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盛頓郵報:所謂的中國間諜其實是企業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2-17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美國破獲了不少中國間諜案或經濟間諜案,指責中國圖謀竊取美國軍事和科技情報。《華盛頓郵報》對此指出,其實竊取情報的只是一些企業家,並不是政府特工。

  《華盛頓郵報》2月15日刊文介紹了幾起「擁抱中國自由市場的間諜案」。文章強調指出,美國認為那些竊取科技情報的只是一些想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人員,而不是中國政府指派的特工。

  文章列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居住在加州矽谷的華裔工程師李藍(Lan Lee)和葛越飛(Yuefei Ge)一案。兩個當初起草了一份生意計劃,並認為他們的計劃將會攪混美國的微晶片工業。不過,他們所使用的藍圖據稱是從矽谷的一家公司竊取的,兩人計劃在中國以更低的成本生產一種超高速晶元。

  美國聯邦調查局所發現的文件包括兩名工程師與北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簽定的合同,這家投資公司打算給兩人投資約360萬美元的資金,來作為他們實現企業家夢想的啟動資金,他們還需要從中國政府尋求更多的資金。

  在2007年10月遭到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和更嚴重的經濟間諜等多項罪名指控后,李藍和葛越飛否認了這些控罪。《華盛頓郵報》指出,這起間諜案只是十多起涉及到被指控向中國出售或企圖出售科技情報案件之一,也是今年美國法庭正在審理的間諜案之一。

  文章指出,竊取他們的筆記本電腦,在出境時搜查那些為美國公司工作的中國工程師的旅行箱,是為了查找一些美國最尖端技術而設計的一道程序,這些尖端技術包括飛行模擬程式、微波設計、潛艇電子推進系統和夜視裝備等。

  《華盛頓郵報》列舉的第二中國間諜案的例子,就是2月11日美國司法部最新宣布的兩起「間諜案」。當天,美國執法人員分別在加州、弗吉尼亞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逮捕了四名被指控為幫助中國政府竊取高科技軍事機密的嫌犯。美國司法部官員當天稱,有些國家已經證實自己旨在執著地從事間諜活動的決心,中國就是其中一個。

  檢方描述說,這起試圖竊取美國軍事情報的圖謀牽涉到被告與中國政府的直接聯繫。文章指出,但是,在許多這樣的間諜案中,中國政府捲入的問題很難得以準確說明,因為美國政府的說詞從一開始到最後結束總是不斷改口的。美國政府官員稱,有一個試圖想向中國政府和軍隊出售情報的地下交易場所,但卻沒人知道成交了多少,或者是否中國政府真在從事這樣的活動。儘管如此,美國當局擔心可能產生的後果。

  《華盛頓郵報》指出,中國政府一再否認涉及任何竊取美國高科技的企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稱美國的有關指控是「侮辱」和「誤導」。「所謂的對中國間諜活動的指控是毫無根據和別有用心的,」劉建超在2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回應說。

  美國政府的報告也顯示,許多被抓到的竊取美國科技情報的人都是小偷,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特工。美國國家情報局說,作案者並沒有來到美國並在中國政府的支使下去竊取科技情報,他們是一些揣摩著想把情報出售給中國從而可以迅速賺錢的企業家。

  美國國家情報局反間諜負責人布萊納(Joel Brenner)在最近一次講話中說,「情報世界已出現一個地震式的轉變,它越來越依靠私營部門。」

  《華盛頓郵報》的長篇文章指出,但一些華裔美國人已經對這種涉及到種族的歇斯底里症表達出擔憂,他們擔心華裔美國人和中國公民正在遭受象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俄羅斯人被指控為蘇聯間諜那樣的迫害。他們說,美國執法官員已經不公平地把竊取商業機密的指控簡單地變成國際經濟間諜罪,只因為被告是華人。

  「華盛頓所有人都有一種心態,那就是中國是我們的一個主要對手和敵人,如果今天不是,明天也會是,所以我們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對付他們。因此便出現了這麼多嚴重的偏見,」美國有影響力的華人團體「百人會」會員、矽谷商務顧問顧屏山(George Koo)指出。

  在這篇談論中國間諜案的文章中,《華盛頓郵報》還指出,近些年來美國已經抓獲了數十人非法向其它國家提供高科技產品,有的因違反出口法或竊取商業機密而正在服刑,但根據美國1996年通過的經濟間諜法,目前只有三人因幫助外國政府而被定罪。三人均來自矽谷,都涉及到中國。

  2006年12月,美國公民葉菲(Ye Fei)和來自中國的美國永久公民鐘鳴(Ming Zhong),承認從他們的美國僱主那裡竊取晶元設計,並試圖將他們帶到中國創建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2007年8月,孟曉東(Xiaodong Meng)被判定,從為軍事飛行設計模擬程序的Quantum3d竊取計算機代碼,並試圖將其出售給中國海軍。孟將有2月份被判刑。

  文章稱,中國政府在推出了被稱為863計劃后,努力想成為一個科技大國。這個計劃是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在1986年3月發起的,提出了要在全國科研和開發上投入13億美元資金。其目的是縮小中國與西方國家在航天測控、核能和信息技術等十幾個行業的差距。

  該計劃開始實施時,每年都發表年度報告,詳細說明這些資金和經費都投到哪裡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績。但在2002年,政府突然停止簽發年度更新報告,直到今天也沒有透露已花掉了多少資金。

  最近剛從華盛頓保守研究機構美國傳統基金會退休的前美軍情報人員伍爾澤(Larry Wortzel)認為,中國的863計劃是獎勵那些竊取機密的項目中的一部分。「863計劃與國家指導下的傳統和經濟間諜活動有關,但它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伍爾澤說。

  伍爾澤還說,中國政府與所謂的私營企業家之間在尋求購買或竊取美國科技情報方面的聯繫,在他為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工作時對簽證申請者展開調查的結果,便是一個明顯的證據。伍爾澤稱,在某些簽證申請中,他發現中國的營業執照上都寫著沒有政府或軍方背景,但當他去申請者的地址查訪時,便發現這些機構都隸屬於軍事研究機構或國防工業研究機構。

  「這意味著,為了獲取情報,中國的一些團體或申請人故意隱瞞自己的國防、軍事或政府的背景關係,要不然他們就會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伍爾澤說。

  此外,美國政府官員和分析家也指出,為了推動合法的研究,中國政府一直在直接或間接地鼓勵經濟間諜活動。文章一開頭所提到的李藍和葛越飛一案就是這樣,據美國司法部文件顯示,兩人當初指望從政府的863計劃中獲得資金,來創辦他們的新公司。

  加州聖塔克拉拉Transmeta公司前僱員葉菲和鐘鳴,當初也希望通過獲得「863計劃」的資金,在中國開發他們所竊取的技術。2001年,葉菲和鐘鳴在舊金山機場準備登上一架飛往中國的飛機時被逮捕,兩人行李中藏有從Transmeta、Sun Microsystems、NEC Electronics和Trident Microsystems公司竊取的一些有關集成電路的技術情報。

  當時,葉菲和鐘鳴尋求通過一家設在杭州的名叫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Supervision)來開發他們「所掌握」的技術。法庭文件指控說,兩名被告當時還與一名身份不明的大學教授一起工作,這名教授在幫助他們從863計劃中獲得資金。

  《華盛頓郵報》記者通過電話與註冊文件上所顯示的中天微系統公司投資者嚴曉浪(Yan Xiaolang)取得聯繫。目前在浙江大學電氣學院擔任電子學教授的嚴曉浪證實,他曾與葉菲和鐘鳴一起工作過。但,同時還擔任中國國家863集成電路設計專家組組長嚴曉浪也表示,無論是公司還是中國政府都不知道他們計劃是竊取的。「我好長時間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也沒有與他們聯繫過。我對他們的活動一無所知,」嚴曉浪說。

  資料顯示,杭州中天微系統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三名美國矽谷回國創業的資深集成電路技術專家與中方合資組建。公司總部設立於杭州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內。當時,曾有媒體質疑,中天公司是否拿到國家863項目,是否獲得863基金支持,這其中的關鍵又是中天是否有一位「能獲取863項目基金的大陸教授」。

  杭州工商局資料顯示,嚴曉浪是中天公司董事長,註冊身份是浙江大學電氣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嚴此前還曾任杭州市科委主任。嚴曉浪沒有正面回答中天是否在做863項目,只是強調,葉、鍾二人2001年底被抓時,還無所謂什麼申請不申請,因為到2002年5月份,863計劃才發布申請指南,而且 「自他倆在美國被抓后,我就跟他們失去聯繫」。

  由清華大學網路中心牽頭承擔、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若干研究單位參加完成的國家「十五」863計劃信息領域通信技術主題「可信任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研究」快速啟動重點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863計劃信息領域專家組組織的驗收。

  嚴曉浪對美國方面將葉菲和鐘鳴二人與中天和863計劃聯繫起來,表示「遺憾和氣憤」,並稱863計劃還會在不損害他國知識產權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支持海外華人回國創業。

  《華盛頓郵報》在談到另一起中國間諜案時指出,李藍和葛越飛案是否也是在相同情況下成為美國執法部門的目標,現在還清楚,因為有關的此案的許多文件仍被密封。李和葛的律師還有他們的前僱主都拒絕對案發表評論。李藍和葛越飛被捕后交30萬美元債券獲保釋,目前仍居住在矽谷。聖何塞地區法院計劃於2 月25日開庭審理此案。

  李藍和葛越飛被指控建立已在美國特拉華州建立一家名叫SICO Microsystems的幌子公司,利用竊取的技術藍圖來開發和銷售微處理器。SICO在2003年與中國一家公司簽定了合作協議,這家公司是由風險資本家劉柏森(Liu Baisen)經營的。法庭文件顯示,劉當時同意確保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獲得863撥款。

  起訴書還顯示,從李藍家搜查到的電腦文件提到了與中國軍方的談判。在一封電子信件中,一位身份不明的人向李藍保證,中國政府和軍隊「並不危言聳聽」,他們「只是提供幫助和支持,並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

  在北京辦公室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採訪時,劉柏森說他是通過一位家庭朋友的介紹與李藍和葛越飛相識的。劉表示,他並不知道這項技術是偷來的。劉還說,一位朋友告訴他說他認識一些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在美國曾設計了一種非常強大的晶元,「如果我們能生產這種晶元,就能賺3億美元。」

  「我當時很感興趣,誰不會對它感興趣啊?」劉柏森說。「我對科技了解的不多。當時我所理解的就是它能賺到錢。」

  在被問道他與中國政府和軍方有何關係時,劉柏森反問道:如果政府一直參與李藍和葛越飛的計劃,他們不早就生產出晶元了嗎?  


來源: 網訊

這內容已經在《軍》版發過了,在這裡再發一次。這文章實際已經「回答」了所謂中國政府「低調」的問題。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沙發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8-2-17 12:57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媒體、政客都患了間諜狂想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8

主題

1335

帖子

48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3
3
洪水烈火 發表於 2008-2-17 13:0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沒看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4
釣貓魚 發表於 2008-2-17 13:12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也是這樣乾的  不用理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