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說世間自性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7 1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說世間一切法相可分為三種自性: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依他起性就是一切事物的自身是依其他事物的因緣和合而起,就是說,任何一個事物A,必由其他事物BCD等因緣和合而成,而B又由CDE等因緣和合而成。如果我們在AB等事物上,作種種主觀的計度分別,生起種種意見,或成立種種學說,這就叫做遍計所執性。若在依他起性上,不作這種主觀的分別,祗存客觀的事理,那就是圓成實性。以科學來講,依他起性就是客觀的事理。例如從時間和空間的關係,而成立動的概念;由質量的運動,而成立力的概念;又從力與空間的關係,而成立能的概念;這都是依他起性。如果從這能力上面作一種計度分別,說能力是常住不滅,而立「能力不滅律」,這就不一定是可靠的真理了。佛學並不反對客觀事物的存在,所謂「森羅萬象,一法所印」。所以說依他起性是有的,但對於主觀的計度分別或不完全的歸納所成立的學說,則是一概否定,譬作龜毛兔角,純粹屬於幻想的。佛教但認取客觀的事實,明了其依他緣生的理,不去作妄想分別,這就是圓成實性。

1

主題

156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沙發
WilliamFord 發表於 2009-1-8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3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9-1-8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4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1-9 0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Djogchen 的帖子

的確如此。
依他起沒錯,自性的妙用。不然惠能大師也不會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錯在遍計執上。妄想、分別、執著都來自遍計執。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傳心法要下、問如何是出三界。師雲、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5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9 1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大熊貓 的帖子

佛叫我們分善惡,但又說善惡都莫思量,可以講解一下嗎?

是因為萬物皆無罪,皆有因果報應(因果循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6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1-9 1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bearbee82 的帖子

我的理解未必正確,僅供你參考。
佛法教化的對象是九法界眾生,分為俗諦和真諦兩種。對不想出三界的凡夫來講,佛依俗諦,說有善惡。善惡標準是「十善 業道經「的內容。目的是讓他們斷惡修善,免落三惡道。
對想成佛的菩薩來講,佛依真諦,講中道。佛法是不二法,沒有分別對立。有善惡就不是中道了,落到兩邊去了。人們的善惡觀念,是自己的分別執著。
就說雪吧,如果我們在家裡喝著茶,聽著音樂 看著隨風飄舞的雪花,就覺得美。但假如自己大雪天開車趕路,路滑難行。可能不會覺得雪是美的了。說不定還會抱怨下雪。但雪本身就是雪,自身並沒有好壞。好壞是人不同境遇的感覺。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7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9 1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大熊貓 的帖子

謝謝,這解析解答了部分疑問(就是因果關係了,俗諦:了解因果,判善惡;真諦:了解因果,脫俗世)。。。。但我又有疑問了:佛說,除惡者也可以成仙,這怎解析?不是和上面有衝突?還是仙也有分等級?

[ 本帖最後由 bearbee82 於 2009-1-9 07: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8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1-10 0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bearbee82 的帖子

看起來好像有矛盾,其實沒有。
首先,佛說法是解答學生提出的具體問題。對執著「有「的說「空「;對執著「空「的說「有「。回答的深淺要看那些學生能接受的程度。世間人就會覺得,你們那個佛一會空,一會有,前後矛盾。到底是空還是有哇!其實是他們不明白佛無定法可說,僅僅是應機而說。

我感覺,佛法分這麼幾層。第一是教人斷惡修善,不落三惡道。第二教人如何脫離輪迴,出三界。第三教人如何成佛。對需求層次不同的人,佛的講法不同。佛對大菩薩們說的東西,對初機的凡夫是不適用。成「仙「還是在第一個層次裡面,三界都沒有出離。離成佛就更遠了。

世俗講的「仙人「,我理解就是佛教里天人的一部分。修善可以成「仙「,但出不了三界。了生死,出三界靠的是佛教里的戒定慧三學。

天,在佛教有28層天的說法

一、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間一樣,有身體形相,並有物質生活的需求與精神生活的享樂,尚且耽溺於飲食男女的慾望之中,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 界十八天∶此界又分為∶1.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2.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3.三禪三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4.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

三、無 色 界 四天∶指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等四天。

升欲界天,靠修善就可以,但要升 色 界,無 色 界 除了修善還要有禪定功夫。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9-1-10 00:37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9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0 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大熊貓 的帖子

對佛教認識太淺,意識顯然是不夠,再研究。謝謝指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0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1-10 0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樓 bearbee82 的帖子

學佛沒什麼奇特的,就是好好做人。人成,佛就成了。
首先要認命,然後按著佛陀教誨改造命運。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祿得祿。真下功夫,3-5 年命運就轉了。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11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0 0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大熊貓 的帖子

呵呵,我看佛不是為了轉運,是為了哲學道理,不用信,但要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2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10 0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大熊貓 的帖子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