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加緊全球布局應對「第三次世界大戰」

[複製鏈接]

3

主題

44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xxy6949 發表於 2007-5-17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近日宣布,要在東歐部署聯合反導系統,這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俄國專家認為:「北約東擴的刀鋒將指向俄羅斯的心臟,俄國將無險可守。所謂的反導系統必要時還可以變成攻擊俄國的急先鋒。」聯想到美國自2004年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兵力部署調整,有軍事專家指出:「部署反導系統只是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美國其實正在加緊全球布局應對第三次世界大戰。」

「第三次世界大戰」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美國國會前眾院議長紐特·金里奇去年說:「在我看來,我們已經身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初級階段了。」他在接受採訪時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到了將要爆發的邊緣」。這位老共和黨人把最近在全球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聯繫起來,描繪出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畫卷——從海法到孟買,從德黑蘭到平壤,全世界「伊斯蘭法西斯分子」和「獨裁者」正在聯合起來,發動企圖毀滅美國和「文明世界」的世界大戰。

緊接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高級編輯大衛·波斯科在《洛杉磯時報》發表《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夜嗎?》一文,他認為:「當下中東、伊拉克、阿富汗、伊朗、朝鮮及南亞次大陸的暴力,動蕩和難以駕馭,全球許多地方硝煙瀰漫,這樣的局勢實在不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好多少。」

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曾經提出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研究報告》認為:「過去在冷戰時期,兩個互相競爭的超級大國因擔心地區衝突升級,會管住自己羽翼下的好戰國家,所以那時只有冷戰而很難發生全球『熱戰』。如今,沒有哪個世界大國再有這樣的能力。因此,伊朗局勢、朝鮮導彈發射、核武失控等等,都有可能誘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標準-3」艦空導彈導彈防禦能力強大
事實上,早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后,美國就出現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爆發」之說。不少西方學者也將此作為一個重要課題來研究,他們認為,對照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形勢,現在的亂局更為嚴重,而且死傷平民的數字也很高。

甚至,早在去年5月間,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總統布希在觀看了描述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的電影《93號航班》后表示:「我相信反恐是一次新的全球戰爭,這是在恐怖主義可能引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第一次成功反擊。」

「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的概念從美國總統的口中說出來了,顯然已不是個別人的嘩眾取寵了。這已經不僅僅是玩笑,而是反映了人們對於世界前景的深入思索。

美國加緊全球布局

自2004年8月開始,美國開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全球性軍事部署調整」,決定將在未來3到4年內完成。美國全球軍力調整對外宣稱:旨在針對「邪惡國家」,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和打擊恐怖襲擊。

有軍事專家分析指出:「美國在以反恐為旗幟,意圖控制亞太、開拓『大中亞』區域、實施『大中東戰略』。其真實目的是在全球嚴密布防,遏制潛在對手,撐握未來第三次世界性大戰的主導權。」



美軍相當部分軍費投入伊拉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建生認為,美國新一輪的全球戰略調整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緊靠熱點區域布置指揮中樞。美軍力布局的中心是提高作戰投放能力,組建貼近威脅策源地的軍事基地「互聯網路」。由以往歐洲為前沿的部署轉向「不穩定弧線」全維戰略軍力部署,不斷向東南歐和中亞轉移,瞄準戰略資源必爭要地。亞太區域重心由夏威夷第三島鏈向關島第二島鏈挺進,關島成為總攬全局的戰略樞紐,日、韓為駐軍和指揮要點。在重點地區重點防禦,增強西太平洋駐軍實力,總攬全球戰場。

二是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控制潛在對手。經過長達19年、耗資750億美元的研究和開發后,美國在2005年初正式啟用了第一個導彈攔截系統。美計劃吸收已有美軍事存在的地區加入其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把伊拉克、阿富汗和一些中亞、東歐國家納入其導彈防禦系統的關鍵性組成地區。主要是對付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諸如伊朗、朝鮮等被美國定性的「邪惡國家」。

三是主張「兵貴神速」。根據美國五角大樓推行的「10-30-30」新軍事戰略,美軍須在10天內部署到全球任何地點;在30天內擊垮敵軍,其後30天內美軍須能再次集結奔赴新地區執行新的軍事任務。

對國際形勢不能盲目樂觀

儘管「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題在西方正熱,但是,大多數中國學者都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主流」。

中國學者普遍認為雖然現在的亂局更為嚴重,但絕不至於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理由是:「世界大戰必須是有結成軍事同盟、有世界規模的兩大陣營對立才行,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對陣雙方是協約國和同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對陣雙方是軸心國和同盟國。而冷戰結束后,現在的世界並不存在這樣兩大敵對的陣營。大國之間的關係主流是合作關係,地區爭端、恐怖主義很容易為大國實力所左右,形成不了發動世界級戰爭的力量。」

「這種盲目樂觀的觀點其實是對世界大戰發生條件的誤判。」中國國際戰略專家林曉東認為,「從當今世界來看,雖然冷戰結束,主要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分陣營、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對壘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世界上仍然存在著多個軍事同盟,有些國家之間表面上雖無結盟關係,但實際利益聯繫十分緊密,在戰爭狀態下很容易形成事實上的軍事同盟。」

林曉東進一步指出:「另一方面,有些敵對的國家集團,完全可以在戰爭中自然形成。假如世界多個地區爆發衝突,戰爭最開始以眾多國家的混戰狀態存在,那麼在這種混戰當中,不同的國家會為了戰爭中的共同利益而合縱連橫,從而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國家集團。國家集團一旦形成,戰爭的規模隨之會升級,戰爭的規模一旦失去控制,就會導致更多的國家捲入,從而誘發世界大戰。」知識博覽報

3

主題

44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3
沙發
 樓主| sxxy6949 發表於 2007-5-18 13:26 | 只看該作者
怎麼找不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5: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