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子春《續玄怪錄》與chico分享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6-9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時候看過一本豎排版的古書,其中就有這篇小說.當時讀得津津有味,情節至今還能記得.下午偶然在網上看到了,拿來給老兄解悶.從這裡可以看到佛教文化對唐代小說的影響,小說的構思也叫人拍案叫絕.


杜子春《續玄怪錄》
  杜子春者,蓋周隋間人,少落拓不事家產,然以志氣間曠,縱酒閒遊,資產盪盡,投於親故,皆以不事事見棄。
  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往,於東市西門,饑寒之色可掬,仰天長吁。有一老人策杖於前,問曰:「君子何嘆?」春言其心,且憤其親戚之疏薄也,感激之氣,發於顏色。老人曰:「幾緡則豐用?」子春曰:「三五萬,則可以活矣。」老人曰:「末也。」更言之:「十萬。」曰:「未也。」乃言:「百萬。」亦曰:「未也。」曰:「三百萬。」乃曰:「可矣。」於是抽出一緡,曰:「給子今夕,明日午時,候子於西市波斯邸,慎無後期。」及時,子春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子春既富,盪心復熾。自以為終身不復羈旅也。乘肥衣輕,會酒徒,征絲管,歌舞於倡樓,不復以治生為意。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
  既而復無計,自嘆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將復濟子幾緡方可?」子春慚不應。老人因逼之,子春慚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處。」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
  未受之初,憤發,以為從此謀身治生,石季倫,猗頓小豎耳。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一二年間,貧過舊日。復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掩面而走。老人牽裾止之,又曰:「嗟乎,拙謀也!」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痊,則子貧在膏盲矣。」子春曰:「吾落拓邪游,生涯罄盡,親戚豪族,無相顧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衣食,於名教復圓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見我於老君雙檜下。」
  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遷拊族親,恩者煦之,讎者復之。
  既畢事,及期而往。老人者方嘯於二檜之陰。遂與登華山雲台峰,入四十里余,見一處室屋嚴潔,非常人居。彩雲遙覆,鸞鶴飛翔。其上有正堂,中有葯爐,高九尺余,紫焰光發,灼煥窗戶。玉女九人,環爐而立。青龍白虎,分據前後。其時日將暮,老人者不復俗衣,乃黃冠絳帔士也。持白石三丸,酒一巵,遺子春,令速食之。訖,取一虎皮鋪於內西壁,東向而坐。戒曰:「慎勿語,雖尊神惡鬼、夜叉、猛獸、地獄,及君之親屬為所困縛萬苦,皆非真實。但當不動不語,宜安心莫懼,終無所苦。當一心念吾所言。」言訖而去。子春視庭,唯一巨瓮,滿中貯水而已。
  道士適去,旌旗戈甲,千乘萬騎,遍滿崖谷,呵叱之聲,震動天地。有一人稱大將軍,身長丈余,人馬皆著金甲,光芒射人。親衛數百人,皆杖劍長弓,直入堂前,呵曰:「汝是何人,敢不避大將軍?」左右竦劍而前,逼問姓名,又問作何物,皆不對。問者大怒,催斬,爭射之,聲如雷。竟不應。將軍者極怒而去。俄而猛虎、毒龍、彼猊、獅子、蝮蠍萬計;哮吼拏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子春神色不動,有頃而散。
  既而大雨滂澍,雷電晦暝,火輪走其左右,電光掣其前後,且不得開。須臾,庭際水深丈余,流電吼雷,勢若山川開破,不可制止。瞬息之間,波及座下,子春端坐不顧。
  未頃,而將軍者復來,引牛頭獄卒,奇貌鬼神,將大鑊湯而置子春前。長槍兩叉,四面周匝。傳命曰:「肯言姓名,即放,不肯言,即當心取叉置之護中。」又不應。因執其妻來,拽於階下,指曰:「言姓名免之。」又不應。及鞭捶流血,或射或斫,或煮或燒,苦不可忍。其妻號哭曰:「誠為陋拙,有辱君子。然幸得執巾櫛,奉事十餘年矣,今為尊鬼所執,不勝其苦。不敢望匍匐拜乞,但得君一言,即全性命矣。人誰無情,君乃忍惜一言!」雨淚庭中,且咒且罵。春終不顧,將軍且曰:「吾不能毒汝妻耶?」令取剉碓,從腳寸寸剉之。妻叫哭愈急,竟不顧之。將軍曰:「此賊妖術已成,不可使久在人間」,敕左右斬之。
  斬訖,魂魄被領見閻羅王,曰:「此乃雲台峰妖民乎?捉付獄中。」於是熔鋼鐵杖、碓搗、磑磨、火坑、鑊湯、劍樹之苦,無不備嘗。然心念道士之言,亦似可忍,竟不呻吟。
  獄卒告受罪畢,王曰:「此人陰賊,不合得作男,宜令作女人,配生宋州單父縣丞王勤家。」生而多病,針灸葯醫,略無停日。亦嘗墜火墮床,痛苦不齊,終不失聲。俄而長大,容色絕代,而口無聲,其家目為啞女,親戚狎者,侮之萬端,終不能對。
  同鄉有進士盧珪者,聞其容而慕之。因媒氏求焉。其家以啞辭之。盧曰:「苟為妻而賢,何用言笑?亦足以戒長舌之婦。」乃許之。盧生備六禮親迎為妻。數年,恩情甚篤。生一男僅二歲,聰慧無敵。盧抱兒與之言,不應,多方引之,終無辭。盧大怒曰:「昔賈大夫之妻,鄙其夫纔不笑。然觀其射雉,尚釋其憾。今吾陋不及賈,而文藝非從射雉也,而竟不言。大丈夫為妻所鄙,安用其子?」乃持兩足,以頭撲於石上,應手而碎,血濺數步。子春愛生於心,忽忘其約,不覺失聲云:「噫!」
  噫聲未息,身坐故處,道士者亦在其前,初五更矣。見其紫焰穿屋上,大火起四合,屋室俱焚。道士嘆曰:「錯大誤余乃如是!」因提其發投入瓮中。
  未頃,火息。道士前曰:「吾子之心,喜怒哀懼惡欲,皆忘矣。所未臻者,愛而已。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葯成,子亦上仙矣。嗟乎!仙才之難得也!吾葯可重煉,而子之身猶為世界所容矣,勉之哉!」遙指路使歸。子春強登基觀焉,其爐已壞。中有鐵柱大如臂,長數尺,道士脫衣,以刀子削之。
  子春既歸,愧其忘誓。復自效以謝其過,行至雲台峰,絕無人跡,嘆恨而歸。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chico 發表於 2007-6-9 09:43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好故事
最難割捨的是母子親情。愛子心切,就當成真的了。話又說回來了,不孝父母者,當墮無間地獄。
馬上就出去,回頭好好讀讀,體會體會。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3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6-9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kickbird 的帖子

有些不懂,怎麼心存愛心,反倒成了成仙之礙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chico 發表於 2007-6-10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溫和寶 的帖子

老鄉,在這個地方「愛」是情感的執著。如果用理性就是「慈悲」。古德告訴我們要敦倫盡份,閑邪存誠。

愛不是錯,但被愛粘著,纏縛著就是障礙了。放下不容易呀。

聖經「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這話的道理就在於此。值得人深思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6-10 06:53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5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10 04: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6-9 08:54 發表
老鄉,在這個地方「愛」是情感的執著。如果用理性就是「慈悲」。古德告訴我們要敦倫盡份,閑邪存誠。

愛不是錯,但被愛粘著,纏縛著就是障礙了。放下不容易呀。


慈悲是高度理性直至進入空靈境界之後的「博愛」,是同體共生的真正大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6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6-10 0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溫和寶 的帖子

溫總啊!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傻呀?這也問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07-6-10 1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kickbird 的帖子

你真不知道我么老鄉在演戲呀! 他是心懷慈悲,替別人問。
你表演的也挺像回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8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6-10 1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chico 的帖子

演個六啊.貼個小說給你解悶,大禮拜天的不累呀!

你不是畢竟空,不可得嗎,咋又反求諸己了?等不得,想輪迴啦?回去吃竹子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07-6-11 0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kickbird 的帖子

求別人靠不住哇!只好自家田裡種竹子了。
有時間,多貼點這類故事。有味道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6-11 05:54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0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6-11 07: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chico 的帖子

老兄愛看就好,看著玩,別當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07-6-11 07: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kickbird 的帖子

對。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296

帖子

24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9
12
江海客 發表於 2007-6-11 19:20 | 只看該作者
 南師所做金剛經第二十六品偈頌

    粉墨登場笙管濃  誰知檻外雪花重
    推窗窺見清涼界  明月蘆花不定蹤

  「粉墨登場笙管濃」,人活在這個世間,乃至一切萬有活在這個世間,都是在唱戲。
宇宙本來是個大舞台,我們不過是大舞台里跑龍套,搖旗吶喊的一批人。大家打扮一下
粉墨上場,音樂也很鬧熱。但是這個戲台也分內外兩層,前台很熱鬧,一回到後台,把
臉一洗衣服一脫,我還是我。除了前後台,還有個外台。
  「誰知檻外雪花重」,這是我當時在峨嵋山實在的境界,如果我們自己了解了,就
知道一切都在演戲。像峨嵋山那個地方,到了冬天是白茫茫一片雪的世界,那個也是在
演戲。當我們覺得戲的人生沒有意思,去修道打坐,一切皆空,清清凈凈的那個境界,
認為比人生高明得多,認為已經悟道了,你不要忘記,你那個還是在演戲。你那個時候
在演什麼戲?說一句笑話,你是在演和尚戲,出家的戲。心境已經出家了嘛!一切皆空,
現在只有這個最好!這個還是戲。不過這個戲不同,窗檻外一片清涼,雪花萬朵的一個
戲。你不要被這個色相迷住了,假使被這個清凈色相迷住了,永遠不能成道。
  所以明代禪宗憨山大師就講:「荊棘叢中下腳易,月明廉下轉身難。」一個人學佛
處處都是障礙,等於滿地荊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荊棘叢中下腳非常困難,
但是一個決心修道的人,並不覺得太困難,充其量滿身被刺破而已!最難的是什麼呢?
月明廉下轉身難。到了完全忘我、忘身,證得了空的一面,清清凈凈的時候,叫你不要
入定,不要入清凈的境界,而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進入這個苦海茫茫中來
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難的,做不到的。所以小乘的大阿羅漢果證得了,清凈境界證得了,
凈土的境界到達了,在大乘戒律上是犯戒的,那是耽著禪定,功德不能圓滿。憨山大師
這兩句話就是警告,到那個時候再想迴轉來就很難了,也許一墮落就是八萬四千大劫。
因為在這個清凈境界進入羅漢大定,要很長的劫數里都不肯出定。
  「推窗窺見清涼界」,不肯出定不是究竟,菩提后得智根本還沒有影子,還沒有看
見,自己只見到清凈法身一面,沒有見到法身起用的一面。如果我們在清凈的境界里再
轉一下,打開窗子看看這個天地,「明月蘆花不定蹤」,世界上沒有那一處不清涼,到
處都是凈土,地獄裡頭都是凈土。真了解了法身,此身真到達了徹底的無住、無相、無
願、空的境界,無往而不利,在煩惱中即是菩提。假使貪著了清凈的一面,菩提也即成
煩惱,就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