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生命科學盛極而衰 華裔科技精英掀海歸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9-24 0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最近一期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報導指出,上世紀在美國蓬勃興起的生物技術與製藥行業,正成為華裔美國學人大顯身手的領域。這些學術精英不但打造美國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而且正在美、中兩國同業之間搭建交流的橋樑,促進中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聖地牙哥的華裔學人,在這些方面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華裔科技精英如今又興起了回國創業的熱潮。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商業周刊》在一篇題為《華裔科學家回老家掀起製藥發展高潮》的深度報導中指出,從1970年代起,美國各大學快速成長的生物技術院系開始川流不息地湧進來自中國的學者。到今天,全美研究型大學與生命科學有關的教職員中至少有2500名華裔人士。  

  文章寫道,就像早些時候來自印度與台灣的學人在北加州矽谷呼風喚雨一樣,中國大陸的優秀學者們將生命科學變成自己的行業。文章引用聖地牙哥「 中美生物技術與製藥協會」(SABPA)副會長沈竹的話說,全美國從事該項專業的華裔專家估計有7萬人。1988年移民來美的沈竹還說,僅聖地牙哥一地,中國新移民創辦的生物技術公司就有「好幾打之多」。  

  新的動向是,這些華裔科技精英如今又興起了回國創業的熱潮。沈竹對該刊記者說,她所接觸到的華裔生物技術與製藥專業人士,每個人都在談論回中國創一番事業的可能。中國大陸的無限商機吸引著這些「海歸」,使他們無不躍躍欲試。  

  另一個促使人們踏上「海歸」之路的原因,是美國的生命科學已開始盛極而衰。文章舉聖地牙哥神經病學專家黃青為例,指他在聖地牙哥某高科技公司任職時即已取得10項專利,發表20篇論文,但他仍感到美國的就業前景一片黯淡。黃青終於加入了上海一家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企業,而這家上海公司的創辦人,也是一名「海歸」學人。  

  《商業周刊》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海歸」向中國迴流並未造成美國的損失,因為這些「海歸」精英主要還在為美國的製藥企業工作,儘管辦公桌與實驗室搬到中國。此外每年還有9000名大陸學子來美攻讀生物方面的碩士、博士學位,來的仍比走的多。  

  該刊引述美國「BioDuro」公司專家約翰‧奧伊勒(JohnOyler)的話說,中國的企業「還未具備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產品的能力」。他認為,在今後5年中,上海與北京的新葯研究無疑會達到波士頓與三藩市的水準,不過「中國的製藥企業仍需與美國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0

主題

48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沙發
shuijinti 發表於 2008-9-24 12:21 | 只看該作者
希望國家早點發展成為強國~~~
求購3D卡資料dhf10@hotmail.com英語好的也可聯繫.報酬絕對可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2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3
axsymplus 發表於 2008-10-6 11:00 | 只看該作者
哪位是在Abbott Diagnostic Division 工作,並且對Reagent研發有經驗的,請與我聯繫,謝謝!axsymplus@yahoo.com.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