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水車」看出家人的入世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12-12 2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則悟法師的blog



覺之路博客 » 則悟法師的blog » 日誌
  無相禪師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這時看到有一個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車,無相禪師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道:「禪師!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紅塵,我肯定會跟您一樣出家學道。不過,我出家后不會像您那樣到處行腳、居無定所,我會找一個隱居的地方,好好參禪打坐,而不再拋頭露面。」
   無相禪師含笑問道:「哦!那你什麼時候會看破紅塵呢?」
青年答道:「我們這一帶就屬我最了解水車的性質了,全村的人都以此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顧水車的人,無牽無掛,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無相禪師問道:「你最了解水車,我問你,水車全部浸在水裡,或完全離開水面會什麼樣子呢?」
   青年答道:「水車是靠下半部置於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轉的原理來工作的,如果把水車全部漫在水裡,不但無法轉動,甚至會被急流沖走;同樣的,完全離開水面也不能車上水來。」

   此公案與《佛說十二章經》之中,佛陀教誨沙門誦經一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緩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水車與水流的關係也正說明了個人與世間,深則滅,出則離的關係:

   塵世之中,物慾橫流,名利滾滾。若人深入其中,難免不起心動念,以致貪染附著。色、聲、香、味、觸,是六根對外界的基本感知,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根也是因此而生。正如水車沉溺水下會被沖走一樣,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縱身江湖,難免不會被五欲紅塵的潮流淹沒。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且佛陀降生在人間、成長在人間、也正是他在東、南、西、北四門的見聞,了知人間生老病死之苦才真正離世出家的。佛教是於世間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要看破、要放下,必須是深入的了知了世間痛苦,才會更要發自內心的出離。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本旨,凈化社會,改造人心是出家人的使命,如若舍眾生痛苦而不顧,獨自出離,亦是慈悲缺失的一種表現,正如水車一般,空懸在水面之上是發揮不了作用的,它要入水才可工作,出家人只有入世才可發揮濟世良藥之效,甘霖降於火上才可解熾熱之苦。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與世間來往,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



   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粉碎。水車入水有度,才可正常工作。正如《金剛經》所傳授的「空」「有」之道:內迷著空,外迷著相,只有處於中道,合理對待卻不過分追逐,才是應有的態度。

   這個公案的結果就是,青年頓悟,繼續認真打水車。

119

主題

5150

帖子

606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0
沙發
宜修 發表於 2008-12-12 23:27 | 只看該作者
「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粉碎。」--記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12-13 00:38 | 只看該作者
宜修: 「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粉碎。」--記下。
謝謝您的收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5150

帖子

606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0
4
宜修 發表於 2008-12-13 00:39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謝謝您的收藏
真正做到,談何容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12-13 01:01 | 只看該作者
宜修: 真正做到,談何容易!
歷史至今都有很多大德是可以做得到的,其中「弘一法師」是一榜樣,既出紅塵,也在紅塵。他出家后還作曲作詞,歌頌佛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5150

帖子

606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0
6
宜修 發表於 2008-12-13 01:07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歷史至今都有很多大德是可以做得到的,其中「弘一法師」是一榜樣,既出紅塵,也在紅塵。他出家后還作曲作詞,歌頌佛恩
修行之路漫漫其修遠,宜修之人步步在紅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7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12-13 01:19 | 只看該作者
宜修: 修行之路漫漫其修遠,宜修之人步步在紅塵。
紅塵中領略到人生道理,宜修有緣來到這裡,也是在修行的路程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5150

帖子

606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0
8
宜修 發表於 2008-12-13 01:27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紅塵中領略到人生道理,宜修有緣來到這裡,也是在修行的路程哦!
謝陳君引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6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9
WilliamFord 發表於 2009-1-6 05:52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歷史至今都有很多大德是可以做得到的,其中「弘一法師」是一榜樣,既出紅塵,也在紅塵。他出家后還作曲作詞,歌頌佛恩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事隨其自然,不修道已在道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9-1-6 08:11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Ford: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事隨其自然,不修道已在道中。
不修道已在道中,敢問師主你現在在無為之中亦或有為之中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6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11
WilliamFord 發表於 2009-1-6 08:13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不修道已在道中,敢問師主你現在在無為之中亦或有為之中呢?
一切隨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51

帖子

43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2
12
江上漁夫 發表於 2009-2-4 13:38 | 只看該作者
有為乃即心即佛, 無為乃非心非佛。心在佛在,無謂道中道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5150

帖子

606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0
13
宜修 發表於 2009-2-4 23:54 | 只看該作者
江上漁夫: 有為乃即心即佛, 無為乃非心非佛。心在佛在,無謂道中道外。
甚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4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9-3-30 11:25 | 只看該作者
有為無為,有心無心

心佛心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