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的影響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7-7-25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這一改革至今已經兩年。在這兩年裡,人民幣已經從改革前的8.27兌1美元升值到2007年7月17日的7.5651兌1美元。而且繼續升值的趨勢非常明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不斷升值已經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生活。

按照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一國貨幣的升值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出口下降,降低通貨膨脹。但是,我國在對美元累計升值大約8%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增長持續保持在10%以上,保持了進出口總額和外貿順差持續的高速擴張,完全走出了通貨緊縮的陰影。其原因當然不是經濟理論不靈了,而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適時適度地適應了經濟形勢的變化。才使得這個階段的人民幣升值不僅沒有帶來理論上預料的不良後果,反而有利於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有利於基本保持國內物價穩定;有利於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增長。

當然,人民幣的升值以及持續升值的預期,對我國經濟生活的衝擊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是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在舊有的體制下,中央銀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並不需要考慮匯率的變動。但在現有條件下,匯率變動已經成了必須考慮的最重要的變數之一。這也就使得在當前出現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時,中央銀行對於利率的調整不能不慎之又慎的原因之一。

其次,加大了我國企業經營的難度。人民幣升值,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產品就會變得更值錢,外國人需要使用比以前更多的美元來購買中國產品,這樣中國製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競爭力削弱了;同時,在匯率穩定的機制下,企業不需要考慮匯率波動風險,而在現行匯率體制下,規避匯率風險成了企業必須研究和應對的問題,必然增加企業的成本。

再次,推動了流動性過剩的形成。升值的預期激發了國際熱錢流入的熱情。熱錢的持續流入,結合我國現有外匯制度,使得我國貨幣當局不得不大量增發本幣,直接推動了我國的流動性過剩。進而推動了幾乎所有的資產價格的迅速上漲。更嚴重的是這種上漲正在向普通消費品領域擴展。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較好地適應了新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並迅速學會了運用匯率避險工具。他們沒有通過減員來沖銷增加的成本,而是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適應本幣的升值。其結果是升值不但沒有減少整個社會的就業量,反而改善了貿易條件,擴大了內需。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國政府通過市場手段成功地把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水平牢牢地控制在熱錢原先的預期之下;通過制度手段阻絕了熱錢通過合法途徑隨意進出的可能性。使得升值預期雖然直接帶來了國際資本的湧入,推動了流動性過剩,但由於有效控制住了其成本收益比,湧入的資本不但沒能掀起損人利己的風浪,反而成了經濟增長動力。

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還在繼續,機遇和挑戰同在,我們要趨利避害,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能夠逐步地適應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我國能夠融合儘可能多的國際資本,能夠成功避開通貨膨脹和緊縮,產業結構能夠得到不斷升級,我國人民能夠享受到不斷增加的社會財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