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草:中國為何在美國次債危機時反而增持次債?

[複製鏈接]

12

主題

19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uicaoreview 發表於 2008-7-24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水草

在前文《中國重倉持有美國債券到底意欲何為?》(見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1)中,水草簡單說了說中國外匯儲備的管理。其基本思路是70%投資在美元資產(這嚴重違反了資產分散組合的原則),其中有大約5000億美元是投資在了美國國債上。實際上,除此之外的還有另外的投資:房貸債。本文所要講的就是在美國次岱危機逐漸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反而逐漸增持房貸債這一非常奇怪的現象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報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國共投資美國機構債券(就是房利美與房地美兩公司債券,以下簡稱「兩房」)1070億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市場的最大的兩家房貸融資機構,其主要業務是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按揭貸款)二級市場中收購貸款,並通過向投資者(中國外管局等)發行機構債券或證券化的按揭抵押債券,以較低成本集資,賺取利差。全美住房貸款規模高達12萬億美元,這兩家公司擁有或者擔保的貸款超過6萬億。所以有人認為他們「too big to fail」。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投資這兩個公司似乎也情有可原

中國之所以敢重倉於這兩家房貸公司,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外管局(財政部?)認為這兩家公司有美國政府背景,如果遭遇不測,美國政府不可能坐視不管。像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Vernon L. Smith就把這兩家公司叫做「納稅人支持機構(implicitly taxpayer-backed agencies)」,但實際上在「兩房」發債說明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美國政府不會擔保任何利息或本金支付」。當時投資時有關具體操作人員看過發債說明書嗎?或者僅僅聽憑市場上的傳聞呢?

實際上,在2006年之前就有「財務醜聞」圍繞著「兩房」。2004年底美國監管當局就發現最大的房貸公司房地美有操作財務報表嫌疑。2006年,房地美花費高達10億美元完成內部審計以符合監管部門的要求,最後涉及調整的收入高達63億美元。2006年12月美國監管當局對公司CEO,CFO以及前CFO處以1億美元的罰款。

但就是在「財務醜聞籠罩」以及「無政府擔保」的情況下,中國卻繼續增持「兩房」債券。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國總共持有「兩房」債券2060億美元(在機構債券(大部分是「兩房」債券)投資中佔28.8%,世界第一),比1年前增加近1000億美元。

在2006年到2007年這一年期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背景呢?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逐漸疲軟和次岱危機的隱現。實際上,在房地美公司的2007年3月的季報中,公司管理層已經清楚表明了形勢嚴峻,如「從2006年起,美國房產市場開始下滑,這一趨勢一直延續至今。新房開工和二手房轉讓市場顯著下降,房價下跌嚴重,抵押貸款業務減少。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流動性萎縮,一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被降級。…。我們認為,這些因素將繼續影響我們的業務。2007年和2008年全年估計都會受影響」。在2007年6月份的季報中,房地美公司管理層也有類似的表述(見http://www.fanniemae.com/ir/pdf/earnings/2007/q22007.pdf  p5)。但奇怪的是,中國對房貸債的投資卻仍然大幅增加。

更加奇怪的是,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美國的房貸危機已經席捲全球的時候,中國仍然在大幅增持「二房」債券

下圖為中國增持「長期機構債券(LT agency debt)的情況(詳見http://www.treas.gov/tic/s1_41408.txt
月份                          凈增持(億美元)
2007年7月                 25.2
2007年8月                 27
2007年9月                 80.26
2007年10月                 30.48
2007年11月                  66.27
2007年12月                  25.5
2008年1月                -20.11
2008年2月                 42.49
2008年3月                 73.91
2008年4月                118.91
2008年5月               148.62
合計                           618.15

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1月份凈賣出外,其餘所有時間中國都是在「持之以恆」的增持。據估計,新增持的長期機構債券中「二房」債券佔大約400億美元。這過去的11個月,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背景呢?由於次岱危機的加劇以及投資者對「二房」財務狀況的擔憂,房地美股價已經損失60%(從65塊跌到27塊)。這時,中國總共持有「二房」債券大約為2500億美元。

一個月後,2008年6月,兩家公司發布的年報稱「兩公司過去一年損失大約110億美元」。隨後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man Brothers)公司發表報告稱,為避免破產,兩公司需要融資750億美元。這份報告觸發了兩公司股票的拋售狂潮,一周時間裡,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在原有基礎上又分別下跌了45%和47%。

2008年7月16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訪問中國。他說此次訪華的主要會談夥伴是中國建設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我與建設部會談的主要內容是討論怎樣為低收入者提供可負擔得起的住房,與央行會面是希望能鼓勵中國投資者購買美國的按揭擔保債券」(《北京青年報》消息)。讀到這裡,水草以忐忑不安的、小人之心冒昧地揣測一下「中國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持之以恆的、信心十足的購買美國房貸債券,是不是因為以前就聽過這位美國部長大人的『諫言』呢?」

另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中國巨資持有美國「二房」債券,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會有什麼損失呢?由於流動性短缺,「二房」公司可能的融資手段包括發行高息債券以及優先股和普通股。7月15日房地美成功發售30億美元的短期債券,但並未緩解來自市場的擔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分析師預計,房利美與違約相關的損失達320億美元,房地美為210億美元。這些損失大部分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顯現。另外,不斷下跌的房價也令貸款抵押品的價值降低,加劇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損失。可以預計,未來「二房」仍然面臨流動性危機以及融資需求,投資者要求收益率將會增加,從而導致現有債券跌值。國所持有2500億美元「二房」債券賬面損失估計會達數十億美元或者幾百億美元甚至更多。如果最壞的情況出現,「二房」損失掉全部股本,損失額更是難以估計(要具體看債券條款)。

水草在上篇《中國重倉持有美國債券到底意欲何為?》一文中得出結論說「中國之所以重倉於美元資產是為了支援美國的建設和發展」,在本文中這一結論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支援美國的住房計劃,為提高美國人民的住房擁有率作出進一步的貢獻」?

也許水草才疏學淺不能充分理解有關部門的「偉大的棋局」,水草在次虛心向有關部門討教「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策略」(如果說未來的計劃是商業機密的話,希望能夠得到過去投資策略的說明)。同時,為了給「大運動會」的召開創造一個河蟹的社會環境,請有關部門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不要讓我們變成「不明真相的群眾」(水草於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沙發
nowinter 發表於 2008-7-24 17:36 | 只看該作者
兩個問題:
1,美國政府會不會放任兩房的倒閉?!是否真的:「too big to fail」。
2,就目前的信息來看,美國政府正在開展實施救市計劃。
希望有高手分析評論一下。請看看下面的消息:


美國援救房貸融資公司議案成形

美國國會醞釀已久的援救房貸融資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議案終於成形。眾議院將在星期三晚些時候予以表決。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布希表示不再否決由民主黨議員提出的援救次級房貸市場的議案。分析人士指出,國會和布希政府相互妥協,共同對付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困境,給議案的順利通過奠定了基礎。

*達成一致 力挽狂瀾*

美國國會眾議院星期三將對這個總額高達3千億美元的議案進行表決,顯示參眾兩院和布希政府終於就這項圍繞著美國兩大房地產貸款融資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綜合性援救計劃達成了一致。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星期三表示,這項議案傳達出「一個強烈的信息」,是幫助政府「扭轉局面的關鍵」。

*聯邦債務限額提高*
  
這項議案的核心是給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提供資金保障。這兩家美國最大的貸款融資公司的問題最近暴露之後,財政部長保爾森要求國會授權提供資金援救。國會的議案批准了保爾森的這個要求,但是要求財政部的資金援助不能超過聯邦債務的限額。

為了讓布希政府放手挽救這兩家公司,議案把聯邦債務的限額從9萬8千1百50億美元提高到10萬6千億美元。同時,議案要求政府成立一個新機構,在美聯儲的參與下,對這兩家公司實行監管。
  
*白宮反對部分內容但將簽署*

眾議院的議案還包括民主黨議員提出的一項避免房主喪失房屋抵押贖回權的動議,計劃撥款39億美元,贖買因喪失房屋抵押權而被銀行收回的房屋。另外撥款110億美元,幫助大約40萬美國房主把他們無力償還的次級房貸轉換成30年固定利率的貸款。
  
布希總統曾一再表示要否決國會通過的這項動議,理由是這項動議的實際受益者是那些擁有兩套住房以上的房主,而不是真正無力償還房屋貸款的人。但是白宮發言人達娜·佩里諾星期三表示,現在不是拖延的時候,布希總統將簽署國會通過的挽救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綜合性議案。

*兩公司身系市場之安危*
  
美國信用評級服務機構埃根·瓊斯公司總裁希恩·埃根認為,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或擔保美國12萬億房屋抵押貸款的半數左右,這兩家公司的安危不僅關係到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而且關係到資本市場的安全。

「政府將插手,市場也不會坐視不管。健全的市場機制不會完全停止行使它的功能,這種狀況在美國不會發生。一旦這兩家公司倒閉,美國房地產市場可能將陷於癱瘓,資本市場也將受到重創。我相信,政府和國會理應採取緊急措施。」
  
根據眾議院表決的議案,美國財政部將通過購買股票、發放貸款和擴大信貸限額等形式向房地美和房利美注資。
  
*代價250億美元*

星期二,國會預算辦公室宣布,財政部援救計劃的代價大約為250億美元,低於許多人的預期。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認為,這也是國會兩黨議員能夠迅速就財長保爾森的援救計劃達成協議的一個因素。
  
鑒於房地美和房利美兩家公司在美國房地產和金融市場所佔的地位,美國各界大多數輿論都支持布希政府的援救計劃,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擔心,政府如此大包大攬,實際上是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那些經營不利或缺乏精打細算的機構和個人。  

*社會主義措施?*

華盛頓的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萊德·克里斯托維茨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國會表決的政府援救計劃聽起來有點社會主義的味道。

「他們試圖拿出來一個應急措施,這種應急方案實際上是一種國有化措施,但看起來又不象國有化。這種有點模稜兩可的辦法向金融機構提供充分的信用擔保,表示如果出現風吹草動,政府將插手,但是政府又不直接干預。」
  
一個多星期前,加州的因迪美銀行(IndiMack) 在次級房貸危機的拖累下破產,政府接管這家銀行之後,出現了罕見的擠兌風潮,在美國金融市場引起很大震動。據媒體報道,迄今已經有15家銀行和貸款機構在次級房貸危機的衝擊下倒閉,預計今後將有大約150家金融機構難逃這種厄運。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維茨表示,即使政府想管,恐怕它也管不了這麼多。

「也許其他的一些地方性銀行也遇到很大麻煩,但是我不能肯定它們都能得到中央銀行的幫助,指望政府來拯救它們。」
  
美國眾議院將在星期三傍晚表決這項綜合性援助議案,參議院將在星期四對這項議案進行表決。這項法案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後,將由布希總統簽署為法律。

[ 本帖最後由 nowinter 於 2008-7-24 17:4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9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3
 樓主| shuicaoreview 發表於 2008-7-25 10: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owinter 於 2008-7-24 17:36 發表 [水草:中國為何在美國次債危機時反而增持次債? - 熱點軍事 -  backchina.com]  
兩個問題:
1,美國政府會不會放任兩房的倒閉?!是否真的:「too big to fail」。
2,就目前的信息來看,美國政府正在開展實施救市計劃。
希望有高手分析評論一下。請看看下面的消息:

美國援救房貸融資公司議 ...


救不救市不是問題的關鍵。即使救了,大賺了,那也是賭來的。關鍵是投資思路和理念的問題(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等等),即使這次僥倖逃脫,下一次必然還會出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4
nowinter 發表於 2008-7-25 17:05 | 只看該作者
憑兩房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憑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實力,中國面對的實際情況,恐怕中國的這種捆綁式投資仍不失為一種最安全的方法。
中國倒是想買其它的,就如很多人說的什麼能源企業什麼的,可是人家願意賣給你嗎?只要是美元資產,兩房可能是能到手的較安全的了。而且這是國家行為的投資,和散戶的炒作投機方式還是有區別的。

理論和實踐是兩個問題。

[ 本帖最後由 nowinter 於 2008-7-25 17:1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9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5
 樓主| shuicaoreview 發表於 2008-7-26 13: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owinter 於 2008-7-25 17:05 發表 [水草:中國為何在美國次債危機時反而增持次債? - 熱點軍事 -  backchina.com]  
憑兩房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憑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實力,中國面對的實際情況,恐怕中國的這種捆綁式投資仍不失為一種最安全的方法。
中國倒是想買其它的,就如很多人說的什麼能源企業什麼的,可是人家願意賣給 ...


1,風險的定義,不僅僅指損失,超出正常的收益也是風險,其定義是指「uncertain「。債券的所謂風險低是因為固定收益。「二房」從開始就很不穩定,風險高於平常,又集中投資,和國內的「賭徒」式投資沒有什麼區別

2,所謂「理論和實踐不一致」,你說的是中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