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翔退賽摑醒那些無知者 人性面前金牌實在太渺小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80

帖子

106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線天 發表於 2008-8-18 1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浪體育
http://2008.sina.com.cn/cn/at/2008-08-18/1358225155.shtml
  劉翔退賽,這是奧運會開賽以來最令人震驚的一條新聞,伴隨著鳥巢9萬1千觀眾巨大的嘆息聲,劉翔離開了跑道,走進了休息室--傷病讓他無法堅持下去。

  用美聯社報道的話來說,劉翔和姚明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體育明星。他選擇退出奧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在稍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孫海平痛哭著介紹:「劉翔已經用盡了一切辦法。」或許劉翔壓根就不該帶傷出戰,不該站在這個跑道上。

  在幾天前的舉重賽場上,當石智勇在抓舉時扭傷了腰部之後,馬文廣隨即勒令他退出隨後的挺舉比賽,在廖輝奪冠的巨大喝采聲中,這極富人性的一幕被當作一朵小小的花絮迅速淹沒。幾天之後,劉翔則是自己決定了退出自己期盼了7年的北京奧運賽場--人的價值,高於奧運,重於金牌,這是沒錯的。

  或許我們已經對那些為了奧運金牌動輒十多年不回家,或是打著封閉以損耗自己職業生涯為代價衝擊奧運金牌的事情習以為常,但在國外媒體看來,這是缺少人性的做法。儘管被我們無限上綱上線無限抬高,但奧運終究只是一種競技,一項比賽。劉翔曾經表示:「北京奧運會並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比起那些豪言壯語,這是一句實在話,著名評論家金汕對此評價道:「金牌並非他的唯一,不要把比賽看的唯此為大,這心態也決定了劉翔在跑道上的輕鬆。」

  儘管如此,但劉翔仍然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因為太多雙眼睛在盯著他,因為這個原因,他需要帶傷訓練,也因為這個原因, 關於他的傷勢的消息儘管此前幾天媒體報了,但都是遮遮掩掩,霧裡看花,因為人們還是希望他能夠帶傷完成這440米。因此,他即便是這種狀態依然還是站在了這條跑道上,試跑了兩個欄,並起跑……但他顯然距離一個健康的狀態太遠了。當現場宣布劉翔退賽的消息時,9萬1千人的嘆息同時響起,在這樣的壓力下,退賽其實比繼續比賽需要更大的勇氣。

  劉翔的退賽,勢必引起不小的爭議,我們註定不會像美國人看待蓋伊未進決賽那樣以平常心看待劉翔的退出,因為我們賦予了奧運金牌太多的概念和含義,但這些概念和含義卻都是畸形的,如冬日娜所說:「劉翔在轉身離開的一瞬完成了偉大的超越。」這是概念上的超越:人是最寶貴的,如果沒有人,也就無所謂金牌,無所謂奧林匹克。問題不在劉翔,而是在一些人的腦子裡。

  在那些人腦子裡,在水立方用了35秒19才游完50米泳道的剛果人恩岡貢拉是否就不該參與奧林匹克?拒絕加入加拿大男籃的前NBA的MVP納什是否就應制叛國罪?但實際上,每次做客多倫多對陣猛龍隊時,納什都會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最後,對於那些僅僅是因為白花了幾千塊錢看不到劉翔決賽而謾罵的人,筆者不想多說什麼,在這裡只有一句話:相對於那些運動員--哪怕是你們所鄙視的中國男足運動員--你們實在太渺小。

302

主題

438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沙發
思親 發表於 2008-8-18 16:21 | 只看該作者

金牌面前,永遠不要忘了奧林匹克精神

劉翔的退賽的確令許多人感到失望,但是相信最失望的人還是劉翔自己。從雅典奧運會之後的4年,他背負了億萬中國人的期望,抗下了巨大的壓力。現在由於傷病退出比賽,有誰會理解一位運動員的壓力與感受?

其實劉翔本來是想帶傷堅持比賽,通過轉播,我們看到劉翔在賽前積極準備,但隨即,我們就發現,他的傷痛使他的面部表情十分痛苦,他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第一槍有人搶跑后,我們發現劉翔真的無法再堅持下去了。如果不到最後,他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的。在我們期待劉翔能獲得金牌的時候,劉翔用這種方式生動的詮釋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3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8-18 16:39 | 只看該作者
向劉翔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4
shaxbani 發表於 2008-8-18 17:55 | 只看該作者
國內其實也有很多傻X,我看了SOHU的評論,竟然90%都是說劉祥市怕了,是故意的。。。。。。我原以為只有獨運輪才有這種想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