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毒餃"包裝袋發現小孔 懷疑人為混入甲胺磷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2-3 0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家日本企業證實河北省天洋食品廠管理嚴格,故懷疑甲胺磷是人為混入

    中國產冷凍餃子致人中毒事件愈發撲朔迷離。根據日本警方目前的調查,有毒成分有機磷殺蟲劑「甲胺磷可溶性液」極有可能是附著在餃子皮上。同時,千葉市發現的「毒餃」中有毒成分濃度高達130ppm(濃度單位),而兵庫縣高砂市「毒餃」外包裝上又發現了直徑3毫米的小孔。此外,兩家日本企業證實河北省天洋食品廠管理嚴格,故懷疑甲胺磷是人為混入。據悉,食用中國制水餃而曾感身體不適的日本民眾已逾500名。

    最初懷疑的對象為餃子餡中的韭菜等蔬菜上殘留的農藥。不過,用在餃子餡中的蔬菜非常少量。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認為「從受害者的急性癥狀來看,很難想象是殘留農藥引起的」,這種看法也被普遍贊同。

    東京都健康安全研究中心殘留物質研究科科長永山敏廣指出,「130ppm意味著1公斤餃子中混入了130微克有毒物質。本次事件受害者食用餃子后很快出現不良反應,這與殘留農藥中毒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不可能發生」。

    根據日本《食品衛生法》的標準,韭菜中的甲胺磷可溶性液容許濃度為0.3ppm,捲心菜為1ppm。

    本次檢測出有毒物質的餃子為河北省天洋食品廠生產,經冷凍、包裝后從天津裝船發貨。日本兵庫縣警方在事發3周之後的1月29日,終於確定餃子中混入了有毒的甲胺磷可溶性液。

    不少意見認為是在中國生產時混入食品。不過,警方在食品外包裝上發現了3毫米的小孔。兵庫縣警方官員表示:「還不清楚是在什麼時候、怎樣出現小孔的。也不知道是蓄意還是無意。現階段還不能斷定是人為造成的」。

    日本大阪市2家曾經從中國河北省天洋食品廠進口商品的企業日前透露,他們曾對該廠進行過考察,那裡的「安全管理很到位」。兩家企業均表示該廠不存在衛生方面的問題。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8-2-3 11:59 | 只看該作者
真希望是日本右翼分子做的惡,
破壞中日友好,
阻止胡訪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

主題

1338

帖子

38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4
3
lyping 發表於 2008-2-24 09:23 | 只看該作者
本來就是日本人自己混進去的,賊喊捉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