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鼠年說鼠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3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鼠年說鼠

  □撰文 / 萬建中

  經過十二年的輪迴,鼠年又回來了。鼠,儘管不是人類豢養的動物,卻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和我們的關係非常「親近」和密切。於是,我們世世代代都在講述著關於鼠的傳說和故事,並且形成了對鼠的信仰。

  為何十二生肖鼠為大?

  說到老鼠,它最值得炫耀的地方是它處於十二生肖之首。至於說到鼠何以居此顯要地位,很多人並不清楚。關於這個問題,許多民間傳說給予了解釋,下面的兩則民間傳說可謂最典型也最有趣。

  傳說玉皇大帝要給十二種動物排座次,派貓去通知其他十一種動物,其中並沒有老鼠。老鼠偷聽到了貓對牛的傳話,便先下手為強,偷偷地第一個到天宮報到。糊塗的玉皇大帝見老鼠應卯,也不辨真偽,當下排在第一位,第一個被通知的反而成了第二。貓給其他動物一個個傳話完畢后趕到天庭,十二個座位已排完,沒有了它的位子,所以十二生肖老鼠成了老大,反倒沒有了貓。從此,貓與老鼠結下大仇,見老鼠就要追咬。

  另一個傳說卻和紀年有關。據說有一天,玉皇大帝覺得凡間用天干地支紀年雖然不錯,但是一般人哪裡記得什麼子午卯酉?若是用動物來代替,豈不通俗又方便?於是決定召開一個甄選生肖大會,頒下聖旨通知各類動物。那時候貓和老鼠原是好朋友,吃住一塊兒,情逾兄弟,接到聖旨都很高興,說好要一起去參加大會。因為貓喜歡睡,常常一睡就日上三竿,所以大會前夜同老鼠商量:「鼠弟,明天大會,我怕睡過頭,拜託你早上叫我好不好?」老鼠說:「貓哥!沒問題!你放心睡好啦!到時我一定叫你。」貓聽了,道聲謝謝,真的放下心來呼呼大睡了。次日,天還黑黑的,老鼠就起床,躡手躡腳地梳洗一番,卻沒有叫醒熟睡的貓,獨個兒走了。

  天大亮時,各種動物陸續都來到大會場,盛況空前。玉皇大帝詳看斟酌,選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挑出十二種動物后,接下來就是排次序的問題,這時起了騷動和爭執,每個都想作領頭。玉皇大帝似乎也有點兒頭疼,不知怎麼排才算公平。看大家吵吵嚷嚷,只有敦厚老實的牛靜坐一旁,安然悠閑一點也不激動。當下有了主意,說:「別吵了,順序由我來決定。你們之中的牛個頭大,性情穩重,讓牛做第一肖。」玉皇大帝的話,誰敢不從?就連一向兇猛,自尊為百獸之王的老虎,雖然怏怏不樂,也沒有提出異議。不料小老鼠跳出來,吱吱兩聲說:「應該是我最大,排第一才對!」大家好生奇怪,十二種動物中明明就是它最小,怎麼自稱最大呢?真是頭腦有毛病了。老鼠說:「每次我一出現,看見的人總會叫,呀!好大的老鼠,從來也沒有聽人說過好大的牛,可見得我在人們心目中比牛大。」老鼠這一番話,大家都不信服,玉皇大帝也感到懷疑,怎麼人們會認為鼠比牛大?老鼠提議:「你們若是不信,可以到人多的地方試試,如果人們都說我大,就讓我做第一肖,怎麼樣?可不能反悔呀!」眾禽獸滿腹狐疑,玉皇大帝也同意試一試,於是相伴到人間的市集去。當牛走入市集時,人人都視若無睹,繼續他們的買賣,這時狡猾的老鼠突然爬到牛背上,趕集的人們一見牛背上的老鼠,果然驚呼起來:「啊呀!好大的老鼠!」玉皇大帝親耳聽到人人都這樣說,無可奈何,只好讓老鼠做第一肖,牛屈居第二了。

  老鼠當上第一肖,意氣風發,得意揚揚地回來,這時貓剛睡醒,睜開惺忪的眼睛,伸了個懶腰說:「鼠弟,咱們快準備去開會吧!」老鼠嘴一撇,說:「你還在做夢呢?大會早結束了,我還當上第一名。」貓吃一驚,睡意全消,圓睜大眼問:「真的?那你為何沒叫我?不是說好一道去的嗎?」老鼠雲淡風清地回答說:「哦!我忘了。」貓氣得鬍子根根翹起,大聲嚷罵:「鼠子!你不講信用,答應要叫醒我的,我才放心睡,卻害我誤了大事,看你怎麼賠?」老鼠不但不認錯,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尖口利舌:「又不欠你,憑什麼要我叫你?是故意不叫的,又怎樣?」這下貓氣壞了,說:「平日你膽小,看我怎麼護你,今日情義全無,可恨!」從此,貓見了老鼠就難掩心頭恨,欲置之於死地,成了世代冤讎。

  上面只是民間老百姓的傳說,事實上,十二生肖的排序一直是歷代學者談論的一個話題。一些學者另闢蹊徑,以期從其他角度給出圓滿的結論。如宋代學者洪巽寫了一部叫《谷漫錄》的書,認為動物的形體決定了它們的次序。古人認為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寅、辰、午、申、戌俱陽(陽性地支),所以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鼠、虎、龍、猴、狗都是五個腳趾,而馬也是單蹄,均是奇數;丑、卯、巳、末、酉、亥俱陰(陰性地支),故取相屬之偶數為名,牛、羊、雞、豬皆四個爪,兔兩個爪,蛇兩個舌,均是偶數。也就是說,生肖是根據這些動物足趾的奇偶數排列入選的。老鼠前足四趾,後足五趾,體態奇、偶皆俱,頗為特殊,故在第一位,依次是牛(四趾)、虎(五趾)、兔(四趾)、龍(五趾)、蛇(無趾舌偶)、馬(單蹄)、羊(四趾)、猴(五趾)、雞(四趾)、狗(五趾)、豬(四趾)。

  明代有位大學者叫朗瑛,則依據動物出沒的活動時間,也就是動物的習性來作出推論。他在《七修類稿》中認為,晝夜中,子時(深夜23點至凌晨1點),夜色最黑暗,老鼠最活躍,「子」同鼠搭配;丑時(凌晨1點至3點),這段時間牛吃足了草,準備清晨出來耕地,所以「丑」就同牛搭配;寅時(早晨3點至5點),據說這個時候老虎最兇猛,所以「寅」同虎相配;清晨五時后,月華還在照耀大地,故「卯」時(5點至7點)與月宮玉兔相連;辰時(上午7點至9點),恰是群龍行雨之時,「辰」就屬龍了;巳時(9點至11點),這個時間,蛇即便在路上遊動,也不會傷人,如此,「巳」時屬蛇;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陽氣由極盛而衰,陰氣即將產生,由於馬是「陰」類動物,「午」時就歸馬;末時(下午13點至15點),羊吃此時的草,不會影響草的生長,故「末」時歸羊;申時(15點至17點),猴子喜歡啼叫,故讓猴與「申」時搭配;酉時,雞開始歸窩,「酉」時(傍晚17點至19點)就屬雞;戌時(落夜19點至21點),狗開始看守門戶,所以「戌」時與狗相聯繫;亥時(21點至23點),萬籟俱寂,豬睡得最熟,就把「亥」時送給了豬。這樣一種解釋,從動物的體態、習性出發,探尋它們與時辰的聯繫,似有一定道理,但又沒有說清為什麼時辰要用動物來相配。另外,這樣的解釋滲透著陰陽五行之說,又使十二生肖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鼠為什麼進入十二生肖?

  以動物命名人的屬相,是在我們先民與這些動物有了密切關係,這些動物關聯到我們先民生命存在的首要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為什麼人類會產生用動物為屬相名稱的想法呢?這一意識形態是如何形成的呢?馬克思在探索人類文化意識生成的歷史時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要進行的。」人類的文化意識就是在這個歷史前提的基點上發生的,為了攝取生存的生活資料,我們的先民便向生存的空間索取,狩獵禽畜成了主要的活動。

  牲畜的存在,對我們祖先來說,實在是生命攸關的大事,因而產生了矛盾的心理行為,既要吃它們,又要對它們頂禮膜拜,祈祀它們能茁壯成長,為人類提供源源不絕的食物、用品,最早的動物信仰禁忌、圖騰崇拜就此誕生了。毫無疑問,人類最初所崇拜的當然是那些最常見的、與人們生活關係最緊密的動物,如牛、馬、犬、羊、雞、狗之類。在原始祖先看來,它們的價值幾乎和人的生命一樣重要,這在後期流傳的習俗中可以窺見一斑。據南朝時期宗懍編寫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民間將一年之中最新、最美好的日子讓位於一些熟悉的動物:如大年初一是雞生日,初二是狗生日,初三是豬生日,初四是羊生日,初五是牛生日,初六馬生日,人類自己卻很謙讓,生日放在了初七。

  動物本身的特性以及它們與人的關係,決定了人們對它們信仰崇拜的程度和入選生肖與否的標準。生肖的十二種動物中沒有貓,也是由此而造成的。道理再簡單明了不過了,中國遠古沒有貓,現在的貓是後來從國外引進的。我們生活中吃老鼠的貓,最早的故鄉在非洲蘇丹,後傳入埃及,很晚才由埃及傳到其他國家,中國當然也在其內。在中國大地上,貓作為人們生活的夥伴,確確實實是後來才加入的。人們與它的關係,遠不如牛羊馬雞豬狗等動物親密,以它作為生肖似乎是不可思議的。

  總的來說,列入生肖的動物,都是與我們遠古祖先的生活生存有密切關聯的,受到我們祖先敬仰關注的。牛馬羊雞狗豬兔自不必再說,龍蛇虎本身就是民族融合中佔主流的圖騰信仰。龍雖是虛擬的,但它神秘的權威性已在六七千年前就與我們民族的生存息息相關了。猴類是動物中唯一與人相似的動物,對其示禮,也勢在必然。至於鼠,它的德行雖然不佳,但要知道,在遠古,行動敏捷、雙眼骨碌碌會轉的生性聰穎的鼠類和人們內心的嚮往追求還是有一致性的。人們恨它,無非是它常使人們束手無策。同性相斥,可這不能損害它的出眾。此外,它的體態、生理和活動習性不得不使人側目相視。為此,鼠列入十二生肖是沒有疑義的。鼠類受到人們關注,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我們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基礎上產生的。

  咬開天的「財神」

  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話,就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說明人們痛恨老鼠的程度。其實啊,老鼠過街未必人人都敢喊打。

  老鼠是一種「家居」動物。對於老鼠,民間俗語很駁雜。我們都知道,由於它咬壞東西、偷吃糧食、傳染疾病,所以人們恨它,以為是不祥之物,列為「四害」之一。可事情往往存在相反的一面,我國有些地區則將老鼠視為靈獸,人生重要的兩件大事——生育和發財竟然都和鼠類有著密切的關係。

  古代廣泛流傳「鼠咬天開」的傳說,那還是在遠古時期,天地混沌一片,宇宙沒有形成,是老鼠等在夜半子時出來活動,將這混沌咬破,使得天地分開,宇宙就成型了。類似的神話故事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有記述,只不過天地未開時的混沌狀態,常常是以葫蘆、金鼓等象徵方式表現出來的。拉祜族神話故事說,混沌未開時代,創世神厄莎種植了一個葫蘆,葫蘆老了,滾到山下海水裡,螃蟹從海中把葫蘆拖上岸來。老鼠咬了三天三夜,終於把葫蘆咬通了一個洞,一男一女從葫蘆里走出來,這就是拉祜族洪水後人類再傳的始祖扎迪和娜迪,而老鼠也因此贏得了吃人糧食的特權。這一神話故事也說明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功臣,幫助人類再生和繁衍。而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動物,基本上和這類創世及造人的傳說沒有關聯。從這一點上來說,也足以證明鼠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一部《十二生肖圖冊》,是清末著名畫家任預的作品。其中的《子鼠圖》畫了5隻小鼠,正搶食罐中撒出的瓜籽(想必是葫蘆籽)。在十二生肖中,鼠屬子,而瓜籽之籽與子音同,都表達了多子的意味。鼠的繁殖能力極強,而瓜籽也是數量多、生長茂盛的植物種子,因而《子鼠圖》成為多子多福的象徵。

  老鼠與一些植物合為一體,也是民間常見的吉祥圖案。諸如「老鼠與葫蘆」、「老鼠與葡萄」、「老鼠與石榴」等,是民間剪紙及年畫普遍表現的題材。在這些題材中,老鼠成了人們敬奉的對象。鼠具有驚人的繁殖力,《本草綱目》稱,鼠孕一月而生,而且一胎多子,多者竟然達近20隻。這種快而多的生育能力,實在令渴望多子多孫的人家嚮往。所以,鼠被民間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徵。而葫蘆、葡萄、石榴也屬多子,因此,人們便把老鼠與這類東西放在一起,強化了繁衍後代的願望。

  民間還有一些有趣的吉祥圖畫,表現了同樣的主題。如「老鼠偷南瓜」,表示瓜瓞綿綿;「老鼠偷白菜」,因為鼠喻「子」,白菜的「白」諧音「百」,比喻「百子」。另有一種「老鼠揭蓋碗」,也隱喻生殖崇拜的觀念。在婚禮中常見的蓋碗、扣碗等剪紙圖案,寓意「合巹之喜」。華北有些地方的婚俗,要舉行在廚房揭蓋碗的儀式,暗喻男女相求、交歡的觀念。

  老鼠不僅和人類生育有關,而且還與發財有關係。將老鼠和生育聯繫起來,有一些合理的地方,鼠被尊稱為「財神」,則有些不可思議,因為老鼠原本是專門破壞人家財物的啊。

  尊奉鼠為「財神」的習俗竟然很普遍,人們對它的光臨,甚至有點歡迎。因為在過去,廣大勞動人民(主要是農民),多半是家無隔宿之糧,鼠駕到,意味著這戶人家糧食有餘,哪個不希望自己富足!所以,鼠便成了受歡迎的「財神爺」。老鼠藏在人家中,為的是能夠偷吃東西。如果吃不到什麼,它就不在這裡了。基於這樣一種觀念,民間認為家中鼠多是一種吉祥富裕的象徵。如果家中老鼠突然離去,反而認為不吉利,是將要發生火災的徵兆。湖北一帶俗呼「失鼠」為「失水」。俗話說,「倉鼠有餘糧」,倉鼠即田鼠,有掘穴存儲糧食的習性,人們將之延伸為積財之意。

  老鼠常在夜間出來活動,有時其叫聲如數銅錢一般,俗稱「老鼠數錢」。各地老百姓對此認識不一。過去,上海崇明一帶的婦女,以為聽到此聲,家中將出禍事,因之日夜懸念,怕大鍋降臨。等到過了數日後,不見災禍,才能放心。湖北一帶則認為是吉祥之兆,而聲嘖嘖者不吉。浙江又有「鼠鳴如數錢聲,若在前半夜主得財,若在後半夜主散財」的說法。

  清代有一位道光進士,叫方頤,他在《夢園叢說》中說,廣東東部有一種錢鼠,嘴巴尖尖的,尾巴長長的,其叫聲好像數錢一般,所以稱之為錢鼠。當地人以為見到這種老鼠,預示主人家有吉慶事情,就好像北京人尊奉刺蝟為財神一樣。其實,一般的老鼠也能發出數錢的聲音。按民間說法,早上聽到這種叫聲,為數出,表明要耗費錢財;晚上聽到這種叫聲,為數入,表明能夠積攢財物。由此,也引申出老鼠為錢鼠、財神的習俗。《夢園叢說》提到「北京人尊奉刺蝟為財神」的風俗,其實,包括鼠、蝟在內的五大仙都曾被北方人奉為財神。清代學者薛福成在《庸奄筆記》卷4中說:「北方人以狐蛇蝟鼠及黃鼠狼五物為財神。民家見此五者,不敢觸犯,故有五顯財神廟。南方亦間有之。」這句話是說,狐、蛇、蝟、鼠及黃鼠狼曾被民間百姓供奉為五顯財神,這種信仰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流行。

  正是依據這種民間風俗,在天津一帶還形成了以求財為目的的年節活動——鼠蝟馱寶。上元節期間,除向神佛供奉花糕、饅頭外,還有面蒸的老鼠和刺蝟,它們背上都馱著元寶。據說上供鼠蝟形狀的面點還有講究,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上供時,鼠蝟的前臉朝外,等到燒香參拜以後,要把鼠蝟的臉朝里,表示鼠蝟已把財寶馱回家來了。供奉神佛的面點原本是會被鼠蝟偷吃的,鼠蝟反而成為馱寶送寶的靈獸,被奉為財神,這也表現了人們的求財心理。

  馮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詞》說:「俗尚原無理可推,人情大半為求財。谷糠未引錢龍至,鼠蝟先馱寶藏來。」谷糠引錢龍是天津一帶流行的一種節慶活動,在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撒一些谷糠在地上,據說可以把財神錢龍引到自己家裡。引錢龍和鼠蝟馱寶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普遍擁有的求財心理。就像這首竹枝詞所說的,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合理之處。

  鼠是一種具有生命現象的靈性動物,又是一種文化性動物。在人鼠共處的歷史長河中,鼠是開創世界、營造物質天地的文化英雄,是一種頑強生命力的象徵,是財神、多子多孫和人丁興旺的象徵。鼠文化是中華民族神話時代的產物,是人類開創世界、征服自然的藝術反映。-

  作者簡介

  萬建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民俗學方面研究,在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中國民俗史、民俗學理論等領域較有成就。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