

再 來看中國的貧富差距。中國當今社會最大的貧富差距無疑是城鄉差距。而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消除城鄉差距的唯一成功的辦法是用大規模的城市化消滅農村。中共 取得執政權六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城市化是在迅速擴大還是減少,中國的農村人口比例是在減少還是在增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中國現在城市化進程的速 度是世界同期的兩倍,2007年城市化率已經達到43.7%(1949年不足10%),已經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初,中國城鎮人口只有兩億,現在則達六億。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75%。 到哪個時候,城鄉差別將會有一個根本的改變。現在由於城市化的進程並沒有完成,因此,城鄉差別仍然會歷史性的較長時間存在。但至少中國的發展方向是正確 的,進步是顯著的。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貧富差距整體上是在擴大還是不斷減少應該也是毫無疑問的。此外,另一個全國性的貧富差距就是東西部差距。而這主要 是由於西部封閉的地理環境、交通不便和人口稀少造成的。如青海省,面積72.4萬平方公里,山東的四倍多,但人口僅四百餘萬人,山東則接近一億。這樣的差距無論什麼制度都無法迅速改變。而根據西方國家的經驗,對這類地區或者採取特殊政策如阿斯維加斯賭場模式,或者國家富裕后再予扶持。最後,就是常常提出的基尼係數和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與收入最低的20%人 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這兩個數字了。如果從中國城鄉差別和東西部差別來考慮這兩個指標的話,中國居高不下並不意外,而且我也相信,在西方城市化完成之前,這 個比例也是高居不下的。而解決的辦法仍是經濟發展和更快的城市化。即使如此,面對絕對數龐大的貧困人口,中國政府也是儘力通過財政轉移手段進行扶持。例 如,2009年1月9日,中央財政投入90多個億為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生活補貼,發放的對象是全國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等人員共7400多萬人。然而,貧富差距仍需要中國政府引起更大的重視,因為中國的傳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並非常規的理論所能解釋和令人接受的。這和正確看待中國的貧富差距是一體兩面。

我 想到現在,「民主必勝」還是「中國模式必勝」的結論應該一目了然了。其實,對於注重實用的中國來說,貼上什麼標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解決中國的問題。 因此,我反對哪種先驗式的、沒有足夠事實依據支持的「民主必勝」論。縱觀中國現代史,我們曾兩度堅信某種制度可以發展中國。一是堅信西方的憲政共和,並由 此建立了中華民國。一是堅信蘇聯模式,並由此建立了蘇聯僵化的社會主義。然而歷史證明了,只有當中國最終決定走自己的道路:改革開放時,才走向成功。而且 歷史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會再給中國一次試錯的機會。如果中國重蹈中華民國的覆轍,無論是從內部條件還是從外部環境,中國都不可能再有重新從廢墟中站起來的 歷史條件和可能性了。

附:「民 主必勝派」還給中國扣上一頂頗為符合「時代潮流」的大帽:由於中國政治經濟非協調發展,因此無法建立成熟和健康的市場經濟。只是何以解釋這場危及全球的經 濟危機來源於政治、經濟協調發展、市場經濟成熟和健康的美國?何以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間世界上發生的墨西哥經濟危機、拉美經濟危機、東南亞經濟危機都是來 自於政治經濟協調發展的民主國家?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09-1-11 22:4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模式和民主並不對立。 中國模式倒是和西方的民主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但即使這樣, 中國模式裡邊也有很多和西方民主相同或類似的元素。 比如任期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1-11 22:5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模式和民主當然不對立,但是不代表我們需要西方的民主或者是比西方更激進的民主。我是中國人,所以堅信」中國模式「必勝。實際上」中國模式「也就是失去了近代幾百年而已,我們早已必勝了幾千年,現在完全沒有理由懷疑自己的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1376

帖子

86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3
4
zhjtwc 發表於 2009-1-11 2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罵人不能帶髒字 的帖子

不是只有地球才能孕育出生命的,我堅信。所以也不要說只有什麼制度適合全人類。
雖然近視,是非還分的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主題

817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9953
5
Brigade 發表於 2009-1-11 23:54 | 只看該作者
讓那麼多民工受剝削卻不能享受打工當地市民待遇安家立業不知是哪國模式?

不知唐山地震救災方式是哪國模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6
lpknx 發表於 2009-1-12 00:13 | 只看該作者

不同範疇的概念攪在一起, 成了漿糊, 和作者腦子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66

帖子

1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6
7
monstor 發表於 2009-1-12 03:55 | 只看該作者
各有各的好處、優勢,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也許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只有最適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6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7
8
amzxin 發表於 2009-1-12 04:12 | 只看該作者
A good article, very convinc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9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9-1-12 04:45 | 只看該作者
集權專制,不可稱為「中國模式」,應改為「中共模式」。

改革開放,重在「改革」與「開放」。成功之處正是放棄經濟統治強權的過程;同理,以「弘揚民主」作為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開放」的切入點,真正放棄政治統治的強權,中國社會必將取得輝煌成就與社會進步。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9-1-11 13:4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10
devilwit 發表於 2009-1-12 05:41 | 只看該作者
與民主對立的就只有獨裁,沒有所謂「中國模式」,另外LZ挑選出來說明獨裁製度優越性的可以反映到民眾利益上的又有多少?。
我認為,就制度而言,獨裁和民主本無所謂對錯,只是是否合適當前形勢的問題。獨裁可能有助於國家發展初期的原始資本積累問題,但經濟體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如果不能走向民主,那必然會造成國家政局動蕩從而引發民眾苦難,經濟發展也會收到束縛乃至走向倒退,正如帝制時代由興盛走向衰亡的循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11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9-1-12 09: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evilwit 於 12/1/2009 07:41 發表 [宋鄭魯:民主必勝還是「中國模式」必勝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與民主對立的就只有獨裁,沒有所謂「中國模式」,另外LZ挑選出來說明獨裁製度優越性的可以反映到民眾利益上的又有多少?。
我認為,就制度而言,獨裁和民主本無所謂對錯,只是是否合適當前形勢的問題。獨裁可能有助 ...


請告訴我英國這個民主國家是怎麼衰落的呢?
盛極衰難道只是獨裁製度逃不出的宿命嗎?
不是,它是任何社會制度的宿命,這樣的國家才會前進。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461

帖子

30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2
12
Eastdragon 發表於 2009-1-12 10:01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 有理有據, 有血有肉!
非洲和中東許多國家都實行了西方國家的民主制, 但實行了幾十年後卻
越來越亂, 越過越窮, 面臨死亡威脅日趨嚴重, 這些都是西方民主
帶給他們的"好處"! 漢奸們, 民豬們能否認嗎?! 事實勝於雄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主題

447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13
老乾媽 發表於 2009-1-12 12: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rigade 於 2009-1-11 23:54 發表 [宋鄭魯:民主必勝還是「中國模式」必勝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讓那麼多民工受剝削卻不能享受打工當地市民待遇安家立業不知是哪國模式?

不知唐山地震救災方式是哪國模式?

一句話 辣辣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19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14
浪人海洋 發表於 2009-1-12 13:13 | 只看該作者
不知所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14
15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1-12 16:53 | 只看該作者
好文!能夠讓十三億人民得到溫飽,掃描率世界較高水平,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除了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14
16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1-12 16:59 | 只看該作者
(接前)中國掃盲率比其他人口眾多的國家要高得多。印度據說是民主國家,但還有種姓制度和賤民存在,是民主嗎?前南斯拉夫總統不是民主選出來的嗎?結果如何?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不是選出來的嗎,結果卻是主張暴力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