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指月篇]風動、幡動、心動

[複製鏈接]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8-31 0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祖壇經》:
  因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明覺禪師語錄》:
  舉:巴陵示眾:「祖師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既不是風、幡,向什麼處著?有人與祖師作主,出來與巴陵相見。」
  師云:「雪竇道:『風動,幡動。』既是風、幡,向甚處著?有人與巴陵作主,亦出來與雪竇相見。」

  《無門關》:
  六祖因風揚剎幡,有二僧對論,一雲風動,一雲幡動,往複曾未契理。祖云:「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二僧悚然。
  無門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不是心動,甚處見祖師?若向者里見得親切,方知二僧買鐵得金,祖師忍俊不禁,一場漏逗。」
  頌曰:「風幡心動,一狀領過。只知開口,不覺話墮。」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沙發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8-31 05:02 | 只看該作者
風動,幡動,心也動,此時因緣和合下,誰都在動;
心靜,幡靜,風就靜,彼時因緣和合下,誰也靜了。
探討誰動或者誰先動,還是把主客分開了,因緣和合之下,其實誰都是主,誰也都是客,
或者說,主就是客,客就是主,
更進一步說,主不是客,客不是主,
最後一步,本來就沒有主,自然也沒有客。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8-30 13:2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3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8-31 05:32 | 只看該作者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4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9-5 11:31 | 只看該作者
  
  若非心動(當下一念),怎知「風動」、「幡動」?
  若非心動(當下一念),怎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若非心動(當下一念),怎知「心動」、「不是心動」?
  所以,洞悉這當下一念的底蘊,是學佛入手之處。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5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08-9-23 12:07 | 只看該作者

風也未動,幡也未靜

岸移舟行, 空花眼病
聽說過醉漢把一盞燈看成兩盞的故事. 那第二盞燈是有光是無光? 是東家買來, 西家借來, 是油當添還是芯當剪???
明白此節, 方可試替三家老漢出頭. 哈哈

[ 本帖最後由 windovertree 於 2008-9-23 12:1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6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9-24 09:00 | 只看該作者
  
  古者道:「『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又有道:「『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 本帖最後由 有無 於 2008-9-24 22:02 編輯 ]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7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9-27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有無 的帖子

知 見 立 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8
Pathless 發表於 2008-9-29 0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有無 的帖子

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9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11-16 12:04 | 只看該作者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舉:
  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云:「還許趣向也無?」
  泉云:「擬向即乖。」
  趙州云:「不擬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廓同太虛,豈可強是非耶。」
  州於言下大悟。

  圓悟佛果禪師頌云:
  遇飯吃飯,遇茶吃茶。千重百匝,四海一家。解卻黏,去卻縛。言無言,作無作。廓然本體等虛空,風從虎兮雲從龍。

  無門慧開禪師頌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10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11-23 11:17 | 只看該作者

佛經中的實修方法

  
  (一)《圓覺經》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二)《楞嚴經》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65534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