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9-19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9月18日19:43   中國新聞網   

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位次由第六躍居第四位

我國今年GDP可能超德國 僅次於美日居世界第3

德國冷靜看待GDP被中國趕超:國民福利更重要



中國國家統計局十八日發布五年中國經濟發展「成績單」: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來的第六位躍居第四位,人均國民總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過去五年,在世界經濟大棋盤上,「中國速度」可謂演繹得淋漓盡致。二00三年至二00六年,中國經濟連續四年踏上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長平台,而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列車再以百分之十一點五的「時速」高歌猛進。

在中國經濟「一騎絕塵」的同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份額亦在提高:二00二年為百分之四點四,二00六年提高到百分之五點五,二00三至二00六年中國GDP年均增速較同期世界年均增速高出五點五個百分點,而在此期間,坐上世界經濟第四把「交椅」的中國與前三位的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亦在縮校數據顯示,二00六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連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亦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過去五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均國民總收入在世界的位次亦由二00二年的第一百三十二位上升到二00六年的第一百二十九位。按照世界銀行劃分標準,中國已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按照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扣除價格因素,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四年均保持在百分之七以上的速度增長。至二00六年底,中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十六點二萬億元人民幣,較二00二年底增加七點五萬億元。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9-19 11:27 | 只看該作者

德國冷靜看待GDP被中國趕超:國民福利更重要

  國際先驅導報 


中國GDP將超越德國 CPI上漲快提高生活成本



德國媒體認為沒有必要為GDP將被中國超越感到擔心,國民福利比GDP重要得多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聶立濤發自柏林 7月1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9%,為1995年以來最高季度增長值。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1.5%。專家預計,年內中國GDP總量有望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德國媒體對此事十分關注,20日,幾乎所有德國主流報紙都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做了報道。


「中國還遠遠落後於我們」


幾乎所有報道和評論都比較客觀冷靜,沒有出現所謂「中國威脅論」的論調。德國認為沒有必要為中國GDP快速增長感到擔心,並且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利於德國的出口。

「雖然歐元匯率強勢有可能推遲中國GDP總量趕超德國,但是德國從心理上可以和世界第三告別了。但從經濟角度看,這種告別沒有多少意義。」《世界報》評論說:「因為國民經濟帶來的福利比經濟總量更重要。儘管中國經濟一直在趕超,但就人均GDP來看,中國還遠遠落後於工業國家,德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6倍。」


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益


此外,德國還把中國GDP的超越看作一種機會,想從中國的快速崛起中獲益。《每日鏡報》援引全德工業聯邦聯合會(BDI)執行主席克勞斯·布勞尼希的話說:「與中國相比,我們是個小國。如此之小,以至於德國連世界出口冠軍的頭銜在不久之後也將讓給中國——專家預計最遲在2009年。世界冠軍還是世界亞軍,這並不起決定作用。」

布勞尼希認為,重要的是,德國同競爭對手們相比自己也要增長。德國出口今年將增長10%。德國迄今一直從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中獲益。

《金融時報》則援引德國批發和外貿聯邦聯合會主席博爾納的話說:「我們的顧客越富有,對我們來說越好。」


「擔心的應該是中國自己」


德國媒體還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過熱,帶來一些問題,需要控制。《法蘭克福彙報》的論說:「中國的經濟增長使數百萬人擺脫貧困,但是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危險:目前中國的環境破壞嚴重,貧富差距拉大。」

《南德意志報》的評論說:「在德國,人們沒有必要對中國新的經濟數字感到吃驚。實際上,應該感到擔心的是中國自己,因為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的繁榮超出控制。……中國政府必須採取強硬手段給投資者的狂熱降降溫。否則,過度投資和通貨膨脹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持久危害。」

德國媒體認為,作為不久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中國將要求在國際經濟問題上增大發言權。《世界報》認為,「歐洲、美國和日本私下討論最重要的世界經濟問題的時代將過去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21: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