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航空工業局悄然登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7-4-11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周圍和平村的村民要搬遷了,這裡要建生產飛機零部件的工廠。」2007年3月24日中午,天空下著毛毛細雨,上海閔行區蓮花南路上,一家小飯鋪的老闆指著馬路對面一大片菜地和散落的簡陋民房告訴記者。

  「2006年9月、10月間,村裡領導傳達說,這裡將蓋飛機零部件廠,我們的房屋要拆遷。」站在一家工廠的廢墟旁,吳涇鎮和平村村委會幹部陸阿姨對記者證實,早在2005年,和平村大約1200畝土地就被附近的紫竹科學園區徵用凍結了。

  這樣的信息在閔行區政府的一位官員那裡得到了再次確認,他告訴記者,這些土地將為大飛機項目所用,「拆遷工作即將啟動」,除了和平村預留的1200畝地,在與其毗鄰的紫竹科學園區內還有300畝地,那裡將成為大飛機的研發基地。而大飛機的總裝,今後很有可能放在南匯縣臨港工業園早已規劃建設的航空產業城內。


  此前的2月26日,據新華社報道,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原則批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決定上馬大飛機項目,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種種跡象表明,大型民機項目已在上海悄然啟動。

  事實上,截至目前,國家尚未正式公布大型民機研發、生產和總裝項目究竟落在何處,上海市政府的一些官員對大飛機項目也諱莫如深。

  而關於項目的進展,記者致電曾在「運十」飛機和ARJ21支線飛機項目中擔任領導工作的有關專家,得到的答覆是「尚不能披露」。而負責該工作的上海市經委相關部門,上周二一大早就召開緊急會議,統一對外口徑:「除了國家已宣布內容,無任何信息透露。」

  但「民機在上海,軍機在西安」的信息,已在小範圍內得以傳播。在上述閔行區的官員向記者證實了該信息的同時,在吳涇鎮和平村,動遷準備工作卻已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據閔行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員工介紹,他們正為附近和平村的村民們建造動遷房做準備。而為了配合大飛機項目落戶閔行,一條傍著和平村,從松江至浦東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已列入上海市有關部門的開工計劃中。「那裡的村民也要搬遷。」陸阿姨說。

  其實近幾年,在發展大飛機的路徑上,國內雖然發生過「東西(上海與西安)之爭」、「軍民(先軍機后民機還是先民機后軍機)之爭」,但上海的決策者們從未放棄過要爭取將大型民機項目落戶上海的努力。在去年3月的一次採訪中,上海航空公司顧問、曾任上海航空學會理事長的薛德馨告訴記者,上海市主要領導"在幾次談話里都講,我們要為大飛機做貢獻"。

  2003年末,國務院大飛機項目調研組來到上海調研,上海市的有關領導會見了大飛機項目組的專家們。薛德馨是國務院大飛機項目調研組的成員之一,他參加了那次會見:「當時領導講,上海整個產業結構的改造,要有幾個好的抓手,大飛機是一個,這個項目落戶上海的問題,不是三年五載可以解決的,我們要一屆一屆政府幹下去。」

  大飛機項目對上海的發展確實舉足輕重。有專家認為,近幾年,支撐上海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主要來源於汽車和房地產兩個產業,這使它的發展後勁不足。因此上海一直在急切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如果大飛機項目能夠落戶上海,無疑會極大地帶動這個城市其它工業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上海正在積極爭取大飛機項目,一旦拿下手,我們會積極推進。」2004年初,一位上海市的專家曾向記者表示。

  上海也有造大飛機的基礎和條件。去年2月,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航空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金履忠、胡溪濤、王超平等6位專家,在給國務院的一份報告中就曾建議,將自主研製大型民機放在上海,「上海地理位置優越,人才薈萃,工業科技力量雄厚;特別是有自主研製運10和中美合作生產麥道90飛機的基礎;『十五』時期又是自主研發新一代支線飛機的基地。」此外,飛機製造是資金大量密集型行業,而正努力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有能力承載起融資的重任。

  上海的想法得到了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的響應。據上海航空業的一位專家透露,2005年底至2006年初,時任航空一集團總經理的劉高倬曾專程來到上海,拜訪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明確表示希望在上海建立一個研發中心,兩個民機項目基地——大飛機基地和ARJ21支線飛機基地。

  也許就是從那以後不久,上海悄悄開始了大飛機產業的謀篇布局,並將閔行區的紫竹科技園及和平村列入了規劃之中。

  上海航空工業局登場

  紫竹科學園可謂是大飛機研發的理想之地。嶄新的園區內,華東師大新校區與交通大學新校區隔路相望;英特爾、微軟等國際巨頭已在此立足;紫月路上,佔地120多畝的中航商飛機有限公司客戶支援中心大樓正在建設之中,項目用地80畝的「中航商飛機總部與研發中心」即將動工。據閔行區的那位官員介紹,大飛機的研發基地也將在紫竹科學園區內安家落戶。

  屆時,與大飛機研發基地一起落戶紫竹園區的很可能還有一個重要機構:上海航空工業局——一個鮮為人知的機構。幾乎與和平村的村民獲悉將搬遷的時間相同,去年9月、10月間,上海航空工業局在悄無聲息中誕生。

  上海航空工業局的管理體制也頗耐人尋味。儘管它冠有「上海」的名頭,但3月23日,上海市政府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上海市政府的部門系列中並沒有這個機構。航空一集團旗下的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615所)辦公室的一位幹部幫助記者解開了這個謎底:它屬航空一集團和上海「雙重領導」,所以「叫上海航空工業局,但沒有『市』」。

  據了解,目前上海航空工業局的局長由615所的所長金興明兼任,他還接任了同是航空一集團旗下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在提倡政企分開的今天,這種一人身兼三職的做法意味深長。

  在上海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之外,為何還要成立一個帶有管理職能的上海航空工業局?設立這個機構的作用和意義何在?它和大飛機項目落戶上海有何關係?在國務院沒有具體公布大型客機股份公司的組建方式、職能和組織構架前,答案人們不得而知。

  不過,有航空業界的人士告訴記者:「一年前,大飛機項目開始在上海籌劃時,是以航空一、二集團為主,現在航空一、二集團只是參與,情況不一樣了。」協調大飛機各投資方的關係,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也許是成立上海航空工業局的目的所在。

  據了解,目前上海航空工業局借用靠近閔行的上海航宇科普中心臨時辦公,此地離紫竹工業園區僅十來公里。而這樣的辦公地址安排,似乎也為將來在做鋪墊。

  【相關】「中船模式」

  上海要爭取大飛機項目,上海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其最有力的企業實體。而據該集團網站資料,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在研製大型民用客機的過程中組建和發展起來的,1970年代即自行設計和研製了「運十」大型客機,並於1980年代初試飛成功。1985年,該集團開始與美國原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80系列飛機,並成為MD-90飛機的主製造商,負責飛機總裝配以及對西安、成都、瀋陽三個飛機供應商的管理和控制。目前,作為ARJ21飛機的委託總製造商,該集團承擔著總裝、調整試飛及產品支援等任務。

  而關於大飛機項目公司的股權結構和運作體制,有專家預測,大飛機的研製經費至少需要500至600億元。據閔行區的那位官員透露,為迎接大型民機項目落戶,「上海準備先期投入50億元資金,其中14億元投在閔行,項目採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的運作模式,即由大集團參與投資建設」。

  事實上,這也是去年2月向國務院上書的那幾位專家的建議。「那次他們到上海調研,先看了寶鋼,后看了造船,他們說,很簡單,寶鋼、造船都是全國性的項目,這個模式運用到大飛機上不就行了嗎?」薛德馨曾向記者介紹說。

  一個最新的消息是,3月16日,中船集團與寶鋼集團在京簽署協議,合資建設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江南長興造船基地民品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中船和寶鋼分別佔65%和35%的股份。「中船是用鋼大戶,寶鋼是產鋼大戶,寶鋼、中船合資是雙贏之舉。」寶鋼企業文化部部長楊小川說。

  據介紹,飛機發動機需用特鋼製造,而寶鋼就是飛機發動機用特鋼的供應商。在未來的日子裡,寶鋼以及其它大型國企、民企乃至外企,是否會成為大飛機項目的投資者?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