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好友--盛家田先生,因椎間盤凸出引起腰疼,前不久在美做了手術。手術后恢復很快。他對比了美國和國內醫療制度的異同,有感而發,寫成一篇短文發來,我讀後,深有同感。經盛先生同意,特轉載於此,希望引起討論,請各抒己見。原文如下:
我在美國住院手術的感想
我最近作了腰錐間盤突出手術,是在美國非常有名的醫院---斯坦福大學附屬醫院作的。腰錐間盤突出, 從2001年發現至今有七年了,每年都有加重,越來越嚴重,今年在北京,就明顯感到走路不行,走幾步路腰和腿非常疼痛,尤其腿部非常明顯。在美國醫院檢查(CT和核磁共振)屬於比較嚴重,醫生建議我手術。11月中手術,手術比較順利,現在還在恢復期,但是我已經明顯感到腰和腿不疼了,也可以快步走路了,感覺非常好。
美國人的家庭醫生
一聽到『家庭醫生』這個詞,人們就會感到,一定是比較富裕的人才有的。其實不然, 在美國,只要有醫療保險者(包括個人參加一定的醫療保險,或公司為你提供的醫療保險,或美國公民和65歲以上居民(持綠卡者)在美國無任何收入者,可以享受州或聯邦醫療保險。)都可以找一個家庭醫生看病。
『家庭醫生』一般以內科為主,因為他是病人的第一個接觸者。也有專科家庭醫生,例如:牙科,眼科,婦科。家庭醫生有的善長心血管,有的專長消化道,有的專長呼吸道等等。病人自由選擇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完全是自己投資開業,有的一,兩個人合夥開,有的三,四個人合夥辦,所以投資多的設備好些,規模大些;投資少的,規模小些,設備也差些,只能作一般的檢查,如化驗血常規,大小便常規,做心電圖等等,有的可能更差些。在一個縣裡(美國縣可以包括幾個城市,地方非常大,它的州下面就是縣, 相當於我國地級市。)也有綜合醫院和較大的醫學研究中心,但是比較少。
家庭醫生遇上是自己專長的病人,可以馬上治療,如果是非專長的病人,或比較嚴重的病人,他會馬上給你轉院到綜合醫院或大的醫療中心治療。
家庭醫生只管看病開處方,不給拿葯。葯要自己去專門的藥房領取,社會上藥房也不少,你可以自己選擇那家藥房取葯。當你確定后告訴醫生,他通過互聯網,將你的處方傳送過去,到時候藥房電話通知你取葯。家庭醫生與藥房沒有關聯,尤其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藥房的葯是通過國家藥物管理處管理,藥廠生產的葯由國家統一管理,尤其受到病人保險公司監督和制約,例如某某藥物超過保險公司給你的保險,病人一般不會要,如果病人需要用,保險公司要求醫生說明特殊原因,從而大大限制了醫生亂開藥,或藥物的亂漲價問題。
病人如果需要作進一步或特殊的檢查,例如透視,CT,核磁共振等等,家庭醫生會把你轉到專門作物理檢查中心檢查。這樣大型設備家庭醫生不用負擔,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共享。
病人因病需要轉院,家庭醫生會給你一些建議,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聯繫往哪裡轉。如果你突然發病,急需馬上看醫生,你可以直接去綜合醫院掛急診,醫生或護士馬上給你作『生命指數』檢查,如果『生命指數』正常,你就按照急診順序排隊,如果『生命指數』不穩定,他們會及時來治療或搶救。
這裡看醫生,或作任何檢查,都要通過電話『預約』來完成,在預約的時間裡無故不去,是要按正常看病收錢,但是你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取消或改變預約時間。這裡最大方便是到時候看病,到時候去檢查,不像國內半夜三更,受凍挨餓去排隊看病。
這樣,大量病人只給自己的家庭醫生往來,大量病人共享一個社會資源,從而大大減少了綜合醫院或醫學研究中心的壓力,他們可以從事更多更複雜的疑難病的治療和研究。
國內相反,建設非常多的大而全的大型醫院,每個大型醫院都得有最好最先進的大型設備。最糟糕的是看病與藥房組成一體,而藥房又與藥廠緊密聯繫,因此,醫院越大,與製藥廠家的關係越緊密,為了共同利益,彼此相互利用,而受害的是廣大病人。由於心理作用,醫院越大,看病的人越多,因此,每個大醫院裡面,人山人海,排隊長龍彎彎曲曲。為了能夠掛上號,或掛上『專家』號,病人一個比一個去得早,有的甚至出高價錢雇請民工去排隊挂號等等。
在這裡,任何一個家庭醫生診所,或綜合醫院或大型醫學研究中心,沒有這些現象,甚至一點醫院『味道』都沒有,病人進去后感到非常安寧,非常放鬆,有非常舒適的感覺,這裡沒有這樣那樣的收費處,他們的原則是先看病,最後跟保險公司算賬,最多問你這個葯你能夠報銷嗎。
在國內不同,是先交錢后才給病人檢查,或化驗或治療,在醫院你可以看見人群來回不停的攢動,看一次病,得排幾次長隊,驗血首先得去排隊交驗血費,然後排隊抽血,醫生需要你透視,又得先去排隊交透視費,然後去排隊透視,看完病先拿著醫生處方,先排隊交藥費,再排隊拿葯等等,在醫院裡,看見每個人非常緊張,來來回回,上上下下不停的跑動,加上人們的嘈雜和爭吵聲,病人的呻吟,給人非常煩躁不安的感受。這些在美國醫院看不見。
美國的看病程序:
病人首先電話預約自己喜歡的家庭醫生初診,如果遇到特殊的檢查,家庭醫生會即時把你轉到特殊檢查中心去檢查,去之前也要電話預約時間,如果你要進行大型手術或治療,家庭醫生會給你一些建議去什麼醫院比較好,例如我是腰錐間盤突出手術,醫生建議說,斯坦福大學附屬醫院有脊柱研究中心,你可以去那裡手術。確定后,我女兒在網上查找到該中心的主任(Dr Carragee)是專門治療腰錐間盤突出病,通過電話直接與該主任聯繫,他要求家庭醫生轉院證明和有關資料,約定我們10月28日見面,見面后除了詳細閱讀我病情資料外,還詳細詢問我的病情,同時填寫極詳細的個人身體健康情況,並作初步檢查,告訴我說病情比較重,同意給我作手術,又約定我11月4日作核磁共振進一步檢查,11月10日作血液和心臟檢查,確定11月14日正式作手術。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幾乎全是通過電話聯繫,不像國內作這麼大的手術,非得走後門,到處打聽求人,甚至送禮,然後無邊無際的等候床位。
我從決定手術到作完手術才三個星期,自己沒有花一分錢,而且我作為一個非美國人,自己在美國沒有任何收入的窮病人,得到非常好的尊重,得到美國一流專家親自手術,得到非常好醫療條件的治療,我非常滿足,美國人非常友善,熱情,幽默,非常尊重人。
病人受到非常好的尊重和禮遇:
10月28日,女兒帶我第一次踏進斯坦福附屬醫院大門時,沒有感到是醫院,因為裡面人非常少,整個大廳寬敞明亮,安靜舒適,有咖啡廳, 供給免費的茶和咖啡等, 有免費上網計算機室, 尤其沒有國內醫院那種特殊的消毒水味。我問女兒我們是不是走錯了,她說沒有錯,這就是斯坦福附屬醫院。
在脊柱研究中心,一位中年護士非常客氣接待我們,並把我的CT資料帶走,說主任要詳細閱讀這些資料。給我治病和手術的醫生叫Dr Carragee教授,五十來歲,多次參加聯合國紅十字醫療隊,去過許多國家。他工作認真細緻,人很慈祥,熱情, 可親,十分幽默。
我全程看醫生,檢查和手術是女兒陪同,填表,翻譯,回答問題等等。第一次同Dr Carrger見面時,對我身體健康情況問得非常仔細,甚至問我年輕時喜歡什麼運動,為什麼那麼喜歡,為什麼沒有堅持,現在喜歡什麼運動,等等。
當我女兒告訴他: "我爸四,五年前每天還跑八九公里。"
他非常驚奇說:"OH ! my God ! very good (哇!我的上帝 !非常好)"。
給我檢查時,我還沒有來得及脫鞋,他就抓住我的腳,來回推拉(檢查我腰椎病變後腿腳的力度),左右搬動,我當時非常難堪,不停說sorry。他邊笑邊擺手(意思是沒有什麼)。
他每次進問診室時, 總是首先向我問好:"Mr sheng,How are you! "同我握手。手術完那天,我處於昏迷被推出手術室,他給我女兒介紹說,手術很順利,脊柱附近的突出物全部切除,空間很大,他的腿不會再痛了,並開玩笑說,你父親身體真好,比我還要好。
在美國看醫生,醫生非常認真的需要把你的各種感受告訴他。當我告訴教授我腿疼痛很長時間時,他馬上問:疼痛分0---10級,三年前,你感覺疼痛是幾級,兩年前疼痛感覺是幾級,現在疼痛感覺是幾級。例如,我手術后兩小時,突然心裡非常慌,難受。值班醫生過來就問我,心慌從0---10級,你現在是在幾級,難受從0---10級,你現在是幾級。後來發現我血壓突然下降到80/65,其它指標都很正常,醫生告訴我說,你的生命指數都很好,後來他在點滴液里加了一些葯,我很快就恢復正常了。
在美國看病無論是在家庭醫生診所,或大型綜合醫院,醫生給你問診時,總是在一個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進行,任何人不得進入,護士或其他人有事找醫生,必須要敲門,並得到醫生許可才能進去,據說這是為了保障病人個人的『隱私權』,是為了尊重病人的人權。
我一進入手術準備室后,換上衣服,靜靜躺在活動床上,一會手術室主管拿來許多詢問資料,要我女兒幫我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女兒只能作翻譯,必須由病人親自回答:yes 或 no。
問:"在家裡,你曾經遭受過毆打和恐嚇嗎?" 。 "no! "
"在家裡,你曾經被威脅過嗎?" 。 "no! "
"在家裡,你曾經被人欺騙過嗎?' 。 "no! "
然後讓我簽字。很快我就被推進手術室,兩三分鐘麻醉后,我什麼都不知道了。
11月4號,我們在候診時,看見一個治療室大門上寫著:無論你貧富,無論你膚色,無論你種族,無論你宗教信仰,我們都會全心為你服務。
給我作心電圖和血液檢查的是一位菲律賓籍的美國人,他和我女兒聊天,說最近很忙,許多體育明星,影星,歌星等等來這裡看病,還有國內外政府部門首長也來這裡看病,也有不少是從台灣,香港,大陸來的有錢人來看病,尤其大陸的有錢人,他們總想給他看病的主治醫生送錢或送禮物。這位菲律賓籍美國人說,在我們這裡是不允許的,不管你過去是什麼職位,多麼有錢或沒有錢,是黑皮膚或是白人,進了我們這裡,我們就把你看成一樣:一個需要我們幫助的病人。
我在等候辦住院手續時,看見一位非常虛弱的亞裔老太太,身上蓋著一條毯子,坐著自動輪椅到櫃檯,
裡面的護士問:"女士,你一定很冷吧,"
女士回答:"還可以。'
護士說:"如果你感到冷,我可以為你提供一床電熱毯(是一種可以保持很長時間溫度的熱毯子),"
女士說:"謝謝,不用了。"
護士又說:"如果你改變主意,可以隨時告訴我。"
我住院期間,無論是醫生查房或是護士為我作常規護理,一進門都叫Mr sheng(盛先生),而不像國內,病人一進病房,首先有一個床位號,以後這個床位號代替你的姓名了,醫生查房,首先問XX床情況怎樣?護士一進門喊xx床該量體溫了,XX床來拿葯...... 這就如同犯人進監獄一樣,給你一個號碼,以後姓名就用這個號碼代替了。
正如我前面說過的,在美國醫院首先是給病人治病,然後繳費,是把人看得比錢重,人受到充分尊重。只要病人一進醫院,醫生和醫務人員就把你看作一個需要幫助的病人,他們不需要聽信任何人的指令,立即投入治療,他們從來也不過問你是否有錢。他們會告訴你,錢以後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我們的責任就是立即幫助病人解除痛苦,治療他的疾病。
國內相反首先繳費后才給看病,把錢看得比人重,人受到歧視。這是兩種觀念,是對人的基本看法。在國內看病繳費時,首先問你是公費報銷,還是參加低醫保,或個人自費。如果說是公費報銷,醫院就會在治療費,檢查費,化驗費,醫藥費等等狠狠『宰』你,不管病人需要不需要的葯,都開給你,不管你需要不需要的檢查或化驗,都讓你去作...... 因為,他們能否賺『錢』,比給你治病還重要,有時對你有一點點尊重也是非常虛偽。至於對那些低醫保和自費的病人,他們可能有另外一種無奈感受,可能對你一點虛假的尊重都沒有了。
在美國醫院住院,容許家屬陪伴,讓病人感受到有親情溫暖,在我住院當天,我老伴和兒子陪伴,為了能讓家屬得到較好的休息,醫院還提供了兩張活動沙發床,和毛毯給家屬用。從這些細小的事情上說明,在美國對『人』這個詞的理解和尊重。我通過這次自己的切身體會,感受到人性和人被尊重的真正含義,這一點在國內非常難得理解。
記得有一次,我老伴不小心把頭碰破了,去醫院治療,一位黑人醫生在處理傷口時,不小心觸動到傷口,我老伴條件反射地『喲』了一聲。這位醫生馬上道歉說:"sorry(對不起),我把你碰痛了,」 一連說了好幾個sorry。
如果在國內,有些醫生就會說:"叫什麼叫!那有傷口不痛的,忍著點。」 前者把錯誤歸自己,向病人道歉,後者把錯誤推給病人,要病人承受,忍著。
在美國住院不僅身體得到非常好的治療,精神得到很好的安慰,人格得到很好的尊重,在生活上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病人在住院期間,三頓飯免費送,而且飯的營養和質量都非常好,記得第一頓飯是一塊很大的牛肉餅,一個攤雞蛋,一小碗胡蘿蔔顆粒,玉米粒,豌豆,土豆粒混合食物,一碗蕎麥稀飯。
美國的醫療設備和治療
在美國治療病是積極主動式。我這個腰錐間盤突出手術,在國內應該說屬於中等手術,我想從入院手術到出院起碼兩個星期時間,在美國,而我從入院到出院只用了24小時。醫生要求我手術后第二天下床,第一個星期每天走兩次,每次20分鐘,第二個星期每天走兩次,每次走40分鐘。按照醫生吩咐做,我感覺非常好。
過去聽人說,美國婦女生孩子,第二天就抱著孩子去辦公室上班,看來是真的。美國醫院是盡量減少病人壓床位,可以讓更多病人入院治療,大大提高了床位利用率。
在美國作手術,常常採用全身麻醉,他們的觀念是不讓人感受到痛苦。我也是全身麻醉,我在整個手術和護理過程中,一直有監護儀器如心電圖,脈搏跳動等等監護。
在住院期間,護士來查房都是推一個小車,實際上小車是一台電腦。每個手術病人手上要套上一個病人信息圈(出生年月日,性別,姓名,什麼手術,在那裡手術等等),護士給你打針,或送葯或量體溫等等,首先用紅外線掃描儀掃你手上的『圈』,再與電腦上比對,完全複合后才給你打針或給葯等等,每次都這樣。打點滴全都電腦操作,根據監控你的脈搏跳動次數,每分鐘滴多少,非常準確,點滴完了會自動亮紅燈,護士會馬上來處理,根本不用家屬或病人叫喊。
美國醫生的收入
關於美國醫生經濟收入,我的確不了解(收入是美國人的隱私),據說許多醫生都有兼職,每個人的收入非常不同,家庭醫生是自己投資,投資多少,規模大小都與他的收入有關,總體來說,他們絕大多數收入應該屬於中上水平吧,年收入10萬-20萬美元,高的一年可以收入30-50萬美元。當醫生比一般當普通工程師年薪要高許多,尤其資歷比較老的,在大型醫療中心或大醫院的,年薪都比較高。家庭醫生也有高的,那就看他本事和投資多少了。但是,也不屬於特別富有階層。
出醫療事故怎麼辦?
至於醫院的醫療事故,肯定有,但是,美國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法制國家,一個醫院出了醫療事故,首先法院會積极參与,受害人要上告,法院要組織權威性的,跨專業,跨地域的聯合調查組(國內醫院是自己成立調查組,自己調查自己),進行科學調查,完全針對事件本身,不對人,一旦調查清楚屬於醫療事故,法院給的懲罰是相當嚴重的,這對醫生本人或醫院都非常嚴重的事情。因此,在美國很少聽到醫院有醫療事故發生。正如我前面說的,他們對病人治療或護理非常嚴格和科學,要三番五次的比對。因此,他們的醫療事故比較少,也許是他們的責任+法制+水平+人道的結果吧!
美國看病費用非常昂貴,
在美國看病,費用非常昂貴。通常參加醫療保險,來防止大病或保障身體健康。在美國,『醫療保險』也是相當複雜。個人醫療保險,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不同而不同,經濟收入好的,醫療保險費高些,保險內容多些,經濟條件差點,醫療保險費少,醫療保險內容就少。公司給職員的醫療保險差別也非常大,大公司或有錢的公司,給員工的醫療保險可能好些,有的除了給員工本人保險,甚至可以保險員工家屬部分內容,如治牙,或治眼睛等等。就是參加了這樣或那樣的保險,病人每次看病都得承受一定的費用,有的還非常高,例如挂號費,或減半醫藥費等等,這些費用也是非常高的,有的也是上百,上千美元。就是參加了醫療保險,如果今年保險費用多了,明年同樣的醫療保險,保險費會相應增加。因此,就是有醫療保險的人,也不敢亂花保險費。如果沒有醫療保險,那就慘了,就是一個小病,就要花上百上千美元。
最好的就是一窮二白的人,叫『真真的窮光蛋』,他(她)們看病,花再多的錢,全是州或美國政府買單,他們本人一分錢不花,或者只付很少一點錢。
我的隨想:
在美國,我僅僅住過這一次院,只接觸一個醫院或一兩個診所,看問題也許非常片面和膚淺。美國醫療體制也相當複雜,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對於我這個外來人,就更是一竅不通了。但是,這次是我真真切切的親身體驗。在國內,我也唯一的住過一次醫院作手術。兩者相比,真是相差太遠,太多,太大。我想(中美醫療)最大差別不是醫院設施好壞,醫療器件設備的先進與落後,大夫醫療技術高低,而是對待『人』這個問題上。在國內醫院看病,你也許受到『尊重』,因為你有『錢』或有『權』或有『名氣』,這種『尊重』是虛偽的,你不受到『尊重』,那是因為你沒有『錢』,沒有『權』,這才是真實的。
在美國,正如那個菲律賓美國人說的:你是一個非常需要我們幫助的病人。任何時候都把你當人看待,病人得到做人的尊重,享受到做人的尊嚴,而且真正叫『人人平等』,在美國你有錢,你可以住高級病房,享受高級硬體設施的待遇,但是在大夫面前,你就同其他任何人一樣,是一個病人。對你的尊重和給你的尊嚴完全一樣。
在美國醫院,這不是空洞的說教,是表現在每個醫務人員的心靈里,滲透到他們的一言,一語,一行里,我想這就是他們的醫德吧。我國醫生缺少的是醫德。要學習,首先要學別人的這種醫德,學會尊重病人,學會給病人的尊嚴。我國醫療要改革,這是首先要改革的。
我國醫療體制要改革,例如看病,藥房,製藥三者關係如何分割,除去三者利益關係,非常重要。
在美國醫院,沒有什麼掛『專家號』說法。掛『專家號』也是我國一個創舉,也是給某些人一種特權。專家和非專家不平等,教授和副教授又不平等,病人也如此,有錢可以出高價掛『專家號』看病,沒有錢,只好找小醫生看病了。
在美國,當然有教授和非常教授區別,但是病人看病不管你有錢或沒有錢,都可以隨便找那一個專家看病,只是你必須預約等候,教授和非教授技術上的認可,在他的待遇上已經充分反應了,不能再在給病人看病上獲取什麼利益和好處。
如何發揮社會綜合醫療資源,減少大而全,設備先進的大型醫院建設,應該多多贊助和發展小型的醫院或診所,創辦類似『家庭醫生』體制,加強病人與醫生的聯繫,小病或一般病家庭醫生就可以解決,解決廣大病人看病難的問題,讓真正有水平,技術力量比較強的大型醫院或醫療中心,很好研究和治療疑難病,發揮它們的高技術和高水平強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