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物業稅徵收再度風生水起 預計明年正式開徵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15 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日報
CNETNews.com.cn
2007-10-15


  一度沉寂的物業稅,因今年以來的高漲房價而被再度提起。近期,市場上關於物業稅徵收的消息不斷——

  7月,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發布報告,建議選擇部分問題比較突出的城市作為試點,儘快徵收物業稅;

  8月,中國房地產協會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提出7條建議,其中一條是加速推進物業稅出台、減少二手房流轉環節的營業稅;

  10月12日最新消息稱,繼去年10月江蘇、北京、深圳等6省市首批試點后,近日國家又批准4省市為物業稅試點地區;專家預計,物業稅可能在2008年正式徵收。

  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南京知情人士表示,有關物業稅徵收的討論稿,最快年底就會出台。

  據南京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地價和稅約佔購房總成本的50%。也即是說,房價中的稅費,包括現行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佔了相當比例。而所謂「物業稅」政策,就是將以上在買房時一併收取的稅費分攤到房產保有階段,逐年收取。

  據悉,去年10月我省被國家列為物業稅「空轉」試點省后,省里曾數次召集各市開會研討相關事宜。省地稅局相關人士介紹,我省隨後選擇南京作為試點城市。南京市地稅局相關人士稱,今年以來該市幾個區和一個縣已經進行了物業稅「空轉」試點,「儘管沒有實際徵稅,但一切步驟和真實收稅流程相同,就是一種模擬徵收。」對於擬定的起征點、免稅標準和稅率等,相關人士不肯透露。

  知情人士還稱,現在說是試點,其實就是在摸底,研究如何執行。

  [預計徵收辦法]

  並非僅針對「第二套房」,按評估值的1%徵收

  有關物業稅按何比率徵收,市場上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按評估後房產總價的千分之八徵收;一說是按評估總價的1%徵收。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按後者比率徵收可能性較大。比如說,經過評估后,一套房產價值100萬元,那當年需交納的物業稅就是1萬元。「房產價值每年都要評估一次,如果房價持續升值,意味著物業稅交納數額也將逐年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真按1%的比率徵收,是比較「嚴苛」的。不過,除此之外,關鍵還要看起征點、免稅範疇、是對大戶型征還是所有房屋都征等具體操作辦法。

  據悉,目前醞釀的物業稅徵收對象,並不僅僅是帶有投機色彩的「第二套房」。因為物業稅的作用之一就是要抑制過度佔有資源,保護必要消費。而「過度佔有」,可能並不是按第幾套房來區分的,如果一個人只佔有一套房,但是這套房非常大,且地處風景名勝區,價值不菲,這套房子也得適用較高稅率。反之,如果一個人有2套房,但相加起來建築面積也不過70—90餘平方米的話,那這個「第二套」就不該課以重稅。

  另外,超出自住範圍用於出租獲利的房產,也將徵收一定的物業稅。但這裡面也有區別對待,比如單位面積價值高的別墅和豪宅,可能適用較高稅率;相反,單位面積價值較低的普通住宅,則適用較低稅率。

  「浩大工程」,實施面臨較大難度

  房產律師告訴記者,《物權法》的出台實施,已經為物業稅徵收奠定了法律基礎。不過,物業稅與《物權法》之間還有需要協調的地方,比如,產權究竟如何登記和所有?是不是不交稅就註銷產權?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對不動產核收持有環節的稅比較困難,主要是徵收環節有難度。

  相關部門人士介紹說,物業稅的開徵並不是簡單的稅費改革,而是涉及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場調控手段、住宅建設方式等多方面的一場深刻的變革。開徵物業稅的條件,分為技術條件和社會基礎條件兩部分,這一項「浩大的工程」,牽涉非常複雜的社會利益關係,怎麼征、怎麼管、怎麼評估、採用什麼樣的手段,等等,都需要完善的技術條件。有的專家認為,「比如建立房價評估系統,就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國家在實施時,肯定也會比較慎重。」

  還有一個疑問是:即使在開徵物業稅的同時,把開發環節的稅減少了,那麼,地方政府會不會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乘虛而入」,增加各種費,從而,把開發環節減稅的作用化為烏有?因此,專家認為,對於物業稅的作用應該綜合評估,對其設計也應該全方位考慮,倘若想當然地認為開徵物業稅就能降低房價,而不提前設計好相關配套措施,則物業稅開徵對房價的影響恐怕最終會令人失望。

  不過,業內人士多表示,徵收是肯定的、是遲早的事,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觀點爭鋒]

  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日前表示,物業稅一旦徵收,可能成為房地產市場的內在穩定器。徵收物業稅能否達到平抑房價的目的?記者在採訪中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不一樣的觀點。

  ●抑制投機,促進住房有效釋放,房價肯定會降

  地稅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徵收物業稅後房價肯定下降。因為物業稅把一次性繳納的大部分房地產稅費,轉化為在房產保有階段分年收取,住宅的大部分房地產稅費可分70年繳納,即在購買時只需繳納1/70的稅費,其它的可在以後「養房」過程中慢慢繳納,這樣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就將扣除土地出讓金等稅費,從而使得購房人一次支付的費用大大減少。

  蘇鼎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宋堅把徵收物業稅稱為「宏觀調控的『最後一招』」。他認為,從目前國家調控的動機分析,中央當前還是希望能藉加息和信貸緊縮等政策來穩定房價,一旦這樣的政策都不能奏效的話,肯定就會立即徵收物業稅。

  「一旦徵收,不僅僅是平抑房價的問題了,而是房價肯定會降下來,甚至會降得很快。購買房屋越多、居住面積越大、投資房產越多,納稅成本就越高,手中持房多的人肯定會想方設法把房源『吐』出來,這就增加了市場供應,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投資投機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房價上漲壓力。」

  房產經紀人王小軍稱,儘管物業稅可能要明年才正式徵收,但消息既出,對市場心理預期會形成影響。「現在市場是政策密集,如果馬上再加息,那對市場的影響更大。」他認為,徵收物業稅,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打擊房價快速上漲的作用。

  ●難撼房價,小心又多一個房價炒作「題材」

  「房價的組成包括兩部分:購買價格和持有價格。分次收取物業稅時,持有價格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因為物業稅是按現值徵收的,而在50—70年的時間範圍內,土地價格一定是不斷提高的,而且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提高的速度還會很快。最終算下來,也許分次支付的價格要比一次性支付的價格成倍增加。」也有專家作出了這樣的分析。

  據了解,在國外,物業稅不是用來「降房價」的,其本質上是對不動產佔有(不一定是所有)課徵的財產稅。多數國家和地區開徵物業稅的目的是籌措地方財政收入,滿足地方支出的需要,即屬於財政型的物業稅。

  更有市場人士稱,房市上很可能會因此又多出了一個房價炒作的「題材」。「從以往經驗來看,用稅收的辦法來解決房價,其調控效果並不明顯。誰都想享受資產價格上漲的好處,所以賣房時肯定會把稅費轉嫁到房價中,由此而進一步助推房價上揚。」

  專家建議說,要讓物業稅徵收真正發揮效應,還需要各項配套舉措。比如,新加坡對於在10年內轉賣房屋的人徵收高達100%的交易稅,像這樣針對投機的嚴厲政策的配合,能夠有效遏制投機衝動的泛濫。另外,應切實增加住房供給,落實好保障性住房的供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真正解決房價問題。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15 22:20 | 只看該作者
不征物業稅,地方政府靠掠奪農民土地獲暴利來支撐城市開支,天理何在?
不征物業稅,炒房者獲利豐厚,而窮人年青人望房興嘆,天理何在?
不征物業稅,開發商可以高價賣房,尤其是港商,資金雄厚,大肆在內地賺錢,天理何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3
mm021 發表於 2007-10-15 22:41 | 只看該作者
相關配套的事情會有很多,應該還會有個地產稅。

開發商們不用一次性把70年的地價都付了。競標得來土地開發權,「儲備」一年就多交一年的錢。

08年開徵,有點樂觀。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4
周公子 發表於 2007-10-18 16:54 | 只看該作者
以前買了房的人呢?是不是退還已經交過的稅?
還有各種複雜的房產取得方式?怎麼辦?
光這一條,就會造成社會動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5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18 21:40 | 只看該作者
聳人聽聞。在別的國家房產地產交稅沒有動亂,到了中國就有了。反正到時候政府收這個稅只是時間問題。稅有各種,有一次性銷售稅,物業稅,沒有聽說收了一種就不能收其他的。

[ 本帖最後由 華夏之聲 於 2007-10-18 22:1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6
jvmpzh 發表於 2007-10-18 22:10 | 只看該作者
在美國我這裡每年都要繳的地產稅,繳納給地方縣的,大概2%。 轉售(零售)稅8.5%繳納給州的。工資根據收入百分比繳納給聯邦、部分州,我繳大概2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7
jvmpzh 發表於 2007-10-18 22:20 | 只看該作者
補充一下:銀行存款利息、賣股票(贏利),年底也要繳稅。美國萬萬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