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 中國重新評估建築施工合規情況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5-27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512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附近的綿陽有個垃圾回收站,裡面堆滿了廢舊管子。上周有兩個人一直在回收站的後面幹活,他們把堆積如山的絞在一起的生鏽鋼筋打成捆再轉手賣掉。

  其中的一個人曾順財(音)說,這些鋼筋很結實;因為綿陽有很多家庭需要蓋新房,他預計這些鋼筋會賣得很好。工程師們稱,這些二手鋼材不如新鋼筋結實,不過每噸的售價要便宜100美元左右。

  汶川地震據估計造成了500萬人無家可歸。隨著中國開始災后重建的艱巨任務,它也在對建築施工進行全面的重新評估,其影響範圍可能遠遠超過此次7.9級地震中被夷為平地的地區,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改變人們的居住方式。

  很多人表示,不合格的建築加劇了地震造成的損失。目前已有近5.6萬人被證實死亡,仍有2.5萬人失蹤。此次地震是近三十年來中國遭遇的最為嚴重的一次地震,超出了政府規定的建築抗震等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不過建築學家和工程師表示,如果建造合規的話,很多在地震中坍塌的四五層簡單建築本應該能承受住這樣強度的地震。他們說,很多建築的混凝土裡似乎沒有加入足夠的鋼筋,因此無法承受地震造成的快速橫向晃動。

  美國建築設計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的中國業務負責人Silas Chiow表示,這些建築本來不應該倒塌的。中國多座最高的摩天大樓都是由Skidmore,Owings & Merril設計的。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正良說,應該加強對建築和工程質量的監督。

  李正良曾去震區檢查建築質量。他說,很多情況下,他和同事都發現在倒塌的建築中使用的是劣質材料;很多年代較久的建築沒有進行翻修,未能達到提高后的抗震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質量標準的高級官員陳重說,鑒於科技的進步和中國有能力實行更高標準,建築的抗震等級需要進行重新修訂。

  中國很多人口密集的地區都處於地震活躍帶上,包括首都北京和東南部飛速發展的製造業地區。自1949年以來,地震比其他任何一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都要多。

  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中央政府已發起了對學校建築質量的調查,並承認約有7,000間校舍毀於地震。

  與此同時,有些省份已經在做出改變了。與四川毗鄰的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說,四川地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雲南在此次地震中沒有遭受嚴重損失,有關部門已下令拆除很多學校中的危房。他說,在新建和改建的校舍中,防震措施需要加強。

  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類似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築規模增長迅速,監管卻無法跟上。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泰國和韓國經歷了多起重大建築事故,之後建築規章制度和執行力度就加強了。

  專家們表示,中國目前的建築規定與很多西方國家不相上下。1976年唐山地震中有數十萬人罹難,之後中國的防震規定就變得相當嚴格了。

  專家們表示,問題是建築商們常常不遵守規定。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Jones Day)駐北京律師艾浩利(Ashley Howlett)主要負責處理建築及工程爭議。他說,承建商會儘可能地節約成本;在需求高而資源不足的過熱市場中,這是個相當普遍的現象。

  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區情況更加糟糕,那裡住著數億收入水平不高的人。去年,中國中部地區的一個在建橋樑坍塌,造成64人死亡。還有一位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的官員被指控從建築公司收受賄賂,進而降低技術標準。

  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建築業的飛速發展使有關部門很難進行監督。政府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新增房屋建築面積為18億平方米。在四川,很多新建房屋位於村莊和新興小城鎮,那裡收入雖然不斷增長,但建築學家和工程師卻很少,政府監管也很薄弱。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地震工程師、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教授肖岩說,我認為這是一次慘重的教訓,政府的確需要關心農村地區的居民生活和建築方式。

  很多農民都把傳統的磚木瓦房換成了用空心混凝土預製板和石木建造的小樓。肖岩在四川震區進行了走訪,他說,那些建築就像「定時炸彈」一樣。

  建築方法也可能會導致問題的產生。比如,和混凝土澆築相比,使用預製板的抗震性能就較差。

  專家們表示,即使是新鋼材的質量往往也比很多發達國家製造的等級要低。我的鋼鐵研究中心(Mysteel Research Institute)駐上海分析師黃河說,農村地區的購買者常常從小型鋼廠購買鋼材,其中有些鋼廠是非法的。

  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土木工程系教授張利民說,我懷疑在偏遠地區或是農村地區,規章制度能否得到貫徹實施。張利民在中國多個水電項目中擔任工程師。他說,我認為這是造成如此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註:本文為華爾街記者5月24日發自四川綿陽,文中數據均截至發稿時)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