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 成功的十七大也有遺憾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10-31 0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共十七大結束,總書記胡錦濤以「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作總結。的確,十七大有很多亮點,通過胡錦濤的政治報告及修改黨章,確立了中共新時期的政治思想路線,在中國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十字路口,確定了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採取什麼方針和政策的思想政治路線。大會還選舉產生了執行這條路線的新領導集體,體現了年輕化、知識化的時代特徵。

  這次大會的開放度頗高,給予外國記者更多的採訪機會,有1000多境外記者採訪,遠超過國內的記者。令記者最雀躍的是,三十多個黨代表團,除了解放軍等個別代表團之外,絕大部分代表團都允許記者旁聽,還特別預留時間給記者提問。大會也組織了多個新聞發布會,高度透明。不過,正因為開放,也讓外人看到十七大成功後面還存在一些遺憾。

  中共代會,顧名思義是研究、討論、制定黨的政治思想路線,黨在建設時期的方針政策,這在胡錦濤的政治報告中都體現出來了。黨的代表大會是圍繞著這些內容進行討論,不僅要確定這樣的政治思想路線,也要保證每個代表確信這樣條路。所以,大會應該討論更多的政治思想路線的精神,談理想主義,談共產黨的黨性及先進性的實踐和發揮。

  但遺憾的是,一些代表幾乎沒有怎麼談與黨有關的主張、理念、精神,講的全是自己地區、行業、甚至單位的工作,回顧總結五年取得的成績。汽車行業講汽車業的發展;鋼鐵行業講鋼鐵;還有的講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等,五花八門。在記者會上,被訪問者大多講本行業的工作,如宏觀調控、行動電話單向收費等。黨代會與人大、政協兩會沒大差別。只有中組部的記者會涉及黨務,記者問黨的工作,問共產黨員為什麼要入黨等。

  在中國經濟取得突破性進展后,社會矛盾激化,社會道德和社會精神嚴重缺失,改革的反思熾熱,甚至有人持否定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需要凝聚力,需要可以維繫社會安定的精神力量。共產黨曾經有過這種凝聚力,才把國民黨趕到台灣去了。對黨性本質,劉少奇就曾經說得很透徹: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者本質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

  作為執政黨,這樣的黨性有沒有變?要不要代表廣大老百姓的利益?胡錦濤在報告中都作了很好的闡述。遺憾的是,很少在討論中聽到代表們談這些。「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不解決,經濟發展再好,得益的還是少部分利益集團。

  黨代會自然要肯定成績,總結上屆黨代會以來所取得的輝煌。關於這些,政治報告中亦充分體現。代表們在討論中,自我肯定的多,提出批評建議的少。在中共會議上,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貫原則,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才是先進性的體現。中國這麼大,光講成績是不夠的。遺憾的是,在黨代表討論過程中,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黨員,實在不多見。

  同樣具歷史地位的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的主席台兩側,張貼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等標語,政治報告先後修改九次之多。會後,毛澤東號召全黨要發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緊密聯繫群眾、自我批評的作風,因為這是中共的優良傳統,是區別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有中黨史專家撰文《列寧怎樣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列舉了蘇共十大的特點:在血雨腥風的環境下雷打不動;黨代會不是歌功頌德,而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反對主報告的副報告可提交代表討論。遺憾的是,列寧時代的風采在中共黨代會上難得一見。

  十七大結束后,胡錦濤帶領新當選的九位常委與中外媒體見面,他感謝記者們為報道這次會議所作出的辛勤勞動。對於記者們當天等候太久,他還代表大會秘書處表示歉意。胡錦濤表達歉意的話,是脫稿而講,真情流露,令在場的記者深深感動。遺憾的是,這段發自內心、令記者動容的歉意,卻在中國大陸媒體的報道中被刪除了。

  因為是現場直播,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的新聞,在中國大陸卻成為秘聞。更難懂的是,誰的政治權力如此之大,連胡錦濤的話都敢封殺。記者們要採訪領袖,等候是應該的。一個大國領袖致歉,表現的是一種風範、一種和諧,應該頌讚才對,為什麼要刪去呢?其實在生活中,看到別人有不方便時,多給予歉意,多表示一些關注,社會就會和諧很多。

  十七大在中共黨的歷史中奠定地位,第一屆政治局會議號召全黨學習十七大精神並予以貫徹落實。人們希望中國各領域在執行過程中,應該少一些遺憾。(作者 紀碩鳴 是香港資深媒體人)

1

主題

81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沙發
sun1027s 發表於 2007-10-31 08:01 | 只看該作者
有學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7-10-31 16: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7-10-31 03:40 發表
  十七大結束后,胡錦濤帶領新當選的九位常委與中外媒體見面,他感謝記者們為報道這次會議所作出的辛勤勞動。對於記者們當天等候太久,他還代表大會秘書處表示歉意。胡錦濤表達歉意的話,是脫稿而講,真情流露,令在場的記者深深感動。遺憾的是,這段發自內心、令記者動容的歉意,卻在中國大陸媒體的報道中被刪除了。

  因為是現場直播,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的新聞,在中國大陸卻成為秘聞。更難懂的是,誰的政治權力如此之大,連胡錦濤的話都敢封殺。記者們要採訪領袖,等候是應該的。一個大國領袖致歉,表現的是一種風範、一種和諧,應該頌讚才對,為什麼要刪去呢?其實在生活中,看到別人有不方便時,多給予歉意,多表示一些關注,社會就會和諧很多。  
了解一下是哪個勢力的人主管宣傳報道就再清楚不過了,
政令不出中南海,這就是一例!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