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融入加拿大的生活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2-13 2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既然身在加拿大,就要學會在加拿大生存。以下的話算是給您指點迷津。

  要精通廚藝

  會做自己愛吃的中餐,但不要太精通、太講究,不要缺一樣配料就覺得無法下咽。

  要學會隨時隨地跟別人微笑

  但不要被商人的微笑所蒙蔽而忘了去仔細讀合同(注意合同的背面!)

  要在講英語時忘掉漢語的習慣

  別講中式英語;但在說漢語時,也別以帶英文習慣、說英式中文而自豪。那隻能說明漢語的基礎還需鞏固。跟華人同胞見面也不要劈頭就講英文,好像是在過招兒。

  要直率

  要改掉中國人拐彎抹角的習慣。但要學會洋人的委婉。

  不要帶著傳統教學方法的框杠來上這裡的大學,那會很被動。但是,假如覺得上學枯燥,那也不必過人驚訝。做洋論文,也很可能會做得像魯迅所說的 做古文一樣:通篇用典,都是自己寫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不同的是,洋論文要求你不僅要「事出有因」,而且要「查有實據」--要有引文目錄。

  要抵抗起個蹩腳的洋名的誘惑

  不必學著別人,非得張三就叫山姆張、李四就叫西蒙李或莎莉李、王二麻子就叫馬修王。不了解歷史和文化,也許10年以後你才 發現自己竟然跟某 個臭名昭著的人物同名。但是,當你被洋人叫拼音名字時,你要準備好,對各種奇怪的叫法都得答應。假如嫁給了外國人,那就不要羞於用丈夫的姓,別以為洋人 就沒有勢利眼的,用外國的姓有時候很能消除民族隔閡。

  如果是單身女子在加拿大,那一定要明白加拿大男人單獨請你吃晚飯,那幾乎就是漢語的「約會」的意思。吃完飯如果在他的樓下請你上去坐坐,那據說就是加拿大的約會的意思--多半就下不來了。但是,注意不要看到洋人專註熱情的眼神就認為那裡面有什麼意思。加拿大人的五官凹凸有致、表情的透明度也高,所以那眼神也只能禮貌友好而已。更不要認為嫁給加拿大人就一定很浪漫。從表面上看,多數加拿大丈夫是跟中國丈夫一樣「家常」的--假如他是個好丈夫、不花心的話。

  在方面,要看清這裡的社會分工格局,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期望還能有在國內時那樣的職位。但是,也不能完全喪失了自我。若您是以國內大學教授的身份來到這裡,我勸您最好別屈就自己到餐館打工,畢竟為中國民族培養優秀人才要有價值的多。

  不要一味崇洋

  但是也不要妄自尊大,總拿北京上海的大酒店標準來跟這裡的窮人水準相比。外國確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國外的好東西,學到中國也不見得依舊精彩。

  在加拿大生活,要入鄉隨俗,盡量西化,別抱著舊皇曆跟環境格格不入。但是也不要以為通過自身的努力,自己就可以變成洋人。更別以為自己就是國際人了-- 私有制還存在。也不必總想著自己是華人,那會把生活搞得太敏感,風聲鶴唳*木皆兵。當然也不能不想著自己是炎黃子孫!至少,加拿大社會還以它的多元文化而自豪呢。

  總之,生存在海外,角色里有很多尷尬。但要學會轉化適應。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