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胡祈隨想"的文章,我不再滿足於回帖了
從他的言語里,我發現了一種我熟悉以久的現象,就是對自己所屬文化的鄙視.據我所知這種現象不僅存在與中華文化的子孫中,其他文化如伊斯蘭文化子孫中也有如此者.我覺得有說話的必要了.
首先,我不是要人生攻擊"胡祈隨想",如冒犯請原諒.
其次,我也不排除"胡祈隨想"是我中華文化的自省者的代表一群.但從他的標題中我看到的是一種自卑甚至自虐.而且感覺到一種特別熟悉的味道,就是許多中國人出國后馬上變成了批評自己文化的熱情任務,把自己的文化說的一無是處,並一糟蹋自己的文化為榮.我想,很多人都會對此表示遺憾的憤怒,這也許是跳出桎梏后一種瘋狂的發泄,但表現的卻是人性的醜陋. 而且我發現這些人在國內其實是最適應的一群,是買弄人格的趨炎附勢者,而出國后又成了賣國娛人之輩.
有句話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聽上去有點種族主義的嫌疑,但沒有民族的強大,哪有個人在外的抬頭挺胸.我曾經遇到過一對在國外定居科學家夫婦,是在國內受排擠和迫害過的,可以說是懷才不遇.而出國後果然是開花結果,但與他們聊天是,說到中國他們儼然每句都是"祖國", 話語中充滿了對祖國的敬愛和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我也有個另外的例子,我在歐洲求學的時候曾經遇到一個巴基斯坦的學生,是言必稱美國,貶低的總是自己的國家,而他這種行動的結果,從來沒有獲得任何本地學生的認同,相反,以後他每次發言都獲得嘲笑.試想連一個自己文化都不認同的人,哪裡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有民族自豪感,敢於表白自己的文化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當的責任.當我們認識和比較了各種文化之後,我們根本不能用優和劣來評價任何一種文明.當你看不起一種文化的時候,反映的並非是這種文化的劣等,而是說明了你的無知和自大.可以說文化都是一個地區歷史的積澱,都是合理的存在.
自由並不以為著快樂,富裕並不等於滿足.
曾經在探索頻道看到非洲的草原民族生活,十分原始,可以說是茹毛飲血,但他們每次捕獲獵物后的快樂與我們獲得百萬英鎊的快樂是一樣的.他們回家后與妻兒的幸福也與我們城市中的家庭類似.他們對部落的神的崇拜也與所有的其他種類教徒一樣的虔誠.你能說明你的文化就優於他們的嗎?你的快樂就比他們的快樂更徹底嗎?
誠然,很多民族文化都有他們黑暗的一面,我想所有文化都是有黑暗面的,這是人類的本性,也是一個群體生存的法則.我想都是有他們產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就如"胡祈隨想"說的或許趙承熙在中國就沒有人來悼念,但以此來譴責國人,我就覺得十分不該.實際上就我的經歷,就算在中國,趙承熙是絕對有人悼念的,國人原諒的精神是曉於世界的.別的不說就是我們對倭國(對不起,我暴露了一點憤青的作風)的態度,就說明了這一點,殺了他們幾個重要的戰犯之後我們還有追究嗎? 沒有!而"胡祈隨想"你再去想想以色列,他們追殺了納粹幾十年,說不定這幾年還會讀到南美那裡老頭老太被刺殺的新聞.試想如果把中國換成以色列,他們會讓裕仁天皇(德國的希特勒)全壽而終嗎?這樣一說就很明了了吧?你還認為中國人沒有寬恕精神嗎?
中華文化是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而且我也曾經是這些觀點的反對者(我妻子仍然反對著).而現在我卻換了一種眼光來看這個問題.著實際上是一種次序,一種使社會提高效率的管理系統,在歷史的發展中至少在封建社會是被證明有效的.即使在現在的中國仍不失為一種增效的方法."胡祈隨想"你可以比較西方國家和中國現在城市建設的速度.在歐洲,如果政府想蓋一處建築也許要民主的討論十年放到中國去,行嗎?我想等到我們華人都能享受生活了再來行西方的一套是十分英明的(這些天重慶的釘子戶的世界性報道也說明我國人民也不拒絕民主平等).也許美國的文化里沒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但在公司領導方面還是要下級服從上級的."胡祈隨想"如果你在美國學習或工作.我想你的領導或導師也不是"從柬如流"的吧?如果你實在想平等,我想你可能會吃不到麵包了吧?
說了這麼多,無非想讓我們這些在國外的遊子要重視自己的文化,不要動輒就來所謂的自省.有些人甚至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非中國人的假西方人(好象要做其他文化的人不多)而來批評甚至中傷自己的文化.
禍起於蕭牆而毀一國! 老電影里能給自己人帶來最大傷害的不是漢奸就是中國通.
沒有一個遊子不熱愛母親,反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可以的,但我們不要變的自卑是失去一顆黃色的中國心.
"仰天長嘯出國(門)去,我輩不(豈)是蓬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