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基直通車巨虧被清盤 誰把QDII投資者推進火坑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3-27 2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3月27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周婷婷 祁和忠 於春敏  

3月19日,民生銀行「港基直通車」QDII虧損50%而清盤,四個月內投資者50%的虛虧變實虧。

  基金系QDII產品成立至今短短半年平均虧30%左右,最大虧損達到40%。

  最近一周,5基金系QDII以平均6.54%的加速度下跌。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海外股市在高位搖搖欲墜的時候,內地QDII高調出海!是天災還是人禍?

  如何能夠糾正QDII的投資行為?如何讓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新聞事件

  民生QDII被清盤QDII出海全軍覆沒

  BY 周婷婷 每日經濟新聞

  僅僅4個多月的時間,上海肖先生購買的100萬元民生銀行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QDII產品不僅沒賺到錢,本金還虧了50萬元!這讓肖先生非常痛苦。

  「比我自己炒股都虧得厲害啊。我該怎麼辦?他們當初宣傳的多好啊!」

  和肖先生一樣,3月19日,全國很多購買民生銀行非凡理財 「港基直通車」的投資者都接到一個意外的電話,電話來自民生銀行業務員,大致意思是這款產品在虧損了50%的情況下被自動結束。對於自己財富的大幅縮水,投資者憤怒之情難以言表。

  與此同時,首批出海卻遭遇寒流的4隻QDII產品,凈值損失幅度繼續加大,接二連三地再創歷史新低。據記者初步測算,在這近半年之內出海的四隻QDII基金,虧損額超過了300億。

  據了解,首隻股票權益類QDII基金、也是標誌著我國公募基金正式跨入了全球投資新時代的基金??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9月12日首發,募集當天由於受投資者熱烈追捧,認購情況超過了市場預期,於當日發布了該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募集金額超過150億元人民幣的預定發售規模。最後,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還進行了追加認購。可短短半年時間的運作,現在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凈值僅為0.79元,虧損達21%。

  另外兩隻QDII的凈值表現也再次屢創新低:華夏全球精選和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的基金凈值分別為0.737元和0.674元。QDII的虧損與港股大幅下跌直接相關,目前QDII都主要掛鉤H股,尤其是去年九、十月是這些QDII密集出海的時期,這些QDII均為高位建倉,而此後由於受到次貸風波影響,香港股市上的H股更成為重災區,同時,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也導致QDII的凈值下滑。

  今年以來,這4隻QDII基金平均跌幅更是達到28.75%,超過了A股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下跌幅度。對於QDII的投資人來講,可謂損失慘重。

  深度分析

  倉促出海 誰把投資者推入深淵?

  BY 祁和忠 於春敏 每日經濟新聞

  對於QDII基金的慘重虧損,相關基金公司與境外投資顧問們往往傾向於把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股市下跌作為「擋箭牌」,但他們卻難以解釋QDII基金為何大幅跑輸基金業績比較基準。

  高位入市 運作者膽子太大

  從首批四隻QDII入市時開始,整個海外市場就處在一個高位。

  南方全球成立時期是2007年9月19日,當時恆生指數是25554.64點;

  華夏全球成立時間是2007年10月9日,成立當日恆生指數點位:28228.04點;

  嘉實海外的成立時間是2007年10月12日,成立當日恆生指數點位:28838.37點;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成立時間是2007年10月22日,成立當日恆生指數點位:28373.63點。

  這些點位當時已經處於高位。更有甚者,後續的很多銀行系QDII成立時,恆生指數已經在30000點以上了。

  再看當時的全球市場,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在全球蔓延,全球市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在這樣的形勢下,連普通投資者都對港股市場感到擔心,為什麼管理層會連續批准QDII產品?

  在這樣的勢道下,具有專業投資水平的基金公司,為何義無反顧地走向海外市場?

  北京一QDII投資者告訴記者:「儘管我對QDII完全不懂,但是被當時那種狂熱的氣氛所吸引。他們根本沒有進行完整的風險提示」。

  上海一專業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管理層和基金公司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時機選擇的錯誤和制度設計的錯誤,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QDII基金制度存重大缺陷

  QDII基金為何會把寶押在「港股直通車」及後續QDII出海上,在高位快速建倉,進行賭博式的投資?QDII基金的境外投資顧問??那些國際機構們在建議QDII基金快速建倉時,他們自己的資金有無進行反向交易,從而損害QDII基金的利益?證監會基金部是否能對QDII基金的投研與交易進行有效監管?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QDII基金的基金經理主要依據境外投資顧問提供的模擬基金投資組合(ModelPorfolio),進行依葫蘆畫瓢式的投資,但對於境外投資顧問所提供模擬投資組合的及時性、公正性缺乏考核手段。也就是說,QDII基金的管理人向境外投資顧問購買投資諮詢服務,但具體服務的質量卻完全掌握在外方手中。

  這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台灣地區QDII基金模式,而大陸QDII基金經理也主要來自台灣,這就加重了專業人士對當前QDII基金髮展方向的擔憂。據了解,台灣地區QDII基金的管理在全球處於比較落後的地位,基金經理缺乏必要的投研決策能力,而是主要依靠外方,是一種比較失敗的模式。

  改革之道

  雙管齊下救QDII

  BY 祁和忠 每日經濟新聞

  引技術

  前景看好 富達終肯當顧問

  去年9、10月份國內首批4隻QDII基金近1200億元的出海規模,依然令國際巨頭們感到震驚,即使一向高傲的全球資產管理業超級大腕??富達基金也坐不住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富達基金已經改變原來的觀望策略,正在與華安基金合作,積極申請華安基金第二隻QDII基金產品的投資顧問業務資格。與首批4隻QDII基金的投資顧問們不願向中方轉移投研技術不同,在幾經博弈之後,華安與富達的合作有望在技術轉移方面取得突破,以彌補現有QDII制度的嚴重缺陷。

  富達基金是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25萬億美元,該公司前明星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對於中國基金市場來說,該公司卻是一個遲來者,多年來該公司一直在中國國內基金業的大門外徘徊和守候,其中根本原因是該公司的目標是設立獨資基金公司,不願設立合資基金公司。

  根據現有政策,海外資產管理公司不允許在國內設立獨資基金公司,而是必須通過設立合資基金公司的形式進入國內市場,即「以技術換市場」,以培育中國民族資產管理業的發展。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富達基金遲遲沒有進入中國市場,而是企圖等待中國政策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基金公司后再進入。去年證監會、外管局等有關方面倉促推出QDII基金的舉措,以及首批4隻QDII基金首發募集的超大資產規模,終於令環伺已久的富達基金看到了設立獨資基金公司之外的一條新通道,這就是QDII基金的境外投資顧問業務。

  聯姻華安 以技術換市場

  富達基金的繡球已拋落在華安基金公司的頭上。作為國內首隻試點QDII基金的管理人,華安基金於2006年率先推出華安國際配置基金,聘請雷曼兄弟為境外投資顧問,可謂第一個吃螃蟹者。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最新公布的單位凈值為0.987元,在全部6隻QDII基金中虧損相對最小。

  與華安的首隻試點QDII基金相比,去年9、10月份出海的首批4隻QDII基金則出現重大倒退。據悉,該4隻QDII基金基本上將投研交於境外投資顧問之手,且無法對境外投資顧問是否能公平對待來自中國的基金資產予以有效監管,這有可能是首批4隻QDII基金髮生重大虧損的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在華安基金第二隻QDII基金產品第一稿方案上報后,監管層迫於首批4隻QDII基金已經出現重大虧損的壓力,要求富達與華安在投研技術領域進行合作,富達基金最終同意作出讓步。現在,修改後的第二稿方案已經上報,並正在審批中。

  改制度

  監管層「亡羊補牢」緊急應對

  對於QDII制度存在的嚴重問題,以及中小投資者的強烈不滿,證監會、外管局等相關部門已難以視而不見,正在緊急磋商,彌補漏洞。

  據悉,在出現這種嚴重後果后,證監會、外管局等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加緊研究,以「亡羊補牢」。

  專業人士指出,有關方面的剛愎自用與好大喜功,是QDII基金巨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現在的嚴重虧損,能夠讓相關部門警醒,則未免不是一件不幸中的萬幸。當務之急,應是廣開言路,而不應再進行拍腦袋式的決策。

  QDII制度首先應對國際資產管理機構申請成為境外投資顧問,制訂出明確的轉移投研技術的要求,以避免淪為中國市場淪為外方的一個銷售點。在這方面,監管部門不應無所作為。同時,具有較強實力的國內獨資基金公司應聘請國際一流基金經理管理QDII資產,或直接到海外收購一些投研實力強的小型資產管理公司,以培養自己的投研團隊。

  有關方面不應一味以QDII基金只重視選股、進行長期投資等去搪塞和忽悠投資者,而應認真檢討自身存在的問題。基金公司聘請投資顧問受託管理持有人資產,必須盡到專業義務的能力,專業義務不僅體現在個股選擇方面,而是首先體現在資產配置能力方面,包括大類資產配置、類屬資產配置、區域資產配置等。「如果只強調擇股,基金公司和投資顧問憑什麼收取1.8%的年管理費呢?買只股票放在那兒,這是很多散戶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一位資深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

  評論

  解剖QDII得失寬容之外更需反思

  BY 祁和忠 每日經濟新聞

  在短短半年時間裡,QDII基金的凈值損失百分之三四十,基金公司與境外投資顧問的投資表現未能表現出任何價值,甚至不及一個散戶自己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持有人只能發發牢騷,而基金公司與境外投資顧問則在大把大把地繼續計提管理費,請問在成熟市場,如美國,基金公司能獲得這樣的寬容嗎?恐怕他們早就被立案調查了。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去年8月底,美國次貸危機的嚴重性就已在國際投資界形成共識,國內基金公司也是心知肚明。但是,這種專業性的判斷並沒有妨礙相關基金公司募集了近1200億資金,並把投資決策權拱手讓給境外投資顧問,在高位快速建倉,把700餘萬戶持有人推到火炕之中。

  有相關基金公司的高管辯稱,在基金成立后,立即把資金變成股票,這是國際成熟市場的通常做法。這是一種無恥的謊言!有關方面應該徹查,那些境外投資顧問們在建議國內QDII基金高位建倉的同時,他們自己旗下的基金有否進行反向操作,是在凈買入還是在凈賣出?

  人們要問,在基金公司自身缺乏投研能力,同時又難以對境外投資顧問進行有效考核和監督的情況下,為何要讓QDII基金倉促出海?在QDII基金出海前,國際對沖基金在瘋狂推高港股,要把港股直通車和QDII基金高位套牢,在這種背景下,有關方面緊急叫停了港股直通車,但QDII基金卻眼睜睜地滿載著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希冀沖向懸崖。

  在基金公司瘋狂追求資產規模的利益驅動下,基金公司自律、基金行業自律失去效用。而證監會基金部又未能有效發揮其應有的監管職能,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亂管。例如,證監會基金部未能事先制定規則,對QDII基金的投研流程提出具體要求,對QDII基金的境外投資顧問提供的投研服務也缺乏基本考核和約束手段。而對於管理QDII的基金公司做多大廣告進行宣傳,有關方面卻熱心得多,甚至專門打電話要求基金公司把QDII基金的廣告做得大一些,以宣傳其政績。

  對於上述種種問題,廣大持有人都表現出令人敬佩的寬容。但現在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寬容,更需要市場參與各方的反思與檢討。否則,我們將來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3-27 20:52 | 只看該作者
對於想買港股的人來說,這是好消息。等於說對手投降了。

對於中國基民來說,中國的銀行靠壟斷高收費、高利息。它們把基民的錢委託給美國人來管,就是把雞托給黃鼠狼來管。以在新加坡的國航油為例 ,炒油借高盛等美日銀行的錢,作為對手,它們可以推測出借錢的用途。所以很容易受到它們的擠兌。國儲銅事件也類似。

換一句話說,當初人家知道你要把千億元投到港市,人家可以故意抬高價格,你投進來,人家撤走。現在你在股市低點撤了,人家進來也是個好機會。



[ 本帖最後由 華夏之聲 於 2008-3-27 23:0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3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3-28 00:47 | 只看該作者
這其中有相當一部錢應該是虧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香港和紐約的是直接相關的。這
也是買紐約上市的中國股的好時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4
雨來 發表於 2008-3-28 12:10 | 只看該作者
當初我們的經濟學家可不是這麼說的,他們說A股太高了,港股較低,開通港股直通車則會把港股抬高一點,A股拉低一些,這樣A股和港股則會趨向一致。

殊不知港股是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的,A股的權證只有幾支,而港股除股指期貨以外還有兩千多支的權證可以做,只要港股高出預期,港人和全球的炒港股的外國人一律都會賣出做空賺錢。
當初我們的管理者計劃開通港股直通車的時候只允許國人買賣股票,卻杜絕國人其它買賣權證和股指期貨的權利,我真的不願意從壞處去想那些經濟學家,只是單純的認為他們學業不精罷了。

幸虧我們的溫總理及時叫停了港股直通車計劃,否則不堪設想啊
僅這一點,溫總理就是一個人民的好總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5
雨來 發表於 2008-3-28 12:22 | 只看該作者
被清盤的那支QDII應該不只虧了50%,港幣一直和美元對接,從去年三季度到現在人民幣漲了近10%,所以應該虧了近60%左右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6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4-2 05:4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我說到做到,當天賣了XEC(天然氣),買了上圖的EW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6: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