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盟態度由軟轉硬 中國實力強大不畏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2-1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陸代機的BLOGhttp 2007-11-30  新浪BLOG

        歐盟多年以來在處理與中國在貿易、匯率及人權等方面的矛盾時都比較溫和,不過現在歐盟開始採取更強硬的、「美國式」的態度。有分析稱,近來歐盟對華貿易逆差大幅擴大,而且可能很快會首次超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這種局勢促使歐盟改變對華態度。華盛頓方面對此表示歡迎。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政府官員把歐盟視為一個強有力的潛在盟友,認為雙方可以聯合起來說服中國開放國內市場,使人民幣升值,從而減少出口。

  不過如果改變中國已經讓美國感覺到很困難的話,那麼它對歐盟很可能會是難上加難。這是因為像中國這樣強大的經濟體可以輕鬆地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的分歧,引起歐盟各成員國之間鶴蚌相爭。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已成為對歐洲公司非常重要的成長型市場,如果歐盟試圖限制中國出口的話,北京方面有能力進行報復。中國可以對外國投資實施更多的限制,或是提高歐盟進口產品的關稅。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的經濟學教授帕特里克·麥瑟林(Patrick Messerlin)說,對中國的一記重拳可能會同時打在歐洲身上。

  在北京日前舉行的中歐峰會上,歐盟充分顯示了新的對華態度。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表示計劃與中國政府官員進行「艱難的會談」。本周早些時候曼德爾森在北京發表了兩次措辭強硬的講話,指責中國產品質量問題以及對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在曼德爾森的講話之後,中國負責貿易的副總理吳儀錶示她對曼德爾森的評論「非常不滿」。

  曼德爾森最近警告說歐盟對華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是個「由政策設置的定時炸彈」,有可能會在歐洲掀起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浪潮。目前歐盟正在決定是否要對中國鋼鐵徵收反傾銷稅,並曾威脅要延長對中國紡織品的配額期限。

  作為歐洲貿易大國的德國最近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提出了挑戰。兩個月前,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邀請達賴喇嘛到柏林進行會面,在此之前她的前任和她本人還從未有過類似之舉。中國政府因此取消了與德國政府官員和商業人士的一系列會談。

  歐盟對華多年以來一直採取撫慰態度,認為貿易逆差是美國的問題。但是隨著歐盟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擔憂情緒造成歐盟與北京方面關係日益緊張,所以現在歐盟主要成員國的新任首腦們開始向華盛頓方面靠攏。

  自2001年以來,歐盟對華貿易逆差已經擴大了兩倍。2007年前8個月,歐盟對華貿易逆差達133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擴大35%。同期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達1640億美元,較上年擴大14%。布魯塞爾的貿易官員表示,在未來的幾個月中,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有望首次超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歐洲態度的改變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顯而易見。過去歐盟只是在私下督促中國重估人民幣,而在美國公開表態的時候保持沉默。然而,今年截至目前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走強,但兌歐元匯率卻累計下跌6%,擴大了中國公司對歐洲競爭對手的成本優勢。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日前在北京公開呼籲北京方面提高人民幣兌歐元匯率,之後他說,「我們很長時間以來都在傳達這一信息。唯一的區別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歐盟非常的謹慎。」
  華盛頓方面對歐盟這種公開的表態表示歡迎。美國財政部中國問題特使霍爾默(Alan Holmer)在本周的一次講話中談到歐盟時說,「我認為國際上討論這個問題的聲音越響亮越好。」

  溫總理在日前的一次講話中反駁道,最近人民幣兌歐元匯率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元的大幅走軟。中國也同意本周與歐盟聯合成立一個貿易及匯率政策工作組,雖然經濟學家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形式而已。

  中國的進口關稅水平已經較低,平均為9.9%;相比之下,巴西為12.3%,印度為19.2%。但歐盟的不滿主要涉及銀行、保險和電信等利潤豐厚的服務行業,在這些領域歐洲公司很有實力。根據WTO的數據,去年歐洲對華服務業貿易順差只有17億美元。

  中國政府官員指出歐洲公司已經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中國商務部表示,2006年在華的歐盟公司國內銷售額達2066億美元,出口額達432億美元。中國學者稱在考慮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利益平衡時,這些數據都應該作為考慮的因素。

  分析人士說,歐盟在華現有投資以及中國市場促進歐洲公司銷售高速增長的潛力使中國在面對開放本國市場的壓力時有了應對的籌碼。

  法國總統薩爾科奇(Nicolas Sarkozy)在訪問北京時宣布中國購買了價值300多億美元、主要由法國製造的飛機、藥品、核電和電信設備。

  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目前有5600萬中產階級,而且數量還在上升。中國財富不斷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國不再那麼需要搶奪外國投資。六年前中國入世時曾承諾將打破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壁壘,而現在很多公司都想知道如何才能促成中國再次讓步,掀起新的市場開放浪潮。

  由於歐盟27個成員國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對於曼德爾森或其他歐盟領導是否能堅持對華強硬的態度還存在強烈的質疑之聲。

  歐盟2005年考慮對中國紡織品徵收反傾銷稅,一年之後又添了鞋類產品,當時歐盟成員國中贊成和反對的力量勢均力敵。像義大利和波蘭這類鞋業和紡織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的國家支持實施保護性關稅。而消費驅動的富裕經濟體反對徵稅,指出這樣會減少低成本貨物的供應來源。

  歐盟目前正在決定是否要對低成本的中國鋼鐵徵收懲罰性關稅。這又一次造成德國這樣的鋼鐵製造國與英國和丹麥這樣的中國鋼鐵消費國之間的分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19: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