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討論聖經中的暴力

[複製鏈接]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8-3-27 2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聖經》要求人們和平相處。耶穌說:「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Mt5:9),而「和平」的希伯來語是「shalom」,意味著深層的幸福與全面的,個人與團體的平安。舊約中的先知預言 了末世的和平,他們說「世上不再會有戰爭與矛盾」。《摩西五經》中的律法要求任命放棄報仇的權利,因為天主是那個會懲罰人的「法官」。耶穌重複了這些要求,呼籲人們以和平的方式來面對別人的攻擊。(這些經文,自然不會被極力扎拉兄等「義士」引用了。)

然而,雖然《聖經》的基本方向是肯定和平,但是,卻在某些章節中也出現了「戰爭」「暴力」「報仇」的故事,而上帝在這些故事中,也會有一個積極的角色,他並不迴避人間的衝突。(這些故事,被「義士」的引用率很高,幾乎沒有一個被漏掉,而且,還會被反覆的使用)因此,有些人會批評,《聖經》中的上帝是一個愛好暴力的上帝,所以基督教也就和他一樣,喜歡攻擊別人,不要和平。有的基督徒自己也不太明白如何理解和解釋《聖經》關於暴力的說法;有的人也因此對《舊約》有一種保留的態度。

作為一個基本的原則可以說,人們對暴力有兩種態度,第一種是迴避它,掩飾它,不談論它,或者乾脆將它美化,歌頌「英雄」的「合法」暴力。這個態度可以說是很多古代民族的態度。比如說希臘《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還有中國哲學中的「為尊者諱」。這個態度可以說是一種沒有經過反省和思考的心態。

第二個態度是面對暴力,揭露和批評暴力,在一般的生活中說出暴力的真面目,也就是注意和記載受害者的傷痕與痛苦,並且懷疑任何暴力的合法性。這個態度是現代精神所帶來的態度,它意味著對暴力的反省與懷疑。值得注意的是,《聖經》雖然是一本「古書」,但是在很多方面他走了第二條路線,就是現代人道主義的路線。實際上,基督教的精神與《聖經》的精神就在歷史的漫長過程中逐漸呈現出現代人對暴力的這種懷疑態度。

在《聖經》中,並沒有「聖戰」這個概念;「聖戰」在希伯來文的《聖經》中是不存在的。這也是說明十字軍東征,中世紀教會,包括小布希提出的「新十字軍」嚴重違反基督教教義和《聖經》。

當然,在有一些章節里,有「將戰爭加以聖化」這樣的說法,比如在約洱記中,先知呼籲:外幫民族反對以色列,他們雖然威脅著以色列,但是主會懲罰他們。也同時說了,主會在錫安山上成為避難所。

不過,將戰爭聖化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的民族中,戰爭和宗教確實有很大的關係:一切政治行動和軍事運動的前後都需要進行祭祀,需要問卦,需要說預言,祝福軍隊。在古代世界中,這種活動是必需的,在戰爭之前和任何政治行動之前都要舉行這樣的宗教活動。古代的以色列當然也在某種程度上分享了其他古代民族的這些習慣。但是,我們不應該單獨為此指責以色列人將戰爭與宗教聯繫起來。因為這個是所有古代民族的習慣。

更重要的事,我們注意以色列和其他民族的差異,因為其他的民族將一切事物加以「神化」,而以色列在很長的歷史過程中卻要離開這個將戰爭和暴力聖化的社會。以色列人在神的帶領下退出這個聖化暴力的社會,而《聖經》就是這種退出過程的敘述。《聖經》就像一個鏡子,人在看它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而且《聖經》不會掩飾任何得罪,所以,他不得不提到人的暴力。

以色列的推出是一個維持了1000多年的過程,其中也曾經發生了很大的失敗。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理解和語言問題;《聖經》的目的是一個沒有暴力的世界,但是那個時候人們沒有妥當的描寫這個目標的想法,概念和言辭。因而,《聖經》中有很多章節提到流血和戰爭,可能比別的古代文獻記載的要多。但是,那些其他的古代文化只是掩蓋和美化暴力,他們並沒有克服暴力。最重要的事,我們應該認識到以色列文獻中反映「離開暴力」這個歷史的基本方向。所以,我們才說舊約是新約的預備。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講話,決不是推翻舊約,而是更進一步。

《舊約》揭露了人們的暴力。在一般的古代社會中,無論是一種宗教性的或者法律性的強制權威統治人民,為了維護其社會安定,這些強權者的暴力因素必須被掩蓋。而古代的以色列卻揭露這些暴力!!在《舊約》里,暴力那些被聖化和被掩蓋的面具被撕下,所以我們在《舊約〉中看到的暴力和血腥比其他的古代文獻要多。《聖經》直接告訴人們以色列所受的苦、在以色列中間所發生的暴力以及以色列強加給別的民族的苦。和其他古代文獻相比較,令人驚奇的是:在這些故事中沒有忌諱,也沒有美化暴力行為的檢查。這種紀實的風格對於最終制止暴力是正面的和有貢獻的。對今天的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不想面對所發生的暴力,但是他們可能恰恰因為這樣,而鞏固了暴力性的社會結構。如果人們不反省和揭露潛在這個社會中的暴力,他們就永遠不能改變這些暴力的惡習。

除此以外,以色列還清楚地意識到:暴力是人間罪惡之首。在《舊約》的關鍵章節中,暴力被視為重大的罪:是他導致了洪水,也導致了猶太王國的墮落。《聖經》對暴力的態度非常的特殊:一方面,以色列在律法制度中也有刑法,以色列也進行戰爭,而且在民族歷史的開始(出埃及以後)就開始殘酷的侵略和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但是在另一方面,以色列卻在不斷的揭露暴力和罪惡的關係。比如在《聖經》的第四章,蓋隱殺死亞伯的時候,就表達了一個觀點:人們傾向於暴力解決問題,而法律,文化和技術,都受到了暴力的影響和污染。這些影響和污染現在還在。《聖經》向人們提供這樣的鏡子,:人向暴力的傾向在人間是一個無所不在的因素。

早期的以色列社會與迦南地區固有的社會結構是不同的。以色列人崇尚自由和平等,因此他們也更想要求改變,但是,也導致他們更加傾向於暴力。不過,《聖經》中,在士師時代的末期,公元前1050年左右的出埃及記中,已經記載了上帝的話語:必須協助敵人(23:4-5)。利末記中,同樣也記載了將「愛近人」擴展到「愛外地人」。約瑟夫的故事,也記載了於死對頭和好的過程。這一切都反映出以色列人的非暴力人際關係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另外,《聖經》舊約對「報仇」的看法:在早期的以色列中,犯人的懲罰氏家族的事情,因為當時還沒有國家這個概念,也沒有法庭文化。那個時候的家法和中國古代的「宗法」極為相近,是一種父權社會的標誌。在這樣的社會中,「報仇」自然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然而,以色列人在他們的禱告中請上帝替他們施行報仇。這樣的禱告產生了一個新的態度,就是所謂「讓上帝主持公道」。這樣,在實際生活中,這就等於放棄自己報仇----這樣一個暴力的行為。這樣的態度,是以色列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我們現代人不太願意接受的那些「詛咒詩」和「詛咒禱文」(比如詩篇的59和109),但是,這確實以色列離開暴力的偉大一步。呼籲人們不要親自動手,因為報仇是天主的權利。

主前8世紀,先知已經提出將這個「不擅自奪取權利」的態度用於國際政治上。以賽亞在相當危險的情況下還是要求猶太君王不要準備戰爭,而是要依靠上帝。耶利米書中,先知反對用暴力和起義來反抗壓迫人民的巴比倫人,寧可接受政治上的不獨立。也要期望一個新的未來。

舊約的基本路線是從暴力離開。一開始,以色列口中的上帝還是一個戰士----「萬軍之神」。在以後的詛咒禱文中,對上帝的理解還帶著「一些人類固有的暴力因素」。不過,以色列人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上帝總不會站在壓迫者一邊。當然,在這個時候,人對上帝的觀念還是離不開暴力。一直到耶穌基督來到世間受苦為止。

當人們拒絕了耶穌的福音,他還和舊約的先知們一樣,勸告人們悔改,勸勉人們相信上帝的化。到了最後,耶穌堅持了自己非暴力的基本態度,他在十字架上坦然地接受了別人的暴力。從耶穌基督對暴力的說法語態度來看(路加福音22:35-38,49-51),聖經中一切關於暴力的說法,都要依照以賽亞書中的理解和解釋。路加福音也因此引用了以賽亞書53:12。

所以,貫穿整本《聖經》,上帝要人們遵守他的「非暴力原則」;同時,上帝也要求信徒接受那些反對福音的古老社會的暴力,要求信徒成為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暴力的施加者。因此,上帝在某種意義上依舊是一個帶有暴力的天主,是一個毀滅世上一切罪惡的上帝。雖然他是和平的天主並且要求屬於他的人放棄暴力,他仍舊這樣。他允許那些反對他計劃的世俗權力橫行霸道,但是,他仍舊要建立他的那種無暴力的統治。耶穌基督和他的跟隨者們都是暴力的受害者,而只有通過這樣寧可付出自己生命的非暴力態度,上帝的和平統治才能成為現實。

如果沒有《聖經》中那些可怕的故事,我們可能還會幻想著這樣一個古代的社會:君明臣賢,父慈子孝,天下垂袖而制不動刀兵。那些寫滿「仁義道德」的經文的字裡行間,並沒有寫滿「吃人」二字。(參看魯迅先生的文章)

《聖經〉中對暴力的看法符合現代人道主義的基本理解。當然,今天我們讀《聖經》,都會面對一種衝突,也就是不同時代的聖經文獻之間的衝突。有的文獻要求完全放棄暴力,而另一些章節卻用肯定的言語來描述暴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聖經》從不掩飾暴力,而是在不停的揭露暴力。

現代社會,我們可以根據《聖經》對暴力的態度,提一些問題:什麼是「掩飾暴力」,什麼是「揭露暴力」?哪些暴力是「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什麼是「非暴力態度」?是么是語言上的暴力?言語上的暴力和行動有些什麼關係?

如果各位朋友願意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就會發現,我們無法通過理性和剋制來達到最終的和平,要走和平的道路,必須跟隨那位被殺死的彌賽亞。
啊泰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沙發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8-3-27 23:03 | 只看該作者
〉〉而「和平」的希伯來語是「shalom」,

點評:即使自己不懂希伯萊語,也要來這麼一下,顯得自己很高深啊。

你真懂希伯萊語嗎?且!


〉〉《聖經》的目的是一個沒有暴力的世界,但是那個時候人們沒有妥當的
〉〉描寫這個目標的想法,概念和言辭。

嘖嘖嘖。。。  耶穌同學張嘴就胡吹的本領,基督徒們學得最好了。

〉〉如果沒有《聖經》中那些可怕的故事,我們可能還會幻想著這樣一個古代的社會:
〉〉君明臣賢,父慈子孝,天下垂袖而制不動刀兵。那些寫滿「仁義道德」的經文的
〉〉字裡行間,並沒有寫滿「吃人」二字。(參看魯迅先生的文章)

哈哈,「沒有聖經故事」,人類的歷史記載還有啊。那個傻瓜會「幻想著這樣一個古代的社會:君明臣賢,父慈子孝,天下垂袖而制不動刀兵。」?

通篇故意忽略一點:「聖經」敘述的那些大屠殺都是耶和華/耶穌主動地有意地搞的。
1)我不能確定有沒有「神」,但是我100%肯定:假如有神,這個神也絕對不會是基督教的那個令人噁心的「神」耶和華/耶穌。
2)基督教的「愛人如己」其實就是X子的貞節牌坊。詳細論證請參見我的博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3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3-27 2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zhangt1229 的帖子

別的不用說,你就解釋一個問題好了:
「舊約」描寫的佔領迦南過程中的暴力是出於誰,出於「神」還是出於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4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8-3-28 0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說來說去,無非是自己騙自己而已。真是可憐啊。好好的人,怎麼就活到這份上了呢?!
1)我不能確定有沒有「神」,但是我100%肯定:假如有神,這個神也絕對不會是基督教的那個令人噁心的「神」耶和華/耶穌。
2)基督教的「愛人如己」其實就是X子的貞節牌坊。詳細論證請參見我的博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5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8-3-28 05:35 | 只看該作者
上帝不是萬軍之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6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3-28 06:25 | 只看該作者

回1#

很好的帖子,受教了。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8 07:51 | 只看該作者
反對暴力是好的想法,但不加區分地指責一切戰爭和暴力是缺乏正義感的觀點。暴力有主動施暴和反抗的區別,戰爭也有正義和邪惡的區別。不知道聖經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8
sumw 發表於 2008-3-28 08: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行天路 於 2008-3-28 06:25 發表
很好的帖子,受教了。謝謝。


同行天路 請解釋一個問題好了:
「舊約」描寫的佔領迦南過程中的暴力是出於誰,出於「神」還是出於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主題

1114

帖子

715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15
9
BigMouth3 發表於 2008-3-28 09: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28 07:51 發表
反對暴力是好的想法,但不加區分地指責一切戰爭和暴力是缺乏正義感的觀點。暴力有主動施暴和反抗的區別,戰爭也有正義和邪惡的區別。不知道聖經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哇塞,居士也有不錯的見解。

所以,既然大家把暴力一詞當成貶義詞,那麼改用正力(正義力量)和負力(邪惡力量)來表述,更恰當。

聖經中,

神/基督代表正力
魔鬼/敵基督代表負力 (佛教稱為「業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590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10
異鄉 發表於 2008-3-28 09:29 | 只看該作者
歐洲中世紀那些宗教戰爭,還不都是跟隨耶穌的人打起來的嗎?

耶穌不是說要把不信的人用石頭打死嗎?

所以
要走和平的道路,必須跟隨那位被殺死的彌賽亞

實在是與虎謀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1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3-28 11: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igMouth3 於 2008-3-28 09:21 發表

神/基督代表正力
魔鬼/敵基督代表負力 (佛教稱為「業力」?)...



對這個問題我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總共只有四句,包括前面的兩句,我的話完了。
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12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8 11: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借屍還魂 於 2008-3-27 20:02 發表

對這個問題我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總共只有四句,包括前面的兩句,我的話完了。


表達方式非常挑戰智力。贊同!但是對註腳提個建議:

「世界上有兩種人,懂兩進位的,和不懂兩進位的。。。。」還有一種說法: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坐下來就抖腿的,和不抖的。。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27 20:2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3-28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涼泉居士 的帖子

居士見笑了,我就是看書看頭疼了,上來胡呲兩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14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8 12: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借屍還魂 於 2008-3-27 20:46 發表
居士見笑了,我就是看書看頭疼了,上來胡呲兩句。


哦,呲得非常出色。再接再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0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15
XinYang 發表於 2008-3-28 13: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angt1229 於 2008-3-27 20:53 發表
雖然《聖經》的基本方向是肯定和平,但是,卻在某些章節中也出現了「戰爭」「暴力」「報仇」的故事 ...


這句話明顯說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6
 樓主|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8-3-28 16:08 | 只看該作者
大家用不著斷章取義了。雖然這個是2樓的最愛。

在改正錯誤以先,必須要先面對錯誤。

陷在泥潭裡的人,並不是閉上眼睛,就乾淨了。

還有,我不懂猶太語,難道我不會拜託我的猶太朋友查字典嗎??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