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病貴是因為醫護人員「慾望無窮」嗎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7-12-11 1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yn35.com.cn/opinion/soc/200603070183.htm  
2006-03-07 09:19:11  中國青年報網路版 梁劍芳

  全國政協委員任玉嶺在提交大會的發言中,認為「看病難」的最根本原因,是醫護人員「慾望無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直陳其「邏輯錯誤,結論荒謬」,並表示類似言論只能加深目前已經陷入泥沼的醫患矛盾。(《南方日報》3月5日)

  指責醫護人員的道德問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毋庸諱言,當下醫護人員的整體道德水平較之以前確實有整體下滑。但是,在眾多行業道德水平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如何能夠要求同為芸芸眾生的醫護人員獨善其身?確實有部分醫生通過不正當的渠道積累財富,但更多的人在辛勞工作默默奉獻,既有無私也有無奈———這一點,看看前幾天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在北京同仁醫院採訪那些疲憊不堪的醫生們的場景,就應該深有體會。中國醫護人員的收入水平是不是真的很高,是否能夠體現他們的勞動價值?

  因為「看病難」和「看病貴」導致醫患矛盾尖銳,實際上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衛生投入畸低的後果。正如吳儀副總理指出的,社區醫院沒有辦好,是看病貴、看病難的一大原因。調查顯示,中國衛生資源的70%分佈在大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醫院,以如此集中的醫療資源去應對如此眾多人群的就醫需求,如何能不發出看病難的怨言?雖然國家每年衛生事業費的絕對數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中國衛生事業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卻有下降之勢:1990年為2.79%,1995年下降為2.59%,1997年降為2.45%,到2001年僅為1.66%,離「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最低限度標準相去甚遠。在醫院經費的來源上,1980年政府佔了三成左右,到2003年已下降為17%,而個人需要支付的醫療開支在1980年是20%,到2003年則超過一半。正因為個人開支大大增加,因此高達90%的人對時下的醫療保障非常不滿。

  國家投入不斷減少,醫院要生存發展,民眾要低價醫療,矛盾怎能不激化?可是,醫療資源的分配以及衛生事業投入的多少,都不是醫院和醫護人員說了算的,乃是政府的職責與職能所在。可是,總有些人有意無意地將醫患矛盾的根源指向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本身,甚至一些醫藥代表也玩起了「勇揭黑幕」的遊戲。其實,醫療回扣並不是咱們的土特產,中國第一份藥品回扣並不是醫生索要,恰恰是醫藥代表賄送的。傻子都知道,行賄者的成本是遠遠低於其所獲得的利益的。

  將老百姓「看病難」的最根本原因歸結於醫護人員的「慾望無窮」,只能繼續加深目前已經陷入泥沼的醫患矛盾,也就難怪被鍾南山院士駁斥為「邏輯錯誤,結論荒謬」!當然,有爭議不是壞事,它將有助於我們看清楚醫患矛盾的真正原因,並致力於問題的解決。(編輯:付剛)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