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東以金融創新攜手企業走出去 主動走入全球化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7-2 1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者 黃麗珠

  編者按 中國的崛起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性變革。為了獲得可持續發展,中國必須深化和發展融入全球化的方式,這對於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青島金融論壇」上,與會者就金融支持外向型經濟結構調整、加強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合作、加快企業「走出去」與「引進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次論壇由青島市副市長馬世忠主持。他認為,本次論壇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后、國內金融業正面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山東半島外向型經濟面臨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高層次論壇,它必將對山東半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山東省政府對此次論壇極為重視,才利民副省長特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說:「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國際資本流動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在區域間轉移呈加速之勢。在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的大潮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山東半島區域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希望本次論壇取得豐碩的成果,推動山東半島外向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大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和「走出去」,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品牌」,減輕外向型經濟發展對國內資源和環境的壓力……這是出現在6月19日主題為「金融全球化:山東半島外向型經濟發展」的「2007年青島金融論壇」上最多的字眼。與會者普遍認為,這其中除在微觀層面上高度重視企業技術創新、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外,還必須在中觀層面高度重視地區經濟集群化與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方式。來自山東半島各地市政府部門、金融界、企業界和學術界的200多位代表就以上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金融時報社社長汪洋致開幕詞。

  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外向型經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認為,當前中國在參與全球化的挑戰中不僅分享了全球化的利益,也承擔了隨之而來的風險,出現了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一,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面臨的外部矛盾會激化,特別是有可能助長一些發達國家和周邊國家的中國威脅論。第二,參與全球化的利益亟待提高,其中突出表現為對外投資收益低。第三,發展機會的讓與造成後勁不足。截至去年底,外商來華直接投資5442億美元,占對外金融負債的56%,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824億美元,僅占對外金融資產的5%,還不到外商直接投資的16%。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必須從外部尋找發展機會。

  上述問題的存在與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方式有密切關係。而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滯后,使融入全球化處於較低的層次。

  丁志傑認為,中國具備了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基礎。中國目前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對外直接投資開始加速。如在輕紡、電器、機電等領域已經積累了較為雄厚的比較優勢,具備「走出去」的能力。

  因此,中國有必要調整外資優惠政策,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市場環境不斷改善,這些已經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區位優勢。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的作用相對減弱,而且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成熟,外資的溢出效應也在減弱。有必要在堅持利用外資政策的基礎上,逐步取消外資在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大技術引進力度,使外商直接投資回落至適宜的水平。同時,可以鼓勵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上市的國有企業到海外投資。在現階段,海外投資不能盯著歐美髮達市場,而應放眼於全球市場。更有投資潛力和戰略價值的是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當的發展中國家,如非洲和東亞,在促進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分享其發展機會。

  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創新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內地分行總監林洵認為,新的市場需求向我們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滙豐對外金融創新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金融產品的創新。產品並非一定要有統一的模式,但必須切合企業的需求。例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和國際貿易轉向賒賬結算方式,有風險管理能力的商業銀行如果能夠提供應收賬款買斷服務,以幫助企業管理賒賬貿易的風險,或在融資模式上採取應收賬款融資方法,企業可以減低受買家的信用限制,全力增強銷售規模,這樣的金融產品一定很受歡迎。

  二是技術手段的創新。滙豐的做法是:建立一個環球資金管理和網上銀行的平台,讓企業在同一個操作平台上安全、實時、高效地管理遍布全球的各個分支機構賬戶中的資金,以提高流動資金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並有效地降低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

  三是銀行服務領域的創新。銀行要對自身優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需要了解客戶的哪些需求是我們最擅長的,而我們的哪些優勢又是客戶最需要的。近年來,嘗試通過滙豐的國際網路幫助中國企業介紹當地的情況、推介當地客戶、組織當地信貸安排,等等。這些新的服務深受中國國際化企業的歡迎。

  對內還有人才和體制的創新。

  在中國境內,滙豐除了大量提拔本地員工以外,還把世界各地有經驗的員工分派到中國以分享其他地區的工作經驗和創新理念。

  在體制方面,當今國際銀行的主流組織架構為矩陣管理,它與原來的條塊管理有所不同,矩陣管理表現在主要崗位需要兩頭彙報,產生相互平衡的良性互動和協調效應,來不斷提高業務持續性發展和風險管理能力。

  在金融創新的環境下,滙豐對客戶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產品、一種服務,而是提供一個總體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一家銀行如果在投資銀行、諮詢、保險等領域都具備成熟的經驗,一定會更有利於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

  支持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舉措

  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局長王迅提出,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探索有效發揮金融支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大力支持青島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

  一是鼎力支持本土跨國公司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型。近年來,對青島作為「中國品牌之都」的特點,把支持海爾等本土跨國公司輸出自主品牌作為工作重點,超前性開展跨國公司外匯管理政策改革調研。2004~2006年對海爾集團制定了以「外匯資金池」為主要內容的跨國公司全球外匯資金集合管理創新方案。目前,海爾集團已經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海外公司,境外投資超過2億美元,實現了製造、銷售、研發「三位一體」國際化,成為最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之一。

  二是大力推動加工貿易從資源輸出型向自主創新型轉型。全面加強了對特殊經濟區域外匯政策和企業需求的調研力度,制定了《青島保稅物流園區外匯管理試點實施意見》等特殊經濟區域外匯綜合配套政策,解決了出口加工區企業外匯賬戶開立地域限制、保稅區企業貨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而無法購匯、區內企業不能向區外企業預付貨款、雙重身份企業無法直接辦理進出口業務等外匯管理問題,大力支持新引進的機械、電子和高技術加工企業發展壯大。

  三是積極扶持外向型農業由家庭式、零散化向產業化、標準化轉型。近年來,認真研究青島金融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新的金融理念和金融產品,著眼於積極推動面向「三農」的金融創新,大力支持「公司+農戶」、「公司+農場+科技」等新型農業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力促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組織開發了支持新農村建設的14項金融創新產品。以金融創新為紐帶,積極促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科技公司與農戶之間建立新型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加快了縣市區外向型農業轉型升級步伐。

  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行長王建宏提出,企業資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的逐步建立,使得商業銀行所處的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將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隨著外向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貿易融資市場將長期保持高速增長。權威機構預計,2010年我國貿易融資收入規模將達50億~100億美元,這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大型外向型企業資源配置的全球化,商業銀行可以為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的融資提供綜合服務,為企業的全球化生產和投資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務;隨著我國利率和匯率改革的深化,外向型企業金融需求的形式和內涵都將產生重大變化,其對金融衍生品服務的需求將迅猛增長。商業銀行可以為其提供套期保值等多種金融衍生品服務。

  為此,商業銀行必須主動迎接金融全球化挑戰,積極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強金融創新。特別是加強理念與文化創新,為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與服務創新奠定基礎;加強制度創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業務運行機制;加快服務模式的轉型,從傳統的提供單一服務模式,向提供綜合式、一攬子產品服務模式轉變,對優質客戶實現「垂直覆蓋」,為大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提升服務水平;加強產品與服務創新,立足於市場和客戶需求,深入挖掘金融創新的整合力量,開拓新的市場和業務。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結合LIBOR與人民幣融資利率的變化,從降低外向型企業的融資成本出發,推出了人民幣進口押匯產品、出口商業發票貼現人民幣融資等新產品和業務;針對外向型企業結算方式和融資方式的新需求,從傳統單證業務和匯款業務的發展趨勢出發,設計了新的訂單融資產品,突破出口貿易融資必須有信用證或裝船后才能敘做的傳統,融資時間前移,降低了外向型企業的融資成本。這些產品和服務創新較好地滿足了外向型企業的金融需求。(本報駐山東記者溫躍參與此次報道)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