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價大漲意味著人類生活出了麻煩

[複製鏈接]

927

主題

1024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何言哉 發表於 2008-1-25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袁 東(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會拉金子的小毛驢,是阿凡提大叔為了智斗貪婪而惡毒的財主所編的一個故事。如果不是極度的貪慾迷了心智,有誰會信呢?然而,故事裡那頭有著特殊能力的小毛驢,卻走進了今天的經濟現實中。要不然,為什麼人們有時會說「金錢如糞土」,世界上某些語言中金錢一詞的詞根也與此有著淵源呢?

  在金子是貨幣的年代,那頭阿凡提大叔聲稱會拉金子的小毛驢,就是貨幣的生產者。自從人類脫離了金本位以及金匯兌本位制后,今天的貨幣已經不是金銀了,僅在沒有任何內在價值這一點上,實在看不出與小毛驢排泄物有多少區別。看來,阿凡提確是個有遠見的智者。

  那麼,在沒有貴金屬或其它商品本位支撐的紙幣制度實施以來,經濟有沒有變得更加穩定呢?沒有。最明顯的是,通貨膨脹成了家常便飯,經濟波動周期越來越頻繁。貨幣危機及其導致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動蕩,若在幾年裡不見蹤影,人們反而倒是要擔心了。從1800年到現在,英、美兩國批發物價指數的 200多年統計顯示,無論是物價總體水平及其增長幅度,還是物價波動幅度,在實施純粹紙幣制度的年代里都遠遠大於金本位制時期。問題是,即使是最溫和的通貨膨脹,也會引起收入與財富的不公正分配。而這並不是占人類絕大數而只掌握少數財富的公眾所繼續願意看到的。

  幣值的缺失,由其引起的貨幣購買力的不斷下降及波動幅度的加大,也危及了經濟增長的持續性與質量。僅就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看,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今天,GDP增長率降低到了原先的一半甚至更多。如果考慮到人口因素,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率的下降幅度就更大。最近就有位曾任美國勞工部部長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羅伯特·賴克通過計算分析稱,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后,當今美國中產家庭賴以為生的薪資中位值比1970年沒有高出多少,其中 「男性的工資水平事實上還要低於當年——30多歲年輕男子如今的收入比30多年前的同齡男性低12%」。

  正是紙幣制度,才使現代經濟生活擺脫不了政府的干預。某種程度上,政府因集中壟斷了紙幣發行權而成了經濟生活的主導者。市面上流通的只有「法定貨幣」,貨幣不再是市場主體之間的純私人手段,而是成了一種半公共產品。政府通過由其壟斷的紙幣發行,太容易干擾經濟秩序了,而且波及每個角落與每個人。這種政府干預與主導往往是不當的,很多時候會走到民眾福利的反面;更容易導致打著「政府」或「公共利益」的幌子,利用一切「公權手段」,製造並加劇社會不公平,形成種種破壞市場競爭、侵害「私權」的特殊利益團體。

  所以,無論我們如何強調「自然自由的市場秩序」與「自由放任」的斯密原則,只要貨幣制度不再恢復到商品本位制,這些都不過是良好的一廂情願,甚至是徒勞的幻想而已。

  也正是紙幣制度,直接催生了中央銀行並使其成為現代經濟社會中最具經濟權力與政治權力基礎的機構。可連美國人自己都宣稱,在1910年於野吉爾島秘密謀划籌備成立時,就深受洛克菲勒集團與摩根銀行集團的左右;自從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聯儲法案》而賦予了其法定公權后,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位不管多麼天才的經濟學家,能說服人們相信美聯儲是一家不受政治權力及少數利益團體影響的獨立公正的貨幣發行機構。

  即使退一萬步,就算我們天真地以為美聯儲是獨立的,它也絕不是正確而公正的!那些中央銀行掌管者及其從業人員,有多少具備準確及時估測判斷經濟狀況的能力而能正確有效地設計與使用相應政策工具呢?即便有這樣的能力,又是否能成為凱恩斯式的「精神與感情公正地以道德為導向」的公共利益的化身呢?因此之故,可以確定的是,中央銀行越獨立,對貨幣金融與經濟生活秩序的消極影響也就越大。對此,「貨幣主義」主帥弗里德曼教授早在1962年就做出了明確結論:「今日之中央銀行體系賦予了一小撮銀行家太大的權力。『任何體制若給予少數人過大的權力和決斷選擇權——他們又犯可原諒和不可原諒的錯誤 ——從而他們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樣的體制就是糟糕的體制。』」

  正因如此,中央銀行與紙幣也就僅僅是一種博取利益的手段而已。在一國之內的種種競爭力量之間是如此,在國際競爭中更是如此。所以,我們才看到並正在切實感受到,自1971年徹底告別國際金匯兌本位制之後,美國進一步鞏固了對世界貨幣手段的掌控,更加隨意而有效地通過操縱紙制美元制度,不光彩地分割他人利益,確保其經濟與政治地位。它可以輕輕鬆鬆地在認為必要時,通過大幅度貶值,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消解其巨額債務,卻給那些好不容易用血汗積累起相當規模美元儲備的國家造成嚴重損失。這也正是國際金融與經濟秩序不僅沒有改進反而日趨惡化的原因所在。

  紙幣制度因導致國際間財富不正常再分配而不斷加劇了全球的不公正,說明人們越來越支解並歪曲了貨幣的真正涵義。價值尺度、交換媒介、儲藏手段的統一,才是貨幣的古典定義。但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的紙幣,怎麼去度量其它商品的價值?又怎麼可以作為不會產生損失而令人放心的儲藏手段呢?所以,當前,人們只是將貨幣等價於了交換媒介。以此為惟一內涵而設計的貨幣制度,焉能不出問題!

  誰都難以否認的事實是,儘管黃金被剝奪了貨幣功能,但其靈魂卻一直倔強地飄蕩在人類的視野中。正如那位1996年寫作出版過《純金本位制經濟學》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克·史庫森在2005年所總結的:「一旦金融世界面對著全球性的危機,從而引起公眾對現代貨幣體制失去了信心,黃金必將作為對抗通貨膨脹、危機和戰爭的一把利劍而起重要作用。」換言之,每當黃金因價格上漲而又重新引起人們的注目成為媒體頭版新聞時,就意味著人類經濟生活又陷入了麻煩。

  剛剛進入2008年的人們,不正處於這種境地之中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