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沒錢養老?榨取私房最後一滴價值!

[複製鏈接]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wsxws 發表於 2007-12-4 2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兒防老」的思想,是中國農耕文明長期浸染的必然結果。年紀大了,田間勞動能力殆減,衣食自然依仗子孫。中國社會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進行,使養兒防老越來越喪失了生存的土壤。「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但去中西部的鄉下看看就會明白,許多村莊都成了「老人世界」和「兒童天地」,年輕人都被城市化進程所「俘虜」,而珠三角仍在猛鬧「民工荒」。
   
     
   
    新農村運動,誰來建設?這是個疑問,我們父輩一呼百應背著乾糧修水庫的時代一去不返了。農村老人,誰來養?這不存疑問,沒人養!一年只交10元的社會保險,無異杯水車薪。城市居民情況好點,但一對夫妻要照顧四個老人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雖說有退休金,但50%以上無任何醫療保障,老人們有個大災大病,絕大部分普通家庭還是扛不住。
   
     
  
     
   
    "以房養老」,是通過住房反向抵押貸款(俗稱「倒按揭」)的形式實現,實際上是政府、銀行、保險、業主四方的「遊戲」。在政府的財政支持及政策協調下,老年人將私有房屋產權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對借款人年齡、預計壽命、房屋現值、房屋未來價值進行綜合評估后,按月或年支付現金給借款人,直至借款人去世,然後房屋產權歸金融機構所有。
   
     
   
    「以房養老」成為眼下的熱門話題,上海更是走在了全國的前面。從今年年初開始,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就推出了「以房自助養老」項目。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以房養老」基本模式為: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在與老人簽訂合同之時,便約定按經評估的市場價格將房屋產權轉讓給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此後中心以優惠價將房屋返租給老人。如果租期屆滿老人還健在,則續租的租金在保證金抵用后可以全免;如果老人在租期內去世,則剩餘的租金歸老人的遺產繼承人。
   
     
   
    目前,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以房養老」項目主要針對65歲以上的老人,並且擁有50平方米以下的產權房。這樣,獲得的房屋可以被用來作為廉租房,符合本市推進「以房養老」項目的一個初衷。
   
     
   
    資料顯示,中國自1999年即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60歲以上老人超過總人口的10%,即1.3億多。但麻煩的是,中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嚴重滯后,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認為,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07年間,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
   
     
   
    如果「遊戲」玩得順利,則能實現多方共贏:其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可以相對富足,與國外相比,中國人特別注重對家庭的奉獻,辛苦了一輩,晚年應該活得更瀟洒點。其二,銀行和保險公司因此擴大了投資渠道,增加投資收益;由於中國的儲蓄率世界第一,在宏觀調控之下,銀行大捆大捆的錢「困獸在籠」;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外保險公司殺入中國,保險業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銀行和保險公司急需拓展新業務。其三、減輕政府社會保障壓力,緩和社會矛盾。其四、能夠促進二手房市場的流通,有利於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發展,因為隨著高速的住宅開發,二手房市場所佔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上海早在2004年已超過50%。其五、能夠擴大內需,老齡群體可支配收入大增后,將剌激他們的消費欲,旅遊、購車等大額消費也將流行,這對於目前內需嚴重不足的國情來說堪稱雪中送炭。
   
     
   
    在國外,許多國家已經就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荷蘭是始作俑者,其後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都在實踐中,其中以美國發展得最為成熟。美國自1980年代開始實行這項政策后的10年內,市場反應冷淡,但經過市場教育期后,從2002年開始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237億美元。
   
     
   
    但這種養老方式是否能順利拷貝到中國,還有待實踐。我認為實際執行中可能主要會遇到兩方面的障礙。一方面,是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問題。由於存在房屋價值和業主壽命兩大可變因素,使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難度很大,尤其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物業估評水平的提高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另一方面,是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問題。在發達國家,老人一般不和子孫同處一個屋檐下,如美國老人即使幫忙帶孫子,也會向兒子收費;而中國人更喜歡兒孫滿堂,即使因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導致部分老人不得不獨居,思維慣性也會讓他們把房子作為遺產留給後輩,親情濃於金錢。
   
     
   
    但反過來考慮,這些阻力都不是絕對的。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人的觀念不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按揭買房來說,以前老是有人拿「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買房」的典故開涮咱中國人的保守消費觀,這才幾年,許多中國城市家庭的負債率已超過美國,其中上海家庭的債務比例高達155%,北京的家庭債務比例達到122%,而美國僅為115%。中國家庭結構和消費觀念的快速改變將使「以房養老」制度的執行性越來越強。不管怎麼說,越早開始試點工作,就越有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