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短缺經濟條件下,製造商通過配置生產能力整合銷售商,製造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比較強,利潤集中於價值鏈的生產環節;現在在過剩經濟條件下,銷售商通過配置顧客需求整合製造商,銷售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比較強,利潤集中於價值鏈的銷售環節。當然,企業對於改變行業的利潤潛力也不是毫無作為。企業可以通過跨行業競爭,重建行業邊界W、錢·金等人(W、Chan Kim et al、,1997)認為,一家企業不僅與自身所在產業中的競爭對手競爭,而且還與那些其他產業中生產他擇性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競爭。他擇品的概念要比替代品更廣,形式不同但功能和核心效用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往往互為替代品;而功能與形式都不同,但目的卻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往往互為他擇品。例如,麵包和大米可以認為是互為替代品,因為兩者雖然形式不同,但功能相同,即使消費者免受飢餓的困擾;電影院和咖啡廳可以認為是互為他擇品,因為兩者在形式和功能上都不相同,但卻服務於相同的目的,即為消費者提供放鬆休閑的場所。,利用自身的討價還價能力,使利潤在價值鏈上進行重新分配,改變所處行業的利潤潛力。但是,單個企業的行為對整個行業利潤潛力的改變是有限的,並且重塑行業邊界往往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