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跟媽媽的同事偷偷同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傾訴人:宇師(化名),女,23歲

採訪時間:2006年12月27日

宇師不久前剛來寧波旅遊,並且馬上就要回廣東了,因為幾天後,她就要成為新娘。但是,她的寧波之行並不是和新郎一起,而是與另一位男性朋友同行。

她從賓館打來電話,聲音柔美卻帶著絲絲縷縷的滄桑,遲疑中又有些許玩世不恭的味道。這一切似乎都構成一個懸念:她的這趟旅行,是向單身做最後的告別嗎?或者,她還有其他未了的心結?

然而,宇師的敘述卻讓我大吃一驚。

17歲的戀情

17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我遇到一個大我10歲的男人,一個我最最不該認識的男人———譽。

他是我媽媽的同事。因為我偶爾會去媽媽單位,所以很自然地遇見了他。在17歲女孩的眼中,年長似乎就意味著成熟,成熟就意味著魅力。他身上散發的氣息,他的眼神,他的語氣,都遠遠不同於我的那些男同學,似乎一切盡在他的掌握,讓我著迷。這讓我想起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或許骨子裡,我就喜歡浪漫,喜歡叛逆,喜歡驚世駭俗。

很快,我們陷入熱戀。爸爸媽媽發現后,簡直要氣瘋了,尤其是爸爸,他怎麼能容忍女兒早戀,傷風敗俗?所以他把我關在家裡,甚至打我。但我不怕,愛情就是需要抗爭,不是嗎?童話故事裡的愛情不都是這樣的嗎?

譽很勇敢,跑到我家,把我偷偷「救」了出去。就這樣,我和他住在了一起,書也不讀了。

在我看來,我的愛情來之不易,衝破了家庭的阻撓,放棄了我的美好前途,當然要萬分珍惜。在我看來,既然我跟了他,就要全身心地奉獻,不計後果,這樣才算愛得徹底愛得驚天動地。

就這樣,幼稚單純的我,一年時間裡2次流產,醫生最後的診斷是:我不能再生育了。

19歲的絕望

這個診斷就像霹靂,震得我驚慌失措。

那時,譽對我越來越冷淡,似乎已經厭倦了我,對我不聞不問,即使我流產,他也覺得很正常。

我疑惑了,為什麼愛情這麼脆弱,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沒有海枯石爛,沒有天長地久。而我,卻傻傻地為此透支了青春、純真以及成為一位母親的權利,我已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那段時間,譽經常出差在外,沒有關心,更別說安慰了。我的心漸漸冰冷。神思恍惚中,我給媽媽打電話,也記不得說了些什麼,只是不停地哭泣。放下電話后,我抓起事先準備好的滿滿一把安眠藥,一口氣灌了下去……

一定是我電話中的反常舉動引起了媽媽的警覺,媽媽迅速趕來,把昏迷中的我送到醫院搶救。

我活了,心卻死了,對什麼都絕望了,不再相信別人,不再相信感情。

之後,我重新讀書,很努力地生活,把時間排得滿噹噹的,白天做文職工作,晚上做健美操教練,休息的時候去孤兒院看望孩子。可是,做這一切的時候,我同樣茫然,沒有快樂。


21歲的偽裝

離開譽以後,我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最初的傷心絕望變得麻木,想起他的時候,似乎沒有了疼沒有了痛,只剩下憎惡。

譽很快結婚了,又很快有了孩子,享受著安定而平常的生活。是的,他什麼都沒有失去。而我呢?

健美操教練大多身材容貌嬌好,我也不例外,所以,追求我的男子很多。我雖然關閉了愛的心門,但並不拒絕與他們往來,當我看到他們無可就葯地愛上我的時候,我就選擇決絕地離開,看著他們傷心欲絕。是的,別人讓我受傷,我就讓更多的人受傷,別人的傷痕會給我帶來快樂,帶來滿足。很多人都評價我冷艷、高傲,其實只有我知道,我是不完整的,但我善於偽裝。我也常常拿這些事情去刺激譽,當他啞口無言,當他慌張地掛斷電話,我的心中就會生出一絲快感。

可是,快樂為什麼總是轉瞬即逝?我的心為什麼如此空虛?我是不是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壞女人?

23歲的惆悵

去年,我遇見了現在的未婚夫。他對我非常痴情,無論我怎麼傷害他,他始終微笑著站在我的身旁。我去酒吧,他在門外等我;我病了,他整夜守護在我的床頭;我去教健美操,他風雨無阻地接送;每一個節日,他都會變著花樣給我驚喜……他在我身上用盡了心思。我覺得他簡直太可憐了,儘管對他依舊沒有感覺,但我實在不忍心拒絕他。

我們就這樣奇怪地相處著,而時間越久,決絕的話越說不出口。

爸爸媽媽以為我真的想安定下來了,和他父母商量以後,一致同意我們結婚。

就在這一刻,我忽然有一種想要逃跑的衝動:我不愛他,卻要和他結婚;我有這麼多不堪回首的過去,他卻一點也不知道。他像一個大傻瓜,一門心思地走入一個陷阱,卻以為那是天堂。

就在這一刻,我一下子疑惑了,房子有了,車子有了,物質上已經準備妥當,但心理上準備好了嗎?或許,我還需要時間好好想一想。我知道,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危險的,就像沒有根基的城堡,隨時都會傾倒,隨時都會消失。所以,我選擇了旅遊,和一個與我的生活沒有太多瓜葛的人一同出遊。

我的未婚夫再次表現出他的寬容,他送我上飛機,叮囑我好好玩,叮囑我一路小心。望著單純無辜的他,我愈發自責,我已經不想傷害他了,可是我明明就在不斷地傷害他。

就要回家了,我真的該嫁給他嗎?


畫外音

宇師的聲音漸漸有了波瀾,那是努力鎮定之後的苦苦掙扎,我的心情也隨著起起伏伏,有抵觸,更有同情。

女作家同時也是註冊心理諮詢師的畢淑敏,曾在她的一本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成人之後,得病就是自己的事情了。你可以生氣,卻不可以長久地沉浸其中,無以自拔。你可以憤怒,卻不可以將這憤怒轉嫁他人。」

將這段話送給宇師,希望她能明白,當她的感情出現了危機,當她的身體出現了危機,最能發揮能量化解危機的人就是她自己。相信沒有人會拒絕幸福,那麼,請努力摘除心中的塊壘,建立起自己的心情樂園,找到愛的真諦。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1

主題

1702

帖子

35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2
沙發
flyinghorse73 發表於 2008-1-28 1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