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一篇具有相當戰略高度的強文:奧運聖火傳遞受干擾引發的戰略反思 [列印本頁]

作者: 漂在美國    時間: 2008-5-1 11:34
標題: 一篇具有相當戰略高度的強文:奧運聖火傳遞受干擾引發的戰略反思
  ●全球化之下的經濟與政治不可分割。全球化要求中國的政治環境也要出現調整和改變

  ●中國的政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除了執政黨主導的政治一極,大眾參與的民族主義政治的一極之外,中國缺少一個具有國際地位的精英政治、精英文化階層

  ●中國的一個當務之急,是必須培育出一個有效的政治群體,這個群體必須客觀且理性,懂得國際語言和溝通習慣,有權威,有地位,能夠擔負起向西方社會老百姓做解釋工作的重任。而且,這個群體在一定程度上要有信譽,尤其是要為西方社會所信任

  ●懂得宣傳,並不等於懂得信息,更不等於懂得信息戰。實現宣傳目的,只要會限制輿論就成了;但要實現信息的全球流動,就還必須有組織,有活動,有人物

  中國在2001年7月13日晚申奧成功之後,大概沒有想到今年會在國際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反對和挑戰。在絕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和中國政府官員的心中,北京申奧成功是中國在國際舞台登上新台階的象徵,是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獲得了新的承認的標誌。申奧成功與中國加入WTO一起,象徵著中國已成功與國際接軌,在許多中國人的心中,開始醞釀又一個漢唐盛世的夢想。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奧運會臨近之時,以拉薩發生騷亂事件為導火索,西方國家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華浪潮——以CNN、BBC等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量歪曲報道甚至是公開侮辱;一些中國過去「感覺」對華關係良好、對華經濟利益密切的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和德國),這次竟然成為攻擊中國最強烈的國家;中國按照慣例在全世界傳遞奧運聖火的過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抗議和阻撓。

  對於這場由西方國家掀起的反華浪潮,中國在國際上難以發出聲音,實際情況是,即使發出聲音也根本沒有人願意傾聽。

  明明被人冤屈和侮辱,明明黑白被顛倒,中國卻無處申辯,在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背景下,這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然而,事實是客觀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世界各國對華政策為什麼會發展到現在這一步?今後中國在戰略和政策上應該如何調整?都值得認真反思。

  中國應該儘快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新框架

  北京奧運會是此輪全球反華浪潮興起的導火索,卻不是問題的根源。應該意識到,在全球化不斷深化的現在,西方國家對中國仍有如此強的「敵意」,這與中國的崛起有關。一個經濟規模龐大的共產黨國家,以存在很大差異的價值觀體系、以西方完全不熟悉的方式逐漸崛起,這讓西方國家存在深深的擔憂。

  胡錦濤主席2007年應邀訪問英國時,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在國宴講話中,含蓄而清晰地向胡錦濤表白了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崛起為什麼存有戒心。女王說:「中國的發展備受全球矚目和欽佩。但是,我們很想知道,中國人民究竟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而他們又將在21世紀的國際事務中,扮演什麼角色?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它的新角色?」

  這既是西方國家心中的疑惑,也是中國必須回答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已經有了重大改變,全球化的大趨勢構成為新的時代背景,形成了一個新的全球政治框架。

  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4月1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分析,單極時代——史無前例的美國稱霸世界的時代——在持續了大約20年後結束了。替代單極世界的既不是兩極世界也不是多極世界,而是一個權力分散的世界而非權力集中的無極世界。他認為,單極時代的終結不只是其他國家和組織機構興起的結果,也不只是美國政策的失誤和愚蠢的結果,它也是全球化的結果。

  哈斯關於單極世界的判斷暫且不論,但他的分析顯示出美國精英政治階層清醒地意識到,全球化正在深刻改變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國也必須適應這種大趨勢的改變。問題很明顯,時代背景已經出現了重大改變,全球化要求中國的政治環境也要出現種種的調整和改變。

  調整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戰略認識上的改變。中國必須在新的全球化框架之下來思考問題和制定相應的戰略。

  過去,中國主要是忙於經濟建設,深度參與了全球化的經濟層面,但對於全球化政治的新框架則缺乏認識。然而,全球化之下的經濟與政治是不可分割的,過去我們可以不理不睬的事情,今後不可能不理不睬,因為全球化進程導致全球政經利益格局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自立於全球化之外。

  就此而言,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韜光養晦」戰略實際已經與時代背景有了劇烈的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只憑單方面的意願制訂戰略,更不能推動戰略的落實。顯然,戰略上的調整,勢在必行。

  在戰略調整的基礎上,中國在政策體系上應該因應全球政經新框架加以改變。在外交、對外貿易、市場開放、對外投資、金融改革、文化建設、意識形態、新聞自由、民主、人權、政府改革等多個領域,都要著眼於新的全球化背景來制訂和出台相應的政策。

  此外,中國還要在組織體系,尤其是在利益團體層面上,培養出一支親中國的、有強大影響力的非政府精英政治力量(NGO)。未來這支力量將在應對類似奧運聖火傳遞之類的國際事件中,扮演非常關鍵的政策角色。

  與西方的鬥爭應該限制在「精英政治」層面

  「藏獨」和西方國家抵制奧運聖火傳遞的事件,已經激起了海內外華人的民族情緒。以反對西方偏見、反對「藏獨」、反對抵制奧運為主旨,國內的普通群眾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舉行了大量自發的抗議活動。

  但在這場中西方衝突之中,迄今為止有兩個特點值得關註:第一,這是一場中國政治精英與西方政治精英之間的衝突,尤其是在西方,對中國的「示威」並未演化為民族主義推動的大眾政治,而是有代表人物在發揮作用;第二,這是政治和意識形態層面的衝突,基本停留在意識形態領域,尚未到達經濟層面,西方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往來沒有受到影響。

  我們認為,西方精英政治高度排擠共產主義,這是很明顯的。西方媒體從來都是精英政治手中的工具,因此它採取了羞辱的手段,通過對事實的視而不見來羞辱中國。他們在顯示力量的同時告訴中國:必須做出政治環境的改變。在事件的前後,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國家這次的反華浪潮只是由少數人策動和參與的活動,只不過這少數人卻具有極大的標誌性的影響力。

  遺憾的是,應對西方政治精英的這種衝擊,中國的政治精英,在國際上基本上沒能起到什麼作用,實際上他們已在西方媒體主導的國際輿論環境中被徹底封閉。中國政府能夠運用的政治工具,只有民族主義的影響力——利用群眾的力量來與之對抗。但是,民族主義與西方精英政治不同,它具有兩面性,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它會從民族主義走向民粹主義,會從意識形態走向街頭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像西方國家,中國的政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除了執政黨主導的政治一極,大眾參與的民族主義政治的一極之外,中國缺少一個具有真正國際地位的精英政治、精英文化階層。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此次中國與西方的衝突中,只有如成龍、陳沖這樣極少數的華人文化精英,站出來批評西方的偏見,而以往中國國內風生水起、大得其利的所謂「文化界大腕」們,卻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在一場空前規模的文化時代考驗面前,他們集體失語了。

  由於中國與西方在精英政治力量方面存在雙重的不對等——中外精英政治階層力量的不對等,中國國內精英政治階層與普通大眾力量的不對等,國內民族主義力量的發展缺乏平衡和引導,因而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有可能威脅中國社會的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國內,民族主義現在已經有了向街頭政治演變的跡象。在合肥、青島、武漢、北京等多個城市,以抵製法資企業家樂福為代表,為數不少的普通群眾正在把民族主義之火,燒向經濟層面。一旦這種局面失控,產生的負作用將會很大。

  中國需要多極影響力

  一個國家的力量應該如何體現?在非戰爭狀態下,國家力量應該通過多極的影響力來實現。現在流行的「軟實力」概念,就是由多極的影響力來體現的國家實力。這一點是中國尤其欠缺的,是需要決策層極為嚴肅地思考並加以解決的問題。

  從奧運聖火傳遞的情況看,中國花了大錢培養的那些專家完全失語,無法發揮作用。流行文化中的文化明星們,由於素質實在太差,除了成龍和陳沖鮮有的表態之外,其他人無論名氣大小,基本都不知道此事與自己的關係,也不具備參與的文化素質。事實表明,中國沒有美國著名演員李察·基爾這樣參與政治的文藝界人士,也缺乏像蘋果電腦總裁喬布斯這樣的企業界人物。

  因此,中國的一個當務之急,是必須在世界上培育出一個有效的政治群體,這個群體必須客觀且理性,懂得國際語言和溝通習慣,有權威,有地位,能夠擔負起向西方社會老百姓做解釋工作的重任。而且,這個群體在一定程度上要有信譽,尤其是要為西方社會所信任。

  這個政治群體的培養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從戰略上來統籌,進行長期的投入和培養。具體而言,這樣的一支隊伍,必須是從過去活躍於西方媒體中的人士來選擇、培養和造就,中國也必須在國際上有能夠與達賴相抗衡的、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中國應該對國內獨立社會團體的發展給予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過去一些研究者討論過中國的「第三種力量」,實際上是想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建立一類由社會自發組織和發展的社會團體,它會在政府和市場之間扮演第三種協調機制,緩解社會衝突和社會矛盾。如果反映在政治上,「第三種力量」則有助於增加中國的多極影響力,避免只有政府一個聲音。這種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培養能在國際上為中國說話的政治群體。

  中西方衝突的實質是一場典型的信息戰

  中國在國際上的聲音單薄,缺乏影響力,與國內在宣傳上的傳統做法有關。長期以來,「大事化小」、「捂蓋子」是基本操作習慣,這是操作了幾十年的老招數。這種做法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是,通過限制信息的傳播和擴散,而減小事件的影響範圍和影響程度。

  然而,這種思路已經完全不適合當前的信息社會了。對於專業的西方情報界來說,這種做法實在是太「小兒科」了。西方媒體和精英政治階層對中國的攻擊,從其基本特徵來看,是一場標準的信息戰!

  如果國內有人還不相信,那麼請仔細看看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件。1999年南聯盟戰爭前後,當時的西方媒體以某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使新聞報道形成了齊刷刷一邊倒的局面:科索沃恐怖分子、殺人犯和侵略者成了自由鬥士,而塞族人成了殺戮者。這種不對稱信息傳播,為西方國家在科索沃戰爭中的行為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武器和政治支持。在剷除薩達姆的過程中,媒體也扮演了這種工具,而現在已經證實,當初軍事攻擊的借口——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完全是子虛烏有的捏造。但就是這種捏造,西方國家的「善良人們」,卻人人相信,個個義憤填膺。

  現在,如果我們再不明白信息戰的可怕,未免太遲鈍了。信息戰是存在的,而且已被證明非常有效。過去信息戰,針對的是伊拉克人、阿富汗人和南斯拉夫人,現在中國人也嘗到了信息戰的滋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明明有「道理」,但就是沒有人承認你的「道理」,是非可以顛倒,輿論可以操縱,魔鬼與天使可以輪換角色,這就是信息戰。

  俄羅斯政治觀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說,西方社會在拉薩事件和奧運聖火傳遞中,有意識地使用了「信息恐怖主義」,他們利用了大量不明真相的旁觀者。他認為,歐美文明把信息遊戲變成了一門偉大的藝術,但對於中國和其他一些文明來說,信息不過是枯燥的繁文縟節的一部分。他認為,中國人本可以多年前就在全世界建立非政府組織網路,這些非政府組織可以去宣講,中國政府如何減免西藏的稅收,如何多年保持12%的經濟增長速度,西藏建起了200家農村超市。

  顯然,中國不擅此道——中國目前喜歡使用的最強大武器是經濟,而正在失去世界領導權的大國最鍾愛的武器是信息。

  懂得宣傳,並不等於懂信息,更不等於懂得信息戰。實現宣傳目的,只要會限制輿論就成了;但要實現信息的全球流動,就還必須有組織,有活動,有人物。事實上,在信息社會下,信息的傳播與擴散是一項專業化極高的工作,信息如同洪流,堵塞根本沒用,關鍵在有效的引導,有效的製造,有效的擴散。因此,中國有關部門有必要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戰專家隊伍,從信息戰的高度去應對西方社會未來的衝擊。

  相信群眾,動員群眾

  群眾路線一向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相當程度上就是一批共產黨精英分子,將一種革命的意識形態同中國的現實相結合,並且最大限度地發動了中國的普通群眾,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

  群眾的力量在此次中西方的衝突中再一次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這次聖火傳遞的過程中,逐漸扭轉頹勢的關鍵在於動員群眾。沒有廣大海外華人的力量,中國政府面臨的問題可能要嚴重得多。

  現在,即使是西方媒體,也驚訝於在聖火傳遞過程中自發湧現出來的海外華人的力量。有西方主流媒體評價,海外華人已經有了巨大的群體,他們的人口相當於現在歐洲的總人口,他們還掌握著3.7萬億美元的財富。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中,被集中到了同一個口號之下,顯示了他們的力量。

  讓西方媒體驚訝的力量,正是海外華人的群眾力量。實際上,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群眾的力量是目前中國執政黨惟一可以借重的力量。國內有人擔心,群眾力量被動員起來之後,可能會演化成難以控制的民族主義浪潮。

  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沒有必要,更是一種錯誤思維。歷史上,韓國和日本在經濟起飛之際,都有過民族主義的高潮期,而日本和韓國的民族主義高潮,反而成為這兩個國家經濟繼續騰飛、自主創新極大發展以及民主化進步的推動力量。因此,民族主義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如何與之和諧共存。

  奧運聖火傳遞還在進行,北京奧運會也會遭遇到進一步的挑戰。雖然由此引發的中西方衝突仍在持續,但可以肯定,這將成為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筆。如何書寫這一筆?如何將之導向對中國更有利的結果?只要中國的策略對路,能夠適時調整,我們就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為安邦集團分析師)
作者: fisherwoman    時間: 2008-5-1 12:08
標題: 謝謝提供此文

作者: 胡雞亂想    時間: 2008-5-1 12:23
thanks.
作者: fengdingren    時間: 2008-5-1 12:31
非常有見地。
這次火炬傳播,讓中國人深刻感受到了不對稱的信息戰的威力!

建議政府引導,商業機構資助,在民間建立自己的信息傳播平台。
作者: 中文普通話    時間: 2008-5-1 20:34

此文有一定道理。

不認同西方只是精英在爭鬥,身邊不要太多的洋人一開始一邊倒地反對中國,沒有那些持同一觀點的選民,那些「精英」不敢那麼肆無忌憚的。

認同中國目前的「精英」的確也能力有限,不是我瞧不起他們。等這次經過鍛煉的年輕一代成長起來吧。

以前中國實在沒有意識到信息戰是如此的重要,而且危機公關亟待加強。

作者: newearthling    時間: 2008-5-1 23:06
中國悠久的歷史蘊含著無窮之智慧,中華民族在不利的國際局勢中必可逢凶化吉.
作者: hisweb    時間: 2008-5-1 23:45
」信息戰」被重新定義了,很值得引起重視。
在這場輿論大戰中,中外實力對比就象當年的義和團碰上洋槍隊,處於絕對劣勢,幸虧海外華人萬眾一心才勉強頂過去。
如果能就這次奧運聖火全球傳遞反映出的中國軟實力的缺陷加以改進的話,反而是個好事。
作者: macker2008    時間: 2008-5-1 23:47
中國有莖陰嗎——
作者: ua_nomad    時間: 2008-5-1 23:50
祝福中國
作者: sdbzszf    時間: 2008-5-2 00:49
祝福中國!
作者: tatataba    時間: 2008-5-2 01:10
Quote: 此外,中國還要在組織體系,尤其是在利益團體層面上,培養出一支親中國的、有強大影響力的非政府精英政治力量(NGO)。未來這支力量將在應對類似奧運聖火傳遞之類的國際事件中,扮演非常關鍵的政策角色。

太正確了!為什麼政府可以縱容民間資本花幾十億上百億去復建圓明園卻不鼓勵他們把錢花到實處呢?按說這些民企也都是得益於現行的經濟政策但為什麼在國家榮譽遭遇踐踏的時候卻選擇集體沉默呢?是不是歷史教訓告訴他們不要和政治沾包。實際上還是政府和民間菁英缺乏政治上的互信。政府怕菁英階層形成力量挑戰他們的權威,而菁英們則樂得自在,只要賺的缽滿盆滿就好。這種狀況很糟很病態。
作者: 柏桐    時間: 2008-5-2 01:32
西方的各類精英大多數是名副其實的精英;而中國的「精英」大多數是濫竽充數的冒牌。
作者: 我持梭鏢    時間: 2008-5-2 01:38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8-5-2 01:32 發表
西方的各類精英大多數是名副其實的精英;而中國的「精英」大多數是濫竽充數的冒牌。




「精英」 都成罵人話了。

作者: 我愛月季    時間: 2008-5-2 01:55
國內的」精英「們只會跟著西方跑,根本不是中國人民的精英。所以現在集體失語的那些還算是好的,不是還有的高聲附和西方論調,情願站在中國人民的對立面上嘛,即凡事都是西方對,中國錯。
作者: fisherwoman    時間: 2008-5-2 02:24
標題: 信息策略實現中的挑戰
對中國來講,目前使用信息策略顯然是一種挑戰,因為我們還似乎糾纏於控制信息的階段。通過這次現實的信息戰,希望能促使中國逐漸走出這個誤區,真正成為一個強而有正面影響力的大國。
作者: zhuyongqing    時間: 2008-5-2 02:28
分析很有深度,政府應該思考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現在的關鍵是如果做?以政府為背景,不足為信,又是替政府搖旗吶喊的工具;以民間為基礎,具有較好的公信力,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作者: 1333    時間: 2008-5-2 02:49
國內的」精英「們只會跟著西方跑,根本不是中國人民的精英。所以現在集體失語的那些還算是好的,不是還有的高聲附和西方論調,情願站在中國人民的對立面上嘛,即凡事都是西方對,中國錯。


國內的「精英」就是地道的投機分子。既精又陰,害人誤國。

這篇文章太好了,讓我知道了所謂的「信息戰」。


謝謝!
作者: 老牛一頭    時間: 2008-5-2 02:58
西方有精英,中國有陰精
作者: SecondEdition    時間: 2008-5-2 03:51
標題: Well said.

作者: mengjz    時間: 2008-5-2 04:04
原帖由 中文普通話 於 2008-5-1 20:34 發表

此文有一定道理。

不認同西方只是精英在爭鬥,身邊不要太多的洋人一開始一邊倒地反對中國,沒有那些持同一觀點的選民,那些「精英」不敢那麼肆無忌憚的。

認同中國目前的「精英」的確也能力有限,不是我 ...


Agree! Actually, westerners not just those political cream of crop who have orchestrated or participated in the process of anti China, anti-Olympic protests, actually most ordinary people also participated and maybe guided or manipulated by both western govenments and media.

Actually, most Europeans have SYSTEMIC,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racism against China, both Chinese govenement and Chinese people. And all those discriminations resulted from long term un-objective, biased and slandering media supported by those so-called cream crop politicians!

Most Europeans don't have independent thinking, like in France, people are retarded, IQ 84?,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Cultural racism, if any French speake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ain stream, he or she is going to be attacked as non French!  Cultural racism can also explain the Germany's Genocite the Jewish people!  Cultural racism in reality is an extrem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ism! So, don't complain or condemn Chinese nationalism.

As for political system, Communism might contribute some to the resistance in western world, but things were worse before communism coming to power!

In reality, China needs nationalism, which in my opinion is the only force to put most Chinese together, but China sure need more top level, international recognizable, "cream of Corp" politicians! But bear one rule firmly, all those "Cream of Crop" politicians have to be true Chinese, and not Chinese traitors! Those politicians should always put China and Chinese poeple's interests first, and not degraded to be westerners' puppy dogs!
作者: 政經人    時間: 2008-5-2 04:22
有些勉為其難了。

老實說,中國除了經濟實力有了重大的提高之外,從國際政治國際關係角度上,沒有什麼突破。華人國人興奮之餘,有一種錯覺,似乎,我們樣樣處於領先地位。

尤其是軟實力方面,差距很大。就拿國內來說,近年,拿到文憑的人多了,但有知識的人多了嗎?有智慧的人多了嗎?沒有,因為大家都在抓錢!別的沒幹什麼。

有句老話,三代培養不出個貴族。。。這要靠時間積累。lz看到了問題,但我們欠帳太多,身子弱,要先喝米湯,在肉湯,在人蔘。。。如果,直接參湯,就過了。

韜光養晦,不能頭腦發熱。
作者: jhyuan003    時間: 2008-5-2 04:25
標題: 建議文章的標題改為:「如何對付流氓與膾子手」
這樣更簡單些。

西方人表面上客客氣氣,其實是野蠻人!
只有受個孔孟洗禮的中華民族才有資格談文明!
作者: sterking    時間: 2008-5-2 04:35
中國有莖陰嗎?
ni有陰莖嗎, moron?
作者: fisherwoman    時間: 2008-5-2 04:49
原帖由 政經人 於 2008-5-2 04:22 發表
有些勉為其難了。

老實說,中國除了經濟實力有了重大的提高之外,從國際政治國際關係角度上,沒有什麼突破。華人國人興奮之餘,有一種錯覺,似乎,我們樣樣處於領先地位。

尤其是軟實力方面,差距很大。 ...



也有想這個問題,不知效仿當年的日本和韓國的崛起(民族主義正確引導路線)為捷徑?走治本策略的話,可能一時不能喝人蔘湯。
作者: gs02xzz    時間: 2008-5-2 05:02
One easy and quick way to do is to hire big western PR (public relationship) firms to promote China. We have so many Dollars/Euros in US and Europe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Why don't we spend on the PR in times like this?
作者: fisherwoman    時間: 2008-5-2 05:08
原帖由 gs02xzz 於 2008-5-2 05:02 發表
One easy and quick way to do is to hire big western PR (public relationship) firms to promote China. We have so many Dollars/Euros in US and Europe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Why don't we spend o ...


agree with you!
作者: carvonli    時間: 2008-5-2 05:20
原帖由 sterking 於 2008-5-2 04:35 發表
中國有莖陰嗎?
ni有陰莖嗎, moron?



他沒有, 就能夠說明中國有了?
作者: gaozhiyong    時間: 2008-5-2 06:41
樓上的你媽有陰道嗎?
作者: lmazha    時間: 2008-5-2 07:01
我們可以看到,在此次中國與西方的衝突中,只有如成龍、陳沖這樣極少數的華人文化精英,站出來批評西方的偏見,而以往中國國內風生水起、大得其利的所謂「文化界大腕」們,卻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在一場空前規模的文化時代考驗面前,他們集體失語了。
===================
文化界大腕們在等待政府的安排,那些名導演、歷史學家,名演員,名運動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沒有自覺行動。
作者: nylh    時間: 2008-5-2 07:37
不開又如何?
作者: nfld0962    時間: 2008-5-2 07:41
標題: 回復 #1 漂在美國 的帖子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哪來的什麼精英啊,全是網路瞎杜撰出來的東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
作者: 政經人    時間: 2008-5-2 08:35
什麼叫軟實力?

民工很勤奮,收入水平提高了,儘管這些臟活累活城裡人不願干失業在家,可是這些城裡人,就是不服氣,你有錢就讓人羨慕嗎?

民工還上街敲鑼打鼓展示自己有錢,請大家到鄉下喝酒去,城裡人的電視里能有好話?

怎樣能叫城裡人服氣呢?民工自己這一代,有點難。。。讓孩子上最好的大學,大學出來,那還叫工農子弟,有錢也不行,不如幹部子弟書香門第。。。等這個工農子弟的孩子,出身就不再是工農子弟了,地位就比較平等了。。。。

這是中國的現實發生的事情,歧視是存在的,而且城市的沒文化的市井小市民尤甚。。。

你說我不跟你城裡人玩兒,我和民工自己玩兒,我喝酒吃肉氣死你。。。我還就覺得你城裡人的生活沒什麼了不起的,你們城裡人認同我不認同,我無所謂。行嗎?

[ 本帖最後由 政經人 於 2008-5-2 08:47 編輯 ]
作者: davidon    時間: 2008-5-2 10:48
標題: 同濟大學哲學系主任和南方都市報的記者請好好學習學習吧!!
原帖由 漂在美國 於 2008-5-1 11:34 發表
  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沒有必要,更是一種錯誤思維。歷史上,韓國和日本在經濟起飛之際,都有過民族主義的高潮期,而日本和韓國的民族主義高潮,反而成為這兩個國家經濟繼續騰飛、自主創新極大發展以及民主化進步的推動力量。因此,民族主義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如何與之和諧共存。..


同濟大學哲學系主任和南方都市報的記者請好好學習學習吧!!
作者: bestpointintern    時間: 2008-5-2 11:12

作者: bbpp    時間: 2008-5-2 12:46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雜詩】龔自珍
作者: lchi2000    時間: 2008-5-2 13:17
標題: 信息戰的威力

作者: au0bl    時間: 2008-5-2 14:33
標題: 回復 #1 漂在美國 的帖子
中國也應該考慮充分利用自己在發展中國家的零頭地位,在國際上培養自己忠實的盟友,在西方反華浪潮出現時,發出不同的聲音聲援中國。。。。。。。
作者: 閑散人生    時間: 2008-5-2 19:59
原帖由 漂在美國 於 2008-5-1 11:34 發表
  ●全球化之下的經濟與政治不可分割。全球化要求中國的政治環境也要出現調整和改變

  ●中國的政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除了執政黨主導的政治一極,大眾參與的民族主義政治的一極之外,中國缺少一個 ...


不敢苟同你這觀點。既然是西方國家所信任的政治團體,他又怎會為中國說話呢?君不見國內的所謂精英,基本上都是些軟骨頭的西方鸚鵡嗎?要是指望他們和西方爭鬥,估計離亡國也不遠了。
作者: 雨卓    時間: 2008-5-3 00:54
逆境求生
作者: 漫步人生路    時間: 2008-5-3 07:54
支持40樓
作者: Janwoo    時間: 2008-5-4 04:10
很不錯的文章。
作者: YellowTiger    時間: 2008-5-4 04:23
千百年來傳來傳去的奧運火炬(The Olympic Torch)怎麼一傳到中國就變了聖(The Holy Olympic Torch)?連老番也 holy moly 不明所以,說這些中國人真是歷害。

[ 本帖最後由 YellowTiger 於 2008-5-4 04:28 編輯 ]
作者: 11nn93n9    時間: 2008-5-4 04:52
看表面的東西太多了。 本質呢?
本質是美國的情報系統有很大一筆預算以民間組織的名目用來專門打擊世界上對自己不肯服從的政府。 或者直接顛覆, 或者抹黑, 等等。

中國政府有這麼一筆錢么? 什麼信息, 什麼媒體, 都是在這些個基金的支配下來動作的。  關鍵是錢。

你如果不肯花這麼比錢, 那麼你必然總在被動防禦的一邊, 絕不會主動。
作者: plkm    時間: 2008-5-4 15:02
我們認為,西方精英政治高度排擠共產主義,這是很明顯的。
       這話真是扯淡!!!俄羅斯已不是共產黨執政,還不是照樣不受他們歡迎。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已是不折不扣的資本主義國家。 另外,8幾年是蜜月期又如何解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一二戰也非因共產主義而起。。。
      該話太小兒科!!!
作者: 清思    時間: 2008-5-4 15:23
讓西方媒體驚訝的力量,正是海外華人的群眾力量。實際上,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群眾的力量是目前中國執政黨惟一可以借重的力量。


這次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確實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建議繼續走群眾路線。
作者: 心靈之窗    時間: 2008-5-8 11:36
說得不錯,群眾的力量才是偉大的!
作者: 花落有聲    時間: 2008-5-8 14:40
民族主義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如何與之和諧共存。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