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乖孩子綜合症」扭曲海外華人之間的關係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3-23 2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的故事當然不能簡單地用於比擬現在,也不是說海外華人就只有兩種選擇,更不是說現代歐美是七十年前的德國。但是,在世界上族裔沒有消失以前,族裔仍是客觀上存在的一種類別劃分,個人可以不關心這種劃分,但社會上的多數人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關心程度而認為此人無族裔。長久以來,「乖孩子綜合症」不僅不能使海外華人獨善其身,保全自己,更扭曲了華裔族群內部的關係。

「乖孩子綜合症」使華人不太有主見,在公共場合中,習慣跟隨居住國「主流」。「主流」社會本來也不是樣樣都有統一的意見,但是乖孩子們沒有自己的立場、或者不敢表達自己的立場,容易出現見風使舵的行為。缺乏創見,或者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意見,還有迴避責任的嫌疑。

在海外,華人較少能夠成為領導者,原因有很多,其中行政能力和社會地位對族裔利益的影響最明顯,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影響不是一代的事情,可能持續多代。沒有相當數量的華人做領導,華人在許多行業就一定受到壓制。個人可以憑藉突出的專業成就打破一些族裔瓶頸,但是如果華人整體的地位沒有改善,個體不足以影響全部,其後代還是會和其他華人一樣遭到不通程度的歧視。

華人被歧視、被壓制的時候,其他華人不能簡單地以白人觀點為正確,需要自己了解實際情況,不被有偏見的白人誤導。有創造性的人,通常會有點性格,有如此性格的白人是被白人和其他人所容忍、甚至提倡的。如果華人普遍只做乖乖的好學生狀,有性格的人就特別不被寬容,這就可能形成外界對白人和華人的雙重標準。生物學界,耶魯大學的傅新元、普林斯頓大學的錢卓,無疑達到了兩校的永久教授標準,傅新元比耶魯的許多永久教授水平高,錢卓的成就被校長在畢業典禮上作為普林斯頓的驕傲講述給畢業生。可是一轉身,校長又反對給他永久教授位置。如果華人有力量,他們可能就不會受這種冤枉。生物醫學界的華人數量已經很多,本來應該可以利用這些事情實施一定的壓力,使某些人不能過分壓制華人,可是遺憾的是,至今沒有任何華人團結起來幫助扭轉類似的不合理事情。

「乖孩子綜合症」也容易造成華人之間的競爭和矛盾。習慣於在白人面前做「乖孩子」的人,有些其實為人並不是真正的好。他們可能在白人面前乖巧,在華人中間卻是一輩子「很有孩子氣」,喜歡和其他華人比誰「有出息」,這樣的「乖孩子」特別妒忌其他華人,甚至做出專門損害其他華人利益的事情。華人有個爭做「第一……華人」的喜好,其中有良性的因素,但是也有不良傾向:這個喜好一不留神和「乖孩子綜合症」攪合在一起就可能成為一劑毒藥。為了爭這個「第一」,有些華人會極力競爭甚至排斥其他華人。某些華人做了領導后,即使華人下屬與其他人比較同樣出色甚至更出色時,為了顯示「公平」或者體驗領導白人的優越感,他們故意不提拔華人。這樣反而出現有些部門因為華人領導而其下屬華人更少,或者提升更慢的情形。

今天的白人社會確實更多地接受華人,也不再有專門排斥所有華人的法律。但是偏見和歧視的存在也是事實,而且歧視的對象不僅不區別華人的來源地(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對居住國出生的華人也有歧視。「乖孩子綜合症」使有些華人盡量避免和「主流」社會衝突,即使這個衝突是「主流」社會發起、直接危害華人利益的。李文和是台灣旅美的物理學家,白人不管其來自台灣,懷疑他是中國大陸的間諜。如果我們給自己找個理由(我們是「大陸來的」、「學生物的」,和他關係不大)而偷安一隅,不聲援李文和,以後輪到別人誣陷我們的時候也可以面臨孤立無援的境地,長此以往,良性互動將難以形成。

無論海內外華人是否信仰世界大同,必須承認,華人單方面的良好意願並不足以實現這個大同。相關的一個問題是,政治因素方方面面,複雜多元,可是有些政治是活著的人逃避不了的,特別是當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個人生活的時候。

華人常常喜好遠離政治,或者以標榜不問政治為自豪,原因是多樣的。其中部分原因是小時候家長提倡,特別是因為中國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使相當一部分華人害怕、厭惡政治。可是如果這些對兒童的教育簡單地擴大為成人規範時,就有點可笑。政治有多個層面,大到國際、國家的政治,小到群體、個人的政治,有的是權力,更包含權益。不要權力的教導或許有點道理,但被胡塗地推廣到不要權益,無異於作繭自縛。當他人將種族有關的政治強加到我們頭上來的時候,如果還要避免政治,無異於放棄自身權益、任人欺凌。別人搞族裔政治,我們畫地為牢的避免政治,希望靠其它努力自我證明,克服族裔政治造成的困難,這是鴕鳥策略。愛爾蘭人不做鴕鳥,突破盎格魯-撒克遜-新教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對愛爾蘭人、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和排斥,才有肯尼迪做第一位天主教美國總統。猶太人的人數不多,如果他們用逃避現實的鴕鳥策略,也不可能有今日之勢。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23

主題

883

帖子

2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7
沙發
dj13579 發表於 2008-3-26 02:29 | 只看該作者

這不是好孩子,是奴性

中國人的堅韌,倔強,為節,為義,為道而死
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
中國人的脊樑和骨氣

但是這種精神已經為當今的中國社會所不容
黨代表的中國文化是一黨世襲的官僚文化
如果堅持己見,堅持節氣,義氣,道德,信譽,仁義,忠誠
不懂得與人斗其樂無窮,背信棄義的小人邏輯
會死的很慘的

中國人自古從來不具有奴性的劣根,或許只是成為小人而渴望平安的活著的願望
但是統治者卻希望這劣根成為
中國人基本屬性,
在不斷的灌輸,不斷的改變,不斷的努力著

所以中國人只能成為小人才能在中國這個社會生存
然而出國來了,卻慢慢知道,小人是會被鄙視的
這種被鄙視的自卑,被釋放的時候卻成為了一種壓抑中的變態
他的結果就是去壓迫,殘害,虐待一個更弱小的同類
變態的心靈由此被小人在小人中傳播,鼠疫一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