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法德和解看中日關係的發展:要徹底告別戰爭

[複製鏈接]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6-25 1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侵略戰爭,這個噬人惡魔,正常人沒有一個不切齒痛恨它。如何徹底告別戰爭?在人類現代史上,法德兩國作出了榜樣。1963年1月22日,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和德國總理阿登納簽署了法德合作條約,實現了法德兩國歷史性的和解。以這個條約為基礎,法德兩國組成了推動歐洲建設的「發動機」,從而一步步地改變著歐洲乃至世
界的政治版圖。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之際,記者採訪了戴高樂學會暨基金會的會長級代表弗朗索瓦·凱斯萊和秘書長讓·梅奧。讓·梅奧曾任戴高樂總統辦公室的技術顧問。他們以自己的親歷並結合自己的家世講述了法德兩國如何從死敵變成密友。

    在法德兩國人民的歷史性和解上,政治領導人發揮了關鍵作用。近千年來,法德兩國間曾多次發生戰爭。尤其是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更使兩國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二戰結束后,戴高樂將軍認為,法德之間再也不應該發生戰爭了。這同戴高樂將軍的親身經歷有關。戴高樂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間3次負傷並曾被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領導「自由法國」抗擊希特勒掌控的法西斯德國。由於親歷了災難,他認為儘管法國人主要是克爾特人,德國人主要是日耳曼人,但法德間的戰爭都屬於一種兄弟殘殺。而德國總理阿登納也是德國國內一位反希特勒、反法西斯的英雄人物,他也認為應該尋找一種方式,結束法德兄弟之間的相互殘殺。這意味著,在戴高樂和阿登納的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種共識。

    這樣,戴高樂決定利用自己在人民中建立起來的崇高威望,親手實現法德和解。1958年6月,戴高樂重返法國政壇后很快就同聯邦德國政府取得聯繫,僅僅過了3個多月,他就邀請阿登納到他在科隆貝的家裡做客。起初阿登納還有些疑慮,認為戴高樂是軍人,不苟言笑,比較嚴厲,許多人說戴高樂有些傲慢。可是,阿登納在戴高樂家裡住了3天以後就完全改變了對戴高樂的看法。這是戴高樂將軍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邀請外國領導人到自己的私宅里做客。這是法德和解的第一階段,戴高樂將軍以這個行動給法德和解賦予了一種家庭式的特性。4年多以後,法德兩國終於簽署了合作條約。這個條約起初還只是停留在紙上,但後來隨著法德兩國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展成為法德「發動機」了。

    回顧法德和解,它是從政治層面走向人民中間,從理智深入到感情。戴高樂將軍作為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首先超越個人感情,從戰略高度出發處理法德關係。戴高樂將軍的眼光比一般政治家早三四十年,他早就主張建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法德實現和解同冷戰有關,當時西歐國家都害怕蘇聯的威脅。另一方面,也因為戴高樂和阿登納兩人都是務實的。戰後德國經濟很快發展起來,法國在國際舞台上有政治、軍事優勢,兩國合作可以使德國的經濟力量與法國的政治、軍事力量互相補充和平衡。結束相互殘殺的最好辦法是相互聯合。

    講到民族感情問題,弗朗索瓦·凱斯萊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家有兩個人死於德國人的槍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的祖父被德國人殺害。而他妻子家庭中有4人在這兩次大戰中被德國人打死。這種悲劇在法國很普遍。以前,「德國的威脅」似乎成了一般法國人擺脫不了的夢魘。但兩國實現和解以後,兩國人民的心理和感情就逐漸發生了變化。法國人和德國人之間雖然有很多不同,但現在兩國人民都認識到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前途,人們對此不再有任何懷疑,這成為一種非常自然的政治風景。就是那些老年人也慢慢扭轉了態度。凱斯萊的女兒在德國工作,起初凱斯萊的母親說孫女千萬別嫁給德國人。當這個女孩後來真嫁給德國人、並且生了一個孩子以後,老人現在認為這也很好。當然,這也同德國人的認罪態度有關。德國人從心裡真正承認那些戰爭罪行,他們也不理解當年的德國人怎麼能犯下如此殘忍的戰爭罪行,他們有一種負罪感,為前人承擔歷史責任。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沙發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6-25 17:56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從屬於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保守派政治家的智庫一改過去的做法,提出日本和中國可效仿德國和法國,克服歷史分歧,建立包含廣泛的關係,推動亞洲繁榮與穩定。
  前首相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在一篇題為《日中關係新篇章》的政策論文簡短的開篇聲明中,數次提到法德歷史和解可作為日本、中國追隨的模式。和歐洲不一樣,日本的保守派組織往往避免討論日本負面的歷史。從歐洲吸取克服歷史障礙的靈感對左派更有吸引力。

  然而中曾根康弘的提議作出了新的突破。身為智庫世界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Studies)主席的中曾根康弘表示,「和德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日本和中國)有機會成為亞洲和平與穩定的關鍵。」 中曾根康弘是狂熱的反共產主義者,曾提出把日本變成美國「永不沉沒的航母」。這次的論文盛讚法國和德國在二戰後所做的幾件事,包括1951年法德合作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法德2006年發行聯合編撰的高中歷史教科書。

  該論文在4月發表,剛好在中國主席胡錦濤訪日之前。但日本媒體還沒有報道中曾根康弘建議日中關係效仿法德模式的聲明。關於這種疏忽,原因之一可能是日本沒有意識到歐洲保守派在二戰後立即推動歷史和解的關鍵作用。

  例如,二戰後推動法德和解的第一波協調一致的努力由道德重整組織(Moral Rearmament)總部舉行的一系列會議組成。道德重整組織是一個國際反共產主義組織,開始於1946年的道德重整運動讓3000名著名德國人和2000名法國人聚首,當中包括前抵抗陣線的成員(Resistance)。當中包括後來成為西德總理的阿登納(Konrad Adenauer)。他和法國外交部長舒曼(Robert Schuman)合作,為歐洲煤鋼共同體奠定基礎。這個共同體對煤鋼和對和解的貢獻一樣大。

  當然,中曾根康弘的建議有他的局限性。它沒有注意到德國為過去贖罪的許多具體做法,以及德國向納粹受害者賠償、道歉所帶來的積極效應。和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國家贖罪,而日本官方旨在克服歷史障礙的行動中似乎缺失了這一點。例如,某些日本官僚堅持遵循極端狹隘的國際法解釋,阻撓日本用官方資金直接賠償「慰安婦」和被強迫的勞工。

  中曾根康弘的提議卻把重點放在務實的結果,例如日本旨在幫助中國產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援助給日中帶來的互惠。但鑒於目前日中關係的脆弱性(例如中國問題餃子對貿易和外交關係造成巨大傷害),中曾根康弘所強調的務實精神不失為大膽的一步。

  但之所以注意中曾根康弘的提議,還有一個理由。在日本,左派可以談和解,但顯然只有擁有政治影響力的右派可以為它做些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3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6-25 17:59 | 只看該作者

歐盟的成立和壯大的根本原因是法國和德國兩國的歷史性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德國由敵視轉為和解的歷史事件:最早是歐洲煤鋼聯營的建立(1951年)。 然後就是1957年又相繼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這三個組織又合併為歐洲共同體,到了1993年,由為今天的歐洲聯盟。

歐盟的成立和壯大的根本原因,是法國和德國兩國的歷史性和解:兩國從幾百年來的世仇和彼此相殺,演變到雙方政府各部聯席辦公,成為歐洲一體化的榜樣和主要驅動力,更為重要的是「法德聯姻」代表了從下到上的全面民族和解,大量民調錶明兩國民眾都將對方看成是最可信賴的民族和國家。

  在歐盟大規模東擴之後,「法德聯姻」已經無法全面支配歐洲的統一過程。在新形勢之下,波德之間缺乏類似法德之間的歷史性民族和解,表明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擴大的歐盟在內部一體化程度上決不可能進展到擴大前的歐盟已經達到的地步,也可能促使「舊歐盟」成員再次強調新舊有別的「雙速歐洲」計劃。

  有人也許會問,如果幾百年來彼此殘殺的法國與德國都能夠在二戰結束以來的短短五六十年間達成如此全面的歷史性和解,何以波德兩國就不能實現類似的和解?

  這樣的願望無視波德之間遠比法德之間難以解脫的歷史恩怨,尤其是波蘭對歷史上德國傳統領土的佔領,以及1000萬以上德國公民在這一過程中遭到「民族清洗」的悲慘命運。  

「民族清洗」加深仇恨   

  自從普法戰爭起,法德之間固然也有圍繞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長期領土爭議,以及因此出名的短文《最後的一課》,但是這些地區至今仍然民族雜居,這一歷史爭議在法德和解以及歐洲統一的大趨勢中日益顯得無關緊要。

  相比之下,二戰結束之時,在斯大林的強硬堅持下,波蘭的整個領土西移,原東部領土被烏克蘭吞併,而西部邊界移到原來是普魯士領土縱深的奧德——尼斯河一線,使得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波蘭國土原屬德國的「固有領土」。

  更觸目驚心的是祖輩在這大片土地上生活了數百甚至上千年的德國居民,全部被掃地出門,喪失所有家產土地,受盡折磨艱辛,最終盡數被驅趕到剩餘的德國領土上,這便是「被驅逐德國人」的由來。加上從捷克蘇德台等地區和被蘇聯吞併的東普魯士地區的原住民,被驅逐者總數超過1200萬之多,代表世界近代史是最大的一場「民族清洗」。中國大陸有傳媒將他們稱為「被遣返的德國人」,實在名不副實。這些被驅逐者的悲慘命運,及其大量後代,成為今天德國上下敵視波蘭的深刻民意基礎,也是波德關係極難出現實質性改善的重要原因。

  波蘭裔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經承認:華盛頓極力鼓動北約和歐盟同時東擴,一個重要戰略考慮是防止統一后的德國主導歐洲,而波蘭便是美國在歐洲「摻沙子」的最佳選擇。波德關係近年的變遷,以及對整個歐盟的衝擊影響,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美國外交戰略的成功。

[ 本帖最後由 nowinter 於 2008-6-25 18:0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4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6-25 20:46 | 只看該作者
法德量級相當,中日歷史上相差太多,不是一個量級,只是近代日本暴發,中國疲軟,以後不會有類似的情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5
11nn93n9 發表於 2008-6-26 07:28 | 只看該作者
只有中國真的相信日本不會再其略和掠奪中國的資源和國土, 真正的和解和信任才有可能。 到底是日本當年到了中國殺人放火,不是中國侵略了日本。 日本友好努力取信中國人民。 如果日本連釣魚島都要佔著不放, 中國人如何相信日本人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6
格林 發表於 2008-6-26 09:05 | 只看該作者
有帝國主義就會有戰爭。當年張伯倫也跟德國簽過條約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95

帖子

32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3
7
Jxzsheng 發表於 2008-6-26 11:54 | 只看該作者
法德無論怎樣戰爭,都是狗咬狗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帝國主義,都任意地向外擴張,是一種既得利益的相爭。  
中日戰爭是中國被闖入的這隻日本野狗咬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95

帖子

32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3
8
Jxzsheng 發表於 2008-6-26 11:57 | 只看該作者
並且二戰之後,這些狗們很快又重新地拼湊了起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388

帖子

13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9
9
貪腐無能民進黨 發表於 2008-6-26 15:1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太大日本太小差這麼多
現在中國是向上提升日本是向下沉淪
要不了幾年就不在同一檔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10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6-26 19:27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東海模式」能夠走通,如果中日這兩個亞洲大國能通過「能源合作」逐漸起建起戰略互信,那麼,不僅南海問題有可能得到全面穩定,特別是,這個「建立」過程其實質就是「美日軍事同盟」、「美韓軍事同盟」,甚至是美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逐漸解構的過程。

值得強調的是,就如「原則共識」第一條所說的,「東海模式」僅僅是第一步。但是,如果美國日後無力阻止「東海模式」進入「實質化」,無力阻止中國將「東海模式」全面移植到南海海面,且在這一模式的壓力下,最終選擇「完成」上述「修改進程」,向中國金融「對等」開放美國市場,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華盛頓選擇了默認「東亞經濟圈」、甚至「亞洲經濟圈」的壯大,最終選擇了依託「亞太經濟圈」抵抗歐盟經濟、甚至地中海聯盟、並「慢慢交出全球霸權」的道路,就象19世紀的英國人所做的一樣。

--------這就是中日需要和解的真正政治含義!!是極具戰略意義的!!!

[ 本帖最後由 nowinter 於 2008-6-26 19:3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337

帖子

16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7
11
majorhong 發表於 2008-6-26 19:59 | 只看該作者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51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12
zhiyuanliu 發表於 2008-6-26 22:49 | 只看該作者
法、德和解???

日本總理下跪過、懺悔過嗎?

這有可比性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13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8-6-27 00:28 | 只看該作者
法德和解,關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爭端的最終解決是其根基。請看歷史:

「9~16世紀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主要處於東法蘭克王國(德意志)的控制之下。

1552年,法國瓦羅亞王朝向東進行領土擴張,佔領了包括阿爾薩斯和洛林在內的德意志的大片領土。在十七世紀上半期的歐洲30年戰爭中,德國被法國和瑞典打敗。1648年,交戰雙方經過長期談判,最終簽訂了《威斯特里亞條約》,按各約規定,德國正式確認法國在1552年佔領包括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在內的廣大領土。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法國大敗,法國西部邊界基本上恢復到1870—1871年的狀況,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德意志。

一戰後,包括法國在內的協約國強迫戰敗國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條約規定:德國邊界基本上恢復到1870—1871年的狀況,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

1939年德國在歐洲挑起二戰。1940年5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再次被德國佔領,一個月後,法國投降。1940年6月22 日,為報復法國,德國將一戰結束時德國向法國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裡,強迫法國向德國在同一地點簽訂投降書。法德停戰條約規定: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劃歸德國。

1945年,借英美盟軍之力,法國人民收復了失地,實現了法國的光復,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國的懷抱,一直到今。」


樓主用法德和解來看中日關係的發展,要兩國徹底告別戰爭。眾所周知,中日的根本分歧在於釣魚島的領土爭端和東海劃界之爭(不知是否還有潛在的琉球群島主權問題?),請問按樓主的觀點,類比於法德之間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爭端,中日之間誰是法、誰是德,這是中日關係發展的要害和關鍵問題!難道要二戰勝利國將中日之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永遠劃歸二戰失敗國才能有「和解」和"關係發展「嗎?什麼邏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14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6-27 05:52 | 只看該作者
nowinter說的不錯,頂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5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7 20:04 | 只看該作者
意願不錯,只是,法德關係與中日關係現在還沒有可比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16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6-27 20:42 | 只看該作者

目前中日雙方的和談協議還只是一個姿態而已

原帖由 zhiyuanjun 於 2008-6-27 00:28 發表
樓主用法德和解來看中日關係的發展,要兩國徹底告別戰爭。眾所周知,中日的根本分歧在於釣魚島的領土爭端和東海劃界之爭(不知是否還有潛在的琉球群島主權問題?),請問按樓主的觀點,類比於法德之間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爭端,中日之間誰是法、誰是德,這是中日關係發展的要害和關鍵問題!難道要二戰勝利國將中日之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永遠劃歸二戰失敗國才能有「和解」和"關係發展「嗎?什麼邏輯!


所謂從法德的和解看中日關係的發展,是從戰略層次上的考量。
目前中日雙方的和解只是一個開端,整個大戲的開始,我問你,目前的談判方案涉及到了你所提的釣魚島和琉球群島的主權問題嗎?!正因為有這麼些複雜的問題,所以先不提這些,盡量找些能夠達成的共識,為以後的進一步商談創造一個氛圍而已。
所以我的觀點是:鄰居是無法選擇的,中國要崛起,要走出被美國包圍的困境,日本和韓國就是我們必須要邁出去的一道坎,和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以及中國在周邊國家的地位就是未來中國真正崛起的一個首要標誌。目前中日雙方的和談協議還只是一個姿態而已,總不能把對手一下子直接逼到對立的立場,而推到了敵人的懷抱吧?具體怎麼談,會談到什麼地步那是要看以後兩國的發展和實力等決定的,是個見仁見智,鬥智斗勇的過程。
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對於現階段的中國仍然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小平同志以前提的『先擱置爭議』是仍然具有戰略意義的。
------之所以沒有人跟美國談主權爭議,之所以美國能夠在世界各地摻沙子,之所以美國能夠從某種程度上主導世界政治格局,都是因為它的強大。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417

帖子

2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9
17
echo_song 發表於 2008-6-29 07:26 | 只看該作者
現代的戰爭並不是單純的國家意志。

所以不用看就知道這篇文章的價值有幾許的。

免看。
不惋惜,
不呼喚,
我也不啼哭......
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我已經不再青春年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18
海外有孤忠 發表於 2008-6-29 08:04 | 只看該作者

英國、德國、俄羅斯和法國都喜歡當領導者,都不願接受被領導。

中國有句俗話:寧為雞頭,不為牛後。英、德、俄、法四國就擁有這樣的民族性格,連義大利就不想接受被領導,西班牙也是那個味道。
1、歐洲大國會有合作,這是毫無疑問的;
2、歐洲大國之間更有面和心不和、同床異夢、各懷鬼胎。
中國人非常有必要多正確了解歐洲歷史(歐洲大國之間的關係史)、歐洲文化與歐洲主要人種的性格。
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大國如果能融合的話,歐洲的局面早不是今天的局面了。

[ 本帖最後由 海外有孤忠 於 2008-6-29 08:1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461

帖子

30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2
19
Eastdragon 發表於 2008-6-30 06:22 | 只看該作者
中日關係完全不同於德法關係: 1)德國從不否認侵略法國的事實, 現在也沒有領土和領海糾紛; 2) 德國歷屆總統都為侵略戰爭謝罪, 而日本不但不肯謝罪, 還大張旗鼓地參拜敬P, 以此挑釁中國; 3) 日本不僅試圖侵入我東海, 還企圖長期霸佔我釣魚島....所有這些事實證明日本的侵略野心沒有改變. 我們與日本的一切緩和都是暫時的. 看不到這一點就是糊塗蟲. 要理智, 更要清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45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5
20
Lmo 發表於 2008-6-30 12:34 | 只看該作者
法德 與  中日 完全不同。法德是兄弟, 無法套用,中國「永遠」是一廂情願的相信 「永遠」,在你沒有完全童話日本時談什麼「」永不XX「 簡直就是幼稚可笑,吃了這麼多苦頭教訓還不夠嗎?!!  連美國完全掌控日本都說不出永遠XX,如果是北朝選說這樣幼稚的話還情有可原,大國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可笑。  現在唯一說得出的是和滿清永不再戰因為你再也找不到滿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