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香屍謎案

[複製鏈接]

943

主題

1808

帖子

117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11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nln 發表於 2007-5-8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1年3月的一天,在安徽省碭山縣梨園小區的建築工地,挖出一口紅漆大棺材。棺蓋打開后,一股奇異的香氣撲面而來,在場的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棺材里躺著的,居然是一個身著清代一品官服的女屍!她容貌秀美,體有奇香,而頸部卻帶著一個足以致命的T 形傷口!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屍身為何歷經百年而不腐?《走近科學》記者趕赴安徽調查,卻意外發現,女屍與傳說中的模樣大相徑庭!


    沒有墓碑,文物被哄搶,碭山女屍身份一時無從查證。此時,幾件被公安機關追回的隨葬品成為解開謎團的重要線索,通過專家鑒定,隨葬品上的神秘符號代表的是對死者的祝福。那麼,是誰如此煞費苦心地將這個女子的屍體保存得如此完好?而她頸部的致命傷口又是從何而來呢?此時,有人認為,她也許就是傳說中被太后賜死的香妃!而當記者查驗屍體時,果然發現了人們傳說中的「香囊」!


    香妃之說不攻自破,可是奇異的肉囊又該作何解釋?記者就此請教了有關專家,得到的答案卻出人意料!此時,關於女屍不腐之謎的調查也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原來,這不僅得益於一棺三槨的名貴葬具,還有一種特殊的材料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如果不是香妃,一個被如此厚葬的女子究竟會是什麼人?這一切會與她的容貌有關嗎?記者決定,為女屍進行面相復原!






    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面相復原,終於使女屍生前的樣貌得以展現,畫像中的女子果然秀美可人!而這與當地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也不謀而合: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此地留情,這個被厚葬與此的美貌的女子難道真與皇室有關?此時,記者在女屍身上又有了一個奇怪的發現,女子死時也許還懷有身孕!

解剖屍體,解除了人們對女子生前有孕的猜測,也使醫學專家對她的死因有了新的認識:女子死前仍有正常進食,顯然不是死於慢性疾病。通過檢查,醫學專家對女子的年齡也提出質疑!究竟是妙齡女子還是中年婦人?故宮文物專家對服裝殘片的鑒定,終於幫助我們鎖定了女屍的年代和身份!然而,這位二百七十多年前的貴婦,究竟是不是死於非命呢?




    主持人:一具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的女屍,不但不腐不爛,而且肌膚白皙、富有彈性,四肢的關節都能活動,甚至連嘴唇上的胭脂、指甲上的蔻丹都保持著鮮艷的顏色,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我所說的就是2001年在安徽省碭山縣出土的一具身著清代服裝的女屍。可是,就是這樣一具罕見的濕屍,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以至於外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於是我們請來了曾經為馬王堆女屍製作過復原畫像的中國刑警學院的趙成文教授,給碭山女屍進行了面相復原。這就是趙教授復原出的碭山女屍二十五六歲時的模樣,可以說是眉清目秀,姿色動人!可是儘管這個女子的美貌已被證實,她的身份卻始終是個謎,死因就更加蹊蹺。

    幾天以來,我們連續為您播出了本欄目記者關於碭山女屍的調查情況,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但她身上詭異的傷口沒搞清來歷,現在又發現她腹部隆起,於是人們就懷疑,是不是這個美貌的女子死的時候還身懷有孕,如果真是這樣,她懷著的很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的孩子!

    看著眼前這具形容枯槁的女屍,我們很難想象她就是這畫中的女子。如今她肌膚灰暗,全身乾癟,頭髮稀疏,表情痛苦,嘴唇的的皮膚已經不復存在,牙齒也幾乎脫落殆盡!唯一能讓人感覺到她生前的美麗與雍容的地方,只有這歷經百年卻依然纖長的手指與精心暈染的紅指甲。

    女屍身高在161厘米左右,身材修長,體型勻稱,裹著一對名副其實的三寸金蓮!從這一點上我們已經斷定,她是一個漢族女子。

    女屍出土時隨葬品幾乎被哄搶一空,但從她不凡的裝束和幾件被公安部門追回的純金飾品上我們不難看出,她的身份絕非一般的平民百姓。然而這個被三重棺槨厚葬的女子卻沒有墓碑,當地史料也找不到關於她的任何記載,她的身份是一個謎!

    女屍頸部有一個足以致命的T 形傷口,來歷不明!更為蹊蹺的是,經過5年多的防腐保存,女屍的胸部已經塌陷,而腹部卻依然隆起。

    蘇肇平:會不會裡面會有一個胎兒,是不是這個女屍有身孕,如果有一個胎兒她有一個頭顱在裡面,就可以把這個腹部支撐起來。

    女屍的腹中藏有胎兒?這種猜測令人震驚!她神秘的身份和蹊蹺的死因難道會與此有關?

    2001年女屍出土時,隨葬品被哄搶一空,因為在她的墓葬是在拆遷的房屋下面,所以也找不到墓碑,而當地的明清縣誌中也找不到關於她的任何記載,她的身份就成了一個謎。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可以從她三重棺槨的隆重葬法、楠木做成的名貴葬具以及她隨身穿的葬服上看出,這個女人身份的高貴!

女屍頭戴黑色葬帽,外套一件長衫,長衫上縫著清代只有一品武官才能佩戴的麒麟補子,內罩一件錦緞短襖,短襖正中織著一個巨大的龍紋圖案!

    主持人:其實,正是女屍的這身裝扮讓人們對她的身份產生了諸多猜測。首先,在清朝女子是不允許做官的,更何況是高居一品的武官!可是她為何能穿著這樣的衣服下葬?其次,在封建社會,龍,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她居然在服裝如此顯赫的位置織著一條正龍,是不是說明她與皇室有著什麼重要的聯繫?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當地,居然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卻與她的情況不謀而合!那就是,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下榻在碭山附近的一處行宮,當地官員為討他歡心曾將一名美貌的碭山女子送給皇上……

    秦廷: 後來這個女的呢,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她懷孕了,懷孕這個消息怎麼傳到宮廷裡面去,皇後知道,就是她懷上龍種了,會不會危機到她的地位,這個皇后奶奶就派人秘密的把她殺害了,皇帝知道以後就是非常的痛惜,就給她下令厚葬。

    民間美女無名無分、懷上龍子招來殺身之禍、皇上得知下令厚葬,並允許她穿著帶有皇權標誌的服裝下葬,在這個傳說中,女屍身上的疑點似乎全部有了合理的解釋。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它是否屬實我們無從考證,但想證實女屍腹中是否藏有胎兒,卻並非沒有辦法。

    蘇肇平:想揭開這個迷,是不是那才能解剖才能知道。

    解剖屍體,讓沉寂了百年的女屍自己來證明一切!可是,這樣做,勢必要對女屍的外觀造成一定破壞,僅僅是為了證實人們的一個猜測,值得嗎?事實上,當初馬王堆女屍出土后也經過了醫學專家的解剖。

    如此看來,從科學的角度講,對碭山女屍進行屍體解剖也並非壞事,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地了解濕屍不腐的奧秘!於是,我們再次請來了當初為女屍進行過防腐處理的徐州醫學院有關專家。到底有沒有胎兒,謎底即將揭曉。為了盡量保護女屍的外觀,醫務人員決定以這道皺褶作為解剖的切口。

    主持人:女屍的腹部終於打開了,可是哪裡有胎兒的影子!我們看到的只是這麼一堆已經像塑料袋一般的腸子!不過,在這裡我們要告訴大家,即便是有胎兒,也不是一掀開肚皮就能看見的,因為一個胚胎的發育過程全部是在子宮裡完成的,也就是說,胎兒是被包裹在子宮當中的,而子宮處於腹腔的最下部、骨盆內的部分,這裡也叫盆腔。在女子懷孕的最初幾個月,主要是胎兒的神經系統在發育,因此體積並不太大,所以子宮增大並不會像臨產時那麼明顯。那麼,會不會是因為胎兒很小而隱藏在盆腔里呢?

    陳幽婷:我們一看就知道她絕對沒懷孕,就是說她懷孕了也絕對不會超過三個月的。

    現場採訪徐州醫學院王主任:摸不到子宮,說明它沒有增大的跡象,沒有懷孕。

    沒有懷孕,通過進一步探查,屍體的腹腔中也沒有發現其它異常增生的組織,那麼,她的腹部的隆起原因何在呢?

    陳幽婷:看她隆起這個弧形就像自己的腰椎,打開一看果然就是自己的腰椎。

    原來,人的脊椎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四部分,這四部分使脊椎形成四個自然彎曲,其中頸椎和腰椎向前凸,胸椎和尾椎向後彎。而女性的腰部的曲線之所以能顯得比男性更加柔美,就是因為腰椎的前凸較為明顯,而越是前凸明顯的女性,看上去就越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而這具女屍正是因為腰椎前凸的弧度較大,才使腹部看上去較為隆起。

    女屍身懷有孕的可能性被徹底排除,說她與乾隆皇帝有關的傳言也不攻自破!可是,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女子,這身奇怪的裝扮又如何解釋呢?難道人們對它的判斷有誤?為此我們來到了故宮博物院織造組,這裡是專門研究清代皇家服飾的權威機構。

    通過對織物的紋樣、工藝特色以及裝飾方法的辨別,專家們首先發現,這些衣物的織造帶有明顯的前清時期的特點。

    專家:它肯定不是清初的,也就是說順治或者是康熙前期不是這樣的,還要偏後,從紋樣上來看,一個是它龍的裝飾方法,龍發直立,另外海水的雲頭,另外海水短短的如意頭,這都是雍正時期典型的裝飾方法。

    按照這種說法,從1722年雍正繼承皇位到1735年駕崩,不過十三年的時間,女屍顯然是在此期間死亡、埋葬的。照此計算,她已經在地下埋葬了二百七十年左右的時間,卻依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這實屬不易!

    可是就在我們為搞清了女屍的埋葬時間興奮不已時,專家們的又一個發現卻更加出人意料,他們認為,女屍的服裝與皇室無關!

    專家:一進來看這個顏色,還有整體的紋樣,我感覺跟我平常,因為故宮畢竟是清代各個時期皇帝所留下的織物,給我感覺那種的氣質不一樣。



    專家:就是這個風格和宮廷風格是截然不一樣的。咱們傳統的帝后御用服裝的織造方法是,正紋樣橫織,也就是說縱向掛經,橫向提花,那麼這件衣服,恰恰和咱們宮廷的衣服相反,它是橫向掛經,縱向織,實際上也就是說她的紋樣呢是反過來的。

    主持人:可是,如果說這不是皇家的東西,衣服上的的龍形圖案又怎麼解釋呢?這難道是普通人可以使用的嗎?

    原來,在清代服飾制度中,只有五爪龍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家身份,因此凡是織綉有五爪龍的服飾,無論是官民均不得使用,即便是得到特別的賞賜,也應該挑去一爪后再使用。

    而即便是龍形,如果只有四隻爪,則一概稱為蟒,蟒是清代官員朝服上的規定圖案,只是用裝飾的數量區分官員的等級。如女屍身上所穿的這件織有五條蟒的朝服,只要具有七至九品的官職,就可以穿用!可是既然如此,她的身上為何又帶有一品武官的標誌呢?

    殷安妮:這霞帔和衣服應該是一個一品武官的女眷的服飾。

    霞帔? 難道,這件從女屍身上剪下的沒有袖子,底邊結有網狀裝飾的長裝,就是傳說中的霞帔?如此說來,女屍生前應該是一位誥命夫人!很快,通過這張清代霞帔的實物照片,我們印證了這一猜測。

    所謂誥命夫人,是指封建社會受過皇帝封號的婦女,通常是高級官員的母親或妻子,而鳳冠、霞帔,就是顯示這一身份的正式裝束。

    清代命婦的禮服承襲了明朝的制度,霞帔正中,與男子補服一樣,也各綴一塊補子。補子所綉紋樣一般視其丈夫或兒子的品級而定。而她們使用的補子一般都比男子小些,長寬大約在24到28厘米之間,而女屍服裝上的補子與此正相符合。

    按照清朝的規定,武官的母親和妻子,補子不用獸紋,而用鳥紋,意思是女子生性文雅,不必尚武。可是,照此規定,一品武官母親或妻子使用的補子紋樣應該是仙鶴,而這個女子為何依然使用了麒麟呢?

    專家:那麼我個人認為,也許,清早期的官服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還有其他的原因,那就留下我們以後慢慢的探討吧。

    主持人:看來,在這一系列的調查和論證之後,碭山女屍與乾隆皇帝有關的猜測是可以徹底排除了。因為首先,這個女子在乾隆即位以前就已經死去了,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其次,故宮博物院專門從事皇家服飾研究的專家也證實了,女屍服飾上的龍形圖案並不是我們所說的龍,而是普通官服上的蟒,那麼這個女子的身份,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一位一品誥命夫人,而並非是什麼懷了龍子的民女。可是,雖然我們基本搞清了碭山女屍的身份和年代,可是一位一品夫人葬在這裡為什麼沒有相關的記載呢?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她頸部的T型傷口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如果這真是她的死因,那麼一位一品夫人又是如何引來這殺身之禍的呢?通過屍體解剖檢查,醫學專家們終於有所發現! 歡迎您明天同一時間繼續收看《香屍謎案》! (文/CCTV.COM)

943

主題

1808

帖子

117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1174
沙發
 樓主| lnln 發表於 2007-5-8 23:18 | 只看該作者
一系列的調查之後,我們的記者初步認定,碭山女屍是一位身份顯赫的一品誥命婦人。可是,一位一品夫人,當地縣誌為何沒有記載?一番調查后,記者終於從棺材上找到原因所在!然而,女子究竟是否因為他殺而亡呢?中國刑警學院刑事鑒定專家終於幫我們找到答案,而結果卻讓我們倍感沉重!



    主持人:安徽省碭山縣,這個地方可能許多人從未聽說過,但是如果您幾天以來連續收看了我們《走近科學》的節目,相信您對它已經不再陌生,因為2001年在碭山出土了一具罕見的清代女屍,六年以來,圍繞著她的一系列謎團始終引人關注,但都無法破解,2006年底,《走近科學》記者趕赴安徽,對女屍帶來的一系列謎團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終於使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碭山,是安徽北部一個極其平常的小縣,這裡的人們從未想到,在自己的腳下,竟會有如此罕見的考古發現。縣城的西關有一個名叫梨園的小區,這裡原是縣葡萄酒廠的宿舍,2001年3月,在進行小區改造時,工人們意外地挖出了一口楠木棺材,這口棺材不但光亮如新,而且異常厚重。然而,當工人們費盡周折終於打開棺蓋后,卻吃驚地發現,棺材里躺著的竟然是一具衣著華麗的清代女屍!

    王紹強:她的長相很漂亮,當時打開棺的時候,有很多的建築工人第一眼看到她的漂亮就像睡著了一樣。

    女屍身高在161厘米左右,身材高挑、四肢修長,裹著一對三寸金蓮。只見她肌肉飽滿、膚色白皙,唇上的胭脂和指甲上的蔻丹還依然鮮紅,整個屍體的狀態看上去如同剛剛下葬一般。人們哪裡知道,他們挖出的是一具罕見的濕屍。

    所謂的濕屍,是指在地下埋葬相當長一段時間后,表皮依然完整,肌肉富有彈性、關節尚能活動的屍體,著名的馬王堆女屍就是一具典型的濕屍。可是,就在人們驚詫於女屍的美貌和保存的完好之時,也發現了棺中的大量隨葬品。





    王紹強:因為看到這個女子身上帶了很多的金銀首飾,這才想起去拿,一個人拿了好多人都在拿,就是引起了一個哄搶,當時的衣服,帽子,頭髮也被拽散掉了……

    很快,隨葬品被席捲一空!更讓人痛心的是,罕見的女屍就這樣被露天丟棄了近一天一夜,很快風乾、變色,以至於完全失去了出土時的模樣!更讓人痛心的是,女屍在出土時居然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以至於我們始終無法得知她的準確樣貌!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2006年底,為了我們請來了曾經還原過馬王堆女屍生前模樣的中國刑警學院刑事樣貌復原專家趙成文教授,為碭山女屍製作了一幅復原畫像。

    趙成文:她還是屬於漂亮的,一個是臉形是橢圓形的,眉毛呢是有點接近柳葉眉,比較平,眼睛很大,大眼睛雙眼皮,這個是應該是蒜頭鼻子,蒜頭鼻子稍微有點小,高鼻樑,但是顴骨圓,我們從屍體上看,好象是顴骨比較稍高一點,但是從因為她是乾屍,可能是顯得顴骨高一點,生前可能是比較豐滿。

    果然,這是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子。此後,經過記者多方查證,確定了女屍的死亡時間是在清朝雍正年間,這說明,她已經在地下埋葬了二百七十多年!

    可是,一具埋了二百多年的屍體,究竟為何保持得這般完好呢?事實上,根本原因還在於葬法和葬具。

女屍出土時的埋葬深度是地下四米左右,這裡的溫濕度幾乎常年恆定,女屍的棺材為上好的楠木整板做成,嚴絲合縫,並刷著厚厚的油漆,密封效果非常好。女屍躺在其中,身下墊著具有防腐作用的中藥材,與外界完全隔絕。很快,棺內殘存的少量氧氣也被不斷繁殖的微生物消耗光了,於是,這裡形成了真空狀態,屍體的一切變化也都在那一刻停止了!

    而女屍之所以能夠安然長眠,還得益於她棺材外面那兩層用桐油浸泡過的柏木做成的套棺,它們被稱之為槨。人們發現,在女屍的棺、槨和泥土之間還填滿了一種可以防水的白膏泥,而這,在馬王堆女屍的墓葬中也被發現過。

    白膏泥化驗人員:白膏泥是用糯米汁調和石灰製成的。

    主持人:顯然,是白膏泥對隔絕潮濕,保持溫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女屍才能夠在這樣一個恆溫恆濕的小環境中安然渡過了二百七十多年時間。可是,儘管女屍在地下被保存得出奇地完好,出土以後的遭遇卻實在令人痛心!因為長時間被毫無保護地暴露在自然環境中,女屍很快出現了脫水、霉變現象!

    然而,就在有關部門請來醫學專家對屍體進行清理保護時,他們卻意外地發現,這個女屍的頸部有一個橫向13厘米、縱向9厘米的T形傷口!這個傷口是怎麼來的,沒人知道,這個女子是誰,也沒人知道!因為當地沒有關於她的任何文字記載,出土時也沒有發現墓碑。

    於是,有人猜測她是香妃,可是經過我們的調查,所謂的香妃,在歷史上根本就查無此人;後來又有人認為她是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當地官員獻給皇上的美女,因為懷孕被後宮派來的人所殺,可是經過解剖,女屍的腹中根本沒有胎兒!

    那麼,一個美貌女子,身上帶著致命傷口,卻又被如此厚葬,她究竟是什麼人?

    通過解剖,醫學專家徹底否定了女屍生前懷有身孕一說,不僅如此,他們還對女屍的年齡提出了質疑!

    陳幽婷:說她十七八歲肯定不是,因為她十七八歲時候整個的體形和腹部的情況不會是這種樣子,說老太太也不像,因為她當時的手還是比較飽滿的,從手上看還是比較飽滿的,對於一個40多歲的婦女就有可能了。

    的確,女屍的身材高挑,四肢修長,顯然生前並不肥胖,如果是一個年輕的姑娘,那麼,她的腰腹部應該更加苗條。而現在,即使是在肌肉已經脫水、內臟已經粘結的情況下,她的腰部卻依然比骨盆還寬,這不能不讓人對她的年齡產生質疑。

    而對於一個有過生育經歷的已婚婦女來說,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奇怪了,因為生育,會使女子腹部皮膚變鬆弛,脂肪也更容易在此堆積。 如果女屍真是一個已婚的女子,那麼她究竟是什麼人?

    為此,我們請來故宮博物院的有關專家對女屍的服裝做了全面鑒定,結果專家們一致認為,如果按照服裝判斷,這個女子應該是一位一品誥命夫人。

殷安妮:這霞帔和衣服應該是一個一品武官的女眷的服飾。
    按照醫學專家對屍體的分析和文物專家對服裝的論斷,她應該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一位一品武官的妻子。可是,既然擁有如此顯赫的身份,當地為何沒有關於她的任何記載呢?終於,人們在她的棺材上發現了問題!

    蘇肇平:現在我們地方的棺材和她這個棺材相當不一樣。

    同樣是棺材,難道還有地域差別?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了當地的木材加工廠。

    經過對比,我們發現碭山女屍所使用的楠木棺材,無論從式樣上還是顏色上都與當地的棺材明顯不同。

    記者:是由於年代的原因還是地域的差別?

    蘇肇平:應該是地域差別,我們這個當地的棺材,這個都是協直牆,這麼多年來都是延續下來這麼一種形勢,這種形勢明顯不是本地做的。

    既然棺材不是本地的,屍體會不會也是從外地運來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為什麼要在一個人死後將她的屍體運到異地埋葬呢?

    主持人:一個死後要將屍體運到異地埋葬,我想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理解,似乎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為了落葉歸根!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碭山籍的女子,可是卻嫁到了異地,或者隨她的丈夫在朝為官而遠離了故土,那麼死後她希望能落葉歸根、回到家鄉。於是,家人就在她死後將她的屍體成殮好,運回家鄉,精心地埋葬了。

    那麼由此我們推斷,這個女子的死亡時間肯定是在冬天,由於這個時候氣溫較低,屍體不會很快腐敗,這樣才有可能輾轉異地埋葬之後,還能保持完好。可是,如果這種可能性成立,那麼,她貴為一品夫人,當地縣誌為什麼對她沒有記載呢?我們猜想,首先可能是因為她離鄉多年,當地人對她的身份並不熟悉,而她也僅僅是死後才把屍體運回來埋葬;其次,那個時代是男尊女卑,如果是當地的男子考取了功名在朝為官,哪怕級別很低,縣誌中也有記載,而女子就不同了。記者曾經查閱過當地縣誌,發現能夠被載入史冊的女子,都是一些封建社會所謂的貞節烈女,而這種夫貴婦榮的例子我們還沒看到。

    按照這種思路,無論是找不到她的墓碑,還是當地史料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我們覺得都可以理解了。但是唯獨有一點我們無論如何解釋不了,那就是,一個擁有這般顯赫身份的女子,一個能被如此厚葬的女子,頸部為何帶著這麼一個足以致命的T型傷口呢?

    這詭異的傷口究竟是不是女子的致命原因?如果是,那麼,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夫人為何招來這殺身之禍?如果不是,那麼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屍體解剖過程中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原來,不同的食物種類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也有所不同。水份多的食物2小時左右就可以完全消化,油膩的和硬的食物一般4小時左右也可以消化完了,因此,胃的排空時間大約是4小時,但是,胃排空后,食物還要在小腸繼續消化 ,小腸將食物中的養分充分吸收后再將殘渣排入大腸,大腸又分為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食物殘渣要到達結腸形成糞便才能最終排出體外。

    陳幽婷:一般來講就是說我們吃進去東西以後,就是到了胰臟結腸,形成糞便以後,就儲存在胰臟結腸裡面,然後由神經調節經過直腸排出體外。

    可是,結腸內還有殘存的消化物,對於一具屍體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陳幽婷:如果胰臟結腸裡面存留糞便的話,最起碼說,非常保守的時間段,應該絕對不會超過24小時這段之前她吃過東西的,這個常識告訴我們,你餓了兩天肚子裡面是空空的,什麼東西都沒有,這裡面的糞便都應該是排出去了。

    去世前能正常進食,出土時肌膚白皙豐滿,顯然,這個女子不像是死於某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她的死因很有可能是某種突如其來的原因!而這個原因究竟是急性發作的疾病,還是致命的外傷呢?

    一個橫向13厘米、切斷了頸部動脈,縱向9厘米、切開了氣管的傷口,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了最終確認它形成的時間,我們找到了中國刑警學院著名的傷口鑒定專家依偉力。

    如果是生前造成的,那麼,能夠造成這樣一個橫向13厘米、切斷了頸部動脈,縱向9厘米、切開了氣管的傷口,顯然不會是自殺,而是他殺!如果是有人在她死後所為,那麼將一具屍體的頸部切成這樣,又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如果是在人活著的時候受的外傷,因為皮膚有彈性,會形成一定牽拉,因此傷口邊緣是向外翻的,尤其是在人的頸部,因為頸部上面有一塊肌肉叫做頸擴肌,拉力是向上的,如果有橫向將它切斷,那麼,切口一定會翻開。而女屍頸部的傷口邊緣能夠如此整齊,顯然是在她死後形成的!

    主持人:把一具屍體的頸部弄開這麼大的兩個切口,這究竟是什麼人所為?而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埃及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就是在人死後,剖開屍體腹部,取出內臟,吸干腦髓,再用一系列特殊的方法處理屍體,使其脫水后不會腐爛。

    那麼碭山女屍的傷口,會不會也是當時為了進行屍體處理形成的呢?據我們分析,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第一,屍體出土時濕屍,木乃伊那種方法是為了製作乾屍,況且經過解剖,女屍的內臟還在腹腔內,因此醫學專家斷定這具屍體沒有做過特殊防腐處理;第二,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的傳統觀念,叫做死者為大,那麼,人都死了,怎麼還能如此破壞屍體的外觀呢?何況是她這樣一個有著顯赫身份,又被如此精心厚葬的人呢?

    而女屍出土時衣冠整齊、面容安詳,棺材完好、隨葬品眾多,顯然沒有被盜過墓,傷口也就不能是在埋葬期間造成的。那麼,如此分析之後,造成傷口的時間就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女屍出土之後!

    讓我們再回到2001年3月的那個下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人們終於打開了女屍的棺蓋,然而,對罕見女屍的好奇並沒有持續,他們就把貪婪的雙手伸向了女屍身旁陪葬的金銀珠寶……

    搶奪一翻后,女屍被棄屍荒野。可是,有人還不甘心,趁著夜幕,他們再次帶著工具來到現場,肆無忌憚地撬開女屍的嘴巴、割開女屍的喉嚨,試圖最後尋找含在口內的珠寶!

    就這樣,一個無辜的女子,就這樣失去了人們煞費苦心為她保持了二百七十年的美麗容顏!

    如今,這痛苦的表情永遠凝固在了她的臉上,似乎有萬般的悲哀和無奈,這裡真的是她苦苦思念的家鄉嗎?這對她伸出無情黑手的,真的是她的子孫後人么?! (文/CCTV.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