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歷教育中的封建等級制度遺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8-26 0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bs.phoenixtv.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744185
雪※狐      2005年7月11日

  自從隋代實施開科取仕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逐步發展完善,為推動當時的封建王朝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國家倡導的人才觀念,就是以一級一級的考試來確定儒生們的等級。封建王權貴權宗法制度森嚴,再加上濫用《周易》所闡述的尊卑概念,在整個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以考試確定的名,和隨之來取用人才的利,共同構成的學問價值觀。儒學士們為了一登金榜,揚名顯萬,進而取得入仕的資格而光宗耀祖,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間悲喜劇。這種封建王朝的學歷教育模式,足足主宰了我們國家一千三百年。
  當然,這種學歷教育模式,在唐朝時,就在表面形式上被西方所效仿,促成了西方現代學歷教育模式。本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面對國家缺乏有效地選拔人才的現狀,以開科取仕也是萬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並且國家在當政者非常重視民生,重視人民道德精神的情形下,應用具有精神食糧作用的《老子》《易經》這些經作為教育內容來培養人才,也就為國家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但是,由於後來逐步的丟失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寶在教育中的應用,儘管形式上是非常完善的科舉學歷制度,但是內容上卻是極度缺乏精神營養,因此就很難在這種學歷制度下培養出一大批國家有用的人才,以至於國家漸漸淪落。到十九世紀,民族在一千多年的文化教育產生的痼疾中掙扎,本因上自身先天缺損,加上當政者的錯誤導向這個內因,蒼蠅不叮無縫之蛋,在列強入侵這個外因作用下,一亂就是百年。封建王朝的終結,使一千多年的科舉在形式上不存。
  在民族長期失落道德精神教育的歷史背景下,我們的諸多有識之士雖然痛心於民族國家的慘痛教訓,但是自身的局限性始終沒有能夠突破。在西學東漸的影響下,精英們盲目的以西方的準繩來衡量本民族的發展趨勢,被西方科技發展的表象所迷惑,機械的用西方發展的一些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方法和形式,對治國家缺少人才這個落後挨打的病根,以拋棄民族文化之中優秀精華的教育方法為代價,再一次的在中華大地上倡導學歷教育模式。儘管在國家的發展之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益的推動作用。但是那是與當時的社會特點分不開的:國家處於戰亂狀態,科技發展極度落後,民眾受科技教育程度普遍極度低下,民眾富有救亡圖存意識,富有奉獻精神。可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革,尤其是在唯智為用而精神衰微崇尚物質追求享受的近幾十年,學歷教育已經成了底層人們試圖擺脫生活困境而不得不遵循的生存規則,中產階層用來爭取社會地位穩定經濟收入實現利益分享不得不墨守的陳規,而貴族階層用以粘花貼金樂此不彼希望長久維持的優勢法則。在目前的形勢下,學歷教育可以說是已經淪落為被經濟所困在金錢奴役下的一種慘烈的社會分層工具和手段,成為扼殺出生在民間的大量天才的酷刑,成為嚴重阻礙生活在社會各領域底層,但是具有復興中華的大智慧人才,順利被國家有效取用的絆腳石,是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極不和諧的人才選拔制度。
  西方社會實施學歷教育,能夠推動他們國家的科技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是與他們的社會氛圍是有深刻關聯的,西方社會更多的是一種平等自由的學術氛圍,西方的人文觀念中沒有過多的「學而優則仕」「官貴民輕」這些官本位意識。平等自由的學術氛圍造就了許許多多以追求科學精神為人生目標的科技巨匠,不以學歷教育作為取仕惟一標準的人才教育導向,促進了國家各行業各領域平衡發展,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社會的穩步前進。而東方的人文文化歷史,由於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形成的封建等級制度,已經深入骨髓的影響了我們的民族,以至於終結了封建王朝近一百年後,我們的大多數老百姓,甚至很多文人學者精英們,還難以走出漢代犬儒們尊皇貴權意識下設置的障礙,始終在片面的致仕圖榮私我意識中進行人生的追求,價值觀和人生觀上難以實現尊道貴德而以賢德聖真為人生追求目標的真正確立。在這種錯誤思想主導下,必然難以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以及全人類的和諧發展緊密聯繫,得勢階層在既得利益驅使下要維持學歷教育帶來的優越性,中產階層固囿於學歷教育的帶來的利益誘惑性,底層大多數百姓又難以突破個人意識小農意識。大多數人都受困於封建意識的餘毒,在個人的私我利益追求中維持國家的運轉,國家穩定顯得極為勉強和艱難,而在和諧的呼聲中到處出現不和諧的亂象,也就是一種人才教育和取用機制錯誤導向下的必然趨勢了。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學歷教育在當今的中國,的確是一種封建王權意識等級制度的再現,儘管是效仿西方設立,但是從來源上看的確有點封建等級制度遺腹子的味道。學歷教育體現的是等級尊卑意識,體現的是得勢階層的利益而絕非國家選拔賢才的大利益,體現的是眾多受過教育而國家寄予希望的人為了個人利益弄虛作假踐踏國法和道德良心的麻木不仁。社會要發展,文明要進步,和諧要實現,就必然要求我們推陳出新,將一些不符合精神需要的形式進行改進。用符合國家整體利益的人才教育內容和方式,重視道德精神的樹立,用民族精神文化瑰寶中的道德營養滋養人們乾渴已久的精神,從民眾內心之中真正樹立無私奉獻的價值觀人生觀,促進真正具有道德心靈的大智慧人才為國家所取用。這樣,我們的民族精神才會振奮,我們的國家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和諧社會才能真正和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