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愛維持婚姻還是婚姻維持愛

[複製鏈接]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zyzx 發表於 2008-2-27 0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個朋友曾經滿懷感嘆地對我說,我們這麼多人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那一半,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當然不是說那種完美無缺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這樣或那樣特點的人,而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來說卻彌足珍貴,因為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完整。

    而我則認為有另外一種可能:也許夫妻之間能夠長相廝守,並不是因為彼此有什麼特別的個性,恰恰相反,很可能是因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才最終發現了彼此的優點。

    我一直以為自己的這個想法非常新穎,直到最近我同戴維·布蘭肯霍恩聊天,他提醒我去看看神學家朋霍費爾(DietrichBonhoeffer)1943年從納粹集中營中給一對新郎、新娘寫的一封信。「你們的愛是你們的私有財產,」朋霍費爾對這對新人說,「但婚姻卻遠不是一件個人的事情--它是一種角色,甚至於可以說是一個職位。你們在上帝和眾人的眼中走到一起,並不僅僅因為你們彼此相愛……」

    「不是愛維持你們的婚姻,從現在開始,婚姻將維持你們的愛。」

    也許這個話題並不適合在報紙的言論版上來討論,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討論的所有話題都讓我禁不住考慮美國社會當前的婚姻現狀。我想到這個問題還因為,我看到我所在的杜克大學里,有那麼多的年輕人相互維持著那種非常不負責任的關係--他們住在一起,僅僅是因為「彼此需要」;我想到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許多孩子在學業上苦苦掙扎,因為他們的單身媽媽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經濟乃至情感方面的支持;我想到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諸多的年輕小夥子走上歧路--我們美國的監獄裡面,年輕男—性的比例實在是太高了,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乃在於他們不懂得愛的原則--原本應該由他們的父親來教導他們這一切;我想到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許多年輕的女性們,她們不知道該如何鑒別那些追逐他們的男人,因為她的家裡根本就沒有一個好父親作表率!我想到這個問題,還因為我看到那些年輕的小夥子們(有些其實年紀也不小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現代生活中的角色!

    每當我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打電話給布蘭肯霍恩,他是美國價值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時也是一項被稱之為「婚姻運動」的活動的領導人。上周我給遠在紐約的布蘭肯霍恩打電話,他告訴我,不要對「沒有著落感」和「沒有方向感」大驚小怪,尤其是對於那些年輕的男性來說,這種感覺非常正常。「畢竟,說父親要不要無所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有整整一代人的時間了。為什麼有些人還是對此驚詫莫名呢?」

    布蘭肯霍恩說最讓他感到震驚的是,許多做父親的--已婚父親,無論拿什麼標準來說,都非常了不起。「他們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婚姻看起來也非常和諧,他們把自己的妻子當作平等的另一半--他們是我們最好的父親。」

    「但同那些單身媽媽的家庭相比,模範父親的數量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布蘭肯霍恩說有一件事情我們似乎忘了,那就是婚姻遠不是配偶雙方個人間的事情,一個個家庭就是一個個社會肌體,具有非常深刻的社會意義。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發現,結了婚的男人耗在外面同朋友喝酒的可能性要小很多,而且他們也更有可能留點存款。婚姻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社會角色,遠比我們渺小的自我要強大得多。婚姻界定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我們來界定婚姻。

    然而現在,婚姻似乎正在失去其社會有機體的屬性,成為一種非常私密的關係--這就非常可能使得婚姻成為滿足個人需要的工具。布蘭肯霍恩回憶起布魯斯·威利斯在同戴米-摩爾的婚姻宣告結束時說的一句話。威利斯說自己在很多方面,「如同往常一樣,同摩爾極為親近」,他說自己同摩爾的友誼將繼續存在,只不過婚姻的這種形式宣告結束而已。

    每當想到年輕人以及他們對於婚姻的態度的時候,我總忍不住想,也許正是由於婚姻的這種形式被拋到一邊讓我感到不安。我們過去老是拿那種非常實用的觀點來說服我們的孩子走進婚姻的殿堂--尤其是勸說他們婚姻從經濟上來考慮非常合算,不過現在當我們發現他們看待婚姻的態度,如同看待換工作和個人職業發展一樣時,我們又被驚呆了--什麼都成,只要我們彼此相愛……

    也許還是朋霍費爾說得對--不是愛維持婚姻,而是婚姻讓愛永恆!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8-2-27 09:07 | 只看該作者
婚姻由愛始,由情系,由死終...
無情無愛之時,則頃刻灰飛煙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