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有攻擊行為的孩子怎麼辦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7-8 2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些家長,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喜歡發脾氣,好鬥打架,甚至惹禍,對於這些孩子家長想了不少辦法,但效果不佳,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攻擊是孩子對挫折的一種反應,是兒童早期社會心理的一個正常發展標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挫折,如孩子想要一件東西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或他想得到一種東西而又缺乏勇氣要時,就會產生一種挫折感,如果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這種挫折感在一定情境下可就會轉為攻擊性行為。


    孩子受挫折后,由表現沉默轉人主動攻擊是孩子前進的一個步驟,是孩子從相對依賴他人發展為日益自主、開始自我防衛的過程,讓孩子最後能控制自己情緒衝動和學會以正確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是孩子社會心理發展的進一步需要,但這個過程的發展,需要父母的長期教育和訓練才能完成。


    首先,父母要善於引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不加約束,孩子必然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對孩子的不適當行為加以管束,對孩子的行為特別是道德規範方面訂下不可動搖的制度和各種規矩,如不準玩火,不準打人,不準罵壞話等等。如果孩子破壞了這些規則就得給以懲罰,當然父母對孩子的懲罰不是體罰、訓斥、責罵,如果這樣,父母家庭內採取這種攻擊性行為,孩子會模仿,會變得越來越富有攻擊性,根本達不到教育和管束孩子的目的。採取的懲罰措施可以是取消孩子喜愛的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父母對他表示冷落,批評開導、說理等等非攻擊性的懲罰方式。


    第二,要引導孩子以非攻擊行為的方式表達挫折感。如孩子受到挫折時及時的給予安慰;多與孩子交談,讓孩子能有機會以平靜的語言闡述自己心中的感受;讓孩子了解生活中受挫折是必然現象,讓孩子樂觀的、坦然的接受一些挫折,當孩子受挫折時及時轉移注意力。


    教育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需要很長的時間,要從小開始,從日常生活著手,需要父母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毅力,需要父母好的教育方法。只有父母充分認識到孩子心理發展的特性,把握教育的重點,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會收到好的成效。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3

主題

407

帖子

1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8
沙發
活寶 發表於 2008-7-9 09:18 | 只看該作者
試試一些其他的手段,比如寫毛筆字,穿珠子,挑毛衣,培養孩子靜得下來的心氣,或許從側面可以減少暴力攻擊傾向。
******live everyday to the ful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