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某些主流精英為何極力迴避羅斯福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669

帖子

2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quilibrium 發表於 2007-4-18 1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某些主流精英為何極力迴避羅斯福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
文章提交者:wushicha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http://www.

某些主流精英為何極力迴避羅斯福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再談毛澤東熱)

韓強

  樊鋼為同志(稱他為同志,因為他是共產黨員國家幹部)說:

  歷史上最先出現當然是西歐、北美,工業革命工業化導致了圈地運動、農民進城,大量的吸收勞動力,勞動力充分供給,血汗工資,最近網上有人說仿著《英國工人的狀況》寫了一本《中國工人的狀況》,那比我們的現狀還嚴重,這個確實引起了社會的差距拉大,引起了思想界大量的討論,18世紀、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那個環境產生的,大量的社會思潮的衝擊,包括我們現在所謂輿論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在這個階段很正常的現象。

  一方面導致了無產階級革命,蘇聯陣營的形成,另一方面導致了現代資本主義福利制度的產生,導致了市場經濟本身開始轉軌,西歐國家,當然歷史上都有很多爭論了,列寧說是因為殖民地的掠奪使得能夠供養工人、貴族等等,總的來說工會開始獲得力量,逐步逐步社會相對平衡,走出去經濟繼續增長。有一部分經濟後來發展的國家沒有增長,這是我們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什麼國家呢?就是拉美。拉美陷井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原來的收入差距也很大,發展到大概也就我們這個階段,就是還剩40%的勞動力在農村的時候,或者還沒有獲得工業和服務業就業的時候,就開始一個是也想搞重型工業化等等,另外想馬上學發達國家搞大量的社會福利制度,結果搞不起,結果財政赤字、通貨膨脹、金融危機,一輪一輪的經濟危機就來了,一輪一輪的經濟危機把他們所有的中小企業全部打垮,更重要的是一輪一輪的經濟危機使得經濟停滯,最後經濟增長停滯了,最後掉進陷井。。」《樊綱:國際國內經濟合作與發展》2007年01月24日《新浪財經》

  大家注意:「總的來說工會開始獲得力量」只這一句,就是不提羅斯福。學過經濟史的都知道羅斯福新政,也都知道羅斯福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的事實!只有朱大祿介紹了這件事,所以我一直強調介紹外國要客觀,不要裁剪事實!

  當我列舉這個重要的歷史事實之後,有網友說我是「崇拜羅斯福」。我已經說過羅斯福是資產階級開明的政治家,他不惜被資本家們指為「共產黨」,「用馬克思的方法管理國家」,這些話都是當時美國資本家罵他的話,誰也沒有認為羅斯福是搞馬克思主義。我只是講出這個歷史事實,這難道就是「崇拜」嗎?

  馬克思主義者對歷史的分析是把歷史人物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進行客觀評價,對有貢獻的人物,既肯定他的貢獻,也不迴避他的缺點,不錯,羅斯福是採取了要把 「把資本積累的殘酷性轉移到窮國去的」的措施,所以我說他是資產階級政治家。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認羅斯福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的事實,事實是客觀存在的。

  我的文章一直強調:我最欣賞的是哲學家賀麟,他在美國、德國都留過學,他說過一句經典的話,「要想學習西方就要徹底地了解西方,決不能被動地學習,奴隸式的模仿」。

  什麼叫「徹底」,就是要全面、客觀,不要裁剪事實,不要一知半解,片面宣傳,什麼叫「不能被動地學習,奴隸式的模仿」,就要一分為二,真正把好東西拿來,結合中國的實際。由此看來,那些用英國圈地運動來為所謂「改革代價」辯護的精英們,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羅斯福承認工會組織的地位,讓工會與資本家談判,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讀一讀美國工會運動史就會明白!)這不僅緩和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引起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變革,勞工組織經合法的形式登上現代資本主義的政治舞台,這才是當今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社會相對穩定的真正原因,而不是象吳敬璉教授說的什麼橄欖型社會(關於這個問題,我另文說明)。

  現在,我們進入正題;

  第一、主流精英們迴避羅斯福新政強迫資本家給工人漲工資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宣揚血汗工資,為那些讓工人加班加點、壓低工人的資本家辯護。某些主流精英要拿三百年前英國圈地運動的例子相比,竟然說「在這個階段很正常的現象」,好象「血汗工資」是正常的。主流精英是最大的倒退主義者,開歷史的倒車!可以說某些主流精英連80年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羅斯福都不如,更更進一步暴露了某些主流精英是最大的倒退論者!

  第二,從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來看:公平出效率。朱大祿說:實踐已經說明,國家的富強和勞動者的地位和尊嚴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今天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沒有強勢的勞工組織,也沒有一個勞工弱勢的國家能夠跨入富裕發達行列。勞動大眾是國家的基石,馬克思主義「勞動創造財富」、「勞苦大眾解放」、「勞動者共享財富」的宗旨,「放之四海而皆準」,永遠也不會過時。

  這是對公平出效率的精彩概括。實際上也是對某些精英的所謂的「效率優等,兼顧公平」的有力批判,實踐證明「效率優等,兼顧公平」,變成了只要效率,不要公平。

  最後,還要提一個問題:羅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賑」,對有工作能力的失業者不發放救濟金,而是幫助其通過參加不同的勞動獲得工資。考慮了勞動者的利益。

  我們再看某些主流精英說些什麼?

  「國有資產怎樣改制?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把企業財產經營權改為「法人財產權」,國有企業的一切難題就迎刃而解了。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摘自《新周刊》2005年第22期)

  大家看看,就會得出結論,主流精英比羅斯福落後得多!某些主流精英觀點落後,思想停留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居然還打出「社會主義」的旗號,人們不禁要問:他們要搞的究竟是什麼主義?

  所以,我仍然要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只要資本家繼續壓迫工農,懷念毛澤東的思潮就會存在。茅於軾也承認90%以上的人仍然相信毛澤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