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曾指示《金瓶梅》潔本可作內部讀物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10 1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波蘭讀者在書展上購買《金瓶梅》。1994年5月22日,在華沙第39屆國際書籍展覽會上,《金瓶梅》波蘭文譯本與波蘭讀者見面。新華社資料圖片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詞話》刪節本封面。


山東齊魯書社出版的《金瓶梅》刪節本封面。


在古典文學作品里,《金瓶梅》備受爭議,自明、清以來,一直被視為「淫書」、「禁書」。

    但在一些學者眼中,《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寫實小說,認為其內在價值與藝術成就不可多得。有人甚至斷言「沒有《金瓶梅》,則無《紅樓夢》。」

    「文革」結束后,由於先前魯迅、鄭振鐸等文化名家的推崇,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對於《金瓶梅》的研究也開始多了起來。

    改革開放后的1985年到1988年,全國第一、二、三屆《金瓶梅》學術研討會分別在徐州、揚州召開,促使了「金學」研究走向繁榮。

    在這種背景下,人民文學出版社(簡稱人文社)於1985年出版了刪節本的《金瓶梅詞話》。

    《金瓶梅》曾作為內部讀物影印

    作為專門出版文學作品的國家級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簡稱人文社)此前與《金瓶梅》有很深的淵源。為此次《金瓶梅詞話》出版,人文社已準備多年。

    時任人文社古典文學編輯室主任的杜維沫回憶,1979年,古典文學編輯室準備出版一套「中國小說史料叢書」。編輯部請教了啟功、俞平伯等學者和專家,重點選擇解放以後沒有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陸續擬定了60種書目。

    頭一批先出的六種書目包括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詞話》刪節本,還有吳璿的《飛龍全傳》、文康的《兒女英雄傳》、沈復的《浮生六記》等。

    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覺得該書可以作為內部讀物來重印。

    在人文社任職多年的黃伊生前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回憶,曾在人文社擔任過副社長的許覺民對他講,「1.傳達毛主席要印《金瓶梅》的指示,是王任叔(即作家巴人,曾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特命全權大使)在中宣部聽的。王當時是社長,由他接受任務並部署影印工作。2.該書印數本定1000部。王任叔認為,此書印一次不易,以後很難再印,不如印2000部。3.發行範圍有嚴格的限制。」

    古典文學編審陳建根稱,影印本發行手續特別嚴格,購者要有三個條件:一、年滿45歲;二、已婚;三、省、軍一級的高幹或研究家。每部書編了號,購買時要登記。

    曾任人文社副總編的秦順新說,那時,自己替部隊作家魏巍和杜烽一人買了一部。他們是作家,又是從老區來的,級別也不低,自己還雇了一輛三輪車給他們送去。

    出版消息引起很大反響

    到「文革」期間,影印《金瓶梅》成了人文社一大罪狀。曾在人文社給領導當過秘書的王之梁對黃伊說,「文革」期間,紅衛兵來造反,那時王任叔已調離出版社,他們找到當時參與出版《金瓶梅》的副社長樓適夷,要他交待為什麼出版這部大毒草。老作家兼翻譯家樓適夷表示有罪,並稱「印多了」。

    1979年,人文社打算在「中國小說史料叢書」中列入《金瓶梅》刪節版,繼續以前的工作時,編輯們只得另起爐灶。

    古典文學編輯室的編輯們極其看重此次出版。

    當時,對於《金瓶梅》的研究也開始多了起來,圍繞著「作者究竟是誰」的話題,產生了許多不同觀點。

    有學者認為,《金瓶梅》是集體著作。1980年3月,杜維沫在《文獻》上發表《談談〈金瓶梅詞話〉成書及其他》,談到了此書的出版等情況並認為,這本書是一個人寫的。

    1980年9月3日,古典文學編輯室編輯彌松頤在《光明日報》發了一個消息,介紹了「中國小說史料叢書」的出版事宜,並提到了首批六種書的書目。

    儘管彌松頤在文章中說,要出的《金瓶梅詞話》是刪節本,但是,文章發表后還是引起很大反響。(記者 張弘)

附:《金瓶梅》研究 學術開放的縮影

    冰雪消融,萬物解凍,1977年恢復高考,知識青年回到校園,對出版物形成了極大的饑渴;1978年部分中外名著開禁,大中城市讀者通宵排隊買書;1979年《讀書》雜誌復刊。一個有書可出,有書可讀的時代終於到來了。在學術領域,遭到重創的學術研究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金瓶梅》研究的曲折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個案,它與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的學術研究具有相似的軌跡與曲線。在五六十年代,所謂《金瓶梅》研究,具有兩個方面的局限,一是研究者身份,僅局限於一定級別的官員與研究者,為研究設置了苛刻的門檻;二是研究內容,只規定了一個指向,如何暴露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是如何壓迫人民的。

    所以,那個時候,很難談得上「金學」研究。

    不獨金學,許多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由於缺乏必要的水分與土壤,都面臨乾涸的困境。

    到了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計劃出版《金瓶梅詞話》刪節本,引起社會強烈反響。1984年12月,中國作協召開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韋君宜申請出版《金瓶梅詞話》校點本。1985年,幾經波折的《金瓶梅詞話》校點本終得出版,儘管銷售對象限定為全國作協會員和古典文學工作者,並憑證、憑卡購買。但由於不再只限定在領導幹部,而是面對廣大知識分子,這終於象徵著,真正的《金瓶梅》學術研究開始起步了。

    在隨後幾年裡,《金瓶梅》的出版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對《金瓶梅》的研究,也開始繁榮起來。如今,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金瓶梅詞話》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對它的態度,也由充滿好奇心變成了平常心。

    《金瓶梅》的命運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其他社科領域莫不如是,儘管進步有快有慢,開放幅度有大有小,但學術研究全面復興,知識重新受到尊重,是不爭的事實。這得益於改革與開放,改革開放將重重禁區逐步掃除,使讀書、獲取知識成為一種權利。那些滿載著思想與智慧,被冰凍許多年,如今又被重新放在陽光下的學術研究,象徵著這個社會開始正常化。我們開始尊重知識,也開始尊重個人自由。那些薄薄的書頁,成為社會告別蒙昧,走向理性與文明的符號。

    回顧我們改革開放30年來的歷程,不僅僅有一個經濟不斷改革,經濟高速發展,百姓走向富裕的經濟脈絡,還有一個思想不斷解放,文化不斷開放,法治觀念加強,公民權利漸漸受到重視這樣一個文明脈絡。而在文明進步這一塊,學術研究的開放功莫大焉。而學術文化的繁榮,又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開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思想動力。(潘采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49

主題

1302

帖子

11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04
沙發
9438 發表於 2008-11-10 1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3
jvmpzh 發表於 2008-11-10 14: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11-10 12:28 發表 [毛澤東曾指示《金瓶梅》
潔本可作內部讀物 - 文化沙龍 -  backchina.com]  






   古典文學編審陳建根稱,影印本發行手續特別嚴格,購者要有三個條件:一、年
滿45歲;二、已婚;三、省、軍一級的高幹或研究家。每部書編了號,購買時要登
記。
...


處在當時環境,購者要有三個條件。那這書得來不易哈~~
還好老九回來,現代人算是從心所欲了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9: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