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7年05月18日星期五

[複製鏈接]

27

主題

52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卓一凡 發表於 2007-5-26 0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7年05月18日星期五
日期: Sun, 20 May 2007 12:18:00 +0800 (CST)

   
歐俄分歧 巴羅佐警告普京


  【莫斯科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歐俄峰會上表示,俄羅斯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問題,就是與歐盟的問題。  

  據BBC報道,正當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關係緊張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國南部與歐洲聯盟的領導人舉行會談。德國總理默克爾以歐盟輪任主席國的身份領導歐盟小組出席薩馬拉舉行高峰會。
她提出警告說,會談可能會無果而終並凸顯雙方意見相左。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俄羅斯與歐盟個別國家例如波蘭、愛沙尼亞與立陶宛的問題,即是與歐盟的問題。他在高峰會議后的記者會上說,要讓那些希望與歐洲緊密合作的國家知道,歐盟是建基於團結原則的,這非常重要的。  

  歐盟與俄羅斯在科索沃地位問題、能源供應問題、貿易以及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關係的問題上都有爭執。參加會談的一名歐盟官員對BBC說,可以感覺會談氣氛之緊張。  

  此外,前國際像棋冠軍卡斯帕羅夫與其他反對派領袖準備乘飛機前往薩馬拉,參加在高峰會議場地附近舉行的抗議集會,卻受到莫斯科警方的阻止。  

  這次峰會最初的主要議題是歐洲安全與能源供應,目前歐洲大部分的能源來自俄羅斯。  

  不過,BBC在薩馬拉的記者說,歐盟與俄羅斯在科索沃未來地位、如何解決與波蘭的貿易糾紛以及愛沙尼亞如何對待國內的俄羅斯人的問題上都意見嚴重分歧。  





【時事點評】顯然,這次歐俄峰會是場沒有會談結果,氣氛相當緊張(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嘴巴上互不相讓,實質進展甚少的會談。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俄羅斯與歐盟個別國家例如波蘭、愛沙尼亞與立陶宛的問題,即是與歐盟的問題。他在高峰會議后的記者會上說,要讓那些希望與歐洲緊密合作的國家知道,歐盟是建基於團結原則的,這非常重要的。  



●巴羅佐在警告普京之餘,似乎也道破了「歐盟的無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段文字顯然包含了兩層含義:


第一,就表面而言,這當然是沖著俄羅斯去的,就如新聞標題一般,這是在「警告俄羅斯」;


第二,我們注意到,巴羅佐在警告普京之餘,似乎也道破了「歐盟的無奈」:一方面,他想讓「那些希望與歐洲緊密合作的國家」知道這麼「一句話」,既「歐盟是建基於團結原則的,這非常重要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團結原則」對歐盟而言的確非常重要,這個由二十來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政治經濟體」,在國際事務中,其是否有威信、是否有力量,就取決於其內部是否團結。

  因此,巴羅佐向外高調宣示「團結原則」本身並沒有錯。



●巴羅佐唱這種「高調」在指望著什麼?



然而,另一方面是,歐盟又得面對波蘭、捷克這些個東歐國家「自作主張」地接納美國反導系統,對此,我們就不得不問上一句:歐盟在「無法做到」「基建於團結原則」的情況下,巴羅佐唱這種「高調」又有什麼用?是在指望「那些希望與歐盟緊密合作」的國家「非常重視」所謂的「歐盟團結原則」呢?還是指望著「其它」?



●最能衡量歐盟「是否有能力團結」的是反導系統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最能衡量歐盟「是否有能力做到」「基建於團結原則」的,就是華盛頓不顧法國、德國的強烈不滿與一再警告,執意要在波蘭、捷克部署的反導系統。



●歐盟的「強烈不滿」不過停留在「初級階段」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歐盟、或者說是西歐對美在波蘭、捷克布署反導系統的「強烈不滿」不過停留在「初級階段」,意思就是:在目前階段,「這種強烈不滿」只是嘴巴上的功夫,還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



●歐盟「是否」「極力反對」美國在波蘭、捷克部署反導系統,需要一個前提條件



這就是說:歐盟的核心國家--法國、德國「是否」「極力反對」美國在波蘭、捷克部署反導系統,是需要一個「前提條件」的,非常清楚,這個所謂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看看俄羅斯「是否真的可以『有效地反對』美國人這樣做」。


  
在我們看來,只有在歐盟「確信」俄羅斯「可以有效反對」的情況下,歐盟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將「嘴巴上的強烈不滿」化為具體的行動。


  
顯然,對歐盟的這點心思,華盛頓決策層也是揣摩得一清二楚,也正因如此,我們也就有機會聽到賴斯在訪俄時發出的「一聲呼嘯」。為了更好地進行下面的討論,我們一起回顧一則之前曾經點評過的消息。






賴斯:美國導彈防禦 "不容許任何阻擋"



  【東方檔字NO.200705150219】據報道,正在莫斯科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同普京總統會見后說,不會讓俄羅斯阻止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體系。  

  美國國務卿賴斯說:"任何人都不能指望美國容忍對自己安全的否決"。
不過賴斯和普京同意降低公開指責對方的調門兒。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說,現在雙方致力於解決具體問題。  

  賴斯周一(5月14日)在展開對俄羅斯的訪問之際否認美國與俄羅斯存在新冷戰的基礎,但她承認目前俄美關係"並非舒心"。  

  克里姆林宮強烈反對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並抨擊華盛頓支持科索沃獨立的立場。而賴斯則對她所稱的俄羅斯民主在普京總統的領導下受阻提出批評。  

  賴斯說,她不喜歡目前形容美俄關係的"言辭",但她表示,"在我看來,現在也並非是發生任何翻天覆地大事件的時候"。  

  二月份,俄羅斯總統普京譴責美國企圖控制世界。
俄羅斯對美國將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到了自己的後院也一直表示強烈的反對。  

  從美國方面來說,華盛頓需要獲得俄羅斯的支持,對伊朗的核計劃施加更大的國際壓力。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就在歐盟輪任主席國德國總理墨克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到俄羅斯去面見普京之前,賴斯剛剛離開莫斯科。



●今後數個月的「國際變幻」,恐怕都將深深地打上「賴斯訪俄」的印跡


  
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在賴斯訪俄的過程中,「見不得人的」東西太多,對中國如此,對歐洲也如此,對印度、日本同樣如此;但「談出了結果的」東西太少,對俄羅斯如此,對美國也是如此。

  
正因這一系列的「如此」,根據觀察,我們也一早就下了這麼一個結論,既:今後數個月的「國際變幻」,恐怕都將深深地打上「賴斯訪俄」的印跡。

  
正是基於這一點,在繼續下面討論前,時事評論員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賴斯訪俄」再說幾句。


●對賴斯訪俄的「數個背景」做個簡單回顧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強調,賴斯訪俄是在「數個背景」下成行的:

第一,在賴斯「準備」飛莫斯科之前,大家應該記得,華盛頓決策層讓波蘭出面組織了一場「歐亞五國商討裏海石油輸送管道建設」的「裏海能源峰會」,並「熱情地」邀請上合重要成員國--哈薩克總統與會。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表面上看,此次「能源峰會」是由波蘭「發起」的,但是,我們認為在大國間「舔血」的波蘭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感召力,真正有能力組織這場能源峰會的不是別人,正是「挾著」波蘭這枚棋子,「扛著」反導系統,利用歐洲、特別是西歐國家極其渴望在中東、俄羅斯之外、再多一條石油輸入路線的「戰略心理」,從而在歐盟、俄羅斯之間「拚命下蛆」的華盛頓。


●華盛頓玩的「一石三鳥」之計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舉行那場「反俄」「能源峰會」的背後,是華盛頓玩的「一石三鳥」之計:



其一,東方評論員首先想強調的是,華盛頓搞這種「能源小動作「,有非常「務實」的部分:華盛頓的確想抽中國、俄羅斯的「血」;


我們知道,裏海最重要的產油國是哈薩克,最重要的產氣國是土庫曼。絕非巧合的是,中國已經有一根油管從哈薩克接油,且已經有計劃從土庫曼再拉一根「氣管」,從土庫曼進口天然氣;

而哈薩克的大量石油出口(輸往歐洲)都是經由俄羅斯的管道系統運輸的,因此,所謂「裏海能源峰會」、特別是邀請哈薩克總統與會這一環節,「標明」這根本就是一場探討「從中俄能源管道中抽血」之「可行性」的會議。



●華盛頓玩的這一出,客觀上還迫使哈薩克、土庫曼「提前表態」


顯然,普京訪問土庫曼、哈薩克時連簽了兩份大單,如願地拿到了環裏海天然氣管道合同,從而取得裏海最大天然氣生產國土庫曼輸歐天然氣的過境權;也與哈薩克達成共識,哈薩克決定讓石油繼續通過俄羅斯管道、而不是美國人投資的里傑管道向歐洲出口的協議。

非常清楚,哈薩克石油的產量有限,沒有將三條管道、既「中哈管道」、俄羅斯管道、里傑管道「同時注滿」的能力,因此,在俄羅斯得到哈薩克將沿用「老辦法(通過俄羅斯管道)」、而不是「新渠道」(跨裏海,通過里傑管道)向歐洲出口石油承諾地的背後,就是與俄羅斯管道一起「正在同時使用」的「中哈管道」油源也得到了保障。

值得強調的是,就在普京從土庫曼帶走環裏海天然氣管道合同的同時,在「中歐俄美」的中亞爭奪中事實上已經表明立場的土庫曼,立刻與中國也簽了一筆能源大單:中國石油公司在土庫曼拿到了世界儲量最大的天然氣田開採權。


由此可見,華盛頓玩的這一出,不僅沒能從中俄能源管道中「抽血」,客觀上還迫使哈薩克、土庫曼「提前表態」,從而促進了「中俄」能源管道的「血源穩定」。



●華盛頓組織這場峰會也有「務虛」的一面



其二,華盛頓組織這場峰會也有「務虛」的一面,是繼續在俄羅斯與部分東歐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擴大對立,讓俄羅斯與波蘭、捷克、烏克蘭、格魯及亞之間的關係更加激化、讓「怕俄、反俄、仇俄」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在東歐「就地強化」、並自東歐向西歐進行「蔓延」;



●美國人玩這一手最毒的部分



其三,美國人玩這一手最毒的部分,就是想利用歐盟對裏海能源的極大期待,將哈薩克、土庫曼這兩個分別盛產石油與天然氣中亞國家的「油、氣」走向作為誘餌,將在伊核問題上「合作愉快」、在中東和平進程上「有所出入」、在以阿富汗問題為代表的中亞、南亞戰略利益上「相互警惕」的「中歐俄」給攪成一團,以減輕其在中東戰略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並策應其在應對東亞局勢快速變化時的「力有不逮」。



●在兩條東亞重大消息的背後



顯然,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在韓朝鐵路中斷56年後,終於在17日實現「對接」,並開出南北往返列車的「背後」,我們還必須注意到另一重大消息,既:韓國、日本開始探討修建日韓跨海海底隧道的可行性。


我們知道,日韓跨海海底隧道在技術上沒有大的障礙,真正的障礙源於政治層面。修建與否的問題,是日本是否決心搭乘「泛亞鐵路快車」、是否決心參與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標誌問題」;顯然,「探討」可行性,其實質是日本的姿態問題,這就是說,訪美不成功、且決意繼續其「強勢外資」的安倍政府,對不願意將「美日軍事同盟」升格為「日美全球同盟」的華盛頓,再次拋出了新課題。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兩條東亞重大消息的背後,是東北亞三國(中、日、韓)有可能加快經濟合作的先兆,是東盟10+3有可能進入實質進展的先兆,也是聯結歐亞大陸,將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幾大經濟體聯結起來的「泛亞鐵路」聯結起來,並向非洲擴展的先兆(歐盟也正在討論建設一條聯結歐洲與非洲的跨地中海的海底隧道)。


●一個笑話


儘管這些東西離現實還有「太遠的距離」、需要「N年的時間」。但是,一旦成為現實,那麼,在「洲」一級的「地理單位」中,世界上唯一不能與歐亞大陸對接的就是美洲大陸了;同樣,在大的經濟實體中,唯一不能搭乘泛亞鐵路快車、享受低成本好處的就是美國經濟體了。

當然了,作為一個笑話,有朝一日,從理論上講,不排除美國人也可以探討修建一條跨太平洋、跨大西洋的海底隧道,將自己與歐亞大陸相連,但是,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恐怕就是技術障礙、而非政治障礙了。



●「變招」,出險招,就成了被動中的布希集團的必然選擇



我們知道,戰略層次的玩意兒本就需要以年計時,因此,在華盛頓的決策層看來,現在是華盛頓必須使出決然手段、在中東、特別是在「兩伊」問題上取得某種突破、以擺脫目前這種「東亞無力」、「中東無望」、「中亞無著」,從而讓或敵、或友,或啃、或敲的關健時候了。


顯然,要達到這一目標,方案是現成的,既首先就得將靠伊核問題粘合起來的「中歐俄」給拆了。可問題上,圍繞這一方案,已經努力了數年之久的華盛頓至今一無所獲。


因此,「變招」,出險招,就成了被動中的布希集團的必然選擇。



●從土庫曼與哈薩克在「管道走向」問題上的「快速選擇」來看,中亞國家是清醒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所謂「險招」,就是在中東、最好是在中亞選擇一處既不會讓局面全面失控,又能瓦解「中歐俄」「伊核協調」的地方,放上一把火。


然而,從土庫曼與哈薩克在「管道走向」問題上的「快速選擇」來看,中亞國家是清醒的,土庫曼與哈薩克更加靠近中俄、更加靠近上合的事實表明,這些中亞國家對華盛頓想利用自己、在「中俄歐」間點上一把火的算盤是非常警惕的。顯然,在這一塊,勢力最強的還是中俄主導的上合。不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看,小國該依靠誰,事實已經證明了一切。



●華盛頓的另一目標自然就浮出了水面,方案仍然是個老方案


顯然,在中亞「不成」之後,華盛頓的另一目標自然就浮出了水面,方案仍然是個老方案,就是挑起巴以衝突,繼而「以挑起中東局部戰爭」相威脅,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再次傳出以色列軍機差點兒與德國領導的黎巴嫩維和艦隊「武裝衝突」的消息,也不難理解為何一度平靜的巴勒斯坦,派別衝突再起?更不難理解為何華盛頓再向阿富汗增兵,巴基斯坦政局陷入急劇動蕩。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東衝突的再起,以中東大亂相威脅,是「美以」在去年7月份就玩過的老劇本,不過,與這次不同的是,那次是伊朗主動出手為自己減壓,而「美以」則藉機想迫使最害怕中東大亂的歐盟、阿拉伯聯盟「先於中俄之前」接受華盛頓的「中東和平條件」。而「中俄」的選擇則是:在一旁靜觀欲爭奪中東和平進程主導權的「歐美互毆」;



●華盛頓主動出手,測試在敘利亞有重大戰略利益的俄羅斯「敢做何反應」



這次則是華盛頓主動出手(阿盟秘書長日前就公開指責美國要對巴勒斯坦派別衝突再起負責),意圖在於「以」將戰爭導向「相對較好對付的」敘利亞相威脅,以測試在敘利亞有重大戰略利益的俄羅斯「敢做何反應」。



●歐盟旁觀俄羅斯是否敢對華盛頓的一系列「戰略刺激」進行有效反擊



不難看出,這一次是歐盟在旁觀,想看看俄羅斯是否敢對華盛頓的一系列「戰略刺激」進行有效反擊,如果是,那麼,美國在波蘭布署反導系統一事,將遭遇西歐的「堅決反對」,理由嘛,當然是必須維護歐盟的「團結原則」;


相反,如果俄羅斯只是嘴巴上硬,在敘利亞這個戰略重地上、也拿不出什麼辦法來反擊華盛頓,那麼,這次拿「團結原則」、公開警告俄羅斯,聲稱「波蘭、愛莎尼亞的事就是歐盟的事」的歐盟,就會默認波蘭、捷克的「自作主張」。



●面對這一美國人點火,歐盟想趁火打劫的局面,俄羅斯也出亮出了一記險招



我們知道,削減俄羅斯有重大戰略利益的敘利亞在黎巴嫩的影響,正是在黎巴嫩有重大戰略利益的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這幾個歐盟核心國家一直想做、卻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看到,瞄著這個戰略機會,法國、英國、與美國聯手,向安理會15個理事國散發了一份對敘利亞而言非常敏感的決議草案,既「有關設立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遇害案國際法庭的決議草案」。

  
同樣,面對這一美國人點火,歐盟想趁火打劫的局面,俄羅斯也出亮出了一記險招。

  
據俄《獨立報》15日報道,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簡稱「集約」)秘書長14日宣布,「集約」決定向阿富汗提供援助,而這些援助將主要用於加強該國軍隊建設、加強阿富汗的反恐、緝毒能力。


眾所周知,「集約」共有7個成員國,分別是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顯然,這些國家中,只有俄羅斯具備向阿富汗提供武器和軍事專家的「軍事能力」。



●俄羅斯想放出的「風」就一句話:我準備重返阿富汗



顯然,在這則消息的背後,說白了,俄羅斯想放出的「風」就一句話:我準備重返阿富汗,手段嘛,就是「軍事援助」,借口就是「反恐,反毒」。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俄羅斯在阿富汗境內有重大影響力,因此,在解讀這則消息的時候,我們必須這樣理解,俄羅斯在向方方面面打招呼:在必要的時候,在阿富汗境內反恐、不是誰讓不讓俄羅斯盡一份「責任」的問題,而是俄羅斯想不想盡一份「責任」的問題。也就是說,俄羅斯將以「自己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重返阿富汗,這中間當然包括在阿富汗邊境建立反毒、反恐籬笆;值得強調的是,也包括「強行進入阿富汗」。


●參照去年7月爆發的「中東戰爭」,我們又看到了一份老劇本


到現在為止,參照去年7月爆發的「中東戰爭」,我們又看到了一份老劇本,那就是,去年7月中東衝突時做壁上觀的「中俄」之俄羅斯,再次選擇了在遠離中東火線的地方--阿富汗「亮牌」;與那次不同的是,那次是伊朗在合適的時機,在阿富汗邊境與毒犯爆發武裝衝突;這次則是俄羅斯親自上陣,宣示「將重返阿富汗」!


在美國、俄羅斯分別展現了自己手中的底牌之後,在中東與美國爭奪中東和平進程主導權的歐盟,在伊核問題上與「中俄」「合作愉快」的歐盟,在阿富汗,想在「中俄美」之外,保存有一份「中亞存在」、並以此作為南亞政策之基石的歐盟,在波蘭反導系統的問題上,又將做何選擇?我們將拭目以待。


值得強調的是,波蘭反導系統問題的實質是,歐盟是否繼續配合美國,在北約的帽子下,在歐洲、中亞方向「大力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問題。波蘭那幾枚導彈,在軍事上,沒有什麼大用。


●對歐盟的這份心思,北京的中東特使在訪問中東順訪歐盟時,早就做了勸告


事實上,對歐盟的這份心思,北京的中東特使在訪問中東順訪歐盟時,早就做了勸告,勸告歐盟加快中東和平進程,不在伊核問題上給華盛頓以喘息的機會。可惜的是,直到今天為止,特別巴勒斯坦衝突再度爆發一事證明,想在歐洲方向藉機撈上一票的歐盟,並沒有聽進去。局勢發展到今天,起碼在俄羅斯有極大影響力的阿富汗方向,近期內,歐盟核心國家的駐阿部隊就要吃一點虧了,在伊朗方向,伊朗的核能力也會再提高一點兒、從而向核突破方向再靠近一點兒!

畢竟俄羅斯說的話,是需要驗證的。華盛頓、歐盟的某些心理活動,也是需要「實際行動」去加以「勸阻」的。

倒是在巴基斯坦方向,穆沙拉夫可能會得到俄羅斯的重要支持,因為俄羅斯想要在阿富汗展示力量,取得巴基斯坦的配合是一個重要前提。


當然了,這當然會得到北京的「歡迎」,但這又必將引起印度的強烈不滿。事實上,就在今天,有媒體報道:俄印雙方宣布向對方關閉自己的領空。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則消息,無疑佐證了上述的討論。


下面,我們先通過一則新聞報道了解事情的大概,之後,東方時事評論員、軍事評論員將一起進入今天的南亞部分。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5-26 09:16 | 只看該作者
普京就一無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3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7-5-26 12:30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找一個不"無賴"的我們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4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5-27 0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