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聯社消息,25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因為國防部工作失誤,誤將非核洲際導彈發射裝置部件運送到了台灣。
據美國國防部提供的消息稱,這些部件是從美國懷俄明州的空軍基地運出的。
另據CNN報道,美國總統布希同時宣稱,這些部件是非核洲際導彈引信的四個電控保險裝置。美國白宮和軍方承認,向台灣運送這些部件是"極其令人遺憾的失誤",目前已經展開對此事件的調查。
CNN的報道說,這起事件有可能對中美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按文章提到裝置看,正是台灣發展「中程彈道導彈」所需要的核心部件之一。雖然是非核的,卻是一般國家花幾十年未必買的來的,是高技術。
另外,因為不是用在鑽地彈上的,主要是把握彈頭起爆的時間,早一點效果不好,晚了撞在地上就成了臭彈,所以把握起爆時間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技術,也是尖端技術。
美國向來善於玩邊緣,「出錯」本身也是一種手段。也就是說,玩的就是「出錯」,試探、威懾、訛詐等等,「出錯」中可以獲得想要的信息。
事情越來越大了!
據美國自己的報道,美國國防部是自己主動公開的這個消息,而且這樣的消息在台灣大選前是不會這樣公開的.似乎表示對中方的善意:你看,我現在告訴你了.
如果聯繫到近兩年台灣動不動就拿台灣有可以攻擊北京和沿海大城市的能力威脅大陸的話來分析,美國暗中支持台灣這個能力有實際動作,按美國的評論說,非常非常耐人尋味.究竟是什麼就能造成"非常非常"這兩個"非常"的耐人尋味呢?
從一般意義上分析,如果台灣有幾枚中程導彈在戰時果然能打到上海或者香港,用不了再多,大陸的外向型出口型的沿海經濟圈就可能發生一撥爆發性的資金和人員外逃風,台商港商外商以及非典期間春節期間那樣民工返鄉風,就會形成巨大的政治\經濟\交通運輸壓力.
這顯然是美國人的設想.
現在的中程彈道導彈一般是千分之一的精度,也就是1000公里偏差大約是1公里,這才是最可怕的,就是說它準頭不大,但是又不是沒有準頭,成了霰彈槍的霰彈.
美國沒有提供台灣提高精度的設備,而是提供了控制引爆時間和高度的引信,的確非常非常耐人尋味.
首先,台灣的電子可能可以保證一定的精度,但是難的是爆炸的時間和高度,後者更重要.
大陸導彈一直再追求精度,似乎越准越好,出發點考慮的顯然是減少對非軍事目標的殺傷,屬於戰術層面技術層面的考慮.
台灣考慮的不是好的精度,而是起爆的高度和時間,是大規模殺傷效果,屬於戰略層面的考慮,這與大陸的"仁慈"相比,台灣的用心要陰險的多.
作者:刀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