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六篇 朝覲】第一講 朝覲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9-5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穆斯林兄弟們!
過去幾周已向大家解釋了禮拜、齋戒及天課如何使人生活具有伊斯蘭氣氛,並使人得以侍奉安拉。五功中最後一項是朝覲,我將向大家說明朝覲的益處。

一、朝覲的意義
阿拉伯文中,HAJI(罕吉)一字是指「決心訪問聖地」,既然各國人民決心要訪問克爾白(KA『BA天房),因而定為朝覲(HAJI)。

二、朝覲的起源非常富有教育性,請大家注意聽,以便充分把握朝覲的意義,然後你們就會很容易地懂得朝覲的益處。


三、易布拉欣時代的情況
伊斯蘭、基督教、猶太教三教信徒,有誰不知道易布拉欣之名!全球三分之二尊他為領袖。三位先知摩西(即穆薩),耶酥(即爾薩)及穆罕默德,都是他的後裔。他所燃起的燈·照亮了全世界也指引了全世界。他約四千六百年前生於伊拉克,那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己忘卻安拉。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誰是他的真正主宰,沒有一個人專心在主前面鞠躬侍奉。那時易聖出生之國家乃當時世界上最進步的國家,但同時在左道旁門方面也是領先他國,雖然藝術、科學、農業、工業都是很發達,但是,它的人民連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都沒搞懂:"一個受造之物,是不宜加以崇拜的。"他們拜星辰及偶像,在他們之間,星相、拜隅像、占卜、巫術、符咒、護身符之類極為流行,正如同印度人之間有學者(Pandits)及貴族(Brahmins)一樣。當時守護神廟的的僧侶(Pu一jariS)階級,掌管人民之婚哀喜慶,並說能傳達精神世界的消息。一般群眾陷入僧侶的圈套,誤認他們能夠左右自己的命運,因此對他們唯命是從,予取予求,人民以為僧侶可以直接和神抵交談。因此必得好好服侍他們,以免招來惡運。當時的國王也和僧侶連成一氣,以便奴役人民,二者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一方面政府充分支持僧侶階級,另一方面,憎侶階級則向人民灌輸:「國王是國家和人民的主人,也是眾神之一,他的話就是法律,他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可以任意支配。」不仗如此,所有祭奠均在國王面前舉行,使得人民確認國王具有神性。


四、易布拉欣的家庭
易聖就是出生於這一環境中,他的家庭就屬於憎侶階級,他的祖先都是當地的學者和貴族,他所受的教育,也正是僧侶子弟所受的教育,自幼耳儒目染不出此一範圍,他的親屬中不是PIRS就是Pirzadahs。寺廟中的首座已為他安排好了,好讓他成為一方領袖。使他家富裕的獻祭禮品,也在等著他,許多信徒在等待他的來臨,以便鞠躬叩拜,他也盡可自稱通神以占卜方式來愚弄上自國王下自平民。在這一片烏煙瘴氣中,沒有一個人信奉真理,無從獲得真理光亮。而且普遍一般人亦斷無可能捨棄自己及家庭坐享之榮華,而去追求真理,自找麻煩。


五、易布拉欣與其民眾劃清界線的聲明
可是易聖不是凡人,他天生異稟,當他成長能自行思索時,他就沉思:"這些太陽、月亮、星辰它們自行運轉與奴隸無異。這些石頭偶像,都是人手做的。這些國王和我們一樣,都是人。我們怎麼可以拿他們當作神呢?這些毫無能力的東西,不能擺脫自己意志,不能幫助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而要人類在他們面前敬拜,要畏懼他們,要順服他們,這是怎麼一回事?在天間我們所能看到之物,及我們所知之人,沒有一個是不需依賴其他力量,沒有一個不是遲早要滅亡的。這種樣子,他們哪一個能做我們的上帝,沒有一個是我的造化主,沒有一個能操我生死禍福大權,沒有一個掌握我的生計,滿足我的需要。為什麼我就一定要拿他當作主?要在他面前鞠躬、順服呢?只有造化萬物的主,萬物所仰賴的主,操生死禍福大權的主,才是我的主。"就是這樣,易聖決定不拜他族人所拜之神,他向人民公開宣布:
"我對你們所用來配主的事物,毫無關係"(《古蘭經》6:78)。
"我已憑了誠直的本性改拜創造天地之主,我不是拜偶像的人"(《古蘭經》6:79)。


六、災難蜂至
當他作此宣言后,災難蜂湧而至,他父親要脅趕他出去。族人則聲言不予任何保護,政府也反對他,最後他被帶到國王前面。可是這位孤獨而遭棄絕之人,卻堅如磐石,面對所有反對,毫無怯色,他很恭敬地對他父親說:"我的知識並非您所賜,因此我自有主張,不追隨您。"對於他族人的威脅,他親自摧毀了那些偶像,證明他們所敬拜的是如何軟弱無力。他在國王宮廷勇敢地宣稱:
"你不是我的主,我的主是能操你生死,也操我生死的那一位,在他的法律範圍內,甚至太陽也要遵循他所制定的軌道。"
宮廷終於決定,此人應該燒死。可是易聖堅如磐石,毫不動搖他對獨一真神的信仰,準備去受此一可怖之刑罰。安拉以其至大無邊之法力,將他自火刑中救出,千是他棄絕家庭、親賊、族人、國家而遠走他方。他攜帶著妻予及一位甥兒,到處流浪,這位原本可以登上僧侶寶座成為族人宗教碩袖,垂手可享榮華富貴。並傳之子子孫孫的人,卻寧可拋棄這一切,去度無家可歸的流浪生活。原因是,他不願以假神愚弄人民,而坐享奢侈生活,他要引導人民走向真正的主宰,他為此而遭懲罰,居無定所、生活不安。


七、遷移
易聖離家后,流浪於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及阿拉伯諸國一帶,這種流浪所受之苦只有安拉知道。他離家時,身無長物,流浪時也未尋找生計。他晝夜苦慮的,只是如何要人民不拜偶像改做安拉之忠僕,他既不容於親生父親及族人,又怎曾見容於他人?他會受誰歡迎?到處都是寺廟僧侶,及自稱為神的國王,到處都是無知的愚夫愚婦。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怎能過得安謐?他不僅自己不願敬任何人為神,而且慣於勸人尊安拉為獨一主宰,推翻所有奉假神為主的權威,而成獨一主宰之仆。這就是易聖何以在一地不能久停之故。多少年他流浪得像一個游牧之人,有時在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區)人煙聚集之區,有時在埃及,有時在 阿拉伯沙漠當中,他的青春就是如此度過,黑髮全部變成灰色。


八、對孩子的訓練
當他晚年,八十六歲時,非常想要一個後代,安拉就賜給了他兒子,可是這位安拉之仆並不認為家庭已經完了,他至少要安排他的孩子們能夠自食其力。不,這位穆斯林老人唯一的焦慮就是宣教,為了宣教,他花費了一生的時間,他死後必須有人繼續。因此他求主給他孩子,安拉准許了他的要求。他渴望訓練孩子繼承其宣教事業。這一位完美人士的生活乃是一個純正穆斯林的生活,在他剛成年方具明辨是非能力之時,他就認出安拉。安拉對他說:"ASlim"(意為:做一個穆斯林,把你託付給我,唯獨託付給我),他在回稱中立下誓言:
"我已接受了伊斯蘭,我屬於眾世界的養育主,我全?慕?腋鍛懈??quot;(《古蘭經)2:131)。
這位誠實的人,終其一生,遵守他的誓言,為了眾世界的主,他放棄了古老的祖傳宗教信仰與儀式,以及與之俱來的榮華富貴。他冒火刑之險,走上流亡之途,一國又一國。為了安拉,耗盡了他的青春年華,至力宣揚安拉的"迪尼"。老年獲賜一子時,他還要繼續追隨這個"迪尼",和他的工作。


九、最偉大的考驗
在歷經許多的患難之後,他還得接受一項考驗,看看他對安拉的愛。是否超越他對周圍事物之愛,這個考驗是要他將老年所得之獨子,為了眾世界之主,而予犧牲。這一考驗也被通過了,就當他準備親手宰殺自己兒子時,安拉啟示下降了:"好,現在你已經充分表明了你是一個升為人類的領袖,是位完完全全忠實的穆斯林,你現在有資格做全世界的伊瑪目。"這一件事古蘭描述如下:


十、成為人類的領袖
"當時,易布拉欣的主用若干誡命試驗他,他都做到了,他(主)說:『我已任命你做人類的領袖。(易布拉欣)說:「我的後裔呢?(也將成為領袖嗎?)」安拉說:『我的約不包括作惡之人』"(《古蘭經》"2:124)。
易聖就是如此而被委以領導權,他遂成為世界伊斯蘭運動的先驅,為了推動此一運動,他覺得須要在各處派駐專人,做他的代表,在這個傳教工作上,有三個人給他強力支持,第一位是他的甥兒羅德(Lot),第二位是他的兒子易斯瑪儀(Is一Ma『IL,眾世界的主,要犧牲他的性命,他欣然引頸就戮),第三位他的小兒子易斯哈格(Ishac)。


    十一、羅德派駐外約旦
易布拉欣將他的甥兒安頓在所多王麻(Sodom)城,即今日外約旦之地。這一地區之人,傷風敗俗之極,易布拉欣目的想規勸這些瀆神的人民,並影響廣大區域。因為伊朗、伊拉克、埃及的商隊經常通過此一地區,在此宣教可以向兩方面傳布。


十二、易斯哈格派駐巴勒斯坦
小兒子易斯哈格安頓在迦南,即今日巴勒斯坦之地,此一地區介於敘利亞及埃及之間,由於靠近海岸,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從這個地區,伊斯蘭運動,經易斯哈格之子葉爾孤白(JAC-OB,又名以色列Iarael)及其孫優素福(Joseph)而深入埃及。

十三、易斯瑪儀駐在漢志
長子易斯瑪儀則在漢志(Hejaz)國的麥加,易布拉欣和他同住了一長段時期,將伊斯蘭教義向阿拉伯各地宣揚。

十四、天房的興建
父子二人就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伊斯蘭運動的中心,即今日舉世聞名的天房(克爾白)。這是安拉親自選擇之地點。這個建築不僅僅是為了禮拜之用,如清真寺一般,而且一開始就是伊斯蘭世界運動的宣教中心。它的目的是要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聚集這裡,集體完成安拉的「爾巴代提」。然後將伊斯蘭的信息,帶回到各人的原居地去。這個大聚會就叫做朝覲(Ha—jj)。天房是如何建立的?他們父子二人懷著何種心情建立起牆?朝覲是怎樣開始的?古蘭均有敘述:「看啊!為人類建立的第一所聖殿,是在麥加。指引全人類的吉祥所在,內中有若干(安拉指導的)明白紀念物。如易布拉欣站立禮拜之處,凡入其中之人都得安寧」(3:96—97)。「難道他們不知道嗎?我已指定聖殿為禁地,周圍之居民均被劫
掠」(《古蘭經》29:67)。天房永遠是平安的,而其四周,燒殺擄掠不己,驃悍的貝杜因人,當察知殺父兇手在禁區之內,亦不敢碰它一下。

十五、易布拉欣及易斯瑪儀的祈禱。
「當時,我以天房為人類的歸宿地和庇護所,你們當以易布拉欣的站立(禮拜)處力禮拜處,我命令易布拉欣和易斯瑪儀說:『你們倆應當為了來此冥想的人,鞠躬叩頭的人,清掃我的房屋』。當時易布拉欣懇求說:『我的主啊!求您使這裡成為平安的地方,求您以各種果實賜給這裡的居民,好使他們信安拉和末日……』當時,易布拉欣和易斯瑪儀豎起天房的基礎,他們倆祈禱說:『我們的主啊!求您接受我們的崇敬。啊:您,唯有您,是無所不聽,無所不知的。我們的主啊!求您使我們歸順您,並從我們的後裔中,造成一個歸順您的民族,求您昭示我們禮拜的方式,求您慈憫我們。啊!您,唯有您是至慈的至憫的。我們的主啊!求您在他們之間,派遣一個使者,向他們宣讀您的啟示,教授他們天經和智慧,並且使他們潔凈。啊!您,唯有您,是大能的,至睿的』」(《古蘭經》2:125—
129)。  「當時,易布拉欣說:『我的主啊!求您使這個地方成為平安的,求您使我和我的子孫遠離偶像崇拜,我的主啊!它們(偶像)已使許多人誤人歧途,可是追隨我的,他就是我的同道,違抗我的,那麼您是多恕的,至慈的。我們的主啊!我已將我的一部分後裔安頓在一個不毛的山谷就在您的禁房附近。我們的主啊!求您使他們謹守拜功,求您使一部分人的心傾向他們。求您以果實供給他們,好讓他們感謝』」(14:35—37)。「當時,我曾為易布拉欣指定天房的地址,我說:『你不可以用任何東西與我相比,你要為巡遊(天房)者,站立者,鞠躬叩頭者,打掃我的房屋,你應當向人類宣告朝覲,他們將從深山裡徒步,乘瘦駝到你這裡來,好使他們見證許多對他們有益之事,並在規定的日子裡,提念安拉尊名於安拉賜給他們的最好的牲畜(意即犧牲),你們可以吃那些牲畜的肉,並應用來款待不幸的窮人』」(《古蘭經》22:26—28)。
穆斯林兄弟們:
這就是伊斯蘭第五功朝覲的由來。你們當已明白,麥加就是那位聖人第一次受命向世界宣揚伊斯蘭的總部。伊斯蘭教義就由天房向全世界傳布,朝覲制度就是如此而建立。好使那些侍奉安拉、歸順安拉的人,不分種族和國籍,能夠一年一度朝向一個中心,聚會一次。他們的生命,正如同車輪一樣,圍著車軸,永遠運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9: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