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津市長戴相龍: 濱海新區會不會成為「北方浦東」?但要建成生態城區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7-1 07: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津市長戴相龍: 濱海新區要建成生態城區

  濱海新區會不會成為「北方浦東」?天津市長戴相龍:好像「是」,也可以說「不是」。

  2006年6月,當中國國務院宣布正式將濱海新區列為第三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時,許多海內外投資者莫名地興奮起來。按照過去中央政策決定地方發展速度的慣例,受欽點的濱海新區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上海浦東?

  對此,天津市長戴相龍本周受訪時回答說:「要說不是好像也是,要說是也不完全一樣。」

  在中國改革開放29年的歷程中,幾乎每個十年都會產生一個「改革開放明星地區」。80年代的中國是深圳時代,90年代有浦東的輝煌,進入21世紀,人們從南往北看,看到了環渤海區域,看到中央政府選擇了緊挨著首都,曾被形容為北京「傳達室」的天津轄下的濱海新區。

  不過,獲得「國家發展戰略」新身份的濱海新區卻迴避以「北方浦東」自居。

  戴相龍解釋說,與深圳和上海相比,濱海新區在擴大與深化改革方面的任務並無二致。但在中國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時代背景下,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要「用改革推動開放,不再採用優惠的低稅政策。」

  再者,在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濱海新區要照顧社會和諧、社會勞動保障、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等綜合問題。

  一些觀察人士於是發現,濱海新區不會像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中國沿海城市那樣,專心致志去實踐GDP增長的「硬道理」。

戴相龍說:「科學發展觀,第一要重在發展,第二要以人為本,還要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深圳叫經濟特區,上海叫浦東新區,現在濱海新區不僅僅是經濟新區,還是社會新區、生態新區、綜合改革試驗區。」
  他設定的時間表是:到2010年,濱海新區的核心區建成生態城區。

改革再改革:

金融、科技、港口

  以改革促發展,戴相龍介紹說,國務院已批准的濱海新區10個改革方案中,最重要的首三方面依序為:金融、科技、港口。

  2005年至今,天津已成立了渤海銀行——中國首家成立之初就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全國第一家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本月6日,天津成功舉行了「中國企業融資洽談會」,吸引了美國與歐洲200多家私募基金和中國800多個企業進行對接與資本流動。

  其次是科技體制改革。戴相龍說,天津將成立一個以電子信息、航空製造、生物技術為重點的30多平方公里科技園區。由天津市和科技部、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門共建的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剛於本月26日舉行了啟動儀式。該園第一個項目,投資10億人民幣(2億新元)的研究院已動工。

  天津市與中國科學院共建的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也在27日正式落戶天津。

  濱海新區也緊鑼密鼓規劃與建設天津港內的東疆保稅港區,該區是繼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之後,中國批准設立的第二個保稅港區,也是當前中國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 

新加坡的新機會
中國正努力改變過去「唯GDP至上」的發展模式,代表了中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的濱海新區,需要體現中國第四代領導人的施政理念,表現改革開放第三代明星城市的特色。

  改變不惜一切追求GDP的發展模式,意味著發展速度可能為了照顧社會和諧與環保而稍微放緩。對新加坡企業而言,這代表新合作機會的開啟。當前,新加坡的環保工程企業如勝科工業、凱發集團、公用事業局等,紛紛在中國市場上探路。

  談到新津的合作前景,戴相龍提出港口服務、公共服務、房地產和金融服務這幾方面。

  2001年以來,天津港的吞吐量實現了每三年提升1萬噸的穩步增長率,至今已達到3萬噸,穩坐北方第一大港的寶座。但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只有700多萬,明顯低於新加坡的2500萬箱,戴相龍希望新津促進這方面的合作。

  他也說:「天津是一個現代製造基地,需要大量的供電、供水、供氣,濱海新區7個功能區,城市建設面積500多平方公里,需要大量的公共設施,新加坡在這方面非常有實力和經驗。」

  近期勝科污水廠在濱海新區臨港工業區的投建,正說明新津進行公共事業合作空間之寬廣。據臨港工業區官員介紹,這個日處理1萬立方米污水的水處理廠2008年建竣后,將負責處理整個22平方公里臨港工業區所有化工廠的化學污水。

  在濱海新區被中央選定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半年後,新加坡與天津合作的「新津經貿理事會」也在北京宣布設立。理事會本周三剛召開了第一屆會議,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馬寶山,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傅海燕分別以理事會聯合主席與副主席的身份,前往天津出席會議。  

  今年63歲的戴相龍過去22年來,共訪問新加坡十多次,對新加坡「軟硬」機制都十分熟悉。在2003接掌天津政府前,戴相龍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當時即與曾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的李顯龍總理相識。

  這種領袖相識多年的緣分,其實是促進與新津順利合作的「軟因素」。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