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記者攀絕壁搏命闖汶川 不幸掉隊遇死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17 0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快報

皎皎明月、漫天繁星,汶川縣漩口鎮至映秀鎮的山脊絕壁上閃動著一條由星星點點的電筒光組成的長龍,這一切與浪漫無關,那是試圖回家尋親的災民們在拚命地徹夜趕路。冒著隨時摔下岷江的危險、冒著被山體滑坡掩埋的危險……數萬災民們計劃徒步3天3夜,試圖進入地震后與世隔絕了72個小時的汶川縣城,只是想知道「媽媽還活著嗎」、「兒子受傷了沒有」、「女兒有水喝嗎」、「老婆的孩子生下來了沒有」……

  14日傍晚6時左右,記者跟隨一眾試圖返回汶川縣城的災民,借著月光冒死攀過絕壁、趟過泥潭,4個小時后艱難抵達汶川縣映秀鎮。

   14日下午:副廳長帶隊踏上危途

  本報記者14日隨廣東省醫療隊趕往地震中心汶川。

  前往汶川縣映秀鎮的公路損毀、橋樑坍塌,進入映秀鎮只有兩種方式:第一,從都江堰徒步,翻山越嶺10到12個小時,徒步走進映秀鎮;第二,乘車到達紫坪鋪大壩,然後乘坐武警官兵的衝鋒舟,走岷江水路,大約2小時后,抵達汶川縣漩口鎮的漩口鋁廠,然後從漩口鋁廠開始爬山,在山崖邊上攀爬2 小時(深夜則需要4小時)才能抵達映秀鎮。

  14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跟隨醫療救護隊走了第二條路。由於衝鋒舟只有幾條,因此,直到當日傍晚6時左右,廣東省衛生廳組織的醫療隊第一批隊員大約10多人才抵達漩口鋁廠附近。

  天色漸暗,周圍都是黑色山脊、坍塌的廢墟,唯一的道路是山腰上被部隊官兵從亂石堆里踩出來的一條羊腸小道。深夜趕路,危險不言而喻,走與不走是個問題。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背上自己的行囊,揮揮手,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踏上了這條並不是路的「路」。

  醫療隊的急救人員個個都背著10多公斤的背囊、帳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地開始翻山越嶺。

   14日晚上:女記者掉隊兩遇死神

  一踩就滑的石頭、尖利如刀的碎石、爬不過去岩石、黑得發臭的泥潭……惡劣的自然環境讓10多名醫務人員和記者們在半個小時之後全部失散。在這個沒有燈光、沒有通訊、隨時發生意外的路途上,「落單」意味著危險,用災民的話說叫做——「死了都沒人知道」。

  然而,「落單」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因為走在前面的人根本不敢也不能停下來等待後面的隊員,一方面,體力透支的時候一停下來就再也走不動了;更重要的是,每走到一個亂石林立的地方,總會有人大喊:「快走,這裡危險,容易山體滑坡,不要停……」只是,這樣的危險地帶幾乎貫穿了整個路途,拚命往前趕,成為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隨後,本報記者不幸「落單」了。

  皓月當空,月光把山路照成了銀灰色,但眼前的道路依然看不清是水潭、泥潭,還是絕壁上的大坑。

  眼前突然晃動著電筒光,一個臉臟髒的,眼睛在夜裡黑得發亮的小夥子拉住了差點摔跤的記者。

  記者這才注意到,整個山道上時不時閃動著電筒光,趕路的人們此起彼伏。他們都是趕往映秀、威州、汶川縣城的鄉民們,他們此刻冒死趕路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回家確認親人的生死。

  一路上,大家時時刻刻都在「落單」,但又隨時結成了新的隊伍,互相不認識的人分享著水、食物。

  摔到泥潭裡,前面的人會拉你一把;爬不上去的時候,後面的人會推你一把;受傷了,陌生人會攙扶著你走……大家彼此應該算是「熟人」,天亮的時候卻連對方的模樣都記不清。

  記者夜晚兩次摔跤,一次摔到爛泥潭裡,被陌生人拉上來,另一次摔到亂石堆里,同樣被陌生人救了,月光下,連他們的樣子都記不住。

  15日凌晨:眾鄉民堅信親人活著

  4個小時后,記者慶幸自己活著從亂石堆里「爬」出來,抵達汶川縣映秀鎮的時候是14日晚上10時左右。

  災民們沒有家了、沒有被子、沒有食物……夜裡,很多人睡在地上,搬塊石頭就是枕頭,更多的人是冷得睡不著,不停地哆嗦。趕路的災民更是一無所有,大家只能生一堆火,所有的人都坐在地上,圍坐在一起取暖,生火用的木材直接從廢墟裡面刨出來。

  實在冷的時候,大家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媽媽、爸爸、兄弟、老婆、小孩還在災區,還被困著,所以一定要回去,死也要回去」。

  曾偉的家鄉在汶川縣威州鎮,已經與世隔絕三天三夜,曾偉堅持要回去。他的背囊里裝的都是食物和水,自己餓得不行卻捨不得吃。他說,「我媽一定還活著,我要把食物和水給她送進去。我不去想別的,她肯定活著。」一直處於悲觀的鄉民們也紛紛說:「對,活著,他們肯定都好好的活著。」

  夜風呼呼地刮,從後背嗖嗖地灌進去一直冷到頭頂。坐到後半夜,所有的人都冷得不行了,就用一個黑乎乎的搪瓷碗燒一碗水,大家輪流喝一口暖著胃;不知誰泡了一碗速食麵,圍坐火堆的人傳了一圈,每人只吃一小口,傳過去的時候盯著下一個人亮亮的眼睛……

  第二日清晨,曾偉等10多人繼續著他們的「冒險之路」。一個鄉民走的時候,硬塞給記者一塊麵包,名字都沒有留下。

   15日上午:好消息隨後接連傳來

  記者抵達汶川縣映秀鎮的時候沒有帶太多行李,在這條崎嶇的道路上都走得差點快要絕望。記者無法想象,那些背著10多公斤藥品的醫護人員是怎樣艱難地走出來的。

  當記者再次遇到廣東省醫療隊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的早晨,已經坍塌的漩口中學外面的操場上,飄起廣東省急救隊伍的旗幟,帶著行囊的醫療隊走了整整一夜。

  不過,利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15日上午,除了衝鋒舟,所有能在岷江上行駛的船隻都被投放到了災民的水路運輸;直升飛機降落映秀鎮救助重傷人員;大批救援人員、武警官兵、電力搶修人員、醫護人員在記者離開的時候絡繹不絕地趕往映秀鎮;通往映秀的山路被上千名救援人員踩了出來;15日夜裡,進入汶川縣城的國道被打通,大部隊和物資進入汶川展開救援成為可能……

  由於汶川地區通訊中斷,本報記者被迫「失蹤」一天一夜,於15日深夜返回成都。現在,將這一天一夜裡災區沿途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讓大家通過記者的親身經歷感受這個真實的汶川。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2: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