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國估算F-22戰機每千克成本高於黃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7-9-3 0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空軍F-22A單機成本為3.388億美元,每千克成本高於黃金

  法國防務-航宇網(defense-aerospace.com)日前發布了該網站組織完成的一篇題為《估算現代戰鬥機的真實成本》的研究報告,報告篇幅並不長,共13頁,但代表了當今有關戰鬥機成本研究的最新情況。而目前戰鬥機的成本問題是各國政府、工業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因此本研究的情況值得關注。

  北約國家研製生產的現代戰鬥機包括法國的"陣風"、瑞典的"鷹獅"、歐洲四國聯合研製的"颱風"以及美國的F-15E、F-18E、F-35聯合攻擊戰鬥機(JSF)和F-22A。這七種現代戰鬥機的平均採購單價超過1億美元,最高的F-22A更是達到近2億美元,價格之高和相互之間的價格差距之大讓人感到費解。

  研究現代戰鬥機的價格問題不僅可以使人們對戰鬥機成本有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為政府部門和工業界進行有關戰鬥機的決策時提供一個基礎,哪怕這種價格只是一種粗略的估算,這即是本報告的研究目的之所在。這種粗略的戰鬥機成本估算還能提供其它有用的信息,如競爭飛機的相對價格,以及可以作為產業經濟性一般性結論的基礎。

本文將介紹該研究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結論,然後對該研究的結果進行適當分析。

1 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

  本報告中採用了多種基準、從多個角度對北約國家研製生產的七種現代戰鬥機的成本進行了對比。這些基準是: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論兌換率;每千克價格(與奢侈品對比);飛機價格與人均GDP的比值。

  作為該研究的基礎之一,該報告在研究中採用了兩種基準價格:

  --項目單機成本(Program Unit Cost)。它由項目總成本除以所生產飛機的總數而獲得。這種基準價格的意義在於它包括了研究與發展成本以及所有相關的輔助成本(包括支援設備、備件、文件等)。

  --單機採購成本(Unit Procurement Cost)。它由最新的生產合同額(不包括大部分研發和支援成本)除以該合同簽約的飛機數量。該成本可定義為額外增購飛機的邊際成本,可作為一種橫向對比的基準。然而本國用戶實際支付的就是這一價格。

  各種來源的戰鬥機價格常常有明顯的差別,這往往是因為各個價格的定義不同(包含的內容不同),或者增值稅率不同,或者研發成本計入的方式不同。比如一些飛機的價格中包含了電子戰系統和武器系統集成,而另一些飛機價格中卻沒有。貨幣兌換率的波動也是導致價格差別的原因之一。甚至有的製造商為獲得競爭優勢而有意扭曲真實價格。歐洲所生產戰鬥機的國內價格中含有增值稅,但美國沒有。

  1.1 七種戰鬥機的各項成本對比

  北約國家生產的七種型號的戰鬥機的平均單機採購成本達到1.1243億美元(見表1);該項成本最高的是洛·馬公司生產的F-22A,為1.776億美元;最低的是達索公司生產的"陣風"C,為6210萬美元;單機採購成本最高者是最低者的幾乎3倍。有4種戰鬥機的單機採購成本不到1億美元。

  但加入研究與開發總成本后,情況變化很大,平均項目單機成本上漲到1.487億美元。此時,只有兩種飛機的這一成本不到1億美元,"陣風"C的項目單機成本達到約1.4億美元,F-22A仍為最高的3.388億美元。

  1.2 成本指標的計算過程

  報告中列出了上述七種戰鬥機的"項目單機成本"和"單機採購成本"兩項指標的計算過程,計算中採用了最新的成本數據,報告中標明了數據的來源。為避免可能的偏向,本研究開始時都未與這七種戰鬥機的製造商接觸,待研究結果出來后都提供給了製造商,供它們評論,其中只有洛·馬公司未作回應。限於篇幅,本文只列出JSF和F-22A兩種飛機的計算情況。

  1.2.1 JSF

  根據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GAO)2006年3月31日公布的題為"國防採購:所選大型武器項目的評估"的報告,JSF項目採購2443架飛機的總成本估計為2570億美元,按此計算,JSF的項目單機成本為1.052億美元。但在美國國防部2006年4月公布的"選擇採購報告"(SAR)中,估計採購2458架飛機的總成本為2765億美元,按此計算的JSF項目單機成本則上升到1.125億美元。

  2006年3月的一份GAO報告估計JSF項目採購424架"低速初始生產"階段飛機的總成本為490億美元,依此計算的單機採購成本為1.15億美元。由於該項目仍處在研製階段,項目的全速生產階段數據不能得知,屆時的單機採購成本肯定會有變化。作為比較,JSF的單機採購成本還有兩個參考數值:一是美空軍在2007財年預算申請說明文件中估計JSF的未來新機出廠價格(flyaway cost)為1.546億美元;二是2006年6月美國國會研究委員會(CRS)估計JSF的平均單機採購成本(不包括研發和其它沉沒成本)為9480萬美元。

  1.2.2 F-22A

  自從F-22項目上馬以來,飛機採購總數和項目總成本經歷了多次大的變動。1992年,該項目的總成本估計為811億美元,飛機採購總數為624架,這樣當時的項目單機成本為1.251億美元。2006年3月,GAO在其題為"國防採購:所選大型武器項目的評估"的報告中估計F-22項目採購181架飛機的項目總成本為654億美元,按此計算的該機項目單機成本為3.613億美元。作為對比,美國國防部2006年4月公布的SAR報告中,估計採購184架飛機的項目總成本為626億美元,照此計算的該機項目單機成本為3.388億美元。

  GAO估計採購181架F-22戰鬥機的總採購成本為321.4億美元,依此計算的該機單機採購成本為1.776億美元。作為參考,美空軍在2007財年預算申請中估計F-22A的新機出廠價格為1.415億美元;2006財年採購24架F-22的撥款為37.668億美元,相當於單機採購成本為1.569億美元。

  1.3 與奢侈品價格的比較

  研究中採用"每千克成本"的方式,將戰鬥機價格與奢侈品(黃金和魚子醬)進行比較,這是一種經驗性的近似計算方法,工業界常用此作為飛機成本的粗略指標。

  這些戰鬥機的每千克成本範圍從23472美元/千克(F-22)到5303美元/千克(F-15E)不等,倍數變化範圍為4:1(見表1),略低於單機成本5:1的最大倍數比。

  2006年5月,巴黎的黃金和魚子醬價格分別為18700美元/千克和6000美元/千克,與它們相比,只有F-15E和F-18E的每千克成本低於魚子醬,JSF、"鷹獅"、"陣風"和"颱風"的每千克成本高於魚子醬,但低於黃金,只有F-22的每千克成本高於黃金。

  1.4 換算成購買力相同的美元

  由於各國的戰鬥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是不一樣的,因此採用了"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貨幣兌換率,將所有戰鬥機的價格都變換為購買力相同的美元,得到加權單機採購成本(見表1)。結果是,由於歐洲的勞動力和材料成本更高,加權后的歐洲各種戰鬥機的單機採購成本都上漲了,但各種戰鬥機的成本相對排位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

  1.5 與各國人均GDP的對比

  進行這項對比的目的是了解各國在採購戰鬥機的過程中消耗本國經濟資源的情況。結果顯示(見表1),七種北約戰鬥機與本國人均GDP的比值範圍從1866倍(F-18E)到4228倍(F-22)不等。

  從以上各種基準條件下的對比過程可以看出,上述七種戰鬥機的相對成本排位沒有因基準的變化而變化。

2 報告要點和結論

  本研究的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結論是:以一種有意義的精確度來比較戰鬥機的成本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能接觸保密數據的政府審計人員在戰鬥機的實際成本問題上也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如英國和德國官方宣布的歐洲戰鬥機"颱風"的價格有10%的差異;而美國GAO、國防部和空軍對F-22和JSF的價格估算最大有50%的差異。但即使是這樣精確度的戰鬥機成本估算也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如競爭飛機的相對價格等。

  本研究得出的其它一些結論還包括:

  1)只由一個國家設計的戰鬥機不一定就比國際合作開發的更貴。"陣風"和"鷹獅"都是由單個國家開發的,它們的價格比四國合作開發的"颱風"明顯低。

  2)但是單個國家開發的戰鬥機不能保證成本比國際合作開發的更低。美國自己開發的F-18E、F-15E和F-22A與四國開發的"颱風"相比,F-18E的價格更低、F-15E相當,F-22A則高得多。

  3)長生產過程(產量高)並不總是導致飛機成本更低。F-18E、JSF和"陣風"都是多用途戰鬥機;F-18E總共生產462架,"陣風"只生產294架,JSF的產量則要比兩者大得多,但F-18E的單機採購成本比"陣風"高,JSF比F-18E高。

  4)儘管項目經歷大的停頓和重組會使項目成本上漲,但上漲幅度並不與停頓時間的長短成正比。如"颱風"和"陣風"項目都經歷了長達8-10年的研製項目停頓和重組,而F-15E、F-18E和"鷹獅"項目沒有,然而這些因素都未明確反映在它們相對成本的差別上。

  5)研製工作的延續性是避免成本超支的最佳方式。"鷹獅"和F-18E沒有採取大規模的新設計,它們的生產成本都明顯比其它飛機低;而經歷了大規模重新設計的"陣風"、"颱風"和F-22的項目單機成本則明顯地高。

  6)儘管這些戰鬥機都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製,用途也相似,但它們的研發成本與採購成本之間的比率並不相同。這反映出這兩項成本之間似乎沒有關聯,說明每種戰鬥機的研究與發展歷程都是獨特的。或者說,在對戰鬥機開發成本的影響上,飛機的實際能力不如"順利的"管理和開發歷程。

3 研究結果分析

  1)精確的戰鬥機價格沒有現實意義。但一般精確度的戰鬥機價格就有價值,本研究中的"項目單機成本"和"單機採購成本"都屬於此類。

  2)從本研究可以看出,比較多種戰鬥機價格的相對大小時,只要採用的是相同的基準,結果應該是一樣的,因此並不需要同時採用多種基準進行計算。

  3)本研究認為,管理和開發過程是否順利對戰鬥機開發成本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從成本的角度考慮,管理和開發過程應盡量避免大的風險。

  4)本研究認為,新戰鬥機研製項目的新技術、新性能要求越多,項目成本就可能越高。因此,新技術、新性能應盡量在項目之外預先研究完成,這樣做也可以降低項目成敗的風險。

  5)從本研究可以看出,戰鬥機項目的國際合作對飛機的成本可能不會有多大幫助,因此國際合作的著眼點應該在其它方面,比如資金、技術和市場等。

  6)目前研究戰鬥機的成本問題時,更多地考慮的是全壽命期成本,採購成本只是其中的少數,這是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作者: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航空技術所 姜曙光

來源:中國航空信息網

[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07-9-3 07:50 編輯 ]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