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糧食危機還是糧食戰爭?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7-20 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2008年,飢餓這個與人類文明共存了上千年的幽靈,在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漸漸淡忘它的時候,它居然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並以令人憂慮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

  2007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40%,進入2008年以來,糧食價格依舊我行我素持續上揚。蘇丹、海地等40多個貧窮國家面臨糧食困境;墨西哥、印尼、菲律賓等國相繼出現示威遊行,上萬市民走上街頭抗議糧食價格的高漲。

  面對高企的糧食價格,在過去一年中,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柬埔寨、埃及、衣索比亞、印度、印尼、哈薩克、墨西哥、摩洛哥、俄羅斯、泰國、烏克蘭、委內瑞拉和越南在內的大約40個國家發布了限制糧食出口的政令,其目的自然是保護本國糧食供應和穩定國內的糧食價格。可是這一系列的出口禁令卻讓那些糧食進口國雪上加霜。市場上糧食的減少勢必加劇糧食價格的上漲,同時如果相鄰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就不得不從更遠的地方進口糧食,因為原油價格上漲而大漲特漲的運費,更是讓這些國家不堪重負。

  那麼與此同時,我們再看看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美國在幹什麼?

  從美國總統2005年8月簽署的《能源政策法案》以來,美國就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政策,通過玉米來生產乙醇,作為汽車燃料。2006年,美國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共4200萬噸,是1.3億人一年的口糧。按照美國的計劃,到2022年,美國生產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將達到1.8億噸,足夠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吃一年。難怪有人稱:「富人的汽車最終會吃掉窮人的麵包。」

  過去的20年,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1995~2002年,美國共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糧食產業利潤的三分之一來自政府補貼。美國政府年年巨額赤字,為什麼這麼好心補貼農民呢?第一,保證本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保證本國糧食儲備;第二,降低美國大米的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通過WTO等國際貿易組織,敲開別國農產品(愛股,行情,資訊)市場的大門。面對比本國更低價的美國大米,很多貧窮國家被迫放棄本國的糧食生產,轉而購買更低廉的進口大米,同時也就養成了本國農業的依賴性。面對這種不平等競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對本國農業的財政補貼,這也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但那些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顯然難以抗衡。

  高價收購別國的單一農產品,從而造就了中美洲和非洲許多單一經濟的國家,面對價格誘惑,本國農民都放棄其他作物的耕種,轉而生產能高價賣出的咖啡、香蕉、甘蔗等單一產品,再用錢購買「低價」的美國糧食。雖然被「榮幸」地稱為某某咖啡王國、甘蔗之國,卻已經徹底喪失了本國農業的獨立性。

  20多年前,美國通過一場貨幣戰爭和一紙廣場協定徹底打消了日本經濟追趕美國的念頭。20年後的今天,難道一場糧食戰爭又要打響?

作者:屈直言
來源:中國青年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49

主題

8866

帖子

208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人微言輕 才疏學淺

Rank: 4

積分
2082
沙發
老李 發表於 2008-7-20 20:48 | 只看該作者
老美玩這套最拿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