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功的人生至少需要一張跳板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9-21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你想獲得成功,你就需要一塊跳板;如果你離成功的位置太遠,你就需要找到那些真正賞識你才華的人——中國有個成語叫「貴人相助」,你需要找到你生命中的貴人,就是那些肯給你機會的人。

     我採訪過兩個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女人——我之所以說她們給我印象深刻,並不僅僅因為她們是成功的女人,而是因為她們的人生態度。

    第一個女人叫梁鳳儀,她是華人世界最富有的才女——人們說,她一支筆打造出幾億資產——成功創業、才華橫溢、嫁入豪門,世上女子所有的夢想,梁鳳儀似乎都實現了——她創辦公司,三年進賺9000萬;她寫小說,十年出版超過100部;她愛我所愛,丈夫為香港商界翹楚,投資遍布世界各地——她的人生如她的一部書名《世紀末的童話》,她在書的前言中說:「世紀末究竟還有沒有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的例子?我給讀者的答案是:有。但,很少。」

     梁鳳儀的第一部小說名字叫《盡在不言中》,正式面市時她已經39歲——那個時候,她的第一次婚姻已經結束。一個年近不惑的離異女子,又因厭倦不同派別的辦公室政治離開公司,等著她的該是什麼?有誰會想到一年之後,她不僅成功加盟永固紙業成為董事,並因一段廣為人知的戀情而令世人羨慕——假如你讀過梁鳳儀的財經小說,你很容易就能在她的小說中找到那樣一位「男一號」——眉宇之間的英拔,永遠叫人覺得出類拔萃,鶴立雞群;且「身份極之嬌貴」——一般是香港著名世家的家族代表以及掌權人,其商業地位一言九鼎,無論是人品還是眼光都讓人無話可說——梁鳳儀的丈夫黃宜弘正是這樣一位男主角,他出身顯赫,商譽極好—— 目前不僅擔任香港永固紙業有限公司主席,合興集團副董事長,金利來集團及亞洲金融董事,同時還是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華工商會副會長等,投資遍布世界。而梁鳳儀本人,則非常像她自己筆下的商界女強人——短頭髮,臉圓圓,精明幹練,性格直爽。

     我在採訪過她之後,曾經有人問我,如果她沒有嫁入豪門,如果她沒有後來的成功,你還會佩服她嗎?我說單單是她39歲敢於辭職並且一生不肯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合作,就已經讓我很佩服了。

    另一個給我很深印象的女人是亞洲網通的總裁張瀟清,她最欣賞的一句話,是通用電氣新任CEO伊梅爾特的一句話,一個好的工作應該「appeal to the head, appeal to the heart; appeal to the wallet』(同時吸引頭腦、心靈和錢包)。」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機關當翻譯,她不喜歡機關的工作,而且她也不願意自己一輩子只做一個翻譯,所以她想盡一切方法離開那裡——終於她如願了,跳槽成功,她擔任了瑞士聯合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的助理——上班第一天,她就開始拜訪客戶,這一舉動讓她的老闆不高興了,老闆所需要的是一個給自己安排日程的秘書,而不是一個能幹的業務經理。如果是你,你怎麼做?張瀟清才不會讓別人的意願決定自己的人生呢,她就是要做業務,既然自己公司不允許,那麼就暗中努力吧。她照樣做她的助理工作,但是她很清楚做一個完美的秘書不是自己的理想,她觀察別人如何做業務,並且自己買了大量的相關書籍。那個時候她在國貿上班,有一天她中午吃飯的時候,發現國貿的8層有一家公司在招人,吃過飯以後她就去了,她就職的公司在12層,很容易就去面試了。面試之後不到兩個小時,人家公司就給她打來電話,原本給她的職位是行政職位,還是做秘書,她不幹,要求擔任助理經理,這家公司就是AT&T中國公司,張瀟清從不避諱,瑞士銀行就是自己的跳板,她就是要通過這個跳板,達到人生的新高度——如果她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員工,她至今也許還在那個公司做著自己不喜歡的秘書工作,並且戰戰兢兢害怕老闆找到比自己更價廉物美的年輕繼任。

   我可以給你一份張瀟清的簡歷,其實許多至今在外企擔任重要位置的人員都有一份類似的簡歷——對於他們來說,大多數人一生不只做過一份職業,他們也都有過不被老闆喜歡的時候,但是他們的成功在於他們不為那些不喜歡自己不欣賞自己的人工作,他們努力展現自己,讓真正欣賞自己的人發現自己。

    現在我們來看張瀟清簡歷——1990年11月,擔任瑞士聯合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的助理;1992年7月,進入,先後擔任助理經理、業務總監等職務;1997年2月,進入AT&T總部,先後擔任國際業務部業務經理、國際數據部產品經理;1999年3月,擔任AT&T中國公司通訊業務部總經理,負責AT&T中國公司通訊業務部所有業務;1999年7月,擔任環球電訊中國區總經理。從這張簡歷中,你看出了什麼?

   也許對於我們來說,梁鳳儀是一個傳奇,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失業以後邂逅商業巨子並嫁入豪門的,那麼我們就說說張瀟清吧——實際上,我認識很多像張瀟清這樣的人,他們沒有一個是老老實實等閑之輩,他們懂得自己的價值。張瀟清跟我說,她從來沒有一種打工的心態,她一直是很自我的,她永遠在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的同時,還在找更好的機會。

   我從來沒有在一個外國公司的牆壁上看到類似「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類威脅性的口號——雖然許多中國本地的外企已經有點這方面的苗頭,但是據我所知,在任何一個企業,得到提拔和賞識的員工很少是那些勵志書里鼓吹的那類員工,如果一個企業只知道提拔這類員工,你一定可以發現這家企業在走下坡路。

   也許一個不會對老闆彎著腰說「是」的員工可能不如那些「沒有任何借口」的員工更容易在一個職位上「做得久」,但人生的成功與否,比的並不是誰能在什麼職位上幹得更長——在香港被譽為打工皇帝的張永霖在電盈只做了三年,然後就被打入冷宮——坊間傳聞,他拿了4500萬元的離職金,但是他自己說沒有那麼多。他說他之所以能在離職之後,自組公司是因為他早就懂得「積穀防饑」。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必須懂得即使做到「打工皇帝」,還有可能失寵——既然這樣,不如早一點給自己「積穀」。你必須在一開始工作就明白一點,你的老闆並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全然聽命於他的員工就保證提拔你,或者永遠不讓你失業,如果有一天你發達了,你昔日的老闆沒準兒還毛遂自薦到你帳下來呢,世間的事原本就很難說。

    因此,你要懂得珍惜你的時間——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你這個位置所需要的技能,之後你就要開始尋找機會。我說的尋找機會並不是說要你阿諛奉承,你不必那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勇敢地敲開老闆的門」,說的是有一個人,在一個著名企業做了很多年,但是頂頭上司一直沒有提拔他,連他的下屬都被提拔了,但是總是輪不到他,這個人很苦惱,有一天他敲了老闆的門,問老闆他還有沒有被提拔的希望。老闆對他說,沒有,至少在這家公司沒有。

    這個人謝了老闆就出來了,他人到中年,不可能輕易辭職,家裡還有老婆孩子,但是他從那天起就對自己在本公司發展不抱任何希望,他到處尋找機會,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現在他是另一家著名公司的CEO。請你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我之所以不肯把當事人的姓名和公司名字說出來,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假如你懷疑這個故事,那麼就請你去查查那些在中國的外企,他們的CEO有幾個不是跳來跳去的?

    北京甲骨文華東暨華西區董事總經理李紹唐——連他自己都說,如果不是因為「勇敢表達」,老闆如何才能在滿眼人才中發現他——既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又沒有留過洋、而且還沒有MBA學歷。在被任命為甲骨文台灣地區分公司總經理時,他曾令業界跌破眼鏡。而當他以「心誠業勤」的領導管理風格,實現公司業績逆勢成長時,再次跌破眾人的眼鏡。

   據報道,李紹唐從小家境貧寒,並沒有很深的家庭背景,大學畢業后,從眾多競爭者中幸運地進入IBM,兢兢業業地從底層做起。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這樣說:「我要奉勸年輕人,出了社會,你要敢於敲你老闆的門,否則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你該離開,自己有沒有前途?」

    李紹唐不僅去敲老闆的門,也經常去敲公司里那些高階主管的門,問他們:「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如何才能做到你現在的位置?你認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IBM工作的第15年,李紹唐已經做到協理。40歲時,他勇敢去問老闆,「你老實告訴我,我到底有沒有爬到金字塔尖端的機會?」

    得到的答覆是:「機會不大」。

    IBM人才濟濟,企業文化非常強調「輩分」與「派系」。上司告訴他,在他的前面至少排了十個人。即使他願意等,只怕輪到他,也是30年以後了。如果在 IBM做到退休,可以領一筆數目不小的退休金,但是李紹唐的夢想是做CEO,所以,他開始尋求IBM之外的機會。在耐心等待了兩年半之後,他等來了甲骨文台灣總經理的空缺。2003年6月,李紹唐被任命為甲骨文華東及華西區董事兼總經理。

    很少有人像李紹唐那樣,敢單刀直入地去問老闆:「在未來三五年內,我是否有往上升遷的機會?」

   「如果我繼續保持努力,未來有哪些升遷機會?」

    「如果我要做到某某職務,還欠缺哪些條件?」

   其實,想穿了就沒什麼不敢問的——大不了得到一個否定的答覆,又有什麼關係?總比死呆在那裡,每天都在心裡盼著今天老闆該高看自己一眼強吧?記得採訪張瀟清的時候,她曾經跟我說,只要有人跟她抱怨說現在的公司不好,或者老闆不重視自己,她就會勸那個人:「算了算了,反正你也不喜歡呆在那裡,趕緊看看有什麼更好的去處,你就把這個地方當做一個跳板好了。」

   我想我要對你說的意思也是一樣,如果你想獲得成功,你就需要一塊跳板;如果你離成功的位置太遠,你就需要找到那些真正賞識你才華的人——中國有個成語叫「 貴人相助」,你需要找到你生命中的貴人,就是那些肯給你機會的人。效命於一個只相信用所謂的「軍法」管理企業的人,那對於你來說,是在貶低你的價值——你要成功,至少首先要選擇成功的方向,那些坐在辦公室里把自己幻想成總統和司令官的老闆,是沒有希望的老闆,你跟著他們怎麼可能有出頭之日?再說,人降低自己做人的底線是沒有止境的,這就像人的貪婪也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的老闆是一個妄自尊大的人,你無論怎樣做,他都覺得你還不夠——你已經不提供任何借口了,但是他覺得你還是對不起他,因為他給你發薪水了,這薪水他原本可以發給別的人的。我認識一個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他永遠認為他的員工要對他感恩戴德 ——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其實是可以炒了你」。他的一名手下因為無法忍受他的頤指氣使,負氣辭職,幾年以後這名手下相當出息,成為其他公司的銷售總監,連續數年使公司銷售業績穩步增長。但是當初的這名頂頭上司不僅毫無愧色,反而說:如果他不是因為在我手下干過幾年,他怎麼能有幾天這樣的成果?話傳到銷售總監的耳朵里,銷售總監笑笑說:我現在不恨他,我只是希望他乾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他乾的時間越長,他毀掉的人就越多,他的公司就越差,根本不用我去收拾他,他就完蛋了。當然他本身也不配成為我的對手,更何談感謝還是仇恨?

    我們常常說,最終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和奴才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二者境遇大不相同。人才是獨立的,正因為獨立,所以具備可流通性,優秀的人才就像硬通貨一樣,即使偶有貶值,但總歸還是硬通貨;但奴纔則是不一樣的,雖然也有一輩子過得好得不錯的奴才,但是那全要靠著找到一個好主子,萬一主子變了臉,奴才就很難再找到工作了。人在概念上都容易把自己定義為人才,但是在操作中卻容易在手段上漂移——不自覺地,或者違心地做了很多本來不是一個「人才」 應該做的事。我的意思是很多人其實不能簡單說是哪一種極端的分類,而是一種比較搖擺的中間人。這是一個事實。

     這個世界不乏勸世者,也許會有很多人扮演著過來人之類的角色,把所謂的「逆耳忠言」當成一個所謂的心靈雞湯,這些人到處都是,他們有的時候是真心怕我們受到傷害,而有的時候,只是把他們習慣的思路當成經驗傳授。他們並不希望身邊充滿了獨行者,也許是因為獨行從某種角度貶低了他們的價值。這些即使永久存在下去,只不過是一些「勸誡」,或者「江湖經驗」,但是把它作為企業治理的根本來向員工傳達,實際上這些領導者扮演的是,把「江湖經驗」科學化的險惡角色。這種危害對於年輕者尤甚。年輕人可能可以忽略所謂的「勸世良言」,但是他們可能無法抵擋被包裝成管理科學的東西。

     年輕人充滿著成功的期待和事業的激情是很正常的,會經常犯下急功近利的錯誤,不過這都不是你成功之路的障礙,真正的障礙是你精神上完全放棄自己的立場,你被這樣的「江湖經驗」和「管理科學」左右,並繼而用它去教育你未來的下屬,你就完了。但是我必須承認,「它們聽起來太有道理」,我也必須承認它們似乎到處都能找到佐證。不過如果你的精神上是獨立的,你就會判斷,包括我在這本書里的話,你都可以完全有反駁的權利和自由,但是我希望那是完全出自你的思考,你的邏輯,不是來自哪一個大發雷霆的老闆,或者是哪一個密切的親戚,以及哪一個怯懦但是心地善良的前輩。

    獨立是很重要的,所有人的智慧都沒有被別人貶低的權利,但是如果這個人把自己的利益包裝成智慧,讓其他人為自己的利益拚命,並因此誇獎他們是一個好員工,是企業不可多得的人才,這種「人才論」是需要我們警惕和用輿論剿殺的。我還必須告訴你,獨立很艱難,有可能你需要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正是這些代價使你獲得積累,並最終過上一種無愧於你生命的生活。

1

主題

24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8
沙發
jonathan-wang 發表於 2008-9-24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8-7 00:57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