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湘西非法集資數額高達70億元 涉及企業數十家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9-9 04: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京港台時間:2008/9/9  消息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9月9日報道9月初的湖南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茶館空蕩,酒店冷清,商場門可羅雀。

然而在城市的另外一些地方,卻是一番熱鬧景象:因非法集資企業無法還本付息,不少集資者聚集數家集資企業門口,一度造成交通堵塞。

「這可是我的養老錢呀!」手捏著一疊投資合同和收款收據,83歲的集資者李老爹訴說著:他投入湘西吉首三館房地產聯合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三館公司」)和吉首福大房地產開發公司(下稱「福大公司」)的15萬元,面臨血本無歸。在他身後,是集資企業三館公司才建一半的房地產項目——吉首商貿大世界。

據新華社報道,此次事件禍起福大公司資金鏈斷裂,未能按承諾兌付高額利息,從而引發擠兌風潮並迅速波及其它集資企業。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已經積極介入進行解決,而湖南省政府也決定,從9月7日開始,對吉首市出現的非法集資活動實行停息、清產核資、控制集資公司負責人、控制相關財務資料等清理整治。

當地銀監部門數據顯示,自2004年開始,截止到2008年6月,湘西州非法集資數額高達70多億元,涉及集資企業數十家,絕大多數為房地產企業,三館、福大、金浩等本地地產巨頭均捲入其中。集資企業開出的月利息多為5%、8%,部分企業甚至高達12%!而據知情人透露,吉首市有很多家庭參與了集資。

「在湘西州這樣一個老少邊窮地區,地下融資或者說非法集資的金額和風險,同時達到這樣的一個規模和高度,有其歷史的無奈因素,更有現實的衝動懲罰。」湖南大學經貿學院某位教授直言。

企業資金斷流

「主要是開發商的資金被大量抽走,已經沒錢付息了。」9月4日下午,一位熟知集資企業內情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次事件的直接起因就是開發商資金鏈斷裂。

上述人士稱,福大公司曾在吉首乾州新區購買了一幅地塊用於商業開發,到2008年7月,由於無法湊足巨額啟動資金,且臨近給集資者發放利息的日子,公司不得不將乾州地塊轉賣。但是,對方並未按時付款給福大公司,導致福大公司不能向集資者足額發放利息,在交涉過程中雙方產生分歧,集資者紛紛上訪,其它公司的集資者也參與進來,終於無法收拾。

「事實上,在此次事件之前,很多公司的資金鏈就已經斷裂。」這位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以來,州市政府已經意識到非法集資潛在的巨大風險,準備採取措施對非法集資進行控制,到7月底,部分「先知先覺」的集資者開始到集資企業取本撤資。

由於這些人本金數額巨大,集中取本后導致多數集資企業資金鏈斷裂,等到8月底,很多公司已沒有資金髮放利息,取本更無從談起。

非法集資達6億多元的福大公司,曾因開發老吉首市政府地塊和八月樓賓館項目而享譽湘西,公司董事長吳國軍綽號「吳四懵」,曾撕毀教師證下海創業,打拚出一片龐大家業。然而此次事件之後,福大公司幾乎已瀕於絕境,吳國軍也被公安部門控制起來。

而另一集資企業三館公司似乎更有代表性。這家曾因開發吉首體育館、圖書館而名動一時的地產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亦未能倖免。

行業人士透露,自2004年三館公司成立以來,非法集資額已達15億元之巨。2008年7月底,在公司投放了巨資的湘西州個體協會主席張昌政一次性取走本息7000萬元,令公司資金驟然緊張。坊間有說法稱張是湘西非法集資「教父」,其為人精明幹練,他曾以3%的月利息吸納公眾存款,然後以8%的月利息將存款貸給三館公司,坐收利息差額利潤。

緊隨其後,州市一些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集資者也紛紛取本撤資,令三館公司財務狀況雪上加霜,公司資金鏈在數日之間迅速斷裂,到8月初,公司已經無息可發,無錢可退。

儘管三館公司在湘西有雲水鑫苑、軍臨天廈、商貿大世界三個在建項目,但是短期內這些項目都無法為公司改善資金現狀。記者獲知,三個項目中雲水鑫苑90%的房子要滿足拆遷單位湘西州電力局和農資公司職工的需求,根本沒有利潤可言。而其它兩個項目目前尚未達到預售條件,資金無法回籠。

「老百姓的錢都集資了,哪裡還有錢買房?」站在三館公司「三館有困難,希望大家幫一把」的巨大條幅下,集資者王先生覺得三館公司要依靠項目資金回籠緩解困境無異痴人說夢。

陷於困境的三館公司董事長曾成傑正疲於奔命。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半個多月來曾一直奔走於各個銀行之間尋求貸款,但鮮見成果,而公司資金缺口預計在5億元以上,公司還能正常運轉多久亦不得而知。

記者獲悉,包括榮昌、三館、福大、偉業、金浩等在內的企業共集資逾70億元,涉及企業40多家,行業老大榮昌集團集資20億元以上。其中大部分企業的資金都被沉澱於開發項目之中,短期無法回籠,且流動資金又多被擠兌或用於發放高額利息,很多企業瀕於破產邊緣。

面對困局,當地政府迅速作出反應。記者了解到,9月4日,吉首市政府發出《關於依法整治民間融資維護社會穩定的通告》和《吉首市政府關於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的通告》,要求在整治期間,企業不準關門,法人不準外出,資產不準轉移。同時州市兩級政府派出工作組進駐集資企業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制定風險化解方案。

集資困境

「湘西地區非法集資由來已久,而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也為這種畸形經濟生態提供了生長沃土。」吉首一位長期研究民間集資的學者透露。

他分析說,湘西大發展,最大瓶頸是資金問題。資金困難有四大原因:第一、國家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優先發展沿海地區,其次才是中西部地區,而在湖南,也是先保證長株潭地區的發展,再考慮其它地區包括湘西州的發展。第二、按中國銀行的管理體制,各商業銀行設在湘西的機構,由於業務量小,機構級別低,大額貸款無權審批,而上一級機構按業務量分配貸款額度時,給湘西的額度遠遠滿足不了湘西發展需要。第三、由於湘西經濟比其它地區落後,本地企業自身力量弱小,靠企業自身力量進行大規模建設很困難。第四、由於經濟落後的現實,其它地區的投資者也不把湘西作為投資的地域,形成湘西長期以來引資困難。

正是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下,湘西的民間地下融資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張昌政就以開發吉首雅溪民營小區為依託進行集資,當時集資月利息從1.5%到3%不等。

及至2004年,受經濟發展及城市化客觀需求刺激,很多房地產開發企業陸續走上非法集資之路,當時各企業為最大限度地吸引集資者,紛紛將回報利息抬高,從最初的月利息3%,到5%,再到6%,惡性競爭之下,很多企業紛紛跟風追高。直到2008年,非法集資達到白熱化,月利息普遍在8%以上,有的企業甚至高達10%—12%。

與非法集資火熱現狀形成對比的是,湘西州經濟近年來一直低位徘徊,並不景氣的經濟發展環境導致企業利潤率普遍偏低,無法承受高息融資帶來的巨額利息壓力。

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2008年上半年金融分析數據顯示,湘西州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二季度經濟增長雖然有所恢復,但增速同比趨緩。上半年,全州實現 GDP104.2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3.1個百分點。而上半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1.41億元,比年初增加6.32億元,增長3%。但與上年同比少增12.01億元,增速同比回落7.19個百分點。4-6月,已連續3個月出現逐月負增長。

而非法集資卻在此時大規模擴張,並逐漸顯現出其對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據相關調查測算,到今年6月末,湘西州非法集資規模達到70億元,占金融機構同期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大規模集資資金開始向國家產業政策調控行業逆向流動,在影響經濟執行力的同時也大幅削弱了金融宏觀調控力度。

「房地產業是重點調控行業,但城市化擴張也使得這個行業深陷非法集資困境。」湘西一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地處老少邊窮地區的湘西,山多田少,農民進城願望強烈,客觀上刺激了房地產業加速發展,市場資金需求旺盛。

而湘西的現實是,很多企業本身實力並不雄厚,自有資金較少。以三館公司為例,其註冊資金僅為820萬元,即使在一系列開發積累之後的2006年,其自有資金也不過數千萬元,而其目前在建的吉首商貿大世界項目號稱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

在銀根緊縮,融資渠道受阻的情況下,要撬動投資總額數倍於自有資金的項目,以高息回報為特徵的非法集資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於是很多公司對於非法集資都樂此不疲且深陷其中,由此頗富地方特色的畸形經濟生態在湘西「邊城」逐漸成形。

遊戲無以為繼

「短期內集資企業完成兌付承諾已無可能,搞不好湘西經濟都會受到牽累。」前述研究人士表示,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和礦業受累於非法集資事件,湘西州經濟蕭條現象初顯。

「現在生意越來越差了。」多名服務業老闆向記者透露,在集資高峰期,吉首大多數娛樂場所客人爆滿,茶館、酒店生意興隆,市民出行多以的士代步。而事件之後,這些場所生意很快減少,連人流如織的步行街也人影稀少。

而作為地區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更是處於風口浪尖。受全國房地產市場冷清大環境影響,吉首房地產市場情況本已不容樂觀,此次事件更令市場趨冷。目前,吉首商品房均價為2000元/平方米,但依然少人問津。

按照上述人士測算,參與集資的房地產企業只有達到40%—60%的利潤率,才有可能償還巨額集資本息。但湘西某業內人士坦言,目前湘西地區房地產開發除去建設成本,刨掉隱性費用,其利潤率普遍在30%—40%之間,根本無力承受巨額集資本息。

湘西另一支柱產業——礦業——也境況急轉直下。湘西州經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湘西礦業以鋅、錳礦為主,而鋅的價格已從2006年的33000元/噸降到2008年的14000元/噸,企業利潤下滑很大。

因為有一部分集資資金流向礦業開發公司或是房地產公司下屬的礦業項目,在價格下降,生產周期長,分佈豐貧不均等因素影響下,礦業開發投資回報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相應地,集資者的利息回報亦存在不小風險。

事實上,融資渠道受阻,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房地產和礦產企業的後續發展。受前些年湖南三立集團問題貸款案件以及酒鬼酒(000799.SZ)公司事件影響,湘西州的金融機構在對企業授信貸款方面普遍持惜貸態度。相關人士透露,湘西州銀行每年吸納存款達60億元,但是放貸卻不到20億元。

兩大支柱產業增長乏力與銀根緊縮之下,是湘西經濟的持續疲軟和後勁不足。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湘西州工業生產下降,經濟效益走低。1-6月,完成工業增加值28.27億元,同比下降5.5%,實現利稅2.54億元,同比下降60.5%。特別是占規模工業的比重達70%以上的礦產業僅實現工業增加值 20.8億元,使得經濟形勢不妙。

「湘西州經濟本就不景氣,而兩大支柱產業房地產業和礦業,首當其衝地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要命的是,民間融資的資金幾乎都流向這兩個行業,如果非法集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其後續影響將難以估計。」前述業內人士預言,企業利潤無法支撐高額集資利息,非法集資將難以為繼。

鑒於非法集資已經對湘西州經濟帶來很大影響,當地政府已經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積極化解危機。除了向集資企業派出工作組進行清查整頓和綜合治理,抑制高息集資行為,逐步消化集資風險。同時開始建立和完善民間借貸監測體系,並逐步探索成立小額信貸公司、農村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組織,吸收民間閑散資金。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08-9-9 04:3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融資渠道還是需要拓寬啊,公民的法律意識也需要加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3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9-9 04:33 | 只看該作者
反了,反了,非法集資數額之大,持續之久,說明違法份子根本不把政府放在眼裡。

政府的監管司法部門都喝高了不管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