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梅西不要「叉腰肌」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8-23 18: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北京8月23日奧運專電(記者馬邦傑 陳鵬)中國足協副主席謝亞龍的一個內部講話被曝光,一個新名詞——叉腰肌——在大江南北迅速躥紅。中國足球在北京奧運會上輸得臉面全無,讓中國足球的掌門人縈心難忘的竟然是這麼一塊肌肉。這難道是未來中國足球發展壯大的根本?

    北京奧運會把世界一些真正的大牌明星帶到了中國,中國球迷在家門口看到了一些高水平的足球比賽和一些在世界足壇叱吒風雲的人物。比如本屆奧運會最叫座的梅西,他的表現也確實對得起中國球迷的熱捧。中國男足全隊加起來還不到他身價的一半,而他現在才僅僅是個21歲的少年。阿根廷隊的主力前鋒、馬德里競技隊的主要得分手阿奎羅、在最後決賽中打入制勝一球的迪·瑪利亞甚至比梅西還要小一歲。和阿根廷隊相比,中國隊留給我們的感覺是:沒有感覺,萬念俱灰。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老謀深算,善於扮演好好先生,公開講話從來都是積極向上的鼓勵。但中國足球的表現讓他這位世界足球的「總舵主」有些掛不住了,不得不把中國足協單獨拎出來耳提面命一把。他給中國足球的建議是我們聽得耳朵都磨出了繭子的那句話:發展青少年足球。

    如果說中國足協從來沒在發展青少年足球上動過心思,那也有失公允。我們聯賽紅火、市場走俏的時候,國內足校如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林立祖國各地。比如設在秦皇島的中國足球學校一度人滿為患,宿舍樓樓道里都住著「嗷嗷待哺」的學生。中國孩子學踢足球的熱情這麼高,但為什麼卻沒能造就幾個像樣的球員呢?

    我們的心態和具體的做法出了問題。比如,父母把孩子送進足校,一心盼望著孩子幾年後能成為「賺大錢」的球星。殊不知,足球的成材率很低,一千個踢球的孩子裡面最後能從事足球職業的也就一兩個人,如果不幸碰到一個糟糕的教練,那這些孩子可能會「全軍覆沒」。大多足校都不重視教育,一些孩子踢球不成,學業也被耽擱了,前途因此大受影響。

    按照足球發達國家的模式,足球學校是足球人才生產鏈條上的一個中間環節,草根是學校、住宅區的運動場和大街小巷。比如在英格蘭和阿根廷,到處都能看到踢球的孩子,一些職業足球俱樂部在各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球探」。他們一旦發現有天賦的孩子,就會把他們推薦到足球俱樂部的學校去接受進一步的雕琢,這樣成材率就會高很多。梅西等現代西方球星多數都要這樣培養出來的。

    發展青少年足球,看似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但具體實施起來卻是個宏大的工程。但是無數無數的足球發展經驗和教訓表明,一個國家的足球要想強大就必須要走這條道路,舍此別無捷徑。中國足協聰明人很多,過去多年來一直在琢磨一條能快出政績的終南捷徑,東撞西撞,結果發現周圍全是死胡同。王俊生、閻世鐸和謝亞龍一個個都撞得頭破血流。

    仔細想來,我們為什麼要在足球和體育內注入那麼多功利思想?體育本質上不是為政績服務的,是為了讓我們的身體更強壯,精神更健康。有篇短文《足球可以拯救》寥寥數百字就把英格蘭足球的精髓寫得淋漓盡致,一場懷舊樣式的足球比賽卻讓一個死氣沉沉的小鎮恢復了精神活力。足球在英格蘭是有那樣魔力的,即使英格蘭在國際大賽中屢屢折戟,但那裡依然是塊為足球而瘋狂的熱土。足球能帶給人們其實不僅僅是國際大賽勝利后喜悅和興奮,還有更多更多。但在我們中國,這些「更多更多」幾乎全被政績足球扼殺了。

    謝亞龍不幸成為「政績足球」的形象代言人,他提出的「叉腰肌」因而迅速入選中國足球詞典。「叉腰肌」是塊什麼肌肉?和肱二頭肌有什麼區別?這對普通百姓無比生僻的生理名詞,或許能夠表明這位前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運動生理學造詣很深。他是一位高學歷、時間經驗豐富體育官員,在體育理論方面顯然是有些造詣的。「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個道理,對他來說實在再簡單不過了。

    但空談理論,沒有行動,一切都是胡扯。我們足球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梅西」而不是誇誇而談的「叉腰肌」。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24 12:57 | 只看該作者
謝亞龍不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